蔣清燕
【摘要】外語教學法主要包括直接法、視聽法、認知法、交際法等,也包括后來發(fā)展出的立體化教學法、“三位一體”教學法等。在我國的英語教學法發(fā)展史中,經(jīng)歷了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從過度重視語言知識的教學到加強運用語言技能和教學技能,逐漸變成將理論研究與實踐結合,展現(xiàn)了我現(xiàn)代英語教學法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本文通過分析英語教學法探究了與我國英語教學實際相適應的交際式英語教學法。
【關鍵詞】英語教學法 教學啟示 交際式教學法
用于研究一般教學規(guī)律的科學被稱為教學法。教學法作為教育學的一部分重要內(nèi)容,研究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教學的原理原則和方式方法等。在此通過對英語教學法的研究,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啟示。
1、英語教學發(fā)展簡史
歐洲人最初學習希臘語、拉丁語等主要是為了閱讀,使用的教學方法主要就是語法翻譯法。盡管到了十八世紀學校設置了現(xiàn)代外語課,但依然使用著語法翻譯的教學方法,并且那時語言學研究的主要還是書面語。德國的語言學學者通過對過去教學法的經(jīng)驗總結,結合了當時的機械語言學、心理學等理論,從理論上解釋了語法翻譯法,讓它變成一種系統(tǒng)的外語教學法體系。語法翻譯法是以培養(yǎng)閱讀能力為主的教學法,包括分析語法和進行翻譯兩個過程,以逐詞逐句的直譯為主,既是教學目的又是一種教學手段。語法翻譯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翻譯能力和教授語法知識,對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甚少。英國在十九世紀末領土廣泛擴張,美國日益強大,英語便逐漸成為了世界分布廣發(fā)和最主要的語言。隨之英語教學也在原來單薄的教學法下遇到困難,因此一場關于英語教學的改革出現(xiàn)了。
英語教學法在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斷得到完善,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西方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這對英語教學法的發(fā)展來說是意義不凡的。在這個時期產(chǎn)生了許多的英語教學法理論,如交際法、認知法等。
2、常見的英語教學法
2.1直接法
直接法與語法翻譯法相反。直接法以口語素材為教學內(nèi)容,注重模仿,教學中是逐句聽、模仿,這樣反復練習直到學會。在教學過程中僅靠外語教授,輔助以肢體語言、物品等直觀方法,要求直接從外語角度思考和組織語言,不能使用母語,即完全不靠翻譯,就完全不需要語法了。
直接法對于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成績顯著,直接法相對于翻譯法是教學法的一大補充,為后續(xù)的現(xiàn)代教學法改革做了鋪墊。但是直接法是針對語法翻譯法的問題而提出的,就導致了它的局限性,忽視了母語對于學習外語的作用,在教學中以經(jīng)驗和感性認知為主,對語言內(nèi)涵忽略了,對語言現(xiàn)象都不求甚解。
2.2視聽法
視聽法起初是法國使外國成年人語言速成的一種教學方法,視聽法通過利用幻燈、電影等教學設備進行聽說訓練,充分調(diào)動聽覺和視覺。視聽法主張一定要與情景結合來學習語言,所以又被稱為情景法。視聽法結合了直接法與聽說法的優(yōu)點,在教學中通過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將語言和形象相結合。視聽結合比僅靠聽覺或視覺來學習記憶要好得多,可以讓學生更加自然、牢靠地學習外語,也可以培養(yǎng)出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等語言習慣。視聽法的不足在于太過強調(diào)整體結構,看重語言形式,而忽視對語言的分析、講解和實際交際能力的訓練。
2.3交際法
交際法創(chuàng)建于以英國為核心的歐共體國家,目的是為了加強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因此各成員國的外語教學都重新研究設計,制定統(tǒng)一的教學大綱和教材等,這為外語教學水平的提高做出了保障,交際法經(jīng)過各國專家的研究和努力誕生了。
交際法的以話語為教學單元,話語有交際功能。話語的具體含義表達受到使用場合的限制,同一話語可能有幾個含義,幾種形式的表達可以表達一種含義,所以教學過程應該具有交際性,那么就需要學生在真實或模擬的交際場合里練習。學生在這種教學過程中不但是操訓練的主動者,還會是話語的影響因素之一,因為學生的態(tài)度、文化修養(yǎng)等也會使語言表達形式不同和語言表達效果不一。因此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從旁輔導,幫助學生自由輕松地表達思想。
交際法不嚴格要求語法語言的準確性,一般如非影響原意表達的錯誤是不不需要打斷學
生對話的,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交際法強調(diào)教學過程的交際化,為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為主要目標,但語言功能的項目如何科學合理地確定,如統(tǒng)計功能交際項目進行并分類,怎樣安排教學進程等,都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探析。但絕大多學者目前都認為培養(yǎng)交際能力是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
2.4認知法
認知法是作為聽說法的反面誕生的?!罢J知”是用來表述不同個體在事物觀察、分析、表達及信息回憶等方面的不同描繪傾向。認知法反對在教學中的機械、反復訓練,它認為語言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活動,是掌握事物規(guī)則,而不是固定習慣,提倡以演繹法講解語法。在學習時,聽、說、讀、寫四種語言技能同時訓練,可以使用母語輔助學習,它主張系統(tǒng)地學習口語和適當矯正語法錯誤,強調(diào)理解對于語言學習的作用,主張以理解語言材料為基礎進行交際練習,還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具讓教學更加實際化,認知法以認識心理學為基礎,使外語教學法的理論依據(jù)更加科學合理,但認知法理論體系依然不夠完善,需要進一步的充實和完善。
3、英語教學法對我國教學的啟示
要以我國實際情況為依據(jù),發(fā)現(xiàn)英語教學中的主要問題,尋找適合我國現(xiàn)狀的英語教學法。
3.1我國英語教學現(xiàn)狀
我國英語教學就是處于漢語使用的環(huán)境進行教學,兩種語言在表達習慣、構成等方面的差異巨大。差異越大,要學習的東西就越多,學習就越困難。因此記憶大量的語言知識是十分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學生因為記憶水平不同逐漸形成兩極分化。因此對于中國學生來說講究學習方法和語言學習規(guī)律就顯得尤為重要。
3.2我國英語教學中的主要問題
在我國因為語言學習環(huán)境不佳等原因,發(fā)音不準、語法錯誤等問題十分突出,這是因為母語語言機制對外語學習的阻礙作用。一般兩種語言差異越大,語言學習阻礙就越大。中國學生大多是從初中開始系統(tǒng)學習英語的,對于這些學生來說,他們的母語語言機制己形成的相當成熟,而英語學習還是在漢語背景中,英語學習必然相當困難。
3.3交際式英語教學法的理論和應用
交際式英語教學理論是由一位美國社會語言學家提出的。他認為交際能力不只是對一種語言的語言形式的理解及掌握,還要對語言發(fā)生環(huán)境、語言表達方式等語言的準確使用背景進行理解和掌握。交際能力包括語言能力和語用能力,語言能力是指語音、詞匯的使用能力,能辨別語言使用背景并造出語法正確的句子,強調(diào)語言使用的準確性;語用能力則是社會語言、即席表達及話語能力,強調(diào)語言使用的得體和流利。
語言作為一種交際工具,對學習過程的實踐性要求極強,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效果關系密切,因此必須堅持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引導和促進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并成為活動的中心。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實際交際情景的創(chuàng)設,盡量進入到真實的社會語言環(huán)境中,讓學生身臨其境,在實踐中更好的記憶和運用語言,實現(xiàn)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即時溝通和交流。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學習熱情的,教師要盡量豐富教學形式和教學內(nèi)容,協(xié)調(diào)學生的心理和交際行為。
交際式英語教學法要求教師具備更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因此需要教師更多進行學習,對教育心理學多加研究,尊重學生個體并和學生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多進行師生交流,另一方面要能夠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讓教學效果更進一步。
4、結束語
英語教學法的需要通過實踐來檢驗是否合理和有效,能在不分地點和時間,對每位教師和學生都能產(chǎn)生作用的英語教學法需要大家的共同研究和探討。目前的教學法一般在實際運用中都還存在許多問題,因此對于教師來說沒有最佳的教學法,還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和發(fā)現(xiàn)更加適合我們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法,適宜的教學法不會始終不變,它與教學發(fā)展、教學對象的不同、教師教學水平等關聯(lián)緊密,教學法沒有最好的,只有更適合的。
【參考文獻】
[1]楊曉春.20世紀外語教學法的回顧暨人文主義思想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4:59-64.
[2]石洛祥,齊迎軍.交際教學法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01:74-77.
[3]張西娟,朱霞.交互式教學法對高職英語教材編寫的啟示[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08:26-27.
[4]李金妹.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對“英語教學法”課的教學啟示[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04:68-70.
[5]王燕.體裁閱讀教學法:來自新加坡的英語教育啟示[J].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1,04:80-85.
[6]朱洪光,張麗波,鄒爽.過程體裁教學法對初級中學英語寫作教學改革的啟示[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1,12: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