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耀
讀著張孚允和楊若莉先生的《探秘動物50年》,猶如踏著科學家的探險足跡,走過高山大漠,穿過林海雪原,徜徉幽谷深潭,沐浴風沙雨雪,追蹤野生動物,考察自然生態(tài),揭示生命規(guī)律,思考人生真諦……從抗日戰(zhàn)爭的烽火一直走到輝煌現(xiàn)代的21世紀。歲月洗去了青春的鉛華,風霜刻上了額頭的皺紋。每一次考察,他們都在付出,付出自己的摯愛、辛勞、知識和青春;每一次考察,他們都有收獲,收獲大自然的擁抱,收獲對科學的認知,收獲對人生的感悟。張孚允和楊若莉兩位先生就是用這些付出和收獲譜寫了一曲恢宏多彩的人生交響樂———《探秘動物50年》(下簡稱《50年》)。
《50年》像童話故事,它妙趣橫生,引人入勝,使小孫子樂樂懂得:成功源于好奇;《50年》像回憶錄,人生苦樂,世事滄桑,娓娓道來,使成年人懂得珍惜過去,追求未來;《50年》像教科書,使學生們了解生物演化,認識大自然奧秘;《50年》像警示錄,告訴富裕起來的現(xiàn)代人要善待地球,人道自然;《50年》又像作者的自白,傾訴著他們對大千世界的熱愛,也吐露著他們對人類未來的擔憂,實事求是,坦蕩真誠。《50年》以它翔實的第一手資料,豐富的專業(yè)內涵,生動質樸的描述,深入淺出的析理,感動著兒童、青年、成人和老人。知識與趣味相結合,使各類人群都能從中獲益。
讀《50年》是一種學習,是一種不同于一般讀教科書的學習。因為書中的每一句話都是作者親身經(jīng)歷的真實記錄,作者帶著我們一起考察,一起思索,一起實踐,一起經(jīng)歷成敗苦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作者的深刻思想正是來源于這種“躬行”。作者告訴我們的也正是這樣一個“實踐出真知”的道理。讀了這本書,不僅能使我們獲得科學知識和技能,而且使我們受到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的熏陶。知識與思想相結合,給這本書注入了豐滿的靈魂。
讀《50年》是一種享受,享受著優(yōu)美的文字,享受著精美的圖片,享受著引人入勝的故事,享受著驚心動魄的遭遇和化險為夷的余悸。讀著《50年》,聽故事的人與講故事的人漸漸融為一體,讀者跟著作者一起喜怒哀樂:螞蟻挖土,老鼠吃蛇,讀者為作者的發(fā)現(xiàn)而欣喜;蛇島巨蟒,虎山大王,沙漠迷路,身陷泥潭,讀者為作者遇險而揪心;遇恩師,結伴侶,讀者為作者的幸遇而祝福。這是一本科學與文學相結合的文理兼?zhèn)涞臅軌蜃岄啔v不同,水平各異的讀者著迷,表現(xiàn)了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文字功底。
讀《50年》是一種精神洗滌。老一代科學家走過的坎坷路,年青一代不一定再走,也不可能重復,但是老一代科學家的奉獻精神,他們的歷史擔當,他們對真理的追求和對名利的淡泊,卻是我們中華民族永恒的精神財富,這種財富充溢在《50年》的每一章,每一節(jié)。我們看到的是作者的忘我和執(zhí)著,看到的是他們高尚的精神世界質樸的真情?!?0年》是提升人們思想境界的精神食糧。
讀《50年》是一種歷史審視,幾十段小故事串聯(lián)成一幅歷史長卷,兩位有成就的老科學家踏著荊棘一步一步走來,折射出新中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科技隊伍成長壯大的歷程。這是一段充滿風雨霜雪的歷史,一段艱苦奮斗的歷程,一段自強不息、富有傳奇色彩的歷史。正是這樣一批科學家,鑄成了中華民族鐵的脊梁。讀著這本書,耳邊響起了《共和國之戀》所歌唱的堅貞和忠誠:“在愛里,在情里,痛苦幸福我呼喚著你。在歌里,在夢里。生死相依我苦戀著你。縱然是凄風苦雨,我也不會離你而去。當世界向你微笑,我就在你的淚光里?!弊髡邚臍v史的角度審視過去,用現(xiàn)實的眼光規(guī)劃未來。記住這段歷史,中國未來的科學家們就有了堅韌的精神支柱,就會遇困難而不退縮,遇迷霧而不彷徨?!?0年》是一本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
無論從科學性,趣味性來看,還是從思想性,藝術性來看,《探秘動物50年》都是難得的上乘之作。感謝張孚允和楊若莉先生為我們做了一件大好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