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
【摘 要】
課堂教學管理是學校管理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追求優(yōu)質的教學效果是每個學校、每個老師的最高期望。合作學習是近年來倡導的高效課堂的基本學習形式。這種方式激活了學生思維,使之不斷放射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讓語文課堂綻放出絢麗的光彩,為語文教學增添了無窮的活力。本文著重探討了如何提高語文教學優(yōu)質,如何重視合作學習的方法。
【關鍵詞】
語文教學 高效課堂 合作學習 方法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開放而富有創(chuàng)新活力”的。語文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很明顯,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法有其局限性,采用合作學習法或許還能為語文教學帶來一片生機。
第一,合作學習將課堂還給了學生,為學生營造了一方可以自由翱翔的天空。關于創(chuàng)造教育,陶行知先生曾提出過“六大解放”,即: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他們能想;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他們能干;解放學生的眼睛,使他們能看;解放學生的嘴,使他們能談;解放學生的空間,使他們能到大自然大社會中去取得豐富的學問;解放他們的時間,使他們能夠干一點自己高興干的事情。合作學習具有“多元互動”性,它跟以傳授知識為目的的教育有著本質的不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并不是要求我們將一篇篇有血有肉的課文“碎尸萬段”之后硬塞給學生,而是要求我們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義無反顧地為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架橋鋪路。合作學習著眼于學生主體能動作用的充分發(fā)揮,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參與、自主活動和自主實踐的機會,還給了學生一方可以在祖國語言文字的天空里自由翱翔的天空。所有這些,不正是陶行知先生“六大解放”思想的具體表現嗎?合作學習對于語文創(chuàng)造教育來說,是非常有益的。
第二,合作學習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弊鳛橹匾姆侵橇σ蛩刂坏呐d趣,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學生對學習活動或學習對象的一種力求趨近和認識的趨向,也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闭Z文教學也不例外。我們要想讓學生熱愛語文、學好語文并運用好祖國的語言文字,我們要大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首要的就是必須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做到像陶行知先生所說的那樣:讓學生干一點自己高興干的事情。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依據一定的思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通過相互合作、相互討論進入“不憤不啟,不啟不發(fā)”的境界。學生有了這樣的學習興趣,語文課堂也就會顯得輕松活潑。
第三,合作學習更有助于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教育要求打破傳統(tǒng)的思維定勢,加強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的訓練。而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的訓練,又必須以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為前提。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語文是一門鮮活的人文科學,再說,事物的正確答案往往又不止一個,如果因為我們的標準答案而禁錮了學生的思想,就勢必會澆滅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火花。我們的每一堂語文課理所當然應該最大限度地解放學生的手腳,為學生留下更多的向往,讓學生自己更多地去思考,去想象。只有通過合作討論讓想象插上了翅膀,學生才能舉一反三,聞一知十,觸類旁通;也只有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才能夠使其發(fā)現別人所沒有能夠發(fā)現的東西,發(fā)掘出更加多的祖國語言文字的瑰寶,從而達到創(chuàng)造教育的目的。
第四,合作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做為一名教師,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特級教師錢夢龍先生在執(zhí)教《愚公移山》時,有兩個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錢先生沒有直問其意,而是問:“愚公九十幾歲?”學生稍感疑惑之余,簡短合作討論后頓悟“且”為“將近”意,愚公還沒到九十歲,只是將近九十。二是“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的“孀”字與“遺”字,錢先生也沒有直解其意,而是問:“鄰居小孩去幫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嗎?”學生看了課文小組合作交流后都高興得笑了起來,說:“他沒有爸爸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因為他媽媽是孀妻,他是遺男呀!”這樣就使“孀”“遺”二字之義迎刃而解,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更加濃厚了。這是錢先生日常教學中兩個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提問,學生在合作學習輕松地氛圍中達到了優(yōu)良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合作學習可以激活學生高級認知能力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對新概念、新知識的掌握通過高水平的思維加工來達成而不再依賴過多的機械記憶。合作學習是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獨立思考和主動發(fā)展的最有效方法。教育實驗研究表明:學生合作學習可以克服教師單調、枯燥地講解知識,將知識強加于人的弊端,利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換,培養(yǎng)學生向他人學習的習慣和合作、競爭、交往等現代意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參與,公平競爭,彼此交往、合作,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相互討論學習能調動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共同進步的集體主義精神。
合作學習是對陶行知先生“教人求真,學做真人”思想的一種繼承與發(fā)展。它是一種以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能動作用為前提的教學,它既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可以讓學生學會學習,真正感受到求知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它可以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更多地體味到“發(fā)現的喜悅”和“創(chuàng)造的喜悅”,把一個時空有限的課堂變成了學生人人參與、個個思考、相互研討的無限空間,從心理上保證了學生愿參與的可能,從時空上保證了學生能參與的條件,學生間因原有認識特點、經驗水平的差異而對學習問題理解有差異,經過討論不僅使理解更加豐富和全面,而且相互啟迪。這種教育方式激活了學生思維,使之不斷放射出創(chuàng)新的火化,讓語文課堂綻放出絢麗的光彩,為語文教學增添了無窮的活力,因此,教學“優(yōu)質”應重視學生合作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參考文獻】
【1】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
【2】陶行知教育理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