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景妮
【摘要】 目的:探究臨床護理路徑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實施健康教育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84例血液透析患者,并分為兩組,各42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予以健康教育,觀察組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模式予以健康教育。并對兩組患者的健康教育優(yōu)良率與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100%,明顯高于對照的76.1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健康教育優(yōu)良率為78.5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8.1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飲食控制、堅持血液透析和按時服藥情況等依從性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護理路徑模式能夠使血液透析患者獲取更豐富的健康知識,為患者提供系統(tǒng)的護理服務,促使患者及早康復。
【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 血液透析患者; 健康教育; 效果觀察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0.06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0-0116-02
血液透析是一種常見的終末期腎病治療方法,其治療時間較長,此過程中必須對患者與家屬予以健康教育,促使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有效降低,促使患者的依從性明顯提高,使患者能夠積極、主動配合治療[1]。臨床護理路徑作為新型的治療管理方式,具有較強的規(guī)范性,最近幾年受到臨床的一致認可,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模式予以健康教育,能夠使患者的痛苦有所減輕,促使患者及早康復[2]。本研究探究了臨床護理路徑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實施健康教育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84例血液透析患者,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2例患者中,男32例,
女10例,年齡24~60歲,平均(47.0±5.4)歲,病程0.6~10.2年,平均(4.0±1.3)年。觀察組42例患者中,男30例,女12例,年齡25~61歲,平均(48.1±5.9)歲,病程0.6~9.7年,平均(3.8±1.2)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予以健康教育,觀察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予以健康教育,制定統(tǒng)一的臨床護理路徑表,建立健康教育實施小組,其由醫(yī)生、護士長以及營養(yǎng)師等組成,在對患者的病情及治療方案等內容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制定適宜的健康教育路徑表有效,具體內容如下,(1)將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與不同透析方式充分向患者介紹,并對患者的心理給予有效安撫;(2)指導患者合理飲食,確保飲食的科學與營養(yǎng),保證食用低鉀、低磷與低鈉的食物,干體重的含義及控制體重增長的方法;(3)內瘺與深靜脈支管的使用方法、對并發(fā)癥的預防方法,合理服藥,指導患者休息與運動,對血液透析不同并發(fā)癥的處理對策與防治措施;不同試驗檢查的正常值與臨床效果;可以通過現場講解及觀看視頻等方式進行宣傳教育。具體實施方法:由護士長指揮,責任護士以及營養(yǎng)師一同負責,患者在第一次透析的過程中,由責任護士將健康教育路徑表充分發(fā)放,并對此表的特點與具體的工作流程充分的講解,獲得患者的理解及支持,同時,把路徑表放在患者的護理病歷中,有助于更好的記錄,隨后采用一對一的方式對患者與家屬實施健康教育,已實施的護理內容做好標記,同時將實施者的名字簽上,并在沒有實施的項目后方做好備注,便于查閱,30 d為一個輪回,多次進行教育,直至患者充分掌握,護士長定期檢查實施情況,還而已接受患者與家屬的詢問,將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充分解決。
1.3 觀察指標
(1)患者透析90 d后,由專業(yè)人員定制專門的考核試卷,采用百分制對健康教育效果進行評定,其中得分超過90分表示優(yōu)秀,得分在81~89分表示良好,得分在69~80分表示及格,得分不足69分表示差[3]。健康教育優(yōu)良率=(優(yōu)秀例數+良好例數)/總例數×100%。(2)根據筆者所在醫(y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主要分為滿意、較滿意與不滿意三個方面。滿意度為滿意率與較滿意率之和。(3)健康教育半年后,觀察兩組患者飲食控制情況,是否堅持血液透析和按時服藥情況的依從性。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選擇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研究相關數據進行統(tǒng)計,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100%(42/42),對照組滿意度為76.19%(32/4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健康教育優(yōu)良率為78.57%,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38.1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半年后依從性比較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半年后,觀察組依從性為:飲食控制良好36例,堅持血液透析的35例,按時服藥的39例;對照組依從性為:飲食控制良好24例,堅持血液透析的27例,按時服藥的31例;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臨床護理路徑促使健康教育呈現科學化、人性化與全面化的特點,為患者提供系統(tǒng)的護理服務,終末期腎病患者通常對疾病的發(fā)病因素、透析的效果及注意事項等知識的認識不足,一般會產生不愿配合治療與依從性較差等問題,對治療效果造成嚴重影響[4-6]。對血液透析患者實施臨床護理模式予以健康教育,能夠使患者更好的獲取健康知識,科學飲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作息習慣,促使醫(yī)療護理質量明顯提高,使醫(yī)務人員對自身職責充分認識,醫(yī)務人員的整體素質,決定了健康教育的實施效果,醫(yī)務人員可以查閱有關文獻與資料,促使自身醫(yī)療護理技術與語言溝通能力的持續(xù)提高,多學習心理學及教育學等其他學科的知識,促使自身業(yè)務水平的不斷提高,采用有效的方式與方法引導患者與家屬,促使患者能夠對自身病情與血液透析的有關知識充分掌握,同時,多次教育有關知識,確?;颊哒嬲恼莆?,在健康教育實施的過程中,必須以患者的角度出發(fā),充分考慮患者的想法,與患者的距離可以更進一步,促使患者可以積極的配合護理治療,將其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促使患者依從性的不斷提高[7]。
臨床護理路徑予以健康教育時,患者可以咨詢醫(yī)務人員,醫(yī)務人員必須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將患者的內心顧慮充分的解除,使醫(yī)護人員與患者的關系更和諧,使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提高[8],同時,還可以在開展中及時的發(fā)現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予以有效的處理,促使服務質量不斷提高。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健康教育優(yōu)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飲食控制、堅持血液透析和按時服藥情況等依從性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臨床護理路徑在血液透析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更顯著,使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明顯提高,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識優(yōu)良率。
總之,臨床護理路徑模式能夠使血液透析患者獲取更豐富的健康知識,貫穿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為患者提供系統(tǒng)的護理服務,包括患者生理、心理和社會方面進行全面的護理,促使患者及早康復。
參考文獻
[1]許瑋.護理干預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5,12(18):83-85.
[2]葛加紅.護理干預預防血液透析相關性低血壓臨床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3(30):81-82.
[3]羅容.臨床護理路徑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8):15-16.
[4]孟迎春.臨床護理路徑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10):231-232.
[5]車杏儀,劉巖,鐘小仕.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和護理對策[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3(17):75-76.
[6]李玉蘭.臨床護理路徑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醫(yī)藥與保健,2014,22(1):106.
[7]姜朝霞,賀麗.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10):36-38.
[8]景衛(wèi)健.舒適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29):123-124.
(收稿日期:2016-06-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