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玲燕 劉雍 畢展建 滕海風
床旁纖維支氣管鏡治療重癥肺炎的療效觀察
時玲燕 劉雍 畢展建 滕海風
目的觀察床旁纖維支氣管鏡治療重癥肺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隨機選取我科在2015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重癥肺炎患者48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4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chǔ)上行床旁纖維支氣管鏡灌洗治療。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肺部啰音消失的時間、咳嗽持續(xù)的時間和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P <0.05);治療2周后,觀察組患者的總效率是95.9%,高于對照組的66.7%(P<0.05),其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床旁纖維支氣管鏡對重癥肺炎患者的治療效果理想,且安全、簡便。
床旁纖維支氣管鏡;重癥肺炎;機械通氣;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效果
近年來空氣污染越來越重,加上快節(jié)奏的工作生活使人們的運動減少,免疫力下降,肺部感染發(fā)病率逐年遞增,如沒有進行有效控制,易演變?yōu)橹匦头窝譡1],嚴重影響著人們的健康安全。我院應(yīng)用床旁纖維支氣管鏡治療重型肺炎,效果理想,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科在2015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重癥肺炎患者48例,所選患者均符合重癥肺炎的診斷標準[2],并且均在重癥醫(yī)學科進行有創(chuàng)或者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4例,其中對照組男13例,女11例,年齡是41~78歲,平均年齡為(49.0±9.7)歲,有腦外傷術(shù)后肺不張7例,慢性阻塞性疾病10例,社區(qū)獲得性肺炎5例,肺部曲霉菌感染2例;觀察組男10例,女14例,年齡是45~79歲,平均年齡為(51.0±11.2)歲,有腦外傷和術(shù)后肺不張5例,慢性阻塞性疾病12例,社區(qū)獲得性肺炎3例,肺部曲霉菌感染4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基礎(chǔ)性的疾病等對比,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1.2.1 兩組患者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性抗感染、霧化、常規(guī)吸痰以及其他對癥治療[3]。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chǔ)上,行床旁纖維支氣管鏡灌洗治療,每周2~3次。
1.2.2 床旁纖維支氣管鏡灌洗治療方法 在術(shù)前患者或者家屬須簽署纖維支氣管鏡的檢查同意書,且囑患者禁食禁飲2 h。對患者給予心電監(jiān)護和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4],2%的利多卡因5 ml氣管黏膜麻醉[5],保證氧供,經(jīng)鼻或人工氣道將纖維支氣管鏡插入。通過影像學檢查及鏡下所見,判斷受感染的肺葉和肺段,并取感染部位的分泌物,以做細胞分析和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然后用37℃左右的生理鹽水分數(shù)次在感染部位緩慢注入進行沖洗,然后再完全吸出,每次20 ml,總量100 ml。如術(shù)中患者出現(xiàn)心率>130 次/min 或是血氧飽和度<85%的情況[6],應(yīng)立即停止操作,并給予充足氧氣,患者生命體征恢復后再行治療。
1.3 評估指標
(1)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及住院時間的比較。
(2)治療2周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估。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血常規(guī)檢查白細胞計數(shù)正常,影像學檢查肺部感染的病灶消失或者是吸收超過原有病灶的2/3;有效: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所好轉(zhuǎn),血常規(guī)檢查白細胞正常或者是有輕度的異常,影像學檢查病灶吸收小于2/3,但大于1/3;無效:臨床癥狀和體征沒有明顯變化甚至日趨嚴重,影像學檢查病灶無吸收。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應(yīng)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2.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及住院時間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肺部啰音消失的時間、咳嗽持續(xù)的時間和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及住院時間的比較(±s,d)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及住院時間的比較(±s,d)
組別 n 肺部啰音消失的時間 咳嗽持續(xù)的時間 住院時間觀察組 24 15.6±4.7 17.2±7.6 23.5±7.1對照組 24 20.1±3.4 26.8±6.7 35.3±5.9 P <0.05 <0.05 <0.01
2.2 兩組患者治療2周后的療效比較
治療2周后,觀察組患者顯效率是66.7%(16/24),有效率是29.2%(7/24),總有效率為95.9%(23/24);對照組患者顯效率是29.2%(7/24),有效率是37.5%(9/24),總有效率為66.7%(16/24);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重癥肺炎是臨床中常見的危重癥之一,病死率極高,其主要的病理特點為炎癥細胞等致使肺泡毛細血管內(nèi)膜損傷,導致內(nèi)膜的通透性升高,進一步造成了肺組織水腫和炎性滲出,肺泡發(fā)生實變甚至陷閉,肺的順應(yīng)性降低,進而肺通氣與血流比值失調(diào),導致出現(xiàn)頑固性低氧血癥。此時如果不及時對患者進行治療,患者機體將會出現(xiàn)多臟器的缺血缺氧性損傷,后果嚴重。
研究報道證實[7-9],對重型肺炎患者進行纖維支氣管鏡治療,可以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預(yù)后,且縮短治療時間。經(jīng)纖維支氣管鏡治療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在直視下直達病灶,直接進入氣管及支氣管,甚至到達準確的病變位置,然后對病變部位進行反復沖洗和吸取,以清除支氣管內(nèi)的痰栓、病原微生物及炎性分泌物,而反復的灌洗,也同時稀釋了痰液,解除了氣道阻塞,對感染的控制和黏膜水腫的消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肺部啰音消失的時間、咳嗽持續(xù)的時間和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P<0.05);且治療2周后,觀察組患者的總效率是95.9%,高于對照組的66.7%(P<0.05)。以上研究結(jié)果均表明重癥肺炎患者經(jīng)過床旁纖維支氣管鏡治療,更為有效地控制了感染,縮短了病程,能夠更早的康復出院。
綜上所述,床旁纖維支氣管鏡對重癥肺炎患者的治療效果理想,且安全、簡便。
[1]陳文標,彭思蘋,陳玉蘭,等. 大劑量鹽酸氨溴索聯(lián)合纖維支氣管鏡吸痰治療重癥肺炎的療效和安全性分析[J]. 中國醫(yī)藥科學,2015,5(21):77-80.
[2]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 醫(yī)院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草案)[J]. 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2013,20(2):158-160.
[3]周海銀,曾曉輝,盧秀蘭,等. 床旁纖維支氣管鏡治療PICU重癥肺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 臨床醫(yī)學工程,2015,22(12):1547-1548.
[4]彭偉,童洪杰,陳琨. 床旁纖維支氣管鏡灌洗治療重癥肺炎的療效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6,54(3):90-93.
[5]吳燕華,楊玉燕. 纖維支氣管鏡輔助治療重癥呼吸機相關(guān)性肺炎的療效及對呼吸力學指標的影響分析[J]. 中外醫(yī)療,2016,35 (18):103-104.
[6]張英民,毛毅敏,孫瑜霞. 纖維支氣管鏡輔助治療重癥呼吸機相關(guān)性肺炎的療效觀察[J]. 中國內(nèi)鏡雜志,2015,21(3):239-242.
[7]張挺. 床旁纖維支氣管鏡治療呼吸機相關(guān)性肺炎療效探究[J]. 中外醫(yī)療,2015,34(26):60-61.
[8]林輝,林建東,廖秀玉. 纖維支氣管鏡輔助治療重癥呼吸機相關(guān)性肺炎的療效及對呼吸力學指標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50-52.
[9]吳霞,孫丹. 床旁纖維支氣管鏡在神經(jīng)內(nèi)科重癥監(jiān)護病房的臨床應(yīng)用[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32):80-82.
參考文獻的著錄原則
一、 只著錄最必要、最新的文獻。著錄的文獻要精選,僅限于著錄作者親自閱讀過并在論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獻,而且,無特殊需要不必羅列眾所周知的教科書或某些陳舊史料。
二、只著錄公開發(fā)表的文獻。公開發(fā)表是指在國內(nèi)外公開發(fā)行的報刊或正式出版的圖書上發(fā)表。在供內(nèi)部交流的刊物上發(fā)表的文章和內(nèi)部使用的資料,尤其是不宜公開的資料,均不能作為參考文獻引用。
三、引用論點必須準確無誤,不能斷章取義。
四、采用規(guī)范化的著錄格式。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Bedside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neumonia
SHI Lingyan LIU Yong BI Zhanjian TENG Haifeng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Weihai Municipal Hospital, Weihai Shandong 264200,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bedside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neumonia.Methods48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from February 2015 and September 2016, 2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was given bedside bronchoscopic lavage.ResultsThe duration of cough and the 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9%,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Bedside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is ideal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and it is safe and convenient.
bedside fiberoptic bronchoscope; severe pneumonia;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therapeutic effect
R563.1
A
1674-9308(2017)02-0132-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2.075
威海市立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山東 威海 2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