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飛
摘 要 英國著名作家勞倫斯在小說《戀愛中的女人》中通過對兩姐妹愛情經(jīng)歷的描述,論證了男女只有保持和尊重各自人格的獨立性與完整性,才能真正達到相互交流理解的兩極平衡觀點。展現(xiàn)了作者對于戀愛與婚姻的新觀念以及兩性交流理解的新方式。他指出資本主義工業(yè)革命的主要罪行是它壓迫并扭曲了人性, 特別是性和性愛的本能。因此, 他一直試圖通過尋求和諧的兩性關系來重建人類的精神家園。
關鍵詞 《戀愛中的女人》 兩性關系 和諧 兩極平衡
1勞倫斯的兩級平衡思想和兩性觀
勞倫斯兩極平衡思想的基本內涵是:對立面之間必須保持平衡, 與此同時雙方各自所有的個性和獨立也不可被抹殺。由此, 勞倫斯認為, 男女雙方必然是和諧的, 融洽的, 相互理解和相互平等的。在《戀愛中的女人》中伯金堅持認為:“男人和女人已經(jīng)從原先的混亂狀態(tài)中獨立出來, 實現(xiàn)了單純的個性。相應地, 在戀愛中, 他們應處于兩極平衡, 而不是混淆你我?!彼麄兊膼墼诤椭C的理解中又保持著自我身份的獨立價值, 只有建立在這種基礎之上的愛情和婚姻才煥發(fā)出生命的創(chuàng)造激情。勞倫斯一生都在追求和探索一種完美、和諧、統(tǒng)一的兩性關系。在《戀愛中的女人》這部小說中,他以兩對年輕人的戀愛為主題,探索了兩性的關系問題?!稇賽壑械呐恕分斜姸嗳宋飳π院蛢尚躁P系的態(tài)度,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追求精神滿足。赫米奧恩是一個典型的精神戀愛者,她自認為自己與文化、知識界“名列前茅的頭面人物齊肩并行,不相上下”, 因而認為自己是“無懈可擊”、“無可指責”的。然而她總是有一種“可怕的空虛感”。當她第一次見到伯金時,她就把他當作了安全的港灣,因為“每當他在身邊,她就感到充實、滿足, 感到自己完整無缺?!?她與伯金相處多年,但他們之間的愛是一種痛苦,赫米奧恩是一個只求精神生活的心理畸形的女人,“她身上沒有天然的充實?!?她同伯金的戀愛純粹是出于精神上的需要,而且她隨時都想駕馭別人。盡管伯金也希望在精神上同她保持接觸與交往, 但這種沒有情欲的殘缺的愛情畢竟不能滿足他的要求。而且赫米奧恩有一種強烈的“精神占有欲”, 這顯然是與兩性之間應該保持的平等和諧的關系這一觀點相對立的, 最后不可避免地導致了愛情的失敗。
(2)沉醉于肉欲享樂。杰拉爾德是一個靈與肉相分離的人,他可以說是一部人形社會機器。表面上看他英俊瀟灑,體格強壯,精力充沛,他那“光彩奪目的美和男子漢氣概”、那北國情調等迷惑了古德倫, 但在這冷冰冰的俊秀外表下卻是一顆空虛、麻木的心。他缺少憐憫心,絲毫不尊重人的感情,對他的工廠采取冰冷的機械般的治理手段。在他看來,“人類不過是純粹的工具”。他崇拜古德倫的身體,但只是把它當作發(fā)泄獸欲的工具。他和古德倫之間沒有共同的語言和愛好,心靈不相通。
(3)渴望精神與肉體的統(tǒng)一。勞倫斯在這部作品中苦苦地探求一種理想的、和諧的兩性關系。他筆下的厄秀拉和伯金體現(xiàn)了他的理想。伯金一開始只注重精神生活,然而精神上的追求畢竟不能使他滿足,他那個肉體的自我在不時地提出要求。在他同厄秀拉的接觸中,他發(fā)現(xiàn)她所具有的一種美,這不僅是因為一個人有了精神價值而產生的美,而且是自然的肉體的美。當厄秀拉親吻他時,他身上產生了一種沖動,這種沖動“像給了他新生似的重新在他的身上迸發(fā)出來”。厄秀拉同他的接觸,使他被壓抑的肉體的自我得到釋放和展開。在他身上,肉體不再受到精神的排斥,兩者得到協(xié)調,漸漸達到了平衡。他的人的完整性得到了恢復,同時對人生也有了較現(xiàn)實的看法。厄秀拉身上具有現(xiàn)代女性的許多特點,她既敢于大膽追求性的滿足,又有精神追求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當她在一次婚禮上遇到伯金的時候,她的心里迸發(fā)出愛的火花。厄秀拉深深地愛上了伯金,她努力使伯金樹立“生活的最終目標是愛”的這一信念,但伯金卻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愛不是根,它只是個分枝”。厄秀拉與伯金之間的性愛出現(xiàn)了不和諧的音符,但他們都在努力追求完美的愛。最后伯金被厄秀拉的真情所感動,他們幸福地結合了。
2勞倫斯探索兩性關系的核心
勞倫斯探索兩性關系的核心是和諧?!皟尚缘暮椭C產生了性美,這正是勞倫斯在混亂、丑惡、污穢的現(xiàn)實中所追求的新天地”(陸揚78)。勞倫斯探索了各種各樣的性愛關系: 只追求精神交融而恐懼本能欲望, 只追求肉欲滿足而無精神追求。這些性愛關系中的矛盾、沖突多樣而復雜, 但有一點是共同的, 那就是缺少和諧。
缺少和諧的性愛是物質與精神分離的性愛,是心靈扭曲的性愛,是走向死亡的性愛?!霸凇稇賽壑械呐恕愤@部小說中,他傾注心血、竭盡全力塑造了追求精神和肉體的完美統(tǒng)一的伯金和厄秀拉, 這也正體現(xiàn)了勞倫斯自己對兩性關系的態(tài)度”(張中載296)。他反對一切與高貴的人情、人性背道而馳的東西,反對導致人的自然活力日益枯萎而它自己也已病入膏肓的現(xiàn)代社會。勞倫斯認為, 只有和諧的性愛才能使被現(xiàn)代文明窒息的個性得到新生。
3結語
在《戀愛中的女人》中,勞倫斯不僅表現(xiàn)了各種畸形兩性關系,同時也在苦苦探尋理想的兩性關系模式,厄秀拉和古德倫兩人不同的愛情經(jīng)歷與結局充分體現(xiàn)了勞倫斯對兩性關系的態(tài)度。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 勞倫斯一生都在尋找、探索一種理想的男女關系。在他看來“只有通過重新調整男人和女人的關系, 通過使性愛獲得解放而變得健康,英國才能從它目前的萎靡中解脫出來?!薄稇賽壑械呐恕肪褪撬倪@種思想的反映。雖然伯金與厄秀拉美妙而圓滿的結合在今天看起來有點縹緲虛幻,完全的均衡似乎也不大可能達到,但這畢竟也表達了作家的一種理想,其寫作目的也是試圖影響和改變人們的信仰、愿望、態(tài)度和行為。他認為,男女之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完美的一種情感,是生命完美的心臟搏動、收縮、舒張。勞倫斯指出人類社會中存在的一種最基本、最普遍的關系是兩性關系。沒有兩性關系的和諧,便沒有人類的延續(xù),也沒有婚姻、家庭和社會。性愛、婚姻、家庭的變化是社會變化的晴雨表,他在兩性關系這個重大問題上的探索具有極其深刻的社會意義。
參考文獻
[1] 伯托齊.勞倫斯評論集[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
[2] 梁一三.戀愛中的婦女[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0.
[3] 張中載.當代英國文學論文集[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6.
[4] 董俊峰,趙春華.國內勞倫斯研究述評[J].外國文學研究,1999(2).
[5] Lu,Yang.“Psychoanalytic Theory.”Jinan:Shandong Education Press,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