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光福
我爸是個“人肉沙包”
●文/李光福
老師說,昨晚她在電視新聞里看到一個失業(yè)的單親爸爸,為了維持孩子和自己的生活,竟然在夜市里擺攤,做起了“人肉沙包”的生意。
什么是“人肉沙包”?老師說:就是當人家發(fā)泄情緒的出氣筒——讓心情不好,或者需要發(fā)泄情緒的人打,再以拳數(shù)的多寡收費。
老師說完,教室里忽然熱鬧起來,同學(xué)們你一句我一句地討論個不停。我沒有加入討論,因為我的心很亂。
根據(jù)老師的描述,那個“沙包”瘦瘦的、紙板、左臉……這些不是似曾相識嗎?不!根本就是十分熟悉——我的單親爸爸身材就是瘦瘦的,這幾天,他晚上外出工作時,不也都帶著紙板!還有,他昨晚提早下班,就是因為左臉跌倒受傷了!
我?guī)缀蹩梢粤隙ò职志褪悄莻€“人肉沙包”了。
回到家,看到爸爸,我的心情很復(fù)雜。吃飯時,我嚼著他買回來的便當,如果這便當直的是爸爸用挨打賺錢買的,那直的太“五味雜陳”了!看看爸爸的左臉,經(jīng)過昨晚的冰敷,雖然消腫了些,但瘀青還是清晰可見。
吃完飯,爸爸帶著兩樣道具,出門上班了。我穿上外套,跟著出了門——我打算去夜市,看看那個 “人肉沙包”究竟是不是爸爸。
我穿梭在人潮里,不久,我看到一個熟悉的側(cè)影,走近仔細一看,是爸爸!他站在角落里,戴著一頂帽子,故意壓低了帽檐,前方地上,放著一塊紙板,上面寫著:我當你的出氣筒,一巴掌五十元,一拳一百元。
這時,一個年輕女子在爸爸的面前停下了腳步,看了看地上的紙板,和爸爸談了一會兒。之后,那個女子轉(zhuǎn)個身,舉起右手,順勢一甩,手掌就打在爸爸左臉上。手掌和臉碰觸在一起的一瞬間,我耳邊響起了響亮的一聲,整個人跟著震了起來。
那個女子又舉起右手,再次在爸爸的臉上甩了一下。爸爸向右移動了兩步,好像站不穩(wěn)的樣子。
我再也忍不住了,立刻沖了出去,沖到爸爸面前,張開雙臂,擋住爸爸,大聲哭號:“不要打了!不要打了!阿姨,拜托你不要打了!”
那個女子看到我,很驚訝,舉著手,像被定格一樣,直盯著我看。
我的出現(xiàn)和舉動,讓爸爸也愣住了,他摟著我說:“志豪,你……怎么會來這兒?”
我沒有理爸爸,繼續(xù)對那個女子哭號:“阿姨,他是我爸爸,他找不到工作,才來做‘人肉沙包’,他很可憐,求你不要再打他了!”
經(jīng)過我這番大聲哭號,那個女子終于放下手。這時,四周已經(jīng)擠滿了圍觀的人,嘰嘰喳喳的聲音不斷地在我耳邊響著。
我不知道是怎么回到家的,進到屋里,我開始號啕大哭。爸爸沒有說話,也沒有勸阻,只是靜靜地坐在我身邊發(fā)呆。也許,他是想讓我盡情哭個夠;也許,他根本不知道該對我說些什么吧!
(步步清風(fēng)摘自《小學(xué)生閱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