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濱??h第二實驗小學 張麗華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策略研究
江蘇省濱??h第二實驗小學 張麗華
小學是數學學習的基礎階段,影響著學生后續(xù)的數學學習。而計算教學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內容,是一切數學學習的支柱,可以這樣說,幾乎所有的數學題目都會運用到數學計算,同時,小學階段的數學計算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我們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加強對計算教學的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那么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開展計算教學呢?我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對此問題提出相關策略。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是小學教學中的重要課程,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社會各界對小學數學教學的關注越來越多,傳統(tǒng)小學數學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教育的要求。計算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仔細研究現有的小學數學教材,其中的大多數內容都與計算有關,加減乘除運算、應用題、解方程等都是對學生計算能力的考查。但在傳統(tǒng)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雖然也重視計算教學,但卻一直缺少有效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氛圍枯燥乏味,學生自然不會對計算教學感興趣。為了有效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我們教師在教學時首先需要增加數學計算教學的趣味性,其次要轉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最后帶領學生開展計算相關活動,促進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有效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喜歡有趣的事物。但在傳統(tǒng)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在進行計算教學時往往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以教師自身的講解為主,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會采用題海戰(zhàn)術,要求學生每天完成多少題目,這種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整個教學過程較為枯燥乏味。增加教學趣味性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方式,我們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努力增加教學趣味性,幫助學生發(fā)現數學學習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小游戲,以此來吸引學生參與。
以我的實際教學為例,在給低年級學生進行加法計算教學時,由于低年級的學生好動性較大,玩心較重,教師如果單純利用灌輸教學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在教學中間穿插了幾個教學小游戲。第一個是抱團游戲,我給學生隨機分配數字,學生圍成一個圈隨著音樂走動,當我喊到一個數字的時候,和為這個數字的兩個或多個數需要抱團在一起,例如當我喊出“6”的時候,“1、2、3”,“3、3”“1、5”“2、4”的學生可以抱在一起,這個游戲可以很有效地幫助低年級學生掌握加法計算。第二個游戲是接力計算,我抓住學生好勝心較強的特點,將學生劃分為四個小組,每組學生通過接力的形式完成題板上對應的題目,正確率最高且速度較快的一組獲勝。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表現出極強的興趣,潛移默化中就掌握了計算技巧,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
傳統(tǒng)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往往就是按照課本內容進行講解,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對教學內容作出講解,然后安排學生完成相關的習題,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地位較低,自主性較差,只是被動接受教師講解的內容,學生必須繃緊神經跟著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有些學生還未來得及理解前面的內容,就又要跟著學習后面的內容了,學生慢慢喪失學習興趣。為了最大化地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效率,我們教師在教學時必須轉變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的地位。例如在進行乘法分配律和交換律、結合律時,我就采用對比教學的模式,將乘法運算與加法運算進行對比,如題目3×2×4=3×(2×4)與3+2+4=3+(2+4)進行對比,我先寫出加法算式,讓學生說說可以用什么方法,接著再寫出乘法算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想法說出乘法結合律。通過這種相互比較既可以幫助學生回顧原有的知識并進行鞏固,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新的知識點,學會對比思想,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在進行一些簡單的復習計算教學時,我則采取開放式教學模式,安排學生根據自己的計算學習情況和能力進行計算訓練,學生自己發(fā)現自己的薄弱之處,并針對這些內容采取相應的訓練措施。計算教學不同于其他內容,多是復習性訓練,教師在教學時為了促進學生計算能力的發(fā)展,必須轉變教學方式。
教學活動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在枯燥乏味的數學計算教學中,教學活動能夠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之余可以積極思考,策劃一些能夠吸引學生參與的活動。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較強的榮譽心,教師可以開展相關數學計算活動,利用筆算、珠算、心算等各種類型的數學計算方法,設置不同的比賽題目,鼓勵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而在一學期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舉辦類似于數學文化周的活動,以豐富又具有趣味性的游戲方式幫助學生回顧一整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內容。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必須在保證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活動,堅持適時適量的原則,避免因游戲因素過重而失去教學意義。
計算教學是數學教學之首,對學生后續(xù)的數學學習多有很大的影響,為了有效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計算能力的發(fā)展,我們教師在教學時必須注意教學的趣味性,選擇合適的教學法,在保證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基礎上開展相關的計算活動或競賽吸引學生,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掌握計算技巧。
[1]張冰倩.淺談小學生數學計算中如何糾正數學計算思路構建[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5).
[2]孟輝,袁直.例談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六步模式[J].新西部(理論版),2013(22)..
book=71,ebook=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