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十八塘中學 鐘樂生
初中數學教學聯系生活的意義與實踐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十八塘中學 鐘樂生
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存在著數學,但由于教學中老師并未重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導致較多學生并未發(fā)現生活與數學的聯系,從而學習興趣較低,學習效果不明顯。初中數學作為學生數學學習的關鍵時期,對于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之路有較大的影響,老師在今后的教學中必須要聯系生活教學,這樣才能讓學生發(fā)現數學學習的意義,并樂于在數學學習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享受學習的快樂。本文筆者分析了初中數學教學聯系生活的意義,也闡述了具體的實踐方式,以期能促進初中生更好地學習與發(fā)展。
初中數學;聯系生活;意義;實踐
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往往喜歡霸占著課堂反復地講解理論知識,導致學生只能被動地聽老師的滔滔不絕,這樣的學習狀態(tài)很容易讓學生失去數學學習的熱情,不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因而,新時期的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可以嘗試將教學與生活聯系起來,實現理論結合實際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將來順利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
1.有利于學生輕松地理解知識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正處于心理叛逆的階段,加上數學學習的抽象性,很容易讓學生出現逆反的學習心理,此學習心理一旦形成,很難改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態(tài)度。而將數學聯系生活進行教學,則能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化場景中去學習數學知識,既能讓學生輕松地理解數學知識,又能讓學生體會到生活與數學的關聯,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
2.有利于將抽象的知識化為簡單的知識
初中數學課本中的概念有些比較抽象,經過老師的講解學生也不能理解透徹,因而,如果能將抽象的理論演變成生活化的場景,則能讓學生直觀、形象、簡單地理解數學知識點,這樣學生才能夠靈活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1.概念教學聯系生活實際
學習數學概念最好的方式就是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理解知識。比如在學習“垂直”這個知識點時,老師用文縐縐的語言講學生很可能不會認真去聽,所以老師可以畫一畫生活中的冰箱、教室中的門、數學課本等,讓學生形象地明白原來兩條直線形成的角等于90度就說明兩條直線互相垂直,這樣比老師反復畫圖講解的效果要好得多。
2.問題情境聯系生活實際
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因而不需要老師一味地陳述課本的內容,這樣學生學習知識停留在表面,沒有實質性的學習意義。因而老師可以換個角度設計課堂教學,站在學生的角度將他們熟知的事例融入教學中,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速度,從而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比如在學習《軸對稱》相關內容時,可以聯系學生生活中經常看到的事物著手教學,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視頻中有兩面相同的面具、兩面相同的柜子、兩面相同的剪紙等等,老師可以將這些圖片設計成動態(tài)的圖片,圖片播放的速度慢一些,讓學生對不同的圖片進行仔細的觀察,設問:“學生們,你們發(fā)現這些圖片有什么相似之處嗎?”此問題一提出,學生們紛紛討論并結合新課內容,好像都明白了,原來“沿著某一條直線折疊一個圖形,直線兩邊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這樣問題情境聯系生活實際的教學模式,能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長久地記住此知識點。
3.在生活中發(fā)現數學
生活中處處是數學,就看學生是否具有一雙發(fā)現的眼睛。在實際的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教學新課之時,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實例,這樣學生在學習新課之時,會逐漸習慣于在生活中去找實例,這樣的習慣養(yǎng)成之后,對于學生將來的數學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比如在學習《正數和負數》相關內容時,可以先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實例,諸如“生活中的溫度”、“節(jié)約水與浪費水”、“往車里灌汽油與使用汽油”、“水溫上升與水溫下降”、“水位上升與水位下降”等等,其中有一位學生列舉了“溫度上午是3度,下午還是3度”的例子,對此問題老師不要急于回答,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經過每個小組的激烈討論和驗證,學生們一致認為“溫度上午是3度,下午還是3度”不屬于相對的正數與負數,因為“溫度上午是3度,下午還是3度”表示的都是正3。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教學聯系生活是教學的必然趨勢,老師在實際的教學中需要先意識到聯系生活教學的意義,然后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符合學生生活經驗的教學方案,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數學中發(fā)現生活內容,在生活中發(fā)現數學,能有效實現教與學的高效轉化。
[1]王勝軍.淺談新課程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設計[J].科技資訊,2014(29):202.
[2]李海波.有效教學,讓數學教學更精彩[J].學周刊,2015(03):198.
[3]彭文彬.借助信息技術,發(fā)展幾何直觀,提升數學能力[J].教育科學論壇,2015(21):65-66.
book=12,ebook=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