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霞,劉桂芝,單信芝,李 霞
PCI術后病人疾病不確定感與負性情緒的相關性研究
陳 霞,劉桂芝,單信芝,李 霞
[目的]探討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術后病人疾病不確定感和負性情緒的相關性。[方法]采用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疾病不確定感量表對110例PCI術后冠心病病人進行測評,并對病人疾病不確定感和負性情緒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結果]PCI術后病人疾病不確定感評分為(96.34±9.90)分,處于中等水平,焦慮評分為(44.50±8.21)分、抑郁評分為(45.00±8.00)分;焦慮、抑郁與疾病不確定感呈正相關(P<0.01)。[結論]了解PCI術后病人疾病不確定感各維度評分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有助于減輕病人的負性情緒,提高病人術后生活質量。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疾病不確定感;焦慮;抑郁;相關性
冠心病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成為人類的“第一殺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為治療冠心病的首選方法,但治療過程由于種種因素及生理反應均對病人的機體及心理應激產生影響 ,絕大多數病人會出現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及疾病不確定感,不利于病人的術后康復治療。疾病不確定感是指病人對本身所患疾病缺乏不確定性,從自我對疾病的認知層面缺乏一種應對能力的心理表現。本研究旨在探討PCI術后病人疾病不確定感與負性情緒的相關性,以提高術后病人的生活質量。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3月某三級甲等醫(yī)院心血管內科PCI術后病人110例,其中男75例,女35例;年齡(59.80±9.04)歲。納入標準:①意識清楚,思路清晰,有良好的理解能力;②所有病人均由同一組專業(yè)醫(yī)師操作,PCI采用局部麻醉,經心導管技術疏通狹窄甚至閉塞的冠狀動脈管腔;③無其他嚴重的基礎疾??;④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⑤心功能Ⅰ級或Ⅱ級的病人(單純左心衰竭或者收縮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分級采用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方法;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功能分級采用Killip分級法);⑥≤80歲的病人。排除標準:①3支病變的病人;②在研究期間遭遇重大家庭事件者,如直系親屬死亡。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①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病人的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居住方式、居住地、報銷方式、職業(yè)、收入、既往史、現診斷等。②Mishel疾病不確定感量表(Mishel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MUIS)[1]:采用許淑蓮等翻譯的Mishel中文版量表。該量表包括不明確性、復雜性、信息缺乏性、不可預測性4個維度,共33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1分~5分依次代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確定、同意、非常同意,其中條目6,7,10,12,21,25,27,28,30,31,32為反向計分,總分為33個條目計分總和,33.0分~68.3分為低水平,68.4分~101.7分為中水平,101.8分~165.0分為高水平。Mishel中文版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數為0.87。③焦慮自評量表(SAS)[2],共20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1分~4分依次代表沒有或很少時間、少部分時間、相當多時間、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其中條目5,9,13,17,19為反向計分。各條目得分總和即為粗分,粗分乘以1.25為標準分,大于50分為焦慮。④抑郁自評量表(SDS)[2],共20個條目,計分同焦慮自評量表,其中條目2,5,6,11,12,14,16,17,18,20 為反向計分。
1.2.2 調查方法 選擇符合納入標準的病人,專人向其講解本調查的目的及意義,并征得病人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PCI術后第1天要求病人填寫疾病不確定感量表、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收集病人一般資料;在病人填寫問卷的整個過程中,需病人本人獨立作答,如病人眼花或者對問卷條目不理解,研究人員當場為病人解釋并幫助病人共同完成問卷。收回問卷如有缺失,當場補充完整,無法補全,則棄卷。共發(fā)放116份問卷,當場回收116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110份,有效率為94.83%。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描述及Pearson相關分析,以P<0.01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情況調查結果 病人年齡(59.80±9.04)歲;男75例,女35例;吸煙35例,飲酒39例;收縮壓(138.23±19.07)mmHg(1 mmHg=0.133 kPa),舒張壓(78.49±9.02)mmHg;血糖(6.04±1.96)mmol/L,血清總膽固醇(4.77±1.23) mmol/L,三酰甘油(3.52±7.0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92±6.54)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45±0.39)mmol/L。
2.2 焦慮、抑郁及疾病不確定感測評結果(見表1)
項目評分焦慮評分 44.50±8.21抑郁評分 45.00±8.00疾病不確定感 96.34±9.90 不明確性維度 39.16±6.90 信息缺乏性維度19.16±3.80 不可預測性維度17.65±2.86 復雜性維度 16.78±2.68
2.3 PCI術后病人焦慮、抑郁與疾病不確定感的相關性分析 焦慮與抑郁呈正相關(r=0.344,P<0.01);焦慮、抑郁與疾病不確定感呈正相關(r=0.447,P<0.01;r=0.558,P<0.01)。
3.1 PCI術后病人疾病不確定感對病人的影響 疾病不確定感是病人缺乏對自己疾病本身的性質、治療過程以及最后結局的理解,從而對自己所患疾病產生不確定性,導致心理上的恐懼與焦慮。當病人產生不確定感時,在某種程度上會刺激病人主動借助外部資源尋求一些疾病相關知識,幫助病人消除不確定感,從而積極接受治療;但當病人的不確定感得不到解答時,往往會加重病人內心的焦慮或(和)抑郁,不利于病人的康復,甚至會增加病人的再次入院率。有研究顯示:主動脈夾層病人術前存在中等水平的疾病不確定感,并受到焦慮情緒影響,同時信息需求明顯影響病人的疾病不確定感[3]。本次調查結果顯示,PCI術后病人的疾病不確定感處于中等水平,與王盼盼等[4]的研究結果一致。雖然PCI術創(chuàng)傷微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但病人并不了解整個手術過程,以及對周圍環(huán)境的陌生與恐懼感,住院時只是機械地聽護士講解健康宣教內容,而對自己以往的生活方式不知道是否可以繼續(xù)下去或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到底要避免哪些問題。因此,可以借助疾病不確定感4個維度的評分情況,分析病人自身疾病不確定感的維度,以便護理人員有針對性地為病人提供相關信息。
3.2 疾病不確定感與抑郁、焦慮的相關性 PCI術后病人再次入院或者血管再狹窄的發(fā)生,在抑郁癥病人中的發(fā)生率是無抑郁病人的4倍[5]。國內學者追蹤了400例介入治療的冠心病病人,PCI術后有38.5%的病人患有抑郁,而術前僅有25.5%的病人存在抑郁,術后病人的抑郁顯著高于術前病人[6]。病人經歷手術和基礎疾病的雙重心理應激,焦慮和抑郁發(fā)生率會有所增加,這種不良心理反應會直接影響手術過程和術后恢復,最終成為PCI術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獨立危險因素[7]。不良情緒反應和心理狀態(tài)會對冠心病、心絞痛造成不利影響,容易導致病情發(fā)展并增加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嚴重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風險[8]。據國外研究顯示,有焦慮和抑郁的病人是沒有焦慮、抑郁病人冠心病發(fā)病率的3倍,因此,焦慮和抑郁可視為冠心病的危險因素[9]。冠心病病人中普遍存在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影響病人術后的康復。本研究顯示:術后病人焦慮、抑郁水平均高于國內常模,這可能由于所收集的病例中有一半以上病人是因突發(fā)急性冠脈綜合征所引起的。由于急性冠脈綜合征發(fā)病突然,發(fā)病時疼痛常常讓病人有瀕死感,增加病人的恐懼心理,進一步加重病人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本研究結果顯示,PCI術后病人疾病不確定感與病人的負性情緒呈正相關,與張西菊研究結果一致[2]。疾病不確定感與病人焦慮情緒相關,疾病不確定感在某種程度上會增加病人的焦慮情緒[10]。研究顯示:疾病不確定感可通過影響病人的心理及應對能力來影響病人疾病治療的療效、預后以及整個治療過程的依從性,進而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但是適當的疾病不確定感可使病人及其家屬主動收集疾病的相關信息為病人的整個治療過程產生積極作用[11]。因此,適當降低疾病不確定感對PCI術后病人的二級預防有積極的意義,可增強病人的依從性,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病人的一般資料顯示:本組病人血脂水平高于2010年中國人均血脂水平[12]中的血清總膽固醇(4.04±1.08) mmol/L、三酰甘油(1.33±1.28)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27±0.78) mmol/L的水平。因此,臨床醫(yī)務人員應重視病人術后的用藥指導,指導病人調整生活方式,為病人選擇適合的健康宣教方式,增加病人的依從性,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降低病人的再次入院率。
冠心病的發(fā)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13],本研究中最年輕的1例病人為29歲。冠心病的本質是生活方式病,大量流行病學研究和干預性研究表明,藥物治療與生活方式改變相結合是最有效的冠心病二級預防策略[14]。本研究通過對PCI術后病人負性情緒及疾病不確定感的研究,顯示病人疾病不確定感與病人的負性情緒相關,不利于病人術后康復。因此,醫(yī)護人員應在疾病早期積極采取適合的干預措施以降低病人疾病不確定感,從而降低病人的負性情緒,增強病人的依從性和住院滿意度。
[1] 譚利,李軍,王俊峰,等.信息素養(yǎng)對冠脈介入患者疾病不確定感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24):4-7.
[2] 丁建紅,姚永芳.循證護理策略對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抑郁焦慮評分及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4):1069-1070.
[3] 金枝,謝強麗,豆娟,等.主動脈夾層患者術前疾病不確定感和信息需求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5):519-522.
[4] 王盼盼,畢清泉,謝倫芳,等.冠心病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患者疾病不確定感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5,19(7):735-738.
[5] 張英.抑郁和焦慮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的影響及對策[J].醫(yī)學與哲學,2014,35(7B):16-18.
[6] Wang ZJ,Guo M,Si TM,etal.Association of depression with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Coron Artery Dis,2013,24(7):589-595.
[7]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介入心臟病學專家委員會,海峽兩岸醫(yī)藥衛(wèi)生交流協(xié)會中西醫(yī)結合專業(yè)委員會,中國老年學學會心腦血管專業(yè)委員會,等.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術前后抑郁和(或)焦慮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4,29(S2):151-157.
[8] 陳立穎,劉文嫻,吳勤,等.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抑郁情緒及影響因素分析[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3,29(4):272-274.
[9] Kemp AH,Brunoni AR,Nunes MA,et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ood and anxiety disorders,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Brazil: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on the Brazilian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ult health(ELSA-Brasil)[J].Front Psycho,2015,25(6):187.
[10] Boalen PA,Reijntijes A.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and social anxiety[J].J Anxiety disord,2009,23(1):130-135.
[11] Dudas K,Olsson LE,Wolf A,etal.Uncertainty in illness amo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is less in person-centred care than in usual care[J].Eur J cardiovasc Nurs,2013,12(6):521-528.
[12] 李劍虹,米生權,李鎰沖,等.2010年我國成年人血脂水平及分布特征[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12,46(7):607-612.
[13] Karki P,Agrawaal KK,Lamsal MNR.Shrestha predicting outcome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using biochemical markers[J].Cardiological Society of India,2015,9(29):4819-4832.
[14] 中國康復學會心血管病專業(yè)委員會,中國老年學會心腦血管病專業(yè)委員會.在心血管科就診患者的心理處方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4,42(1):6-12.
(本文編輯張建華)
Study on correlation between uncertainty in illness and negative emotion of patients after PCI
Chen Xia,Liu Guizhi,Shan Xinzhi,etal
(Medical College of Qingdao University,Shandong 266021 China)
陳霞,碩士研究生在讀,單位:266021,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劉桂芝(通訊作者)、單信芝、李霞單位:266021,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
R473.54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7.06.037
1009-6493(2017)06-0745-03
2016-05-25;
2017-01-16)
引用信息 陳霞,劉桂芝,單信芝,等.PCI術后病人疾病不確定感與負性情緒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7,31(6):745-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