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敏敏
摘要:合唱藝術是一種團隊合作藝術,合唱隊成員需要具備很強的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對于孩子來說,合唱藝術不僅能夠啟迪心智,還能培養(yǎng)集體主義觀念。鄉(xiāng)村學校師資相對緊缺、音樂教育也相對欠缺,更需要教師通過合唱教學,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到音樂學習中,體驗音樂之魅力,讓學生通過合唱去體驗真、善、美。
關鍵詞:小學生 合唱 興趣 和諧
合唱是一種高雅的音樂藝術表演形式,它愈來愈被人們所喜愛。為了順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潮流,童聲合唱藝術在我國得到了蓬勃的發(fā)展。作為一名鄉(xiāng)村小學的音樂老師,如何在師資力量薄弱、教育設施欠缺的鄉(xiāng)村學??焖俚亟M織訓練好合唱隊、取得理想的合唱效果呢?下面從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出發(fā),談幾點鄉(xiāng)村小學合唱隊從成立到合唱曲目訓練的方式和方法。
一、合唱隊伍的組建——既要“高效”也要“細致”
去年11月,我區(qū)舉辦合唱比賽,筆者接到通知時有些不知所措,不到一學期的時間,如何讓毫無基礎的鄉(xiāng)村孩子最少唱好兩首合唱作品呢?筆者一直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立刻積極計劃這次活動的組織工作。
為了使合唱隊有一個較高的起點,在合唱成員的數(shù)量和質量上都要盡量達到一個較高的標準。如何快速選出合格的合唱隊成員呢?通過實踐,筆者總結出一定要做好以下兩點:
(一)合唱隊人數(shù)要適中
合唱人數(shù)在合唱隊的組建中占有基礎地位。人數(shù)過少,聲音必然會小,如果帶孩子們出去參加合唱活動,即使歌唱得水平很好,在活動現(xiàn)場,合唱聲音透過話筒傳播的音效也必然不盡人意。
相反,如果人數(shù)過多,不僅聲音難以集中,情感也難以統(tǒng)一,容易給人一種雜亂的感覺,既給訓練增加難度,又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那么小學生合唱隊人數(shù)多少為適宜呢?最好控制在60人左右,并且男女生人數(shù)盡量保持均等,不能相差太多。這樣在演唱作品時,音量既可以控制輕得扣人心弦,娓娓動聽,又可以響得激動人心,讓人振奮。
(二)合唱隊成員要“達標”
不同年級的學生,他們的學習能力,演唱水平也不同。為了提高合唱隊的排練效率,追求演唱的效果,同時也從合唱隊的長遠發(fā)展考慮,合唱隊成員應以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學生為主。
課堂上,筆者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上臺來為同學們唱一首歌曲,再讓一些整體條件不錯的同學模打節(jié)奏、模唱音階,從中挑選出音準節(jié)奏相對正確,形象氣質較好,熱愛歌唱的學生組成合唱隊。這里用了“相對”“比較”兩個詞,那是因為在鄉(xiāng)村小學選出60位唱歌好的學生是有一定困難的,這里的孩子音樂教育落后,只能找出“相對比較達標”的學員。
二、合唱隊的訓練——既要“科學”也要“有效”
合唱隊成立后就要進行合唱訓練了。對于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自控力不強的小學生,訓練的方式既要嚴格又不能讓他們太拘謹,講究“鼓勵教學”;訓練的內容要在保證科學正確的基礎上,增加趣味性、可行性,提起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他們的主動性。
(一)紀律方面
不管學什么,首先要學會做人。為了提高合唱訓練的效率,第一節(jié)合唱課,一定要端正學生的思想態(tài)度,并且立定嚴格的合唱隊紀律。可以給合唱隊起個團隊名,老師是總指揮,選幾個小團長協(xié)助管理,給學生一種“軍事化”的管理。不僅能提高合唱隊的學習效率和凝聚力,也為以后出去比賽、演出做好紀律和安全工作。
第一節(jié)課,筆者在音樂教室的黑板旁邊貼了一艘艦艇的貼畫。并告訴學生,我們現(xiàn)在就在一艘船上:我是船長,他們是船員,船上有三個“聲部艙”,分別是“高聲部艙”“中聲部艙”和“低聲部艙”,下面幾節(jié)課的訓練中,船長會把船員分別安排在不同的“聲部艙”,并選出表現(xiàn)優(yōu)秀的船員擔任“聲部長”。
(二)基礎知識學習方面
雖然面對的是毫無基礎的農村孩子,雖然訓練的時間很緊迫,但筆者還是選擇了給我的“船員們”教授“雙基”。筆者用幾節(jié)課的時間帶著他們識譜、打節(jié)奏、唱音階、配合演唱和聲……雖然孩子們并不能做到拿到樂譜就會視唱、看到節(jié)奏型就能打奏,但是他們能對音樂基礎知識有初步的認識,在筆者教唱樂譜的時候不再茫然,在筆者的引導和指揮下能夠配合演唱出和聲,這樣目的也就達到了。
音階、節(jié)奏、節(jié)拍、和聲等簡單基礎的音樂知識必須給學員理順了,讓他們“知其所以然”,這樣在學合唱曲目的時候,他們不僅不會覺得茫然與枯燥,反而覺得具有挑戰(zhàn)、得到成就感!
(三)發(fā)聲練習方面
筆者曾經(jīng)有幸觀摩了著名指揮家、浙江音樂學院教授閻寶林對“八秒合唱團”訓練過程的講座,那次學習將使筆者受益一生,尤其在合唱隊聲樂訓練方面給了筆者莫大的啟發(fā)。閻教授用足足半個多小時的時間讓“八秒”團員們練聲,他們的練聲方法很特別,在練聲的同時身體還要做不同的運動。例如在練短促強勁的“ha”音時,團員們一邊“ha ha”的發(fā)聲,一邊雙手握拳、擺動雙臂,作跑步狀。這樣的肢體動作帶動全身的機能,有助于提高發(fā)聲練習的效果。
所以在進行排練時,筆者先讓孩子們閉上眼睛跟著琴聲練習哼鳴,提醒他們抬上顎,嘴巴微閉,身體放松地跟著旋律擺動。
再讓他們練習下面這條旋律,同時從身體的兩邊優(yōu)美舒展的舉起雙手直至頭頂做長音練習。
1 2 3 4 | 5 4 3 2 | 1 - | |
yi ya
這條旋律練習時筆者會提醒他們面帶微笑,抬眉毛,眼睛要像看到寶貝一樣會發(fā)光,同時空腔要打開,聲音要控制成“由弱到強再到弱”。
然后讓他們做一個跳音練習,鏗鏘有力的哼唱下面的旋律,同時雙手握拳、雙臂彎曲、擺動雙臂。
1 1 1 1 | 3 3 3 3 | 5 5 5 5 | 1 1 1 1 ||
吙 吙 吙 吙 吙吙 吙吙 吙吙 吙吙 吙吙 吙吙
這條旋律練習時一定要短促有彈性,筆者還提醒他們不要用嗓子使勁,要感覺是身體在發(fā)聲。
最后,筆者讓同學們用圓潤、自然、輕快的聲音,有感情有表情地練習下面這段旋律:
1 5 5 5 | 6 5 3 | 5 4 2 | 4 3 1 |
啊哩 哩哩 啊哩 哩 啊哩 哩 啊哩 哩
1 5 5 5 | 6 5 3 | 5 4 2 | 1 - | |
啊哩 哩哩 啊哩 哩 啊哩 哩 哩
這段旋律是向淮陰師范學院音樂學院陳英教授學習到的,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在唱這段旋律的時候特別地放松快樂,很適合在練聲的最后做這樣的整體練習。
合唱的聲音注重一個“和”字,練聲的目的就是在引導學生用科學的方法發(fā)聲,在一起唱出“和諧”的聲音。我們要讓學生控制自己的音量、尋找共鳴的感覺,唱出圓潤、自然的聲音,把自己的聲音“融入”到合唱唱隊的整體聲音中。
三、合唱曲目的選擇——既要“專業(yè)性”也要“藝術性”
合唱與歌詠不同,它是指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并不是有些人誤以為的齊唱。對于鄉(xiāng)村小學生,讓他們在不到一學期的時間唱出幾首多聲部的合唱作品是不容易的。有的老師會著急,為了趕進度直接讓學生學習三聲部甚至四聲部的作品,這樣是不科學、不可取的。
筆者選擇《歡樂頌》作為他們學習的第一首合唱曲,這首樂曲旋律簡單,意境神圣,孩子們學得快,而且歌唱時口腔容易打開。筆者選擇這首樂曲目就在于讓學生鞏固音階模唱,感受聲音“和諧”之美。后來筆者選擇了《山楂樹》和《下課鈴聲響起》這兩首二聲部合唱曲,前一首悠揚,后一首歡快,讓他們唱一唱這兩首不同情緒的二聲部合唱作品,為以后學習更難的作品做好鋪墊。
選定好歌曲以后,就開始分聲部分段排練樂曲。何為分聲部、分段排練呢?分聲部就是各個聲部分開練習,一節(jié)課只排練一個聲部,這樣避免聲部間的干擾,提高排練效率。分段就是各個聲部在一起合唱的時候要分段合,難唱的部分要反復練習。
第一年參加比賽的合唱曲筆者為合唱隊選擇了《歡樂的那達慕》和《讀書郎》,這兩首都是三聲部的合唱作品,難度不小,但是因為孩子們學過兩首二聲部的合唱作品,在學三聲部作品時,他們并沒有覺得很吃力。孩子們都很認真地也很有興趣地和筆者一起“分聲部、分段”的排練合唱。但是每個聲部還是會存在唱的不好的學生,幾個聲部一起合的時候甚至還會唱跑調。
孩子們學會唱合唱曲以后,我們就要注意以下幾點細節(jié):
(一)合唱隊形要整齊大氣
一般情況下,高聲部站在在指揮的左手邊,低聲部站在指揮的右手邊,女生在前,男生在后。當然,隊形也可以根據(jù)作品、學生水平等的需求進行改動與調整。但是從聲音的效果考慮,學生們盡量站的集中,這樣音效會更好。
(二)聲部配合要和諧統(tǒng)一
合唱藝術的關鍵在于一個“合”字,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聲部同時演唱不同的旋律。筆者始終灌輸學員合作的意識,讓學員在唱的同時要注意各個聲部間的融合,要控制好音量,用“打哈欠”的狀態(tài)發(fā)出自然圓潤的聲音,追求聲部的和諧統(tǒng)一。
(三)合唱作品的情感處理
情感表達是演繹作品的最終目標。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情緒,需要演唱者聲情并茂地表現(xiàn)出來,這是歌唱藝術的升華。所以,除了演唱技巧外,還要注意歌曲情感的處理,二者相結合才能完整地表達作品。
合唱是一門豐富多彩的藝術,有著廣博高深的學問。正如閻寶林教授所說:“參與合唱的意義不僅在于合唱,參與合唱,不是參加到合唱隊中就會合唱,千萬不要把合在一起唱理解為合唱,這個‘合是‘合作的‘合,參與合唱,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謙讓、擔當、奉獻等人文素養(yǎng),學習合唱,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睂τ谌狈σ魳匪囆g教育的偏遠鄉(xiāng)鎮(zhèn)地區(qū),合唱是一種范圍廣、見效快的教育和藝術形式。
作為音樂老師,筆者一定要更加積極地行動起來,不斷地探索研究,讓合唱教育啟迪孩子們的智慧、陶冶他們的情操,使他們的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為孩子們插上一雙翅膀,飛向音樂的殿堂!
參考文獻:
[1]肖川.合唱教育的理想與理念[M].長沙:長沙岳麓書社,2002.
[2]秋里.合唱指揮與合唱訓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鐘維國.童聲合唱的訓練與指揮[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0.
[4]孫從音.合唱藝術手冊[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