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
想想自己小時候
□張正
我也不是無原則地容忍,我時刻關(guān)注她的一舉一動,發(fā)現(xiàn)苗頭不對,適時給她提醒。
女兒正處于青春期,青春期幾乎就是叛逆期的代名詞,這個站在我們面前已經(jīng)比她母親高、快要趕上我的“小”女生,沒少讓我們體會為人父母的艱難。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我們幾乎遇到了青春期孩子的父母的所有煩惱。雖然是個女孩子,連打群架這樣的事情她都摻和過,更不要說厭學、逃課、和老師頂嘴、考試傳小字條這些“小兒科”了。我們不得不為孩子辦轉(zhuǎn)校、留級,重新給她安全、健康成長的機會。
女兒在我面前還算乖巧,在她母親面前異常逆反。這對母女,前世今生好像都是冤家對頭,三五句話不到,立馬“刀光劍影”。以前女兒人矮勢弱,尚能委屈忍耐,現(xiàn)在人高馬大,比她母親還高半頭,便得理不饒人了。母女倆針尖對麥芒,時常吵得不可開交。我像個“維和警察”,隔三岔五就要調(diào)解她們之間其實并不存在的矛盾。
盡管這樣,我還是竭力說服自己、說服妻子寬容女兒的“不良”行為?!跋胂胱约盒r候!”這是我經(jīng)常在心里對自己說的,也是在私下里常對妻子說的。
我小時候,如果遇到一兩個不能原諒我、喜歡較真的師長,恐怕早就被迫輟學而不會有今天的我了。上課講話,喜歡捉弄女同學,經(jīng)常把個子小的男生欺負哭,上課頂撞教英語的年輕女老師……我可謂是劣跡斑斑。在父母面前,我也不是一個聽話的孩子。常常“拗”勁十足,父母說向東,我偏要向西。參加工作后,在最初的幾個單位里,我也是桀驁不馴的性格,是有名的“刺兒頭”??晌业睦蠋?、我的父母、我的領(lǐng)導,許多事情都沒有和我糾纏,沒有“點破”我,對我的許多言行一笑了之。我自己慢慢地長大了,這個成長的過程也許有點漫長,有點費周折,可我終究長大了,有了體面的工作、自己的事業(yè)、不錯的身份,很好地融入了這個社會。
妻子小時候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燈”,據(jù)她自己在文章里講,她遠離父母上中師住校前,和我岳母也時時對抗,像有深仇大恨似的,可現(xiàn)在,母女倆每天相互牽掛……我們自己小時候都曾經(jīng)這樣,為什么現(xiàn)在不能原諒女兒的“出格”表現(xiàn)呢?許多時候,當我快要忍無可忍時,我就一再提醒自己:想想自己,想想自己小時候!
我要給女兒時間,讓她自己慢慢長大,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我矯正能力。
我也不是無原則地容忍,我時刻關(guān)注她的一舉一動,發(fā)現(xiàn)苗頭不對,適時給她提醒,但點到為止,不再像過去,做扳倒樹捉烏鴉、矯枉過正的事。
女兒轉(zhuǎn)校、留級快有兩年了。一次,遇到一位熟悉她情況的朋友,問我:“現(xiàn)在怎么樣?”
我如實說,已基本告別過去的一些不良習慣,總體趨好。
“那就行了。”朋友寬慰我。
是的,那就行了。天下做父母的,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沒有不希望自己孩子的成長過程一帆風順的。實際情況卻往往是,只有走過了一段彎路,才知道健康成長多么重要;只有親身經(jīng)歷了一些事,才能真正明白一些道理,別人的說教通常不能替代。
我只是希望,女兒已經(jīng)早早地將她成長路上的坎坷一下子都“透支”光了。
(責編 李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