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殿雙
(北華大學(xué) 師范分院,吉林 吉林 132000)
自虐·自嘲·自省
——莫言作品審美意象解析
解殿雙
(北華大學(xué) 師范分院,吉林 吉林 132000)
莫言文學(xué)作品在世界文壇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然“墻里開花墻外紅”的驚詫效應(yīng)引發(fā)國內(nèi)文學(xué)界包括“追其名而讀其書”讀者熱議的軒然大波。文學(xué)作品通過作用于讀者的審美心理而產(chǎn)生“文以載道”的審美效應(yīng),然莫言已被封為文學(xué)桂冠的作品對于國內(nèi)讀者的審美心理是叛逆式的自虐、自嘲、自省的審美效應(yīng),這里的“中國元素”是“哈哈鏡”中的映象,是審丑到荒誕的映象,是嘲笑和諷刺筆觸下意象手法的匠心運用,既令讀者不忍正視,也令讀者不得不正視。
莫言作品;審美意象;自虐;自嘲;自省
諾貝爾文學(xué)獎,文學(xué)界的最大殊榮,在世界范圍內(nèi)能獲取此殊榮的作者會有幾人,當(dāng)2012年10月11日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中國的作者莫言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授予他的諾貝爾文學(xué)獎后,自然引發(fā)世界文壇對莫言及其文學(xué)作品的矚目,更引發(fā)國內(nèi)文壇對莫言及其文學(xué)作品的矚目,但國內(nèi)文壇對莫言及其文學(xué)作品的矚目是贊譽之聲和批判之聲同時鵲起的。文學(xué)作品通過作用于讀者的審美心理而產(chǎn)生“文以載道”的審美意象和審美效應(yīng),然莫言已被封為文學(xué)桂冠的作品對于國內(nèi)讀者的審美心理是叛逆于傳統(tǒng)文學(xué)審美模式的自虐、自嘲、自省的審美效應(yīng),這里的“中國元素”是“哈哈鏡”中的映象,是審丑到荒誕的映象,是嘲笑和諷刺筆觸下意象手法的匠心運用,既令國人讀者不忍正視,也令國人讀者不得不正視。
自虐的定義為自己折磨自己,以獲取精神上的快意和滿足。自虐者有主動自虐和被動自虐之分,主動自虐是自虐者心甘情愿的自虐,被動自虐是自虐者深陷被威逼利誘情境下的不得不自虐。在莫言小說中,對主人公自虐的情景描述很為驚悚、隱私、陰暗,自虐的手段則是暴力與冷暴力的雙重疊加,可謂之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凸顯出以暴施虐、以虐意象的味道。
以《檀香刑》為例來探究莫言作品中的暴力與冷暴力并用的自虐情景與意象是很有代表性的?!短聪阈獭匪v述的故事以近代歷史的清王朝慈禧當(dāng)政之時,朝廷腐敗,軟弱無能,抱殘守缺,內(nèi)憂義和團運動、戊戌變法,外患八國聯(lián)軍入侵中國,掠奪中國財富、殘害中國國民的那段歷史為時代背景,將來自民間的敢于以弱擊強、不惜舍生取義的反抗外來侵略、保家衛(wèi)國的可歌可泣的斗士精神縮影于德國強迫清政府簽訂《膠澳租借條約》,在山東高密東北鄉(xiāng)掠占農(nóng)田,強修鐵路,奸淫強暴,迫使農(nóng)民面臨生活絕境不得不奮起反抗,慘遭德寇鎮(zhèn)壓的一樁駭人聽聞的酷刑——檀香刑事件的前后。故事以女主人公眉娘為敘事軸心,以眉娘的親爹(孫丙,義和團抗德義士)、干爹(錢丁,縣太爺)、公爹(趙甲,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為敘事線索,“塑造了殺人不眨眼的京都第一劊子手老趙甲,瘋瘋癲癲傻瓜趙小甲,冠冕堂皇為民請命的父母官錢丁錢大老爺,風(fēng)情萬種浪蕩孝女孫眉娘,鐵桿英雄真漢子孫丙。他們五個主要人物形象相互交織穿插于全文,使全文內(nèi)容飽滿而生動,讓整個高密東北鄉(xiāng)的民間人物形象全盤躍然紙上,向讀者展示了20世紀初中國被列強侵占的那段慘烈血腥恐怖的真實場景”[1](P116)。
《檀香刑》中的自虐可見孫眉娘的自虐,從小說開篇的第一章“眉娘浪語”中就可以比比皆是地讀到暴力自虐的內(nèi)容,在孫眉娘這個青春貌美的農(nóng)婦的心理活動中,無論是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真實,還是在她虛幻中的想象,幾乎全部是和暴力相關(guān)的描摹,匪患、兵犯、官欺、民斗、親騙、作弄、陰森、血腥、人頭,令人讀得不堪想象在這樣一個美麗可人的外表下,命運的真實和幻覺怎么會這樣匪夷所思。《檀香刑》中的自虐還可見第二章“趙甲狂言”中趙甲的甘認殺舅仇人的劊子手為師傅,而且是以自虐的心態(tài)拜師的。小說中這樣寫道:“我跪在地上,給師傅磕頭,我的眼睛里飽含著淚水,其實,舅舅的死活我并不關(guān)心,我關(guān)心的還是我自己。我的熱淚盈眶,是因為我想不到白天的夢想很快地就變成了現(xiàn)實。我也想做一個可以不動聲色地砍下人頭的人?!盵2]《檀香刑》中的自虐亦可見第三章“小甲傻話”中趙小甲在知道錢大老爺和他的媳婦有染的事實后,雖然備受奪妻之痛的心理折磨,但還是順從媳婦的說法,將媳婦從錢大老爺鋪的虎皮褥子上拔來的黃色虎須包藏起來,以備緊要關(guān)頭救己所需。
《檀香刑》中描寫自虐的鏡像描寫委實多多,無論與對于正面人物的形象,還是對于民眾人物的形象,都有不堪入目的描述,以致被“莫文”評論者稱為塑造“嘔像”,也即自虐到令人作嘔的鏡像,認為這樣的描述有損于國人的品格,簡直是太過分了。其實,這樣的描寫恰恰代表了莫言寫作的“審丑”視角,以蕓蕓眾生的人性丑陋來鞭笞民不聊生的狀態(tài)下人性的“真善美”是怎樣被壓迫被扭曲被變形到荒誕的甚至“假惡丑”的地步的,是對社會政治腐朽、外國侵略者暴戾、地方軍閥做虐、百姓生靈涂炭的意象,是對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象征手法的鮮活使用、精妙使用和獨到使用。正是由于莫言作品中的比比皆是的審丑,打破常規(guī)的褻瀆,揭人私密的不計,才讓他的作品極具個性化寫作手法,讀來讓人眼前一亮、心中一驚。自古有言時勢造英雄,但也要須知時勢同樣造草民,造人性之劣性,不愿為之又不得不為之;英雄固然是解救民族于水火的先知先覺,理當(dāng)贊賞和謳歌,但人性中的劣性也會邪不壓正,最終會以后知而后覺之勢回歸理性,敢于推翻壓迫,善于重建自我;魯迅先生也曾留有名言:“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睙o疑,民眾中所蘊藏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壓迫的力量是在被壓迫到極端狀態(tài)下積累和迸發(fā)的, 這樣的創(chuàng)作理性是辯證唯物主義的。
自嘲的定義是自我嘲弄,但自我嘲弄是一種表象,表象下是自嘲人“以嘲克剛”的戰(zhàn)術(shù),或幽默于窘境,或是在“打誑語”,自嘲理不嘲。在莫言小說中,無論是來自小說主人公的自涮自嘲,還是來自他者作踐下小說主人公的不得不自嘲,包括來自作家莫言的敘事語的自嘲意象,看似很是自輕自賤、自我戲弄,但細細品來,自嘲并非無能地示弱,自嘲是微小的弱能量的不得已而為之,但微小的弱能量可以蟄伏,假以時日,微小的弱能量可以日積月累,在一定條件下可發(fā)生能量轉(zhuǎn)化,被自嘲的微小的弱能量能夠轉(zhuǎn)化為可以自詡的強能量。
來自小說主人公的自涮自嘲在《檀香刑》中如錢丁在袁大人的高壓面前,不得不收起自己縣太爺?shù)耐胀L(fēng),不得不收斂自己想要為民伸張正義,殺一殺那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趙姥姥的銳氣的想法,自嘲:“卑職鼠目寸光,器量狹小,得罪姥姥,冒犯天威,罪該萬死,還望大人饒恕?!盵2]來自他者作踐下小說主人公的不得不自嘲如《檀香刑》中富有英雄氣概者孫丙自嘲自己的師傅:“正當(dāng)師傅雄心勃勃地想干一番大事時,不料想被一個奸人薅了胡須。胡須就是師傅的威風(fēng)就是師傅的膽子就是師傅的才氣就是咱們貓腔的魂兒,師傅沒了胡須就像貓兒沒了胡須就像公雞被拔光了毛兒就像駿馬被剪光了尾巴?!盵2]如《檀香刑》中身為袁世凱的警衛(wèi)長卻敢為民除害、為國鋤奸,對袁世凱行刺未成,反被袁世凱殘忍地實施慘不忍睹的五百刀凌遲酷刑的虎膽英雄錢雄飛,在和袁世凱對答時,袁世凱將槍與軍人的母親作比,而錢雄飛將槍與自己的母親作比。來自作家莫言的自嘲如《透明的紅蘿卜》中的主角小黑孩的命運,實則小黑孩的形象也是莫言的自畫像,小黑孩缺失父愛和母愛,營養(yǎng)不良到大頭細脖,每天總是挽起褲腳在泥里水里干活,小腿上的傷疤一塊連一塊,性格木訥又倔強,在家里受繼母的虐待,在勞動中受生產(chǎn)隊長的謾罵,在他的心目中生存沒有什么可喜悅的可追求的,只變成了滿足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吃東西”,饑餓到在生產(chǎn)隊干活中眼睛里總是瞄著地里長著的能吃的東西,蘿卜、地瓜、白菜,而且在他的眼中蘿卜神奇透明,泛著金色的光,以至于他總在自己的意識里和生活中搜尋金色的透明的蘿卜的影子。在《生死疲勞》中的主角大頭嬰兒,則不斷地在冤屈心理的重壓下,經(jīng)歷著作為很多牲畜相的六道輪回,雖然最后終于托生為人了,但卻是一個畸形的患有帶著先天性不可治愈疾病的大頭嬰兒。
莫言直言不諱自己善于以意象來寫實的寫作風(fēng)格,曾自稱:“我的寫作很隱秘,是一種赤身裸體的狀態(tài)?!焙茱@見,“赤身裸體”的字眼中很有自嘲的味道,也很有以此義會彼意的或非此而彼的意象味道,讓人更費力地想要琢磨畫面音本來的意思,而且越琢磨越會產(chǎn)生更豐富的聯(lián)想、更深刻的思想。即使莫巖已經(jīng)成為攀高折桂諾貝爾獎的文學(xué)大家,也沒有失去自嘲的語用風(fēng)格,在接受作者采訪時,還自嘲自己的寫作實力。他是這樣說的:“我天天做夢,每天夜里都沉浸在紛繁不安、亂七八糟的夢境中,感覺50%的腦細胞是清醒的,大腦只有一半在休眠,似睡非睡,醒來后往往感覺夜里在夢境中奔跑得四腳乏力、筋疲力盡?!盵3]“在小說《酒國》中,最精致的佳肴是燒烤三歲兒童。男童淪為食物;女童因為被忽視而得以幸存。這是對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嘲諷,因為計劃生育大量女胎被墮胎:女孩連被吃的資格都沒有?!盵4]
莫言賦予自嘲以令讀者值得細細品酌和反思的象征意味,其象征意境和透視出的哲理既振聾發(fā)聵,又令人驚詫,既令人感到在其口無遮攔的自嘲下所要揭露和抨擊的社會詬病,又很令人感到有匪夷所思的荒唐和毛骨悚然之處,是將所要揭露和抨擊的社會詬病嘲弄到骨髓里的感覺,當(dāng)然這其中恰恰反映了莫言作為小說的敘事者觀察和分析社會問題的獨特視角、獨特思維、獨特筆力,或許正是因為莫言所具有的與眾不同的自嘲式象征能力,才使得其作品讀來更直擊人的視聽,以及褒貶之言俱現(xiàn)的耐人咀嚼,以至于魔幻搶眼和荒誕不經(jīng),挑起了我國文學(xué)界乃至讀者對莫言作品的嘩然批判之聲,而且,似乎從未有國人作家的作品會遭到如此激烈的批評,認為其文學(xué)作品中的嘲弄語氣和嘲弄內(nèi)容太多、太泛、太刻意到文學(xué)“出位”于民族文學(xué)品位般的荒唐,但是非功過的評述都反映出莫言作品對自嘲手法運用的藝術(shù)感染力。
自省的定義是自我體驗、自我思考、自我批評、自我教育、自我成熟的思想意識層面的活動。在莫言的小說中,自省的意味是在個體的幻覺思維與真情實感交織下進行的,似乎幻覺也真,實感也幻,很有紅樓夢的“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的感覺,當(dāng)然,莫言小說的幻和真與紅樓夢的有和無還不一樣,前者血腥、暴力、病態(tài)、陰暗,后者浪漫、雅致、文弱、無奈。
拜讀莫言小說總會感受到故事中主人公對于人的生存境遇、生存法則、生存理性的從混沌迷茫到漸漸清晰的自省自悟,在這個自省自悟的過程中很悲壯、很魔幻、很作踐、很示丑、很露丑、很窺丑。如孫丙是《檀香刑》這部小說中舉旗抗德、敢愛敢恨的大英雄,很有藝術(shù)天分,創(chuàng)造了貓腔演唱的民間藝人被竊國大盜袁世凱將其捕獲,在即將對他實施酷刑之際,有著行刑前的很長一段文字的孫丙心理活動的描寫,其中有:“俺盼望著走馬長街唱貓腔,活要活得鐵金剛,死要死得悲且壯。俺盼望著五丈高臺上顯威風(fēng),俺要讓父老鄉(xiāng)親全覺醒,俺要讓洋鬼子膽戰(zhàn)心又驚?!盵2]在看到和他一起抵抗洋鬼子的朱八、侯七等人的尸體擺放在面前,正有劊子手在割下他們的頭顱,向他施展淫威和恐嚇時,孫丙面無懼色,橫眉冷對,慷慨激昂,他這時的心理活動是:“俺的心中無比地悲痛,俺的心中翻滾著悔恨的感情。俺想俺也許是錯了,俺應(yīng)該順從著朱老八,悄悄地金蟬脫殼,讓袁世凱和克羅德的陰謀落空。俺為了功德圓滿,俺為了千古留名,俺為了忠信仁義,竟毀了數(shù)條性命?!盵2]而在《豐乳肥臀》中,作為這部故事的主角,也即母親上官魯氏,為了給上官家傳宗接代,不顧淫蕩罪名加身,先后向幾個男人借種,還被敗兵強暴,在生下7個女孩后,終于生下一個男孩。上官魯氏特別寵慣兒子,而對與兒子孿生的瞎眼女兒幾近棄養(yǎng),這個被寵慣壞了的兒子竟換上了戀乳癥,養(yǎng)成了總也長不大的畸形心理,一心想在母親的蔭蔽下生存,不但沒給母親爭得榮耀,反倒讓母親恨鐵不成鋼,最后母親反省到慣子如殺子的道理,但悔之晚矣,在小說中莫言使用的描述語言是:上官魯氏才明白自己干了蠢事,終于懂得“與其養(yǎng)活一個一輩子吊在女人乳頭上的窩囊廢,還不如讓他死了好”的道理。
在莫言的筆下,將人的自省乃至社會的自省意象到故事所刻畫的人物的命運中,對于人物的生存軌跡予以審丑式描摹,嬉笑怒罵、尖酸刻薄、幾聲凄厲、幾聲抽泣,如同電視劇《聊齋》主題歌詞中所寫:笑中也有淚,樂中也有哀,幾分莊嚴,幾分詼諧,幾分玩笑,幾分那個感慨,此中滋味,誰能解得開。也即總會要在真假難辨、實虛交織、無聊再無聊、荒唐再荒唐、齷齪再齷齪、血腥再血腥的反復(fù)作用下,在付出沉重代價后才會發(fā)生,對人性對社會敢于大膽地發(fā)出批判的聲音,不管這批判的聲音的得與失。
莫言小說的文學(xué)成就赫然,在莫言未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之前,國人也許并不十分熟悉莫言的名字及其作品,當(dāng)莫言作品因諾貝爾文學(xué)獎躥紅,國人才開始關(guān)注莫言這位作家,在為莫言能夠以中國本土作家的身份拿到這份文學(xué)殊榮拍手叫好的同時,開始急切地一睹為快莫言的作品。讀之方見,在莫言筆下所誕生的文學(xué)作品具有獨特的文學(xué)造詣,值得細品細酌,尤其是莫言對于意象審美手法的運用很有獨特功力,為其小說增光添色,形成“莫書”的獨特韻味。但莫言小說很有冒國之文學(xué)大不韙之處,對莫言文學(xué)作品的批評之聲也是不絕于耳的,批評之聲的焦點看似在于其文學(xué)審丑的表現(xiàn)手法,實則更在于其文學(xué)審丑的怪誕,有以文中滿目的審丑來嘩眾取寵讀者,迎合西方文學(xué)審美標準、貶斥華人文明之嫌;有與我國傳統(tǒng)文學(xué)風(fēng)格以及我國所強調(diào)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主旋律背離之嫌。文學(xué)批評歷來是文學(xué)創(chuàng)作和文學(xué)發(fā)展的動力,有理由相信,莫言文學(xué)作品在為我國文學(xué)作品爭得最高榮譽的同時,也會以其引發(fā)的高分貝的文學(xué)批判效應(yīng)來為發(fā)展我國文學(xué)創(chuàng)作發(fā)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1]馮雪燕.莫言《檀香刑》中各人物形象分析[J].商, 2015(5).
[2]莫言.檀香刑[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
[3]李乃青.莫言:我的寫作很隱秘,是一種赤身裸體的狀態(tài)[EB/OL].天星教育網(wǎng),2013-07-11.
[4]莫言.酒國[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
[責(zé)任編輯薄剛]
2017-03-15
解殿雙,北華大學(xué)師范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中國書法。
I207
A
2095-0292(2017)03-01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