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江
摘要:目的 觀察消癖湯配合針灸在乳腺增生治療中的應用療效。方法 將我院60例乳腺增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收治時間:2015年1月~2016年1月),隨機分為兩組,30例/組。對照組給予患者乳核散結片治療,觀察組采取消癖湯配合針灸的治療方案,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乳房脹痛評分與乳房腫塊評分,同時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前,兩組乳腺增生患者的乳房脹痛評分及乳房腫塊評分相差不大(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乳房脹痛評分為(7.24±1.13)分、乳房腫塊評分為(7.52±1.24)分、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上述三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消癖湯配合針灸應用在乳腺增生治療中的療效較高。
關鍵詞:消癖湯;針灸;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的發(fā)病率在女性乳房疾病中占首位,該病的發(fā)病原因與哺乳、情緒以及內分泌失調等因素有關,本文旨在探討消癖湯配合針灸在乳腺增生治療中的應用療效,特將我院60例乳腺增生患者作為對象進行研究,具體研究過程及研究結果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乳腺增生患者。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30例患者為一組。對照組年齡19~51歲,平均年齡(33.26±2.32)歲;病程4個月~8年,平均病程(3.56±1.52)年。觀察組年齡20~52歲,平均年齡(33.58±2.46)歲;病程5個月~9年,平均病程(3.64±1.49)年。納入標準:①無其他乳房疾病,如乳腺炎及良、惡性乳腺腫瘤等。②無其他心腦血管疾病或其他器質性病變。③在治療過程中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兩組乳腺增生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無明顯差別(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給予患者乳核散結片治療,在飯后采用口服的用藥方式,3 次/d,3片/次,經期時停止用藥,治療周期為3個月。
1.2.2觀察組 采取消癖湯配合針灸的治療方案,針灸治療方法:讓患者取坐位,分A、B兩組進行取穴,A組(大椎、肩井、天宗、太溪及三陰交)與B組(阿是穴、膻中、屋翳、合谷及太沖、豐隆、足三里)交替進行,針灸時間為經期15 d至月經來潮,針灸頻率為1 次/d,20~30 min/次。消癖湯的組成成分為逍遙散、王不留行30 g、橘核30 g、海藻30 g、甘草30 g、白芷30 g以及土鱉蟲10 g,同時按照患者具體的臨床癥狀進行藥方加減,有痰滯血瘀癥狀的患者增加川芎與膽南星,對于乳房疼痛嚴重的患者增加元胡與烏藥,有腎虛陰虧癥狀的患者增加龜板及茱萸,加600 ml的清水,采用文火將其煎至300ml,1 劑/d,早晚各服用一次,連續(xù)治療3個月經周期。
1.3觀察指標、判定標準
1.3.1觀察指標 對兩組乳腺增生患者治療前后乳房的脹痛情況與乳房腫塊狀況進行評分,同時觀察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的變化情況(乳房疼痛與腫塊等),以此來評定治療效果。
1.3.2判定標準 ①乳房脹痛評分標準:0分--出現(xiàn)自發(fā)性的連續(xù)疼痛,對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3分--有自發(fā)性的疼痛,尤其在經期前疼痛最劇烈,但對日常生活不造成影響;6分--未出現(xiàn)自發(fā)性的疼痛,若觸壓時會有疼痛感;9分--沒有自發(fā)性疼痛現(xiàn)象,觸碰后仍無疼痛感。②乳房腫塊評分標準:3分--乳房腫塊質韌硬,在全象限都有分布;6分--乳房腫塊質韌,在3個乳房象限內有分布;9分--乳房腫塊質軟,在2個乳房象限內分布。③療效判定標準:無效--臨床癥狀與乳腺腫塊均無改善;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腫塊縮小程度小于1/2;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在經前乳房有疼痛現(xiàn)象,腫塊縮小程度大于1/2;痊愈--臨床癥狀與腫塊均完全消失且三個月內未出現(xiàn)復發(fā)現(xiàn)象??傆行蕿槿橄僭錾颊叩目偢怕蕼p去無效概率的差值。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文數(shù)據(jù)均經SPSS18.0版處理,用(x±s)表示兩組乳腺增生患者的乳房脹痛評分與乳房腫塊評分,采用t檢驗;用%表示兩組乳腺增生患者的總有效率,使用χ2檢驗。用P<0.05代表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有明顯差別。
2 結果
2.1乳房脹痛評分與乳房腫塊評分 治療前,兩組乳腺增生患者的乳房脹痛評分、乳房腫塊評分無統(tǒng)計學意義,經治療后,觀察組乳腺增生患者的乳房脹痛與乳房腫塊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均更高,P值小于0.05,見表1。
2.2治療效果 觀察組乳腺增生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P值小于0.05,見表2。
2.3典型案例 本院在2016年3月21日接收一位42歲的胡雷英女士,該患者反復乳房脹痛20年,復發(fā)加重20 d。20年來無明顯誘因反復出現(xiàn)乳房脹痛,因能忍受未重視且未作檢查治療;2年前,雙側乳房脹痛加重,到樂山市人民醫(yī)院經B超檢查顯示左乳腺囊腫,隨后到樂山武警醫(yī)院行左側乳腺囊腫切除術,癥狀緩解,術后未服藥治療;20 d前無明顯誘因再次出現(xiàn)雙側乳房脹痛,且逐漸加重,經人介紹到我院就診,經B超檢查顯示雙側乳腺增生并左側乳腺低回聲團塊,臨床癥狀為雙側乳房脹痛,偶有刺痛,無寒熱,無心慌,飲食、大小便以及睡眠尚可,舌淡紅苔薄黃,舌下靜脈青紫,雙側乳房外上限捫及多個大小不等結節(jié),左側捫及大者約鴿子蛋大小包塊,邊界清楚,觸痛;實驗室檢查CA125,CA19-9,CA19-9未見明顯異常,隨后被確診為乳癖(肝郁血瘀)。對患者采取消癖湯配合針灸的治療方案后,第3 d乳房脹痛明顯緩解,1 w后無明顯癥狀,出院帶藥5劑,3月回訪雙側乳房無明顯癥狀。
3 討論
乳腺增生在女性疾病中較為常見,該病既不是腫瘤也不是炎癥,乳房的一側或雙側出現(xiàn)柔韌腫塊且有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疼痛為該病的臨床癥狀[1]。乳腺增生在中醫(yī)上被納入“乳癖”的范疇,中醫(yī)學認為該病是本虛標實,由情志失調、飲食偏嗜及勞倦內傷使得肝氣郁結、經脈阻塞,最終導致乳癖的發(fā)生。因此,該病的治療原則為行氣活血、疏肝解郁以及軟堅散結[2]。
針灸屬于中醫(yī)的特色療法,在患者的穴位使用艾火刺激能夠達到溫經散寒、活血理氣的效果[3],乳腺增生的主要癥狀為腫塊、疼痛,而中醫(yī)認為惱怒、思慮傷脾、傷肝導致氣血在乳房郁結,針灸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氣血調和、疏通氣血、調經止痛使經絡通暢,最終達到消腫散結的效果[4]。
消癖湯的組成成分為逍遙散、王不留行、橘核、海藻、甘草、白芷以及土鱉蟲,其中海藻與甘草配伍屬十八反,在臨床上使用無一例不良反應,具有化硬潰堅、相反相激的功效,作用迅猛但功效顯著,多用于治療腫塊;土鱉蟲具有通絡理傷、逐瘀以及破瘀的作用,主治包塊、腫塊等;白芷可生肌止痛以及消腫;王不留行能夠下乳消腫、通絡止痛[5],主要用于治療痛經、經閉、乳房腫痛等;橘核具有止痛、散結以及理氣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疝氣疼痛、乳癰乳癖等。所有藥物聯(lián)合制成消癖湯能夠活血止痛、疏肝理氣以及軟堅散結,同時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癥狀進行藥物加減可有效治療患者腎虛陰虧、乳房脹痛嚴重等情況。
此次研究過程中,對照組給予乳核散結片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消癖湯配合針灸的治療方案,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乳房脹痛評分與乳房腫塊評分均比對照組高,治療總有效率也高于對照組,P值小于0.05。
由此可得,消癖湯配合針灸治療乳腺增生可有效緩解患者乳腺脹痛、乳腺腫塊等癥狀,臨床療效較高。
參考文獻:
[1]主蘇云,李信春.散結消癖湯治療乳腺增生病臨床研究[J].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18(2):15-17.
[2]蔡夢旸.瓜蔞消癖湯治療乳腺增生130例臨床療效觀察[J].河南中醫(yī),2014,34(B06):19-20.
[3]陳麗芳.自擬乳癖消湯配合針灸治療乳腺增生78例[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5,34(6):24-24.
[4]劉清姬.針灸推拿手法治療乳腺增生50例[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5, 34(6):70-70.
[5]梁海鵬.化瘀消癖湯治療乳腺增生癥245例[J].西部中醫(yī)藥,2014,27(6):82-83.
編輯/倪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