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 憲
東方朔
文/郭 憲①
責任編輯:江 冬
趙松:作家、評論家,遼寧撫順人,現(xiàn)居上海。已出版小說、隨筆集《撫順故事集》(廣東人民出版社)、《空隙》(上海人民出版社)、《細聽鬼唱詩》(中州古籍出版社)、《積木書》(河南大學出版社)、《最好的旅行》(北京大學出版社)等。
東方朔②,字曼倩。父張夷,字少平,妻田氏女。夷年二百歲,顏如童子。
朔母田氏寡居,夢太白星臨其上,因有娠。田氏嘆曰:“無夫而娠,人將棄我?!蹦艘葡虼|方里為居。五月旦③生朔,因以所居里為氏,朔為名。朔生三日而田氏死,時景帝三年也。鄰母拾而養(yǎng)之。年三歲,天下秘讖,一覽暗誦于口,常指撝④天下,空中獨語。
鄰母忽失朔,累月方歸,母笞之。后復(fù)去,經(jīng)年乃歸。母忽見,大驚曰:“汝行經(jīng)年一歸,何以慰我耶?”朔曰:“兒至紫泥海,有紫水污衣,乃過虞淵湔⑤浣,朝發(fā)中返,何云經(jīng)年乎?”母又問之:“汝悉是何處行?”朔曰:“兒湔衣竟,暫息冥都崇臺⑥,一忽眠。王公飴兒以丹粟霞漿,兒食之既多,飽悶幾死,乃飲玄天黃露半合⑦,即醒。既而還,路遇一蒼虎,息于路旁。兒騎虎還,打捶過痛,虎嚙兒,腳傷?!蹦副?,乃裂青布裳裹之。朔復(fù)去之,去家萬里,見一枯樹,脫向來布裳掛于樹。布化為龍,因名其地為“布龍澤”。
朔以元封⑧中游濛鴻之澤,忽見王母⑨采桑于白海之濱。俄有黃眉翁,指阿母以告朔曰:“昔為吾妻,托形為太白⑩之精。今汝亦此星精也。吾卻食吞氣,已九千余歲。目中瞳子,色皆青光,能見幽隱之物。三千歲一反骨11洗髓,二千歲一刻肉伐毛。自吾生,已三洗髓、五伐毛矣?!?/p>
(選自《洞冥記》)
【注釋】
①郭憲(生卒年不詳):字子橫,汝南(今屬安徽太和縣)人,東漢光武帝拜為博士,建武七年升任光祿勛,為人剛直。②東方朔(公元前154—公元前93年):字曼倩,西漢厭次縣(今山東惠民縣)人,辭賦家,在漢武帝時期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職。他性格詼諧,言辭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漢武帝前談笑取樂。③旦:指農(nóng)歷的每月初一,與“朔”同義。④撝:同“揮”。⑤湔:洗。⑥冥都崇臺:冥府的高臺。⑦合:通“盒”。⑧元封:漢武帝年號(公元前110—公元前105年)。⑨王母:西王母。⑩太白:太白金星。11反骨:換骨。
【賞讀】
這個故事可以算作是“東方朔前傳”,把東方朔為什么不是凡人的原委講述了出來。講這樣的故事,只有奇中生奇才能吸引人。因此作者開篇寫東方朔家世時,制造的第一次驚奇,就是東方朔的父親竟然是張夷——姓張,而不是姓東方。然后,第二次驚奇隨即出現(xiàn),張夷是個活了二百歲、保持著兒童樣子的奇人。
第三次驚奇,是張夷死后,寡居的田氏懷了孕。寡婦懷孕,在任何時代都會是比較難堪的事。但田氏聲稱自己是夢到太白金星才有孕的。這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圣經(jīng)》里圣母瑪利亞無玷而孕的故事——讓瑪利亞懷孕的不是世間凡人,所以耶穌也不是凡人。田氏因夢到太白金星而孕,這樣的神奇說法固然可能會緩解一些輿論的質(zhì)疑,但終歸不會長期有效。所以她選擇離開家鄉(xiāng),然后讓兒子以地名“東方”為姓。而實際上,太白金星,也就是啟明星,本來也是早晨出現(xiàn)在東方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把東方朔寫成是太白金星,很可能是從東方這個姓反推出來的。
第四次驚奇,是東方朔被鄰婦收養(yǎng)之后,長到三歲時發(fā)生的。在說東方朔三歲就有讓人驚奇的表現(xiàn)之前,順便先說一下“三”。東方朔生下三天,母親去世;當時是漢景帝三年;然后是他長到三歲開始有令人吃驚的事。作者連續(xù)用了三次“三”,顯然不是無意的。天、地、人,是“三”。《易經(jīng)》里的乾卦,寫出來,也是“三”,而乾象征著天?!叭笔侵袊糯幕镏匾拇髷?shù)字。作者這樣用“三”來敘事,其實就是想暗示,東方朔是上天賜給人間的孩子,注定是個奇人,或者說他不是凡間的人。“年三歲,天下秘讖,一覽暗誦于口,常指撝天下,空中獨語?!本褪钦f,東方朔三歲時,就什么都明白了。那么接下來他還會有什么讓人驚奇的表現(xiàn)?
隨后發(fā)生的是東方朔離家出走、回來、再出走的故事,可以說是次次讓人驚奇。初次出走,離家?guī)讉€月才回來,養(yǎng)母只是打了東方朔。至于他當時幾歲,去哪里了,看到過什么,經(jīng)歷了什么,靠什么活下來的,作者都省略了,留給讀者去想象。其敘述的重點,是接下來發(fā)生的東方朔離家一年再回來講的經(jīng)歷。而這一段描述,特別精彩。當然,讓養(yǎng)母覺得悲喜交集的是,這孩子離家出走一年,竟然還能回來。她這次沒有再打東方朔,只是問他,你這樣做對得起我么?東方朔這次是不能不講了。有意思的是,他是將其當成平常事來講的,完全是孩子的語氣。他說我是早上出去,在紫泥海弄臟了衣服,然后在虞淵洗了一下,中午就回來了啊。言下之意是,怎么會是一年呢?其實這就是所謂的“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意思是東方朔去的,并非凡間之地。
東方朔見到了什么呢?他在冥都崇臺睡了一覺,然后有位王公貴族或者王先生吧,給他吃了粟丹霞漿,估計就是粟米湯之類的,還把他撐到了,接著又喝了半盒玄天黃露,就醒了,原來是個夢。他在回來的路上,遇到一只灰白色的老虎伏在路邊,就騎了上去,像騎驢一樣回家來了,結(jié)果因為捶打老虎重了,被它咬傷了腳。講到這里,估計他的養(yǎng)母已經(jīng)完全驚呆了,但知趕緊從青布衣裳上扯下一塊布,很傷心地嘆息著給他包上傷口。這一段寫得特別感人,她知道這個孩子不是凡人,可能下次離開就再也不會回來了,但眼下能做的,也就是給他包扎傷口了。果然,東方朔再次離家,就是萬里之外了,他把自己的布衣裳掛在樹上,算是與過去徹底道別了,結(jié)果這衣裳就變成了龍。
到漢武帝元封年間,東方朔去濛鴻澤游玩,在白海之濱看到西王母在那兒采桑。然后有個黃眉老頭兒就指著王母告訴東方朔,“過去她是我妻子,我呢是太白金星的化身,你也是太白金星。我什么都不吃,只吐納呼吸,已經(jīng)九千多年了。你看我的瞳孔,都是青色的光,我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每三千年,我會換一次骨頭骨髓,每二千年我換一次肌膚毛發(fā)。從我生來到現(xiàn)在,已換過三次骨頭骨髓、五次肌膚毛發(fā)了?!边@里其實就是在最后交代一下,東方朔的真正父母,原來是太白金星跟王母。王母是神仙,自是不必多說了,黃眉老頭相當于半人半神的狀態(tài),所以雖然長生不死,但也還是要換骨頭骨髓和肌膚毛發(fā),言下之意,就是東方朔也類似于此。
在這篇短小的文章里,作者極盡想象和夸張,重塑了一個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對人和事物予以獨特而又新鮮的“闡釋”,這不就是我們對于寫作的一種重要期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