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英
筆者所在的學校是一所具有美術特色的普通高中.我校錄取的學生大部分理科基礎差,并且全部于高二選擇文科.因此,我校學生的化學水平只需達到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合格即可.我校與其他普通高中相比,學生的美術課程較多,而文化課課程相對偏少,特別是化學學科,每周每班僅有2節(jié)化學課.為使學生達到高中畢業(yè)要求,筆者根據(jù)新課改理念,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想學化學、能學化學、學好化學.
一、比喻法,讓抽象知識形象化
一般來講,很多化學知識和生活中道理有異曲同工之妙.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理解抽象的化學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講“共價鍵”時,筆者是利用“氯化氫分子中化學鍵是怎樣形成的?”這一問題引入的.學生結合初中所學知識不難發(fā)現(xiàn),氫原子需要一個電子達到最外層為2個電子的穩(wěn)定結構,氯原子也需要一個電子達到最外層為8個電子的穩(wěn)定結構.氫原子和氯原子都希望得到電子,不希望失去電子.這種情況和形成離子鍵的兩個原子(一個愿意失電子,一個愿意得電子)的情況完全不同.怎樣才能滿足氫原子和氯原子的要求呢?這時筆者將氫原子和氯原子比喻為有利益沖突的兩個人.這兩個人商量后,一人拿出一個電子來共享.這共享的兩個電子,你說是氫原子的就是氫原子的,你說是氯原子的就是氯原子的.這樣,兩個原子均達到自己的穩(wěn)定結構,達到共贏的目的,進而引出“共價鍵”的概念.類似的比喻,化學知識中還有很多.比喻,使枯燥無味的知識變得人性有趣,讓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記憶術,讓瑣碎知識簡單化
化學學科被稱“理科中的文科”,主要是因為其學習特點是必要的記憶加簡單的邏輯推理.而記憶又是推理的基礎,所以對化學學習而言,記憶非常重要.同時,需要記憶的化學內(nèi)容是繁多而瑣碎的,小到物質(zhì)的化學式、顏色、化學反應方程式等,大到理論、定理等.這些內(nèi)容都需要學生通過記憶去落實.如果學生用記憶術記牢化學知識,就能降低化學學習難度.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筆者重視教授記憶術,提高學生的記憶水平.
1.復雜關系編口訣.比如,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學價是升高還是降低、電子是得到還是失去、反應物是被氧化還是被還原、反應物發(fā)生氧化反應還是發(fā)生還原反應、反應中誰作還原劑與誰作氧化劑等知識繁多且關系復雜,此時“升失氧,作還原劑;降得還,作氧化劑”這一口訣,能幫助學生清晰梳理氧化還原反應中各種對應關系.
2.類似知識對照記.比如,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化學式、俗名、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等都有相似之處,學生容易混淆.此時,筆者引導學生將這兩種物質(zhì)對照記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此外,高中化學中的“四同”——同分異構體、同素異形體、同位素和同系物的概念,學生可以對照記憶.
3.龐雜知識歸類記.對于眾多物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筆者一般是歸類后讓學生記憶它們中的特例,剩下的大多數(shù)的物理性質(zhì)則不需過多記憶.比如,氣體的顏色.大多數(shù)氣體是無色的,只要記住少數(shù)有色氣體的顏色即可.氣體在水里的溶解性,同樣只要記住少數(shù)易溶和溶解的幾種即可.
三、實驗法,讓抽象知識直觀化
化學學科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實驗能將抽象的化學知識變得更加生動直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和歸納能力.在做化學實驗時,有些學生不敢做、不愿做、不會做.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嘗試實驗盡可能讓學生完成.對于不敢做、不愿做實驗的學生,筆者鼓勵他們做.對于不會做實驗的學生,筆者引導他們做.通過讓學生做實驗,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促使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同時,在“鼓勵”和“引導”過程中,筆者幫助學生完成了知識的查漏補缺,提高了學生解答有關實驗操作練習題的正確率.
四、思維導圖法,讓模糊知識系統(tǒng)化
由于一個星期只有兩節(jié)化學課的特殊學情,使學生學習過程中時常表現(xiàn)出學了后面的知識忘了前面的知識.這種現(xiàn)象在復習課中表現(xiàn)比較明顯.為此,筆者在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這一教學工具,通過示范畫圖過程,帶著學生復習梳理知識點.課后學生自主完成相關章節(jié)的思維導圖制作.通過這一過程,讓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使模糊知識清晰化、系統(tǒng)化,夯實了學生的知識基礎.
總之,美術學生在學習基礎、學習習慣等方面雖不盡人意,但只要教師在教學中講求策略,選擇適合學情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式,用愛心、耐心、責任心包容和幫助學生,則其化學學習一定能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