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蕻梅
?
中國高校開展無線電測向運動的SWOT分析
貫蕻梅
無線電測向運動是一項體力與智力并重的休閑體育項目,高校開展無線電測向運動,有助于推行素質(zhì)教育并提高學生身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等。本文通過SWOT分析法,全面闡釋高校開展無線電測向內(nèi)部優(yōu)勢與劣勢和外部機遇與挑戰(zhàn),其發(fā)展的策略應立足SWOT短陣分析,從學校、教師、學生三方面進行考慮,提出相應地解決方案,從而促進無線電測向運動的開展。
高校;無線電測向運動;SWOT分析
無線電測向又稱“獵狐運動”,是一項集娛樂、健身、科技于一體的休閑體育項目。它是將現(xiàn)代的體育運動與現(xiàn)代先進的科學技術有機地結合,要求參賽者不僅具備系統(tǒng)的無線電知識和技能,還要有強健的體魄與果斷的決策力[1]。即在校園、公園、山林等自然環(huán)境中,參與者利用無線電測向機,采取徒步或奔跑的方式,迅速、準確地測出事先隱藏的電臺,用時最少者為勝。目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高校開展無線電測向運動的較少。本文用SWOT分析法,對中國高校開展無線電測向運動的內(nèi)部優(yōu)勢與劣勢和外部機遇與挑戰(zhàn)進行分析,以期能為高校開展及普及無線電運動提供參考依據(jù)。
20世紀60年代,哈佛大學教授安德魯斯(K. Andrens)率先提出了管理學領域中的SWOT分析法,主要用在企業(yè)管理和企業(yè)競爭的戰(zhàn)略分析。SWOT分析包含4個維度,其中S、W是內(nèi)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即通過分析自身內(nèi)部的優(yōu)勢(Strengths)和劣勢(Weaknesses)以及所面臨的外部機遇(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來提出相應的戰(zhàn)略方案[2]。
目前,SWOT已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同樣在無線電測向運動中也適用。高校開展無線電測向貫徹了“健康第一”和“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等全面健康成長的“五育”人才。因此,為確保此運動在高校的順利開展,要借助SWOT模式和框架,從S、W、O、T四個維度著手進行分析。
2.1 Strengths:高校開展無線電測向的優(yōu)勢
2.1.1 高校具有完備的軟硬件資源 隨著高校素質(zhì)教育的實施,無線電測向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從“軟件”上看,高校不僅擁有較多地專業(yè)技術人員、老師,還有大批高素質(zhì)人才亟待開發(fā)利用,二者完美地結合有利于技術的傳授和傳播。這樣有效地解決了教與學的問題。另外,作為一個休閑體育項目,無線電測向有著自身的特點,新穎、有趣、神秘等,滿足學生們求知探索的心理,并且無線電測向一直都受到高校關注。因此,擁有著良好的活動氛圍。
從“硬件”上看,無線電測向運動需要專業(yè)的設備和實驗器材,如測向機、電臺、一些必備工具等,這些在大部分理、工科專業(yè)的高校電子實驗室里都很常見。在實驗室,學生可依據(jù)每堂課所需器材,進行自主地設計組裝調(diào)試,既緩解了設備短缺問題;又提高了學生科研能力。
2.1.2 無線電測向自身的特點 無線電測向運動能全面地提高學生的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在訓練比賽中,一方面,學生需要通過長距離奔跑及短距離沖刺來快速尋找無線電波發(fā)射的信號,臺間距一般在30—200 m,而實際奔跑距離約2—4 km。此時提高了學生的耐力素質(zhì),心血管系統(tǒng)得到改善,協(xié)調(diào)了身體各方面素質(zhì)。另一方面,在尋找電臺途中,學生既要判斷最優(yōu)路徑又要依據(jù)測向機聲音強弱辨別電臺位置,培養(yǎng)了學生機智果斷的心理素質(zhì)。最終,無線電測向為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奠定了基礎。
2.2 Weaknesses:高校開展無線電測向的劣勢
2.2.1 教學過程的復雜性 無線電測向教學融合多類學科,需要掌握的知識面更廣。其中,使用電腦繪圖軟件O.CAD制作測向地形圖非常麻煩,一般專業(yè)人員都需要幾天乃至幾個月才能完成。因此,教師課前準備繪制地圖、設計路線、放置電臺;課中講解方法、實踐訓練;課后總結評價等。這復雜的教學過程,龐大的工作量,一般需要多名教師共同完成。顯然,對于無線電測向,應簡化教學過程,做到抓住測向的重難點進行講解,分清主要問題和次要問題。從而實現(xiàn)無線電測向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
2.2.2 活動經(jīng)費不足 高校雖然具備電子、創(chuàng)新實驗室,但這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測向機、發(fā)射信號的信號源、指卡等供不應求。這就需要學校相關部門提供足夠的資金,只有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無線電測向運動才能順利地開展。另外,大部分高校并沒有聘請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和教練,導致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因此,資金為高校開展無線電測向運動提供了重要保障。
2.2.3 存在安全問題 無線電測向運動多選擇在丘陵地帶進行,在比賽的過程中運動員會由于測定電臺的方位而使運動的方位不停變化著,是一種典型的三維空間運動[3]。相對于傳統(tǒng)的大學校園來說,陌生的環(huán)境及學生們勇于探險的精神無疑增加了安全隱患,這對活動的開展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目前,大部分高校并沒有針對安全問題制定相關規(guī)則,為了防患于未然,學校應積極制定制度規(guī)范活動的開展,加強教師和學生的安全意識。
2.3 Opportunities:高校開展無線電測向面臨的機遇
2.3.1 國家政策的導向 當前,大部分高校十分重視無線電測向運動開展情況,與此無線電測向已進入全面推廣和快速發(fā)展時期。政府相繼出臺相關條例鼓勵高校開展無線電測向運動。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全面實行大學生素質(zhì)教育。在高校,無線電測向能夠推動素質(zhì)教育發(fā)展。2002年頒布《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指出:要充分利用空氣、陽光、水、江、河、湖、海、沙灘、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條件,開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學與訓練,開發(fā)自然環(huán)境資源,形成課內(nèi)外、校內(nèi)外有機聯(lián)系的課程結構[4]。因此,無線電測向也就應用而生。2004年發(fā)文《關于開展“體育、藝術2+1項目”實驗工作的通知》,要求積極開展無線電測向活動。在國家政策積極地引導下,為高校無線電測向的開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2.3.2 無線電測向的賽事推動 1962年,在北京香山舉辦第一屆全國無線電測向競標賽,無線電測向面向全國展開。1990年成立了無線電協(xié)會,該社團主要由大學生組成。成立后相繼組織大學生參加世界、全國、省市無線電錦標賽。2016年全國大學生無線電測向邀請賽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舉辦,全國16所高校近千名選手參賽。各種賽事的舉辦,既宣傳了無線電測向又促進相關制度的完善,也間接地反映了人們對無線電測向運動的喜愛。
2.3.3 必備的“傳播器” 在遇到災難和戰(zhàn)爭時,手機、電話等通信工具會受到限制,從而失去與外界的一切聯(lián)系,此時無線電臺成了唯一能夠使用的通信手段。如2008年中國汶川地震是通過無線電臺向外界發(fā)出求救信號。據(jù)統(tǒng)計中國已有150多部集體電臺,少數(shù)高校也有自己內(nèi)部電臺。高校建立自身電臺,加強了與世界業(yè)余無線電愛好者的交流,提升了形象,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讓人們對無線電測向功能有了更全面地認識。
2.4 Threats:高校開展無線電測向面臨的挑戰(zhàn)
2.4.1 學生體質(zhì)是否改善 中國高校開展無線電測向運動,雖然得到了國家和相關部門大力支持,但由于起步晚,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無線電測向有利于促進人體心肺功能,提高速度、耐力、靈敏性等身體素質(zhì)。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把握運動強度進行訓練,量化訓練后學生身體素質(zhì)變化,直接關系著教學效果。當前,學生體質(zhì)在不斷下滑,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應堅持“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尋找快捷便利地方法測量學生運動前后身體素質(zhì)的變化。
2.4.2 缺乏系統(tǒng)的教材 目前已出版的書籍主要有何選、陳華主編的《校園無線電測向運動教程》,扶健華主編的《無線電測向運動教學與訓練》等,其內(nèi)容相似,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使無線電測向的前沿研究處于空白,不利于無線電測向的廣泛傳播,這不僅增加了教學難度,也不利于學生自主的學習。
2.4.3 教師專業(yè)水平問題 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無線電測向是一門交叉學科,要求教師全方位、多視角掌握地理、測繪,計算機,心理學等多學科知識,這對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紀是一個信息時代,教師可根據(jù)實際的需要,利用便捷的網(wǎng)絡,多渠道的獲取相關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
依據(jù)SWOT短陣分析法,通過對高校開展無線電測向運動內(nèi)部優(yōu)勢與劣勢,外部機遇與挑戰(zhàn)分析,有針對性的提出SO、WO、ST和WT 4種戰(zhàn)略方案。(見表1)
表1 高校開展無線電測向運動的SWOT短陣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無線電測向SWOT短陣分析中優(yōu)勢和機遇處于相對重要的位置,高校應充分利用這兩方面優(yōu)勢帶動此項目開展。對于劣勢和挑戰(zhàn)方面,應克服缺點,利用機遇化解挑戰(zhàn)。可見,要在高校廣泛地開展無線電測向運動必須做到:從學校方面來說,應加大資金投入,完善設備管理,建立規(guī)范的測向制度等;從教師自身來說,要不斷拓寬知識面,認真總結經(jīng)驗,優(yōu)化教學過程,加強對學生安全教育;對于學生,要在訓練過程中,提高身體自身的素質(zhì),培養(yǎng)抗挫、果斷的心理素質(zhì)。
無線電測向運動有著自身獨特的魅力,友愛、進步、體諒、愛國、適度以及忠誠,這幾個詞語是世界上各個國家無線電組織一直沿用和遵守的原則[5]。對大學生來說,無線電測向的開展一方面訓練了柔韌、耐力、力量、速度和靈敏素質(zhì),降低學生體質(zhì)下滑的趨勢,提高身體素質(zhì)。另一方面,通過開展無線電測向訓練和比賽,促使大學生掌握測向基本理論與方法,培養(yǎng)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精神,提高心理素質(zhì),培養(yǎng)成“五育”創(chuàng)新性人才??傊咝i_展無線電測向運動利大于弊,應集合多方力量,積極推動無線電測向運動穩(wěn)定快速發(fā)展。
[1] 鄧 維,查宇亮.川西山區(qū)開展業(yè)余無線電DX活動的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2(10):31~33.
[2] 譚建湘.北京奧運會市場開發(fā)的SWOT分析與基本策略[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6(1):16~20.
[3] 季景盛,覃 陽.高校無線電測向運動專業(yè)教師培養(yǎng)問題研究[J].科技展望,2015(3):282~282.
[4] 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R].2002.
[5] 包敦峰,凌長鳴.普通高校無線電測向運動訓練實踐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報,2012(1):60~63.
Swot Analysis of Sports Radio Direction Finding in Chinese University
GUAN Hongmei
Radio Direction Finding Sport is a physical and mental both the leisure spo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sports radio direction finding, and contribut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to improve student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social adaptability. Through SWOT analysis,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Colleges and radio direction finding internal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d external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ts policy development should be based on SWOT short array analysis, from the viewpoint of schools, teachers and students, put forward a corresponding solution , thereby contributing to launching amateur radio direction movement.
University; Radio direction finding sport; SWOT analysis
1007―6891(2017)01―0149―03
10.13932/j.cnki.sctykx.2017.01.33
G807.4
A
2016-07-15
2016-07-22
西南交通大學體育部,四川成都,610031。
P.E. Department,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31,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