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上個世紀經濟全球化席卷世界以來,世界經濟便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鐕镜哪_印遍布全球;人員、技術、資金的流通,讓傳統的地域經濟出現了多元化的色彩……當我們在享受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好處時,它正悄悄地改變著國際經濟社會,對國家經濟主權發(fā)出沖擊,改變著傳統的經濟主權原則。
關鍵詞:國家經濟主權理論;挑戰(zhàn);經濟全球化
一、國家經濟主權原則理論
國家主權是一個國家存在的基礎,是國家的固有權利。它表現為一個國家獨立自主處理自己內外事務,管理自己國家的最高權力。國家主權的內涵從最初主要反映國家和民族的獨立權與生存權為主要內容的政治主權,開始向強調在政治主權基礎之上的國家經濟主權發(fā)展,特別是國家對其領土范圍內的天然財富和資源所擁有的排他的、不可剝奪的永久主權的延伸。綜合現有的學說理論,本文采用廣義說來解釋國家經濟主權原則。國家經濟主權對外表現為可以自由地參與國際經濟組織,與國際主體自由地進行交往;對內表現為對領土上內的自然資源的永久主權,對領土內的經濟活動擁有管轄權,以及自由地選擇經濟制度不受干擾的權利。
二、國家經濟主權理論的困境——經濟全球化的挑戰(zhàn)
經濟全球化理論自提出以來就存在著巨大的爭議,其給世界帶來的影響無疑是深刻的。本節(jié)將從多角度分析經濟全球化給國家經濟主權理論帶來的挑戰(zhàn),并就此探討該理論現階段所處的困境。
一方面,國家經濟主權受制于國際組織的運行。在國際經濟活動中,為了避免出現因各國法律的不同而產生沖突或者解決已出現的矛盾,為了使國際經濟交往更為便利快捷,各國勢必要加入一系列公約,接受一些國際組織的管理。國際經濟秩序的維護、國際利益的最大化也勢必會與國家主權的排他性產生沖突,面對這樣的困境,國家只能選擇讓渡出一部分權利。國際經濟主權的行使受到了諸多影響。
另一方面,跨國公司的涌現也一定程度上對國家經濟主權提出了挑戰(zhàn)??鐕緸榱藢崿F其資本擴張的目的,勢必會對一國的政治經濟制度發(fā)起挑戰(zhàn)。另外,跨國公司作為一種特殊的國際經濟主體,憑借著在投資、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壟斷,可以對國家經濟政策產生巨大的壓力。
此外,經濟全球化還給發(fā)展中國家?guī)砹藙e的挑戰(zhàn)。由于發(fā)達國家在掌握著絕大部分的技術與資金等,在全球化過程中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發(fā)展中國家則不得不在一些問題上受其支配。在金融方面,發(fā)展中國家不具有健全的金融制度與市場機制,“所以一旦資本流動量加大,速度加快,發(fā)展中國家制定國內貨幣政策和調節(jié)利率的能力將明顯受挫?!倍洕蚧瘞淼耐鈪R管制放松和解除過快,對于發(fā)展中國家的金融監(jiān)管權而言,也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三、國家經濟主權理論的調整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家經濟主權理論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經濟主權似乎不像傳統所說的具有絕對性與排他性了,反而表現出了相對性的一面。國家經濟主權遭受的非議越來越多,學界涌現著一些聲音:國家經濟主權“廢棄”論、“讓渡”論……這些學說都包含著一個想法:要求國家削弱或放棄國家經濟主權。這些看似合理的理論實際上都是發(fā)達國家用以削弱發(fā)展中國家經濟主權的工具,從而建立起以發(fā)達國家利益為考量標準的“世界法”,建立世界經濟的游戲規(guī)則。因此,堅持本國的經濟主權很有必要,并且要與時俱進,調整國家經濟主權理論的內容以符合現實需要。
第一,國家經濟主權由純粹的絕對性轉變?yōu)榻^對性與相對性統一。首先,國家主權是一個國家對其管轄區(qū)域所擁有的至高無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權力,簡言之,為“自主自決”的最高權威,也是對內立法、司法等的權力來源,對外保持獨立自主的一種力量和意志。主權天然特性就是絕對性。但是在現今,主權絕對性的理論收到巨大的沖擊。每一個國家都不能單獨生存下去,一個國家的命運與全世界的命運是休戚相關的。一國在制定法律,實施經濟政策時,勢必會受到諸多國際因素的影響,有除本國以外的考量。所以說,國家經濟主權的行使并不是完全獨立的,它兼具了相對性的。
第二,基于國家經濟主權相對性的理論,國家的經濟主權是可以讓渡的,此點也在實踐中廣泛體現。部分國家在一開始對“讓渡國家經濟主權”比較敏感,因此僵化呆板地堅持主權的完整性。但是在經濟融合的時代,讓渡經濟主權是必須的。這種讓渡并不是無限制的,而是“有限度”的。筆者認為判斷的標準應當是國家的核心利益和國家安全。比如說應當堅持自主發(fā)展的原則,在面對可能對國民經濟或者國家安全產生危害的情況下應當拒絕讓渡,要保證自己的經濟命脈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換言之,可以讓渡的經濟權利應當是表層的不核心的利益。
第三,堅持國家經濟主權原則仍然是必須的。在國際交往中,各國應當遵守主權平等的原則,在平等的基礎上開展經濟方面的交流合作。除了形式上的平等之外,實質平等也應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堅持國家經濟主權理念要求各國相互尊重,加強南北合作,發(fā)達國家應當在交往中給予處于弱勢的發(fā)展中國家一定的優(yōu)惠。最后,堅持國家經濟主權原則要求各國在面對經濟全球化的世界要堅持本國的核心利益不受損害。完全放棄經濟主權的行為只能讓國家陷入被動和被支配的地位。
四、結語
經濟全球化給這個世界帶來的改變是多方面的。它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我們沒有能力去抵抗它,只能調整自己適應它。國家主權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是與生俱來所擁有的。它不能被拋棄也不能被銷蝕,一個沒有主權的國家只能成為他國的附屬物。因此,國家經濟主權雖受經濟全球化的挑戰(zhàn),各國仍應當繼續(xù)堅持自己獨立的經濟主權,以新的姿態(tài)、理念、政策來貫徹國家經濟主權原則。
參考文獻:
[1]徐泉.國家經濟主權原則析論[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7,05,92:79~83.
[2]寧家,唐智勇.試析“經濟全球化與國家經濟主權原則削弱論”[J],法制與社會,2008,03:104~105
[3]何智勇.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家主權原則與主權讓渡問題[D].上海:復旦大學,2013.
作者簡介:
郭雨昕(1996~)浙江杭州人,大學本科三年級生,專業(yè)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