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當陽市第二高級中學 易文菊
讓班級文化引領學生成長
●湖北省當陽市第二高級中學 易文菊
中學階段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班級文化對學生一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如何讓班級文化引領學生成長呢?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墻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某班為了粉刷墻壁,把墻上的名人畫像都取了下來。墻壁粉刷完后再懸掛這些名人畫像時,學生卻分不清愛迪生和富蘭克林。我在班里也進行過類似實驗,只有少部分人能分清人物畫像,所以班級文化要引導學生去聽,在關注上做文章,還要引導學生參與。而要讓學生“買賬”,則必須滿足四個前提:一要有時間保證,在學生學業(yè)緊的情況下,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來去匆匆。在這種情況下,我細觀“天時”,巧用“地利”,把班級的每一面墻都利用起來,貼上名人名言、勵志故事、心靈雞湯等充滿正能量的范文,引起學生的關注。經(jīng)常抓住課間時間,或者在與學生交流時,或者在班會和夕會時,有意引導,使學生觀察、識記、思考這些標語,這樣學生不僅僅能認清人物外貌,更能知其行,學其精神,這樣就真正發(fā)揮了教室文化墻的作用。
心理學家列昂夫說過:“個性和人的意識一樣產(chǎn)生于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應重視班級文化活動的開展,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的個性在活動中逐步成長起來,在活動中得到完善。
班主任和班干部應勇于創(chuàng)新班級活動的新內容,在文化活動中為學生開辟發(fā)展個性特長的新天地,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掌握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班級要經(jīng)常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有意識地舉行讀書會、讀報會、知識競賽等,鼓勵學生關心課外,提高人文素養(yǎng),這樣班級文化才會豐富多彩。我們班的日常管理中有件必做的事:每天讓值日生在黑板書寫名言警句,并在前一天夕會時向全班同學即席演講,使學生真正理解。
班級文化活動的魅力是在潛移默化中浸潤學生的心理,讓孩子們自己去辨別身邊的真、善、美,丑與惡。每一個孩子都積極地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促進了他們相互溝通和交流。以往辦班級文化刊時有的班刊是老師辦,文是老師選,學生喜不喜歡很少有人研究?,F(xiàn)在我放手讓學生去做,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加強合作。我嘗試這樣三種方法:第一,讓學生讀背名言警句,看名人畫像,領會精髓后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談體會,其他同學參與進來。第二,老師事先準備多種材料,讓學生挑選,即席演講,全班確定。第三,老師放手讓學生原創(chuàng)“各言其志”,投票表決。這些方式即發(fā)揮了學生個性,又團結合作,使班級文化豐富多彩,學生參與度高,積極性高,收獲大。
班主任要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達到激勵學生的作用。我除了借鑒魏書生的語言,如把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拉的學生戲稱“后三節(jié)”,從而起到督促、激勵他做事干凈利落的作用;“三閑”一般指閑話、閑事、閑思,班主任一提到控制“三閑”,學生心理就清楚指什么、如何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提巧用“邊角斜料”,學生就知道要巧抓零碎時間。
德育文化意味著德育過程就是每個學生思想品德的成長過程。校園里的德育文化主要是讓學生在真實的社會關系中了解道德的價值,開展德育文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判斷和選擇,讓學生從中學會寬容和堅持。安排心理教育的內容,讓學生正視自我、自尊自信、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發(fā)展健全的人格,以幫助學生改善心理品質,為整個人生的心理發(fā)展和良好的道德品質發(fā)展奠定基礎。而德育活動課注重弘揚人的主體性,挖掘和引發(fā)人的自覺性、積極性、獨特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學生興趣出發(fā),從學生的情感需要、意志、理想出發(fā),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校園文化建設應該走出課堂,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感受生活的快樂,使德育生活化。
班級文化雖然有基本的統(tǒng)一要求,卻不應該有統(tǒng)一的模式,各班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班級的特點,創(chuàng)造出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發(fā)揮優(yōu)秀文化的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