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亞麗
幾年前,看到花市吊蘭長得茂盛,我欣然買了兩盆,養(yǎng)在家里綠汪汪一片,甚是喜人。及至分盆,更是精心呵護,一心盼著早日開花,或是抽出小枝來,一盆盆分栽,讓綠色在窗臺彌漫開去。愿望是豐滿的,現(xiàn)實卻太骨感。分盆后,吊蘭便踏上了只長葉不抽枝的旅程,這樣等了兩年,看別人家曾經(jīng)瘦弱的吊蘭開花,看別人家曾經(jīng)細小的吊蘭垂成瀑布,我家的卻依然細葉盈盈,沒有絲毫改變的跡象。于是,放下焦灼的心,將花兒移至陽臺,只默默澆水,由著它享受陽光,盡情舒展細長的葉。
今年夏天,偶于陽臺觀花,竟發(fā)現(xiàn)那兩盆吊蘭,一盆長出了滿滿兩枝花苞,另一盆則垂出長長的枝條。原來,它們自有自己的節(jié)奏,任你如何著急也無法改變。
班里有兩個女生,性格都比較倔強,平時關系不大好,時不時會發(fā)生點磕碰。中午,聽說這兩個女生又在課間吵架了,還引來別班學生的圍觀。放學時間,學生們安靜地站好路隊。我走到兩個女孩面前,示意她倆走到隊尾。我一直在想該如何引導這兩個孩子。這樣的間歇性摩擦已經(jīng)持續(xù)了一年,該說的、能說的已經(jīng)說過好多遍。一時間想不出新辦法,我盯著她倆沉默了大約一分鐘,終于決定,還是讓她倆先回家吃飯吧,給她倆留下考慮的時間。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我實在預想不到這樣冷處理下去會有什么樣的后果。雖然安排了班干部在放學路上留心觀察,但還是擔心她倆繼續(xù)鬧矛盾。直到下午,看見她倆從樓梯走上來,心才稍稍放下——她倆肩并肩,有說有笑地走進班里來了。
我用好奇的目光看著她倆:“你們,有什么話要跟我說嗎?”
她倆很不好意思地對我笑著,一個說:“老師,我們知道您要說什么。對不起,我們以后不會再吵架了。”
我愕然:“怎么忽然轉變了?”
她倆又不好意思起來:“您都教育我們那么多次了,今天這件事后,我們終于想明白了,也說開了。本來也沒什么大事,以后我倆就是好朋友了?!?/p>
原來,之前那一年的“嘮叨”并不是完全沒有作用,只是她們還沒有完全認識到錯誤的本質,只是她們當時還沒有跟上長大的節(jié)奏。她們也像那兩盆吊蘭一樣,需要在陽光雨露下一點一點慢慢成長。
萬物皆有節(jié)奏,用心去耕耘,不必急著收獲。等到云開霧散的時候,花兒會笑得更加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