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 孫 凱
由“箕踞”說開去
陜西 孫 凱
在人教版教材中,“箕踞”一詞出現(xiàn)了兩次:
1.必修一第20頁《荊軻刺秦王》注釋? 〔箕踞〕坐在地上,兩腳張開,形狀像箕。這是一種輕慢傲視對方的姿態(tài)。
2.《語文讀本②》第60頁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注釋⑦〔箕踞〕一種坐姿,臀部著地,兩腿向前伸開。
我國自古至唐皆席地而坐,自唐開始坐椅子,此不獨文獻所載可為明證,漢代山東孝堂山石刻及武梁祠之畫像石,以及古傳名畫,今出土文物,亦可見之。大體上,坐的形式,可分為敬坐與不敬坐兩種。不敬坐有蹲踞、箕踞、胡坐三種。敬坐有跪跽及和坐之異。(摘自黃現(xiàn)璠著《古書解讀初探》,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首先,說一說“不敬坐”:有蹲踞、箕踞、胡坐三種。
蹲踞,一般指臨下而蹲坐狀。蹲,屈膝坐狀但臀部不著地為蹲。踞,古人席地而坐把兩腿像八字形分開。古人以此為野蠻無禮的舉動,如《淮南子·說山訓》:“以非義為義,以非禮為禮,譬猶倮走而狂人,盜財而予乞者,竊簡而寫法律,蹲踞而誦詩書。”《周書·于翼傳》:“狄人雖蹲踞無節(jié),然咸憚翼之禮法,莫敢違犯?!?/p>
箕踞,兩腳張開,兩膝微曲地坐著,形狀像箕。這是一種不拘禮節(jié)的坐法,比喻輕慢傲視對方的姿態(tài)。箕,名詞作狀語。一種輕慢、不拘禮節(jié)的坐的姿態(tài),即隨意張開兩腿坐著,形似簸箕?!肚f子·至樂》:“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薄稇?zhàn)國策·燕策》:“箕踞而罵。”《史記·張耳陳馀列傳》:“高祖箕踞罵。”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彼魏檫~《夷堅甲志·葉若谷》:“一老嫗自外至,手持錢篋,據(jù)胡床箕踞而坐,傍若無人?!薄稏|周列國志》第一百七回:“荊軻倚柱而笑,向秦王箕踞罵曰:‘幸哉汝也!吾欲效曹沫故事,以生劫汝,反諸侯侵地,不意事之不就,被汝幸免,豈非天乎!然汝恃強力,吞并諸侯,享國亦豈長久耶?’”清曹寅《夜坐限螢字》:“吾人常不襪,箕踞已忘形?!薄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盎驌?jù)案觀書,或箕踞自適,各隨其便。”王統(tǒng)照《沉船》:“那好說笑的顧寶,卻在草棚下面箕踞坐著吸那‘大富國’的紙煙?!鼻迳坶L蘅《青門剩稿》:“箕踞乾明佛殿。”
胡坐,我國以胡人坐胡床,足垂交叉,故于席上交脛而坐者,亦謂胡坐,即盤腳坐。在唐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中,陳宣帝東帝坐于座臺,皆作此坐。此座在常人屬于不恭,不過帝王之尊或長者之坐,又當別論。
其次,說一說“敬坐”:有跪跽及和坐之異。
蹲踞、箕踞及胡坐,固為普通流行之坐法,然文儒之士,每斥以不恭,而常為端正之坐,即跪跽?!夺屆罚骸肮颍R?,兩膝隱地體危阢也。”即兩膝著席,上體聳直之坐法?!墩f文》:“拜也,從足危聲?!薄墩f文》跪之外,有“跽”字,各書皆作“長跪也”。《索隱》:“跽其紀反,跽者長跪,兩膝枝地?!倍问咸馗臑椤伴L跽也”。“跪”與“跽”,同為兩膝著地,或病,立尻聳體,唯“跪”則“首至手”,系拜之形,“跽”蓋不為拜,解為“長跽”。《禮記·曲禮上》:“侍坐于先生,先生問焉,終則對。請業(yè)則起,請益則起?!诰?,君子問更端,則起而對?!?/p>
居,為尊者之坐,即盤足之坐;坐,為卑者之禮,即和坐。起,為聳身直腰,即跪?!对娊?jīng)》上與“跪”同義之字,為“啟”字?!缎⊙拧に哪怠罚骸安诲貑⑻帯!薄恫赊薄罚骸安诲貑⒕??!薄睹姟罚骸皢?,跪也;處,居也?!眱H為文字之差,內(nèi)容實同,再不獨在席上跽坐,即車上亦然?!妒勒f新語·德行》:“式王式商容之閭。”(注:車上跽曰式)
(作者單位:陜西省銅川市第一中學新區(qū)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