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東縣大豫鎮(zhèn)兵房小學 周偉麗
借助分層指導,優(yōu)化中年級作文教學
江蘇省如東縣大豫鎮(zhèn)兵房小學 周偉麗
在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中,采取分層指導的策略能夠讓作文教學高效化。教師要基于學生學情,確定分層目標 ;基于學生積累,提出分層要求;巧用多種方法,開展分層批改,通過這三大途徑,促進不同學生在習作學習中的不同發(fā)展。
中年級;作文教學;分層
寫作能力直接關系到小學中年級學生的整體學習狀況,因而需要得到重視。作為小學中年級語文教師,在組織寫作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自主性學習思維的激發(fā)。同時,由于不同的學生在興趣愛好、知識能力水平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所以教師應該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尊重學生的現(xiàn)實需求,促進學生的共同發(fā)展與進步。筆者在多年的寫作教學中就比較重視學生的這種差異性,通過分層次教學指導學生進行寫作學習。
蘇霍姆林斯基曾言:“世界上不存在沒有才能的人,只要教育者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的特長,并給予恰當?shù)囊龑?。”可見,小學語文教學在組織教學活動過程中,需要運用分層教學法給予學生恰當?shù)闹笇В瑸樗麄冎贫茖W、合理的教學目標。
例如,筆者在組織四年級上冊“習作五”——《××的自述》的寫作教學中,就采取了分層教學法:首先,將學生劃分為A、B、C三個層次;其次,分配任務,即:A層次的學生仿照例文,完成350字左右的自述任務;B層次的學生展開想象,完成400字左右的寫作任務,要求交代事情的來龍去脈;C層次的學生圍繞主題寫一篇45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具體、生動。在明確的目標指引下,學生能夠逐步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以上案例中,作文教學之所以有效,其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基于學生的學情制訂了分層教學目標,這樣就促成了學生習作的高效化,讓不同作文水平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使自己的習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葉圣陶老先生曾言:小學生在自己的作文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從他們的作文中,可以看出學生語言、基礎知識的積累情況。寫作貴在堅持、貴在積累。不同學生的語言積累及習作素材積累都是存在差異的,教學中教師要基于學生的這一種差異,提出分層習作要求。
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學習過程中,就需要強調(diào)知識、語言積累的重要性。小學語文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寫作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將學生劃分為A、B、C三個層次,然后制定分層次教學方案,要求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在相同時間內(nèi)完成不同的閱讀任務,即:要求A層次的學生在一周內(nèi)完成四千字以上的閱讀任務;要求B層次學生在同樣的時間內(nèi)完成五千字以上的閱讀任務;而要求C層次的學生完成六千字以上的閱讀任務。同時要求他們將自己的閱讀感受寫下來,做好讀書筆記,促使學生通過有效的課外閱讀不斷積累好詞好句,為寫作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過程中,需要關注學生的閱讀能力,而閱讀能力的提升又離不開觀察能力。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學生能夠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寫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發(fā)生一些小事情,而這些小事情中便蘊藏著豐富的寫作素材。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通過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使得他們善于觀察、懂得積累,并能夠將這些素材運用到實際的寫作過程中。
在組織完寫作教學活動之后,教師還需要針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分層批改,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征給予不同的批語。
1.面批
教學實踐表明:教師采取面批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能夠營造出一種輕松、活躍的氛圍,形成有效的師生互動。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教師可以給予A層次學生更多的指導,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分層批改能夠使得學生感受到來自于教師的關懷,這有助于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此外,教師在評改過程中,還可以選出幾篇比較優(yōu)秀的作文,供全班同學欣賞和學習。
2.互批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互評作文,相互反饋,取長補短。例如,教師可以采取以優(yōu)等生帶學困生的方式,引導學生完成《我最佩服的一個人》作文評改任務。比如,有位學生在作文中敘述了同桌見義勇為,保護低年級小朋友的行為,并表示了自己對同桌的佩服之情。在互批過程,有同學針對他這篇作文寫出了評語:“你的同桌真的很棒,小小年紀就知道保護他人,這種行為非??少F?!痹凇段壹亦l(xiāng)的煎餅》作文批改活動中,張明同學在自己的作文中詳細寫出了制作煎餅的過程,并且介紹了煎餅的色、香、味俱全的特點,同時分析了煎餅的營養(yǎng)價值以及當?shù)厝讼矏奂屣灥某潭取T诨ピu作文的過程中,有學生針對這篇作文寫出了這樣的評語:“你寫的煎餅制作過程非常詳細,在閱讀你作文的時候,我仿佛看到了一個煎餅擺在我面前,好想吃!”如此可以看出,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之間的有效互評,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在組織作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恰當?shù)匾敕謱咏虒W法,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征和實際需求因材施教,幫助每一位學生找準學習方向,增強自信心,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熱情和積極性,以形成有效的師生互動,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不斷提升。
[1]王興明.小學作文分層教學例談[J].廣西教育,2016(12).
[2]陳化和.中年級作文有效教學例析[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