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云興小學 卓 婭
寫法導引
我手寫我心
——小學作文教學指導策略
江蘇省徐州市云興小學 卓 婭
一直以來,作文是語文教學的“瓶頸”,教學質量難以提升、寫作水平難以提升。文章根據這些情況,結合教學實踐,以六年級的單元作文教學“寫相互關愛的事情”為例,談談如何指導學生寫作,實現“我手寫我心”,提出提高寫作能力的幾點做法,以期共享。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指導;策略
提到作文,學生畏懼,老師也害怕,作文教學一直在低谷中“呻吟”。對于作文指導,老師注重寫作知識的灌輸,卻疏于對作文的具體操作和實際示范,學生學到的是空頭的理論,無益于寫作能力的提升。語文教學實踐中,學生提到作文,提起筆就抓耳撓腮,多數學生無話可說、描寫不具體、缺少觀察、缺乏想象……下面,筆者針對這些情況,談談如何指導學生寫作的問題,實現“我手寫我心”的最佳效果。
學生的習作中,跑題、偏題、離題的現象比比皆是,其主要原因是沒把握寫作要求。明確寫作要求,是寫好一篇習作的關鍵。
教師先呈現出作文的要求,如:寫相互關愛的一件事;是怎樣的一件事?事實是如何發(fā)生、怎樣進展又如何變化的?注意人物的描寫,如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
呈現出寫作要求后,部分學生心不在焉者不少,為了讓學生集中注意力于寫作的要求中,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齊讀寫作要求,點名讀寫作要求,切實讓每一個學生明確要求,以防寫偏題、寫走題。
再次和學生一起研讀寫作要求,說說這次寫作任務的主題是什么,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審題,指導學生抓住以下幾個方面:(1)寫事;(2)是相互關愛的事;(3)注意事情的過程;(4)注重細節(jié)描寫。
明確了寫作要求,學會了審題,抓住寫作的核心要領,學生便明確寫什么、怎樣寫的輪廓,文章的主題逐漸明晰,寫作起來不再有無所適從之感。
審題是寫作的第一步,是關鍵,是以明確寫作主題為目的,而“選材”是寫什么的問題,是作文“有米可炊”的前提和基礎,利于學生搜索和找尋“可炊之米”。
對于選材的指導,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作為具體的例子,讓學生從中有所感、有所啟。
首先,筆者通過導語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許多特點,對于這些特點,我們不僅要學會“看”,更需要用心體會。前幾天,咱們校園里發(fā)生了一件令我很感動的事,你們想知道是怎樣的一件事嗎?這樣的引導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好奇心,使孩子們產生興趣,產生期待。
筆者用多媒體呈現出自己親眼看見的事(自己寫成了一段文章),讓學生閱讀。閱讀后,讓學生談談感受:從這件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讓學生暢所欲言,說說自己的感受,說說是怎樣的一件事,并給出時間,讓學生充分討論。通過閱讀、暢談感受、討論,學生們不難歸納出:寫了一件善良的學生樂于助人的事。然后教師巧妙點題:這樣的事情,咱們身邊也經常發(fā)生,這樣的人讓我們佩服。
教師再繼續(xù)引導學生“選材”:這次的作文要求和主題都明確了,選材的問題是核心,那么,你打算選擇哪些材料呢?再組織學生討論:你打算寫誰?他/她是怎樣的一個人?什么事讓“我”感動?等。再讓學生交流:我要寫____,因為她/他_______________。
引導學生選材、組材是寫作的準備,解決了寫什么的問題,也就解決了學生苦于無所適從、無從寫起的問題。
指導學生審題、選材,接下來便是“組材”,是“行文”。如何寫好一件事,是寫“相互關愛”的事的重心。對于寫事的文章,應引導學生注意“六要素”,即時間、地點、起因、經過、發(fā)展、高潮和結局。寫作時引導學生注意這些要素,并且有必要指導學生怎樣將事寫具體、詳盡。
此時,教師宜采取“慢”模式,不能急于讓學生著手寫作。對于如何描寫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教材中的課文案例作為典例,再次讓學生閱讀、理解和體會,把握如何把事情描寫具體。以《詹天佑》為例,讓學生再讀《詹天佑》,畫出描寫詹天佑動作的詞語,畫出描寫語言的句子,找出心理描寫的句子等,再讓學生具體討論和交流怎樣寫好、寫具體一件事,從而意識到環(huán)境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外貌描寫等,掌握了寫人記事的文章的“七要素”,明確怎樣把事寫具體,再熟悉如何謀篇,作文就會“下筆如有神”了。
寫作方法是習作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而章法則更是結構完整、過渡自然、敘事條理等的決定性的因素,因此,教學指導時,教師同樣可以結合范文進行針對性的指導。
如教師呈現給學生一篇例文《我最敬愛的老師》,讓學生快速閱讀,閱讀之后,討論和交流作者如何行文的,從開頭、中間和結尾三部分引發(fā)學生的探討。教師應參與到學生的探討中,與學生們一起歸納:
1.開篇點題。張老師是我最敬愛的老師,對學生十分愛護。引導學生分析文章開頭的精簡和高度概括——點明最喜愛的老師是誰,是個怎樣的人。指導學生開頭應像“鳳頭”一樣漂亮,吸引讀者的眼球,應引人入勝。
2.中間段的描寫。中間段是“豬肚”,意思是大肚翩翩,內容應充實,描寫要具體。讓學生結合《我最喜愛的老師》,說說是怎樣具體描寫的——用兩件事寫張老師對學生的關愛和愛護,寫出生活的細節(jié),突出細節(jié)描寫,包括語言描寫、動作描寫、行為描寫、心理描寫等。
3.結尾點題。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以抒情贊美為結尾,如《我最喜愛的老師》,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結尾的(張老師,您關愛學生、愛護學生的高貴品質深深打動了我,你是我最敬佩的老師)。
對文章的寫作要求、主題的揭示、材料的選擇、謀篇的方法、結構的布局等指導到位,讀寫結合,以說促寫,從而讓學生“我手寫我心”,產生會寫、要寫、樂寫的質的飛躍。
[1]王歡.簡論加強中段語文作文指導教學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23).
[2]邵文慶.對強化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效果的相關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5(05).
[3]莊秀雪.活學活用讓小學課文更好地服務作文指導教學[J].學周刊,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