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玲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進修學校,福建南平 353400)
音樂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藝術。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在多元化教學方式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教師往往會在如何教導學生去歌唱以及欣賞音樂上有著很多的困惑,并為此費了很大的心思,但收到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音樂課堂不應該僅僅是聽覺的活動,而應是多種感官協(xié)同的活動。圖形譜以其直接的、鮮明的、形象的手法讓學生感受、表現(xiàn)音樂,并積極參與音樂活動,便于學生理解音樂的曲式結構和旋律特點以及情感走向等,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本文中,我將結合自身幾年小學音樂教學實踐,對如何巧用音樂圖譜教學,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提升音樂素養(yǎng)展開實踐探究。
小學生在理解和記憶歌詞、旋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運用音樂圖譜可以把音樂的旋律、歌詞、特征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一目了然。比如:學習《在鐘表店里》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用星星座鐘、搖擺鐘、布谷鳥鐘和小鬧鐘等將樂曲中的四種鐘聲表現(xiàn)出來,在歌曲的引子、間奏和尾聲部位分別播放不同鐘聲,學生可以通過辨別這四種截然不同的鐘聲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引子、間奏等一些抽象而復雜的音樂概念,提高了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加深了他們對這部音樂作品的理解與感受。
每一部音樂作品都蘊含著自己獨有的情感基調(diào),在運用圖譜教學時,可以運用相應的圖片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不同音樂作品中傳遞出的思想情感,將音樂作品的情感內(nèi)涵更加形象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地通過音樂,大膽、自由地把內(nèi)心的音樂感受表述出來。這就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充分開發(fā)學生的音樂審美潛能。
運用音樂圖譜教學,能夠營造出豐富多彩并充滿趣味的音樂課堂氛圍,寓教于樂,讓每一位學生能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中盡情地享受音樂的美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同時,音樂圖譜可根據(jù)音樂作品的特點用不同的符號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根據(jù)教師展示的圖譜想象音樂的節(jié)奏和旋律以及蘊含的情感。這就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讓其自由想象,盡情發(fā)揮。因此,音樂教師就不用擔心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經(jīng)常開小差等問題的發(fā)生,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音樂學習中,讓音樂教學效率大幅度提升。
生動、形象的音樂圖譜能夠讓學生了解音樂作品,理解音樂的情感及其速度和節(jié)奏等。小學音樂作品情感豐富細膩,如果單憑教師講解,學生是很難完全理解的。運用音樂圖譜形象地表現(xiàn)音樂,加深學生對歌曲內(nèi)在情感的理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音樂并創(chuàng)造音樂,體驗音樂藝術的神奇魅力。
比如:教學《理發(fā)師》中,為了讓學生掌握該歌曲中的“咔嚓咔嚓”的唱法,教師設計剪刀圖片,示意該部分要唱得干脆、利落。最后一句“快快噴霧沙沙沙沙沙”,教師在這句的開頭出示噴霧圖片并引導學生感受噴霧時的情景,模仿噴霧的音響效果。這種音樂圖譜結合的教學方式,讓音樂課堂變得簡單形象,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音樂是一門有著特定規(guī)律的學科,因此教師需要向?qū)W生講解和傳授某些規(guī)律性的知識。然而,音樂又是一門藝術,有著很強的抽象性,其“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特征只能由學生憑借自己的想象力去創(chuàng)造和發(fā)揮。
小學音樂教學的改革方向就是營造出一種和諧、自然、自由及雙向交流的課堂氛圍。在運用器樂圖譜為歌曲伴奏的過程中,從音樂節(jié)奏特點著手,按照不同的音樂內(nèi)容或是意境,設計一種相對應的“框架型”器樂伴奏圖譜,就能讓學生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自主學習,大幅度減小了音樂學習的難度。
比如:在教學《歡樂頌》中,先讓學生學習歌曲的旋律,再告訴學生《歡樂頌》不僅廣為傳唱,而且還是各個國家的樂隊較為喜歡演奏的曲目之一。為了讓伴奏時的音響效果達到最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演奏意愿,在旋律線的部位,設計出生動形象的器樂圖譜,大部分學生都可以邊聽著音樂,邊演奏出來,不僅好聽,而且準確率相當高。接著,再引導學生改變一下器樂的位置,就出現(xiàn)了新的演奏效果。此外,教師還可以多鼓勵學生大膽地運用圖譜,自由改編圖譜,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學生從圖形譜中感受了音樂的有趣和神奇,體驗了音樂的魅力,學習的興趣也油然而生。
音樂節(jié)奏是指音樂旋律進行中,音階音符或者音節(jié)的長短和強弱等,它常被比作音樂的骨骼。在音樂教學中只有正確掌握歌曲節(jié)奏才能唱好歌,由此可見節(jié)奏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可以設計不同圖片來表示不同節(jié)奏。
例如:在教學《蝸牛與黃鸝鳥》中,為了能讓學生掌握該歌曲的節(jié)奏,設計兩種節(jié)奏圖片為“小蝸牛加油”。學生根據(jù)對比兩種圖片理解不同節(jié)奏,從而引導學生看圖譜打拍子。由于設計的圖譜生動易于理解,學生快速地掌握了歌曲節(jié)奏,主動參與到器樂伴奏活動中。這種音樂圖譜結合唱游方式,讓音樂課堂充滿了樂趣,學生對節(jié)奏的掌握也變得輕巧簡單。
音樂圖譜教學確實能夠讓音樂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將一些比較抽象的樂曲和知識點形象化以及簡單化,能夠讓學生接受并更好地理解,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截然不同。
然而,圖譜教學并不適用于每一部音樂作品。有些旋律變化明顯和節(jié)奏感強的音樂作品,運用音樂圖譜教學會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有些旋律平穩(wěn)的歌曲,運用圖譜將會誤導學生。這時,就必須遵照音樂本身展開教學,不能為了音樂圖譜教學而教學。此外,音樂圖譜教學還需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設計出的圖譜要有明顯的特點,所表現(xiàn)出的音樂要素要有各自的特征,這就方便于學生辨別和理解。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體驗,結合學生的課堂走向更改圖譜的符號和畫面,這樣才能真正讓音樂圖譜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形象圖譜教學法一直受到音樂教育者的青睞。圖譜合理運用到音樂課堂上,可以幫助兒童將看不見的音樂轉化為形象化的圖像,聽覺的藝術與視覺的圖譜相結合,化解音樂教育的難度,加深兒童對音樂的感知和理解。但在運用的過程中,什么樣的圖譜既美觀實用、淺顯易懂,又能準確地表達老師的意圖,還有待我們一線音樂教育者進一步研究。因此,我們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讓圖譜教學法得到完善,幫助學生解決知識重難點,激勵學生自主參與到音樂活動中,進而讓學生在最大限度上感受音樂的藝術魅力。
[1]鄭宏英.農(nóng)村小學音樂圖譜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北方音樂,2015(06).
[2]黃清芳.論圖譜教學在小學音樂活動中的引領作用[J].江西教育,2016(11).
[3]周強.形象圖譜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靈活運用[J].藝術教育,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