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峰+賈燕
雪景,是宋代繪畫的重要內容和題材之一。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現(xiàn)存宋代涉及雪景的傳世畫作至少有50余幅,既包括北宋時期李成的《群峰雪霽圖》、巨然的《雪圖》、郭忠恕的《雪霽江行圖》、范寬的《雪景寒林圖》《雪山蕭寺圖》、高克明的《溪山雪意圖》、燕文貴的《江干積雪圖》《雪山圖》、許道寧的《關山密雪圖》、郭熙的《關山春雪圖》《雪景山水軸》、梁師閔的《蘆汀密雪圖》、王詵的《漁村小雪圖》、翟院深的《雪山歸獵圖》、趙佶的《雪江歸棹圖》,也包括南宋時期李迪的《雪中歸牧圖》《雪樹寒禽圖》、劉松年的《雪山行旅圖》《雪溪舉網(wǎng)圖》和《四景山水圖·冬景》、馬遠的《曉雪山行圖》《雪景圖卷》和《雪灘雙鷺圖》、馬麟的《暮雪寒禽圖》和《雪梅圖》、夏圭的《雪堂客話圖》、揚無咎的《雪梅圖》、朱銳的《雪笠圖》、梁楷的《雪景山水頁》《雪棧行騎圖》、李東的《雪江賣魚圖》、林椿的《山茶霽雪圖》等。
這些作品大部分是宋代著名畫家的代表作品,橫跨山水、花鳥和人物三大繪畫類型,其中又以山水畫居多。北宋繪畫理論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將“雪”視作山水畫“冬題”的重要內容,并將之歸納為“寒云欲雪、冬陰密雪、冬陰霰雪、朔風飄雪、山澗小雪、迥溪遠雪、雪后山家、雪中漁舍、踏雪遠沽、雪溪平遠、風雪平遠、絕澗雪松、松軒醉雪”等諸多類型,可見其表現(xiàn)內容之豐富。
畫家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以“雪”入畫,是因為“雪”既具有山水的外在形態(tài),又能彰顯人們的生命感受。明代文徵明曾說:“寫雪景,蓋欲假此以寄其歲寒明潔之志耳?!碑嫾医柩┭哉f自身德行的觀點,點出了雪景畫作情感寄托的特征。白雪能提供一個“潔與靜”的世界,一個接近空無、富有禪意的世界,與人的精神境界相聯(lián)系,反映了畫家們的超脫情懷。然而,藝術精神又是復雜的,畫家們既擁有浪漫、理想的氣質,也飽含著現(xiàn)實、悲憫的情懷,在一幅幅雪景山水畫作中,我們既能發(fā)現(xiàn)“坐忘林泉”的背影,也可以找到“出云入泥”的世情。
《雪霽江行圖》的船里船外
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雪霽江行圖》是北宋初郭忠恕的傳世名作之一,絹本墨笈,上有宋徽宗御書“雪霽江行圖郭忠恕真跡”十個字,乾隆皇帝題詩曰:“大幅何年被割裂,華繩到岸沒人牽。江行應餞當雪霽,剩有瘦金十字全?!?/p>
《雪霽江行圖》中有兩艘大船,其后牽帶一只小舟。大船的構造復雜,船頭距船身三分之一處有巨大的桅桿,船身有六個大艙,中間有大而裝飾華麗的門,艙側有雕花木窗,船尾裝有大型的尾舵。上層的甲板和船尾滿載貨物,兩艘船上都有高高的桅桿和諸多纜繩。前面大船船舷的窗戶上面有長長的飛檐,以防雨雪天氣時有雨雪濺入船艙內,船頭有豪華的幔布挽垂,說明這不是載貨的商船,而是作為長途運行載人的官船。
明人吳寬在對畫作所題的詩句中說:“路出三峽風颼颼,江天雪霽宜行舟。水枯滟滪高突兀,木葉落盡俱東流。艨艟相聯(lián)蔽江下,半空結構如危樓。兩舷之間可走馬,主人恐是王益州。”由此推斷,畫面表現(xiàn)的是一對聯(lián)結在一起的大型官船經(jīng)過三峽向長江下游行進的情景。
這是一個大雪初霽的清晨,船艙上面尚有很厚的積雪,寒氣逼人。前面大船的艙背上有個船夫正在彎腰整理東西,一個老者剛起床正以雙手呵暖,而小童還睡眼蒙眬,后面一人似在整理纜繩。在兩艘船的船舷邊各有一名手腳僵硬的船工,有氣無力地撐篙,其艱苦程度可想而知。后面大船的船尾,有個戴著官帽的人正在向舵工交待著什么,而船艙中高臥的人們還在做著夢,似乎完全感受不到艙外的冰雪嚴寒。
郭忠恕用淡墨擦出作為背景的江水,船只被巧妙地安排在雪后江面風平浪靜的自然環(huán)境中,與時節(jié)相適應的是人物的衣著、舉止等都隨之變化。雪后的清晨,大船起航,艙內與艙外似乎是兩個世界。郭忠恕雖然把主要精力用于刻畫豪華大船,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表現(xiàn)出了“青簾翠幕互掩映,彩繩錦纜紛綢繆。玉爐頻爇沉香火,寒氣不到珊瑚鉤”的貴族生活,但是他對此似乎并不認同,又繼續(xù)展現(xiàn)出“篙工柁師噤無語,指落層冰誰為收”的情景—船工們在寒冷的天氣里,衣衫單薄卻仍要辛苦勞作。
官宦與船工這兩個不同階層的人,各自生活在彼此的世界里,這兩個原本相互平行的世界在此刻的畫面中交叉到了一起,船艙外船工們的艱辛勞作與船艙內貴人們的奢侈生活形成了強烈對比。敢于批評時政、冒犯天威,最后被流放而死的郭忠恕,正是用這種方式含蓄地表達出對權貴的蔑視,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曉雪山行圖》中的“宋版”賣炭翁
《曉雪山行圖》描繪了大雪封山的清晨,一個山民趕著兩匹身馱背筐的小毛驢,在白雪皚皚的山間行走,山民肩上還用樹枝挑著一只打來的山雞,似去趕集出賣這些東西以換取生活所需。山民衣著單薄,因大雪之后寒氣逼人,他弓腰駝背,縮著脖子,扛在肩上的竹竿一端系著野山雞,一端握在手里—兩只手不停地調換,不斷地呵氣,以換取一點溫暖。兩匹毛驢沒有主人的驅趕,在嚴寒中緩步前行,一個筐中裝滿木炭,一個裝滿薪柴。前面的一匹毛驢鞍側還掛著一個葫蘆,里面或許還有殘酒可供主人飲上幾口,略略抵擋寒意。但是更大的可能是葫蘆已經(jīng)空了,山民不得不忍受苦寒,等著把山貨賣出,才有機會沽一葫蘆村釀。
畫家馬遠是南宋光宗、寧宗兩朝畫院待詔,因喜作邊角小景,世稱“馬一角”,與李唐、劉松年、夏圭并稱“南宋四家”。馬遠的構圖技法,總是以小見大,以一斑而窺全貌?!稌匝┥叫袌D》僅僅表現(xiàn)山行旅途中的一個截圖,取雪山之半坡、雪樹之逸枝、雪路之一徑,周圍枯樹寒石,畫面冷峻靜穆,整個天地間仿佛一派荒寒冷寂。畫家用干筆勾勒、水墨渲染的毛驢和人物栩栩如生,竹筐、炭薪等物清晰逼真。大雪初歇的拂曉時分,山民冒著清寒,袖手踮腳地行走在雪坡下的山徑中,“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活脫脫一個“宋代版”的賣炭翁形象。
然而,雪徑或高或低,或寬或窄,雖是熟路,但是仍然不乏隱患,既有雪石崩落的危險,也有失足溝谷的可能。山民們?yōu)榱松?,即便是大雪封山也要將山貨送往集市,以換取必需的生活用品,這其中也不知曾有多少人在雪路上摔過跤、折過腿。
作為書香門第、繪畫世家出身的馬遠,一直居住在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畫家能夠把畫筆延伸到遙遠的山鄉(xiāng)尤為難得。南宋時期的臨安城流行著這樣一句俗語:“東門菜、西門水、南門柴、北門米?!迸R安四大城門市場供應著帝國中心百萬居民的日常用度,帝國心臟的每一次脈動都離不開作為“毛細血管”的鄉(xiāng)野山民們的供血。富貴榮華對于山民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一點野味、幾筐炭薪換來菜根飄香的生活,卻是可以和家人一起分享的。這幅畫反映了鄉(xiāng)野山民們簡樸、艱辛的生活,又描畫出鄉(xiāng)野淳樸的意趣。
《云關雪棧圖》與不可言說之秘
《云關雪棧圖》舊題為北宋許道寧所作,但風格差異較大。有研究認為《云關雪棧圖》應是兩宋之交或者南宋早期無名氏所作。該畫為絹本設色畫,縱25.2厘米,橫26.5厘米,現(xiàn)藏于故宮博物院。畫面基本上是以平視的角度展現(xiàn)出了闊遠的天空、積雪覆蓋的山嶺和近處的道路、樹木和茅屋。值得注意的是,畫面右下角的三岔路口,積雪覆蓋的主路從右下角伸展出來,路的兩旁分別坐落著幾間茅舍,在茅舍的盡頭道路一分為二,一條途經(jīng)山澗的木橋向畫面左側延伸過去,一條則沿著右側的山體向前延伸。
研究表明,《云關雪棧圖》應是一幅少有的“諜畫”。所謂“諜畫”,是指為戰(zhàn)爭或軍事準備而繪制、具有特殊功用的繪畫。根據(jù)考證,在宋代出使敵對國家的使團成員中就潛藏有畫院畫家,這些人奉命描繪山川道路、敵國的重臣形象和有關的軍事內容,從而幫助本國的決策者了解敵情,對敵國采取某種政治或軍事舉措?!罢櫘嫛鄙婕暗睦L畫題材包括肖像畫、山水畫和人馬畫等。例如,宋太祖曾派遣畫院祗候王靄到南唐,“潛寫宋齊丘、韓熙載、林仁肇”,通過畫作了解敵國重臣的氣質、心態(tài)和能力,作為決策的佐證。南宋前期宋、金兩國激烈交戰(zhàn),“諜畫”的作用便凸顯出來。
山水類“諜畫”的畫風不重情韻,寫實精細,圖景深廣,少有邊角“截景”式構圖,常常重點描繪完整的關隘、三岔要道等北方地形地貌,如《峽嶺溪橋圖》等?!对脐P雪棧圖》的畫面重心就是一個三岔路口,畫家十分注意直觀地呈現(xiàn)三條山道的位置關系和各自的方向。畫中的高樹像是某種暗示,十來株大樹無一例外地向左側傾斜,似在暗示左側岔路的方向;畫中出現(xiàn)的兩人一畜分別停留在右下角的主路和左側的岔路上,人畜前進的方向從左側岔路到右下角的主路,這似乎也是某種暗示。畫中的山巒、林木和積雪都類似于北國風光,在闊遠的圖景中沒有云霧遮蔽,起伏的山巒清晰可見,一派寫實風格。這幅不重虛實相間之法,也難以讓觀者產(chǎn)生審美感受的畫作,很可能是用于指示道路方向的“諜畫”。出于保密的原因,“諜畫”作者很少署名,故而《云關雪棧圖》的作者也不為人知。
有不少古畫的繪畫初衷并非是一般意義上的藝術欣賞,特別是那些與歷史事實相關的繪畫更是如此。在上述三幅畫作中,在茫茫的積雪之下,潛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歷史信息,飽含著多少當時的世事民情。在藝術欣賞之外,讓我們透過更加開闊的歷史、社會視角來看待這些畫作,挖掘出深藏于畫作中的歷史內涵,還原出歷史中畫作的真實面目,揭示出古代畫家的創(chuàng)作心路和繪畫用意,這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