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月+尹納宇+盧小雪+劉鑫+謝林利
摘 要 教育見習是師范教育院校豐富師范生的教育實踐體驗、提升教育實踐效果的一種有效手段,為了有效分析教育見習在實踐中的作用,本文從學前教育學生對本專業(yè)的接納度,見習生對教育見習的認識、看法,見習指導老師對教育見習成績的評定及總結工作等方面全面分析了教育見習的實效性。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某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見習存在見習生對見習目標不明確、見習內容劃分不明確、見習指導教師不足等問題,因此提出了加強對教育見習的重視、充分做好見習準備工作和及時組織見習生進行總結等策略。
關鍵詞 學前教育專業(yè) 教育見習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3-0006-04
一、緒論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我國正持續(xù)推進教師教育改革,不斷加強師范生教育實踐,但師范生在教育實踐中也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如:目標不夠清晰,內容不夠豐富,形式相對單一,指導力量不強,管理評價和組織保障相對薄弱等問題。就此我國也出臺了相應政策解決這類問題,教育部頒發(fā)的《教育部關于加強師范生教育實踐的意見》中明確表示“采取觀摩見習、模擬教學、專項技能訓練、集中實習等多種形式,豐富師范生的教育實踐體驗,提升教育實踐效果。”但現(xiàn)今我國對于教育見習的重視力度還不夠,教育見習制度還不成熟,因此對“教育見習實效性”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學前教育專業(yè)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yè),除專業(yè)理論知識的學習外,還需要學習鋼琴、手工、舞蹈、繪畫等多項技能。該專業(yè)學生要把理論知識和所學技能熟練地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就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對所學知識進行內化。某師范學院制定了學前教育專業(yè)教育見習制度,采用全日見習的方法,每學年安排每個年級進行為期兩周的見習。在教育見習之前,學前教育專業(yè)領導和見習指導教師會召開見習動員大會,見習后有相應總結。見習生在每年的見習中都有一定的收獲,但作為見習生中的一員,筆者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比如,見習生對見習目標不明確、每個年級的見習內容沒有明確劃分、見習指導教師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無疑會影響到教育見習的實效性?;诖?,筆者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對學前教育專業(yè)實習的實效性進行了研究。
實效性通常是指某項事物實施時在方案構思、設計理念、實施步驟及目的的可行性。而事物結果能達到的效果及達到的程度則是實施的效果。本研究的實效性是指在為期兩周的教育見習過程中,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見習生通過親身體驗及對幼兒園基本教學活動的觀察,將從中獲得的知識運用于實踐、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教育見習實效性現(xiàn)狀調查及分析
1.調查方式及對象
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對某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專業(yè)見習的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共發(fā)放問卷201份,收回201份。通過問卷檢驗,剔除無效問卷14份,獲得有效問卷187份,問卷有效率為93.03%。根據(jù)對問卷結果的分析,有目的地選擇了18名同學做深度訪談,其中見習三次(2013級)的6名學生、見習二次(2014級)的7名學生、見習一次(2015級)5名學生。
2.教育見習實效性現(xiàn)狀調查分析
(1)學前教育學生的專業(yè)接納度
由上表分析可得,見習三次(2013級)的見習生對于幼兒園的喜愛程度所占比例較高的是“一般”;見習二次(2014級)和見習一次(2015級)的見習生對于幼兒園的喜愛程度所占比例較高的都是“比較喜歡”。見習三次(2013級)的見習生、見習二次(2014級)的見習生、見習一次(2015級)的見習生對于幼兒園“比較喜歡”和“一般喜歡”所占的比例相差較大,見習次數(shù)越少對于幼兒園的喜愛程度為“比較喜歡”的比例越高;見習次數(shù)越多對于幼兒園的喜愛程度“一般”的比例越高。見習次數(shù)不同對于幼兒園的喜愛程度表現(xiàn)出兩種極端的態(tài)度。整體來說,“非常不喜歡”幼兒園的比例為零。
另外通過訪談等資料顯示,59.8%見習生傾向于去公立幼兒園。53%的見習生喜愛去公立幼兒園是因公立幼兒園硬、軟件條件比較好,而57%的見習生喜愛去私立幼兒園是因見習班級指導老師;見習生的見習次數(shù)越多對幼兒園的硬、軟件設施越是重視。
(2)學前教育學生對教育見習態(tài)度反饋
①見習時長
通過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見習生對于將見習時間定為兩周的看法如下:45%的見習三次(2013級)的見習生和55%的見習二次(2014級)的見習生認為時間剛好,而69%的見習一次(2015級)的見習生認為時間太長了。對于將見習時間縮短為一周,46%的見習三次(2013級)的見習生與47%的見習二次(2014級)的見習生認為不合理,而55%的見習一次(2015級)的見習生認為比較合理。根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見習生見習次數(shù)越少越認為兩周見習時間過長,一周見習時間較為合理,而見習生見習次數(shù)越多越認為兩周見習時間太短。與此同時,不論見習次數(shù)多或少都有一部分同學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
②見習準備
通過深度訪談,了解到各年級見習生在見習前都參加了系里組織的見習動員大會,但是并沒有為見習做太多準備。
由上表分析,筆者得出一個出人意料的結果:年級較高的見習生對于見習目標的了解程度“不了解”的比例較高:“我是在六盤水市第三實驗幼兒園見習的。在見習之前,我參加了系里組織的“見習動員大會”,在會上,主持教師說了一些見習期間的紀律要求、見習注意事項、見習時間和地點的安排以及布置相關的見習作業(yè)。但是對于見習目標并沒有具體細致地講解,所以每次去見習,我都不太了解見習目標?!保↙XW,2016年6月6日)
年級較低的見習生對于見習目標的了解程度“非常了解”的比例較高:“我是在六盤水市第二實驗幼兒園見習的。我對學前教育專業(yè)十分熱愛,在見習前我做了大量準備,比如:向見習過的師哥師姐們了解見習情況,還有我們的課任老師也向我們傳達很多有關見習的情況,讓我知道了我們見習是去了解幼兒一日生活,觀察兒童的行為,衛(wèi)生保教等方面?!保℉A,2016年6月11日)但總體來看,各年級見習生對于見習目標都不是非常了解。由此次訪談也可以說明見習見習生并不了解每次見習的目標。
③見習作業(yè)完成
對于教育見習作業(yè)的完成方式,年級相對較高的見習生越是敷衍應付,部分見習生直接抄見習班級指導教師教案,或者結合自己的見聞抄寫見習班級指導教師教案。年級較低的見習生能夠通過自己的觀察認真完成作業(yè)。
對于教育見習作業(yè)的態(tài)度,各年級大部分見習生都是無所謂。各個年級只有15%左右的見習生認為見習作業(yè)是有好處的。
“我是在六盤水市第二實驗幼兒園見習的。我認為系里現(xiàn)在安排的作業(yè)是沒有多大必要的,大多數(shù)時候我是應付著完成作業(yè)的。一般我會向見習所在班級指導教師借教案來參考或是直接上百度搜索,實際上我并沒有認真觀察記錄。其實,我不是不想完成作業(yè),只是覺得部分見習作業(yè)設計不太合理,不能充分表達我自己的想法。我覺得可以在見習后系上指導教師可以組織見習學生進行見習總結,相互交流溝通,反饋見習的問題,增強見習的效果。”(LTT,2016年5月27日)
通過訪談了解到見習生并不是不想有見習作業(yè),而是他們認為見習作業(yè)太過于籠統(tǒng),不能表達其思想,應該在見習結束后有組織地進行交流溝通、總結和反思。
(3)教育見習對學前教育見習生職業(yè)規(guī)劃的影響
通過教育見習,89%調查對象認為教育見習對職業(yè)規(guī)劃有很大的影響。其中不少調查對象表示教育見習為今后的入職做了一些準備,為以后工作積累經驗;對自我的職業(yè)定位更加清晰,會在此領域繼續(xù)深造,或從事與之相關的職業(yè),如早期教育、幼兒玩具設計等;重新認識所學專業(yè)以及了解社會對此專業(yè)的需求,幫助自我做出正確的職業(yè)規(guī)劃。
同時,有11%調查對象認為教育見習對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沒有影響,并不會改變自己最初的職業(yè)規(guī)劃。
三、該學院學前教育專業(yè)教育見習所存在的問題
1.見習生自身存在的問題,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首先,見習的專業(yè)知識儲備不足,基本技能薄弱,對教育教學方法沒有整體的認識。在見習的過程中,大部分見習生沒有角色轉換的意識,尚未從學生的身份過渡到幼兒教師的身份,在見習時常處于被動地位,沒有積極主動學習的意識,主觀能動性不強。此外,還有見習生與幼兒園指導教師之間缺乏溝通,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見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不愿主動與幼兒園班級指導教師進行溝通、學習;二是見習生性格過于內向、膽怯,怕與幼兒園班級指導教師進行溝通交流;三是見習生在見習時不能發(fā)現(xiàn)相關問題或發(fā)現(xiàn)了問題不知如何解決?!拔沂窃诙滓娏暤?,在見習過程中,我與指導老師很少進行交流,或許是我的性格問題吧,我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一般不太愿意主動與別人交流,老師讓我做什么我就去做,一般都是一些雜活,但我不知道為什么指導老師要我做這些。”(LKX,2016年5月28日)?!拔沂窃谌滓娏暤?,見習中我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幼兒園就是每天重復著一日生活活動?!保╔X,2016年6月3日)
2.教育見習準備工作不充分。教育見習準備工作不充分主要體現(xiàn)在見習工作領導小組未能向見習生傳達每學年具體的教育見習目標。雖然每學年都會組織學生參加“見習動員大會”,但僅僅提出見習要求、注意事項等,并未向學生明確指出具體的教育見習目標。由此導致見習生在見習過程中目標不明確,不能調動見習的積極性,從而影響教育見習的效果。
3.指導老師對教育見習學生的指導力度不夠。根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2013級在2016年見習時參與見習的學生為97人,見習指導教師僅僅只有5個,師生比例為1:20;在幼兒園方面,每個班級的見習學生人數(shù)為4個,見習班級專業(yè)指導教師人數(shù)為1個,其專業(yè)指導比例約為1:4。由此可見,學前教育專業(yè)教育見習的指導老師缺乏,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師較少,見習時一個指導教師要指導很多學生,,無法做到對每個見習生進行針對性指導,不能及時解決見習生遇到的問題。
4.見習單位與院系溝通不足。見習幼兒園指導教師并不了解見習學生,也不了解院系安排學生見習所要達到的目標,僅僅將見習班級學生當作園方布置的任務,不能有效地進行指導?!霸谀銈儊砦覉@見習之前,園領導會組織一次會議告訴我們一些相關注意事項以及管理規(guī)則,但是園里并沒有制定相應的評價細則及指導方法,加之彼此不了解,所以不能很好地對你們進行指導”(FW,2016年5月20日)。此外,由于沒有具體的評定細則,幼兒園班級指導教師對于見習學生有不同的評定標準,而且就以一個籠統(tǒng)的分數(shù)來評定見習成績,并沒有具體指出見習生在見習時存在的問題,以致院系對見習生的見習效果沒有給予及時的反饋,從而影響了教育見習的實效性。
5.見習后總結工作不完善。通過對見習生和教師的訪談發(fā)現(xiàn),在見習后,院系沒有組織學生開展見習總結的相關工作,并且沒有將見習生見習作業(yè)中的問題及時反饋給見習生,并就此進行針對性指導?!拔沂窃诹P水第三實驗幼兒園見習的,在見習結束之后,我們的指導老師僅僅要求我們將紙質作業(yè)統(tǒng)一上交,并沒有開展見習總結大會,讓見習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學習。在我看來,開展見習總結大會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讓我們學到更多的東西。”(XGY,2016年6月7日)?!罢f實話,系上對見習總結這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夠好,也沒有足夠重視這個工作,其實,原則上是應該開一個見習總結工作的,但因每個教師都比較忙,就沒有組織這樣的總結工作。關于見習成績的評定,我們是根據(jù)指導教師在園觀察見習生見習情況和幼兒園教師給的成績以及見習作業(yè)來評分的,但對于見習生的見習作業(yè)的好壞還沒有給予針對性地反饋,這也是我們工作欠缺的地方。”(RWJ,2016年8月16日)。除此之外,部分見習生對于見習作業(yè)持應付態(tài)度,不能客觀地對自我的見習進行總結與反思。
四、完善學前教育專業(yè)教育見習實效性的對策
1.從見習生自身方面
見習生在課程的學習中要系統(tǒng)學習理論知識,認真學習專業(yè)技能,打下扎實的基礎。在見習時,應及時進行角色轉換,積極主動地適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遇到問題時,要及時與幼兒園指導教師進行溝通;注意觀察幼兒一日生活活動。在見習的整個過程中還要端正自我見習態(tài)度,提高自我主觀能動性。
2.從院系方面
(1)加強對教育見習的重視
《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意見》中指出“強化教育實踐環(huán)節(jié),加強師范生職業(yè)基本技能訓練,加強教育見習,提供更多觀摩名師講課的機會。”因此院系更應加強對教育見習的重視并采取相應措施。對此針對見習生見習,提出兩個建議:
第一,推行微格試講制。微格試講制即組織學生以提高五大領域教育活動課程設計和教師綜合教學能力為目的,在微格訓練教室開展的模擬性教師綜合能力實踐訓練活動,一般采用撰寫活動設計—試講錄制—觀摩點評—改進方案—重新錄制的路徑模式。[4] 在該師范學院已設置多個微格教室,并有相應教師進行微格試講的指導,因此建議推行微格試講制。該制度能夠在見習前讓每個見習生進行模擬教學并得到專業(yè)指導,從而提高教育見習的實效性。
第二,建立教師指導隊伍加強業(yè)務指導。教育見習是一項實踐性較強的活動,需要經驗豐富的教師進行指導。基于此,學校應該建立以心理學、教育學、幼兒園活動指導教師為主,任課教師和見習幼兒園相關教師共同參與的指導教師隊伍中的教師作為教育見習指導教師。并根據(jù)實際情況將學生劃分為多個見習小組,每個指導教師負責一個小組的見習指導工作,從而避免學生見習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提高教育見習效果。
(2)充分做好見習準備工作
通過筆者對調查結果的分析,可以明顯地看到見習生對見習目標缺乏了解,因此,院系應依據(jù)不同年級所學專業(yè)課程及見習學生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見習目標,以便讓見習生在見習時有明確的目標,從而提高教育見習的實效性。
(3)提高見習生素質
院系應加強對見習生的專業(yè)技能培訓,組織見習生對相關的教學理論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拓寬見習生的知識面,加強知識儲備,增強見習生的服務意識。在課堂上,給見習生提供鍛煉的機會,如模擬課堂教學、組織游戲活動等,幫助見習生轉換角色,以及提高其自身素質。
(4)及時組織見習生進行總結
見習結束后,首先各個小組的指導教師應及時組織見習生對見習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其次,院系指導教師隊伍以年級為單位組織各個小組的指導教師進行見習生見習工作總結,以便發(fā)現(xiàn)見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進。
(5)加強與見習基地的聯(lián)系
一方面,雙方共同制定教育見習的目標,便于幼兒園見習指導教師對見習生進行有效地指導;另一方面,雙方共同制定對見習生成績的評定標準,共同參與評定,做到評定到人,具體分析每位見習生的優(yōu)缺點,對其進行專業(yè)化、針對性地指導。
參考文獻:
[1]秦積翠,王小衛(wèi),陳婷.高師院校教育見習的現(xiàn)狀與對策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03):209-211.
[2]李立新.高專學前教育專業(yè)教育實踐類課程的目標定位與課程模式[J].學周刊,2014,(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