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
摘 要:如今是全球信息經(jīng)濟一體化時代,所有事物都要相互融合,尋求未來發(fā)展的最佳契合點,以便于共同進步。教育也是如此,在初中傳統(tǒng)政治教學中融入時政內(nèi)容勢在必行,因為二者本身就是相輔相成的,這也體現(xiàn)了政治教育的時效性。在初中政治中,教師應認識到初中傳統(tǒng)政治教學與時政教學的關系,并將時政教學巧妙融入到常態(tài)政治教學進程中,進而激發(fā)初中生的政治學習動機。
關鍵詞:初中政治教學;時政教學方式;關系;作用;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2-018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2.117
政治學科貼近生活也高于生活,初中生剛剛接觸政治學習,為了更快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將教學過程生活化,即在傳統(tǒng)政治教學過程中融入更多時政教學部分,引導學生去了解國內(nèi)外時政新聞,關注生活,這有助于提高初中生學習政治的熱情。
一、初中時政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與異同
(一)初中時政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國家教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學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意見》中指出,我國中學政治教育應該適當融入時政教育內(nèi)容,讓其成為中學思想政治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補充。思想政治課的綜合性、人文性、社會性、科學性較強,而且它與哲學、經(jīng)濟學、社會學、法學、日常生活等多方面內(nèi)容都有交融點,所以為了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希望體現(xiàn)的國家意志及政治方向,課堂教學應該加入更多具有鮮明時代性的時政教育內(nèi)容,反映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并讓中學生了解到這一點。
從教學現(xiàn)實意義的角度來看,二者的結合必然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思想政治教學內(nèi)容作為時政教學內(nèi)容的理論依據(jù)出現(xiàn),它讓學生在結合所學到的政治理論內(nèi)容后擁有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的能力,有利于他們解決在生活中、社會中所遇到的問題。另一方面,時政教學內(nèi)容也是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它讓原本略顯刻板的中學思想政治教材內(nèi)容豐富化,擁有了更多樣化的表現(xiàn)形式,能以具體的熱點問題作為材料引發(fā)新問題,幫助學生從抽象的理論知識中摸索到真實的社會與生活,讓原本死板的政治教學變得充滿活力和生機。所以二者的關系是互補的,初中政治教學非常有必要引入時政熱點,以增強中學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二)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與時政教育的異同
時政教學與初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課程比較傾向于對馬克思主義原理的講授,而時政教育則比較側重于講授黨和國家的重要政策方針;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學著重培養(yǎng)學生對政治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能力,而時政教學則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分析社會發(fā)展形勢的能力;思想政治教學希望輔助學生形成較為科學、完善的人生觀、世界觀,培養(yǎng)他們擁有共產(chǎn)主義道德品質(zhì),而時政教學則希望初中生從小就樂于主動去關注國家大事、關心祖國未來發(fā)展的前途和民族的振興;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學注重教材,注重幫助學生解決思想認識問題,而時政教學則更加側重于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部署,這也是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學所無法起到的作用。總而言之,基于二者諸多不同的側重點和教學需求,應該在初中政治教學中融入時政教學方式,形成完善的中學政治教育體系。
二、初中政治教學中融入時政教學方式的方法解讀
在初中政治教學中融入時政教學方式,能更好幫助初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所以教師一定要發(fā)揮時政教學的正確導向性,將政治學科時效性與育人功能性有機結合,形成合力。本文認為時政教學方式在初中政治教學課堂中的展開應該分為課內(nèi)和課外兩個層面。
(一)課內(nèi)層面
1.正確處理和結合時政材料
課堂教學是時政教育的主陣地,所以教師應該選取有價值和指向性的時政材料作為教學引導,宣揚共建和諧社會的良好風氣。同時,也不逃避相對負面的時事新聞,以引起學生的警醒并借此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獨立批判的良好思維。例如,在初中人教版的《政治生活》中就反映過有關黃巖島的菲律賓和中國爭奪主權問題。這一時事新聞的發(fā)展進程對我國影響不利,教師可以借此素材來宣揚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多在生活中關注有關黃巖島的時事新聞,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明確作為中國人的立場,并借由諸多新聞報道在課上導入主流觀點,讓學生觀看權威專家的見解評價。諸如這樣的合時宜的時政新聞滲透,不但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國內(nèi)外時政情況,拓寬他們的視野,引起他們足夠的興趣,也能宣揚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價值觀和愛國心,提高他們學習時政的熱情。
2.探索多種教學方法
為了增加初中政治教學的趣味性,教師應該懂得采用更多教育途徑及方法來實現(xiàn)政治學科與時政教學的融合,通過多渠道來普及相關新聞知識。
比如,《我國政府受人民的監(jiān)督》一課中,教師就可以聯(lián)系當前中央巡視組下基層巡視與“老虎蒼蠅一起打”的反腐敗時事熱點進行課前導入。具體來說可以導入四個材料:第一,文字材料:十八大以來我國的反腐成果;第二,習近平總書記的反腐語錄;第三;圖文材料:反腐漫畫《高度近視》;第四,視頻材料:《新聞欄目:山西高平“塌方式腐敗”樣本》。教師帶入這四大材料,全方位對課程進行課前導讀,引導學生思考:我們的政府為什么要受到人民的監(jiān)督,而人民又有哪些合法渠道來正確監(jiān)督政府。將這些問題拋出讓學生思考,然后開始正式授課,讓學生帶著問題來聽講,這對于提高教學效率有很大幫助。
(二)課外層面
課外是初中政治時政教學的延續(xù),為此,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開展時政消息專題講座,時政知識競賽,考察學生日常生活中對時政新聞知識的了解程度。從組織形式上來看,時政知識競賽可以和課堂教學穿插結合起來,如果時間充裕,教師完全可以在課堂上組織一次小型的知識競賽來活躍課堂氣氛。教師還可以以備戰(zhàn)時政知識競賽的形式來為學生布置課后任務,讓他們更有興趣、更積極地去準備下一堂政治課,讓學生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完成課后作業(yè)。
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正確融入時政教學方式是勢在必行的,它能夠促進學生在思想政治思維方面的全面發(fā)展,對學生的人格素質(zhì)提高也有輔助作用。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更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以有效的教學方式來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的積極性,體現(xiàn)傳統(tǒng)政治教育與時政教育相結合的真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