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各學科都在教學模式和教學內(nèi)容上進行了大幅度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而高中歷史作為高中學科中的必修學科,尤其是對于文科生來說,其意義和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在現(xiàn)階段的高中歷史教學中,仍然存在的一些缺陷,因此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關(guān)鍵了。本文旨在對史料教學的必要性及如何運用兩方面進行探究,在教學模式上尋求突破。
【關(guān)鍵詞】高中歷史 史料教學 方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0-0049-01
引言
史料指的是在歷史史實發(fā)生時產(chǎn)生的,可以作為或相近的歷史研究的依據(jù),包括文字類、圖像類、物品類、文化類等多個方面。而歷史學科本身就具備高度的知識性,史料教學法值得就是通過引導學生對于史料的處理,并讓學生能夠從史料中獲取到相關(guān)的信息,從而對教學過程起到輔助的作用。因此筆者也將針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1.史料教學法的必要性
1.1 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現(xiàn)階段高中歷史學科中存在的一大問題在于學生對于歷史學科重要性的認識不足,認為歷史年代太過久遠,學習歷史沒有什么實質(zhì)性的作用。而教師一旦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感覺到枯燥無味,失去學習興趣。而史料教學法能夠?qū)φn堂知識進行大幅度的擴展,使單調(diào)的知識點能通過史料變得立體形象,學生也能在這一過程中了解歷史文化,從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學生也更樂意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
1.2 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
高中的歷史教學除了對于知識點的掌握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對于歷史事件的評價。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對于某個歷史事件會有不同的看法和觀點,而史料教學法能夠為學生的觀點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jù),從而讓學生的觀點符合客觀要求,不會因為主觀情緒影響對于歷史的判斷。這樣一來學生的思考能力也可以得到顯著的提升。
2.史料教學法運用于高中歷史課堂的方法
2.1 合理選擇史料案例
高中歷史教學覆蓋了從古代史到現(xiàn)代史的內(nèi)容,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也要注意史料的科學合理,從而使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在學習到解放戰(zhàn)爭這一部分時,教師在史料的選擇上就要選擇具有說服力的材料,能切實表現(xiàn)出共產(chǎn)黨勝利的原因是得民心等類似的材料,不僅能有效對課堂知識進行鞏固和配合,也可以讓學生擁有正確的歷史眼光。學生也能在這一過程中提升對于歷史的興趣[1]。
2.2利用多媒體直觀展示史料
如何能將史料直觀展示,就要借助于多媒體設(shè)備。傳統(tǒng)教學中歷史學科枯燥的原因就在于教師只是單純地對知識點進行講解,學生無法直觀地了解到當時所發(fā)生的事情。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等輔助設(shè)備,將知識點通過影響資料或圖片的方式讓學生深入了解[2]。例如學習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一部分時,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相關(guān)的文學作品或其他資料,并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設(shè)備進行放映,學生可以真正理解當時的文化藝術(shù)發(fā)展的趨勢,并從這些優(yōu)秀的文學藝術(shù)作品中了解到中國藝術(shù)的特點,從而對于所學的知識點也能起到鞏固的作用。
2.3 有效分析史料觀點
歷史可以廣泛理解為是一段時期發(fā)生的事件的整合,而由于史料的記載只是將事件記錄下來,因此在觀點和看法上,作為現(xiàn)代學習者必然會出現(xiàn)不同的差異。而歷史學科的分析是學習歷史的重要一環(huán)。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組織適當?shù)沫h(huán)境,讓學生能參與到某個事件當中,并對歷史事件進行分析和思考[3]。例如在學習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這一部分時,就可以讓學生針對當時的文化思想進行剖析,比如分析宋明理學和儒家思想的優(yōu)勢和缺陷所在。在這一分析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形成自己的獨立觀點,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也能拓展視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從而能全面掌握歷史知識。
結(jié)語
不難看出,史料對于高中歷史教學的推動作用是非常顯著的,因此作為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史料的優(yōu)勢和必要性,并將其運用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兩者相結(jié)合,輔以教師的引導和見解,讓學生能夠全面了解歷史知識,形成科學的歷史眼光。這在新時期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下是作用巨大的,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高國榮.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史料運用的量度問題[J].教學與管理,2013,31(04):72-74.
[2]李碧君.高中歷史課堂史料教學方法芻議[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09(27):170-171.
[3]高路,王啟和.論史料教學的分層進行方法及操作原則——以《中國近代史》為例[J]. 武漢交通職業(yè)學院學報,2012,03(13):35-38+53.
作者簡介:
魏明秀(1981年-),女,江蘇省南京市人,大學,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高中歷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