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前蓉
(重慶城市職業(yè)學院,重慶 400000)
外語教學走向外語教育
——融入茶文化理念的外語教學創(chuàng)新機制
張前蓉
(重慶城市職業(yè)學院,重慶 400000)
隨著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外語教學活動日益系統(tǒng)化、體系化,而該教學活動想要在中國本土立足,實現最大價值,就要積極與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傳統(tǒng)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內容,其對整個社會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力,如果能對茶文化理念的具體內涵進行剖析對外語教學創(chuàng)新有著深刻的影響,本文將擬從教育、教學的定義出發(fā),淺談兩者之間的不同,并通過將茶文化的內涵融入其中,從而探究融入茶文化理念的外語教學創(chuàng)新機制。
外語教學;外語教育;茶文化理念;教學創(chuàng)新
茶文化是我國流傳至今最為古老的文化代表之一,在它的發(fā)展過程中,受到各個民族文化的熏陶,并與中國哲學代表的儒、道、佛三教相結合,形成了現如今豐富多彩的茶文化,且對現代國民生活各個層次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然而作為現階段蓬勃發(fā)展的外語教學,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通過借鑒茶文化思想內涵以及它的發(fā)展過程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對實現外語教學到外語教育的轉變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示,方便構架起文化和教育之間的紐帶。
隨著當前教育體系不斷成熟,如今完善樹立教學體系,豐富教學元素,提升教學活動的全面性就極為必要。教學活動與教育活動,有著重要差別。教學更多是從教學目標視角出發(fā)的活動,未能將學生培養(yǎng)的具體要求融入到整個教學過程中。而教育則是全面、客觀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和關鍵。
1.1 教學、教育的定義概述
教學指的是通過教師教授知識,學生學習的一種人類活動,它是有目的地的培養(yǎng)學生某一方面的技能知識,而教育則是培養(yǎng)人以一種相對成熟理性的思考方式來認知對待周圍事物,呈現其本來的面貌,人通過自身慢慢感知理解,通過這個過程,人類逐漸形成自己的觀念和思維模式,它是提高人綜合素質的一項活動。由此看來,教學是授之以魚,而教育也就是授之以漁。對于外語教學與外語教育活動來說,兩者差別的根源在于是否將學生需求融入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教育,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內在含義卻大不相同,隨著近些年社會的發(fā)展,整個社會對學生教育這一方面越來越為重視。
1.2 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分析
教學是教育的方式之一,大部分教育都是通過教學這種方式實現的,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是整體與部分,兩者都可以借助現代多媒體手段,生動形象的向學生傳遞信息,且都是引導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念,向更深更廣的緯度上發(fā)展。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在于教育的重點是學習者,一切以此為基準進行,而教學更加側重的是方式方法,運用科學系統(tǒng)的分析,對整個過程進行設計,以期獲得良好的效果。
茶文化體系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完善的茶文化理念不僅包含了我國整個文化機制中的重要內涵,同時更是將我國傳統(tǒng)文化體系中的優(yōu)秀元素整合、融入的體系內涵。因此,應用好茶文化理念,能夠實現整個文化機制元素的有效傳承。茶文化在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文化底蘊,它對國人的生活以及思維方式都有很大的影響,認知茶文化體系的理念內涵,能夠幫助我們有效傳承這一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作用。
2.1 傳統(tǒng)茶文化的內容分析
傳統(tǒng)茶文化在我國歷經幾千年歲月的洗禮,包含從種植采摘到沖泡品嘗一系列過程中形成的歌舞、詩詞、禮儀、文化思想等內容,早已從固有的儀式超脫升華為深刻的內涵,反映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文明,是一種茶活動衍生出的禮儀現象,對中國人的思想、素質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起著道德規(guī)范和生活準則的雙重作用,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被不斷賦予新的內涵。傳統(tǒng)茶文化體系中,不僅包含著豐富完善的物質文化元素,更重要的是其中有著完善全面的精神文化元素。隨著當前我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作用價值認知不斷成熟,如今探究傳統(tǒng)茶文化理念的傳承融入途徑就極為必要。傳統(tǒng)茶文化體系中,其對文化元素有著豐富完善的作用認知,同時其也容納了茶文化體系的傳承效果。
2.2 茶文化體系中蘊含的思想內涵概述
茶在與儒、道、佛三教碰撞之后對它們的精神思想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同時也對茶文化自身進行了補充和完善,茶圣陸羽在其著作茶經中對這一思想有非常詳細的描述,文人雅客也常常以茶會友,創(chuàng)作出非常多關于茶的詩詞,進一步解釋了茶文化的思想內涵。茶文化體系中所具有的思想內涵,關鍵在于其以系統(tǒng)化融入我國整個傳統(tǒng)文化體系中的精髓與核心,茶文化體系中的具體元素,能夠有效引導人們參與整個社會活動中,尤其是茶文化體系中所倡導的文化體系內涵,能夠對人們思想理念形成有效引導,并且引導人們形成積極向上的思想理念。隨著茶文化體系的價值理念不斷成熟,剖析其思想內涵認知,創(chuàng)新思想內涵的傳承體系,就極為必要。
從外語教學到外語教育,其轉變的根本在于對外語教學活動的價值作用認知更為全面,尤其是注重對學生語言思維理念的培養(yǎng)和融入。尤其是隨著當前整個教學活動不斷成熟,如今在開展整個外語教學活動時,必須創(chuàng)新具體的教學理念,豐富整個外語教育機制的具體實施內涵,必然能夠實現外語教育活動的理想效果。
3.1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茶文化走進英語課堂
教育和教學的相互滲透就是理論和實踐的完美結合,茶文化能夠走進英語教學的課堂上,對外語教學機制來講,是一種整體上的創(chuàng)新,從思維模式上開啟新的篇章,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多媒體技術,制作有關茶文化的英文教學幻燈片,也可以制作茶文化相互的小動畫,吸引學生對英語教學的學習興趣,方便接下來課程的開展,也可以通過讓學生自己搜集相關資料,并在課上互相交流,師生互動加深學生對茶文化的理解,課堂的整體氣氛更活躍。
3.2 通過改革教育理念,讓英語走進生活
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最重要的就是來自于教育理念的改革,如今英語的學習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考試分數,家長和教師更重視的是對學生學習英語在生活中應用,也就是讓英語走進生活中去,實現溝通交流無障礙,這也是新時期下對我國英語教育的新要求,是教育理念的全新改革,借助茶文化走出國門的經驗,學??赏ㄟ^聘請外教來對學生的口語進行專業(yè)輔導,實現教學活動與實際生活應用的全面融入。結合當前整個外語教育機制的應用需要,可以看到切合實際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將實踐性和生活元素融入整個英語教學活動中,其必然能夠實現整個英語教學活動的理想效果。
3.3 借鑒國內外先進教育理念,讓茶文化與外語教學全面融入
在英語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上,教師需要積極借鑒國內外相關的先進教育理念,查漏補缺,校正現階段理念中的不合理之處,讓茶文化滲透下的外語教育走上國際化,教育里面的改革隨之帶來教學方式的轉變,以時代發(fā)展需要為根本,針對學生對傳統(tǒng)茶文化的理解水平,對授課內容和方式進行全方位的科學構造,在新時代下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外語教學活動是一項系統(tǒng)化教學活動,無論是具體的教學元素,還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思路,都需要將學生培養(yǎng)素養(yǎng)與整個教學活動全面融入,從而實現茶文化內涵與外語教學活動的實質性融入。
外語教學創(chuàng)新在融合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之下,實現了外語本土化理念,方便學生理解和學習,也是實現從外語教學到外語教育轉化的重要一步,是我國外語教育進步過程中的里程碑,也讓茶文化能夠進一步走向國際化水平。在傳統(tǒng)外語教學活動中,其更多只是將教學素材納入整個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在參與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與具體興趣,所以整個外語教學活動中,其教學效果較差。因此,通過融入茶文化理念的具體價值內涵,能夠豐富外語教學的元素內容,從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外語學習理念。
[1]邢獻華.淺談高校外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3(1):117-119.
[2]吳衛(wèi)平.跨文化外語教學:教材與教法——外語教學跨文化能力模式的應用[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13(18):109-112.
[3]吳筱明.CDIO教育理念的外語專業(yè)教學創(chuàng)新與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4(5):232-235.
[4]王鮮萍.文化教學在中國外語教學中的發(fā)展現狀及問題所在[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4(19):126-129.
[5]朱建華.文化習得與語言習得:跨文化的外語教學觀[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11):181-183.
張前蓉(1982-),女,重慶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和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