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文閱讀中預(yù)視階段和注視階段內(nèi)詞匯視覺編碼的過程特點:來自消失文本的證據(jù)*

    2017-02-01 02:28:56劉志方張智君
    心理學(xué)報 2017年7期
    關(guān)鍵詞:詞匯實驗

    劉志方 張智君 潘 運 仝 文 蘇 衡

    (1寧波大學(xué)心理學(xué)系暨研究所,寧波 315211)(2浙江大學(xué)心理與行為科學(xué)系,杭州 310028)(3貴州師范大學(xué)心理學(xué)系,貴陽 550003)(4山西師范大學(xué)心理學(xué)系,臨汾 041004)

    1 引言

    視覺信息是文字識別的必要依據(jù),閱讀中讀者通過一系列的注視和眼跳識別不同位置上的文字,由于眼跳過程中不能獲取視覺信息,而每個注視點上所獲的視覺信息也完全不同,因而讀者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將視覺信息轉(zhuǎn)換成穩(wěn)定的編碼,方能保障詞匯識別和閱讀理解的正常進(jìn)行(Pollatsek,Reichle,&Rayner,2006;Reichle,Liversedge,Pollatsek,&Rayner,2009)。對于此問題,有研究發(fā)現(xiàn),英語閱讀中,每個注視詞匯呈現(xiàn)大約60ms后消失,將不再影響句子閱讀時間(Liversedge et al.,2004),且在此情況下依然可以發(fā)現(xiàn)詞頻屬性影響對目標(biāo)詞匯的注視時間(Rayner,Liversedge,White,&Vergilino-Perez,2003)。上述結(jié)果意味著,英語讀者能夠快速地將注視詞匯(詞 n)的視覺信息轉(zhuǎn)換成為穩(wěn)定視覺編碼,進(jìn)而保障隨后的詞匯識別過程。Rayner,Liversedge和White(2006)同樣考察了英語讀者對預(yù)視詞匯視覺信息編碼的過程特點,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注視詞n持續(xù)60ms后,詞n+1的視覺信息消失會嚴(yán)重影響句子總閱讀時間,這意味著英語讀者不能同時編碼詞n與n+1兩個詞匯的視覺信息。

    中文閱讀中的文字識別過程同樣也存在視覺編碼問題。穩(wěn)定的證據(jù)表明,中文閱讀中的文字識別過程與西文閱讀中的文字識別過程具有普遍的一致性,中文讀者也是以詞為單元識別漢字、理解文本(Bai,Yan,Liversedge,Zang,&Rayner,2008;Blythe et al.,2012;Shen et al.,2012;Bai et al.,2013;Li,Gu,Liu,&Rayner,2013;白學(xué)軍等,2011;沈德立等,2010)??紤]到絕大多數(shù)的中文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因而考察雙字詞視覺編碼特點,更能代表中文閱讀中視覺編碼過程特點。國內(nèi)研究者采用同樣范式(消失文本范式),以雙字詞為單元考察青年中文讀者對注視詞匯(詞 n)的視覺編碼問題,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注視詞n 持續(xù)約55ms后,詞n視覺信息消失不影響句子總閱讀時間,這意味著青年中文讀者能夠與英語讀者一樣快速地對詞 n進(jìn)行視覺編碼(劉志方,張智君,趙亞軍,2011;劉志方,翁世華,張鋒,2014)。不過,并不能根據(jù)這些結(jié)果直接斷定中文閱讀中的視覺編碼機制類同于英語閱讀。英語是拼音文字的典型代表,而中文則代表另一種邏輯類型的語言(張學(xué)新等,2012),因而兩種語言閱讀中的視覺編碼過程可能有所不同。

    隨后多項研究表明,中、英語閱讀中視覺信息的編碼過程確實存在差異。比如,相關(guān)證據(jù)表明,延遲時間為55ms或者稍微較長時,詞n+1上兩個漢字消失并不影響青年中文讀者的總閱讀時間(劉志方等,2011);這與英語閱讀中得到的結(jié)果不一致(Rayner et al.,2006)。由此可知,若以詞為單元衡量,青年中文讀者在一次注視中所能編碼的視覺信息的范圍廣于青年英語讀者。考察注視詞匯(詞 n)視覺編碼的發(fā)展與年老化研究也都揭示了中、英文間的區(qū)別。具體而言,英語閱讀中發(fā)現(xiàn),相同延長時間下,注視詞匯消失對兒童、老年讀者閱讀效率的影響與其對青年讀者句子總閱讀時間影響程度基本相當(dāng),從而并未發(fā)現(xiàn)視覺編碼能力的年齡差異(Blythe,Liversedge,Joseph,White,&Rayner.2009;Blythe,H?iki?,Bertam,Liversedge,&Hy?n?,2011;Rayner,Yang,Castelhano,&Liversedge,2010)。而中文閱讀中卻發(fā)現(xiàn),兒童和老年讀者要比青年讀者需要更長的時間去完成注視詞匯視覺信息的編碼過程(劉志方等,2014;閆國利,劉妮娜,梁菲菲,劉志方,白學(xué)軍,2015)。由此可知,中文閱讀中詞匯視覺信息的編碼過程有其特殊性。

    中文文字識別過程對視覺信息的依賴性較重,這個特點可能是導(dǎo)致兩類語言閱讀中的視覺編碼過程存在差異的潛在原因。有證據(jù)顯示,中文文字語義信息的通達(dá)路徑不同于拼音文字,中文讀者可以從字面直接激活詞的語義信息,較少依賴語音中介作用;而拼音文字讀者則需要通過語音中介激活語義(Zhou &Marslen-Wilson,2000;Perfetti,Liu,&Tan,2005)。張學(xué)新等人(2012)還發(fā)現(xiàn),在雙字詞視覺信息呈現(xiàn) 200ms后,會出現(xiàn)反映整詞詞形加工性質(zhì)的腦電模式,他們由此推測,中文是種更加切底的視覺性文字。閱讀過程研究則發(fā)現(xiàn),視角大小能夠調(diào)節(jié)中文讀者的閱讀知覺廣度,視角增大會導(dǎo)致閱讀知覺廣度變小,此現(xiàn)象在拼音文字閱讀中不存在(Rayner,1998;Yan,Zhou,Shu,&Kliegl,2015)。還有閱讀發(fā)展方面的證據(jù)顯示,拼音文字兒童的閱讀能力主要與其語音意識(phonological awareness)有關(guān),而決定中文兒童閱讀能力的主要因素則是正字法意識(orthographic awareness)(Tan,Spinks,Eden,Perfetti,&Siok,2005)。綜合可知,相對于拼音文字閱讀,中文文字識別過程涉及較多視覺性加工。

    中文詞匯視覺編碼過程的特異性(相對于拼音文字)還可能與詞內(nèi)漢字加工的獨立性有關(guān)。拼音文字讀者完全基于詞匯單元分布、轉(zhuǎn)移注意資源,識別字母以及理解文本,因而他們以詞匯單元針對字母視覺信息進(jìn)行單階段的編碼過程,而編碼一旦完成便可以保證詞匯識別和閱讀理解的正常進(jìn)行(Pollatsek et al.,2006;Yang &McConkie,2004;Reilly &Radach,2006;Schad &Engbert,2012;Schotter,Reichle,&Rayner,2014)。但相對于拼音文字閱讀中字母加工,漢字加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獨立于其所在詞匯的加工過程(申薇,李興珊,2012)。在實際閱讀中,組成目標(biāo)詞匯的漢字的字頻既能影響目標(biāo)詞匯的注視時間,也能影響目標(biāo)詞左側(cè)詞匯的注視時間(Yan,Tian,Bai,&Rayner,2006;Ma,Li,&Rayner,2015),這些研究都很好地驗證了“多字詞識別必須經(jīng)歷漢字加工環(huán)節(jié)”的假設(shè)(Li,Rayner,&Cave,2009;李興珊,劉萍萍,馬國杰,2011),但對于“中文閱讀中是否還存在以漢字為單元的視覺信息編碼環(huán)節(jié)”,目前則尚無研究探討。除此之外,中文讀者基于詞匯單元理解文本,閱讀中存在切分現(xiàn)象(Bai et al.,2008,2013;白學(xué)軍等,2011;沈德立等,2010),以及詞匯判斷任務(wù)中可見反映雙字詞詞形加工的腦電成分(張學(xué)新等,2012),也都意味著中文閱讀中也可能存在詞匯性質(zhì)的視覺編碼,然而,目前為止直接檢驗上述可能性的實證研究卻比較缺乏。

    證據(jù)顯示,漢字層面的加工處于詞匯加工的早期,主要發(fā)生在預(yù)視階段,而詞匯層面的加工則應(yīng)主要發(fā)生在注視階段(Ma et al.,2015;蘇衡,劉志方,曹立人,2016;劉志方,張智君,楊桂芳,2015);因而分別考察詞n+1與詞n視覺信息編碼過程特點可檢驗“中文閱讀中是否存在基于漢字單元與基于詞匯單元兩種視覺編碼過程?”。然而,綜觀以往研究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研究都是以整個詞匯為單元組織消失文本實驗。比如,劉志方等人(2011)以雙字詞為單元,考察詞n+1與詞n視覺編碼的所需時間問題;還有研究整詞為消失單元,考察詞 n視覺編碼能力的年齡發(fā)展與老化問題(閆國利等,2015;劉志方等,2014)。這些研究所獲的結(jié)果都不能說明,在相應(yīng)呈現(xiàn)時間內(nèi),讀者所完成的視覺編碼是詞匯水平的視覺編碼,還是漢字水平的視覺編碼。閱讀中多字詞識別若是僅基于漢字視覺編碼,那么消失文本對總閱讀時間的影響受到消失漢字位置、消失漢字?jǐn)?shù)量的調(diào)節(jié);否則則說明多字詞識別主要基于整詞視覺編碼。本研究重新組織兩項消失文本實驗分別操控詞n+1和詞n內(nèi)消失漢字的位置、數(shù)量、及其延遲時間;考察不同階段內(nèi)(預(yù)視階段和注視階段)詞匯視覺編碼的過程特點,以檢驗上述假設(shè)。

    2 實驗一:預(yù)視階段內(nèi)的字詞視覺編碼特點

    實驗一操控詞n+1上消失漢字的位置、數(shù)量及其延遲時間,觀察不同延遲時間、不同消失條件影響句子總閱讀時間的差異特點,進(jìn)而推測預(yù)視階段內(nèi)詞匯視覺信息編碼的依據(jù)單元。實驗假設(shè):若及時消失條件對總閱讀時間的影響程度與消失漢字位置和消失漢字?jǐn)?shù)量有關(guān),以及讀者提取不同位置上漢字視覺信息所需時間不同,都說明讀者以漢字為單元編碼預(yù)視階段內(nèi)詞匯的視覺信息;否則則說明讀者以整詞為單元編碼預(yù)視中詞匯的視覺信息。

    2.1 被試

    寧波大學(xué) 40名大學(xué)本科生被試閱讀延遲時間為0ms的分實驗條件,另外36名大學(xué)本科生被試閱讀延遲時間為60ms的分實驗條件。這76名被試中有男生26人、女生50人。所有被試的視力或矯正視力正常,他們之前均未參加過任何類似眼動實驗。實驗結(jié)束后可獲得20元報酬。

    2.2 實驗材料

    所有的實驗句子均是由7個或者8個雙字詞組成。10名未參與實驗的本科生對實驗材料進(jìn)行難度和通順性評定,評定后選取 80個句子為正式實驗材料,這些句子的平均通順性為6.48(7點評定,分值越高表示越通順),平均難度為 1.84(7點評定,分值越低表示越簡單)。實驗句子中有27個句子帶有理解判斷題,以篩選被試是否認(rèn)真閱讀句子。

    2.3 實驗設(shè)計

    實驗采用 2(延遲時間:0ms

    vs

    60ms)×4(消失方式:不消失

    vs

    詞n+1上左側(cè)字消失

    vs

    詞n+1上右側(cè)字消失

    vs

    詞n+1消失)混合設(shè)計,其中延遲時間為被試間變量,消失方式為被試內(nèi)變量。詞n+1上左側(cè)字消失條件是指在當(dāng)注視點落在詞n上0ms或者60ms后,詞n+1上左側(cè)字消失(句子中的每個詞匯均為雙字詞);詞 n+1上右側(cè)字消失是指在當(dāng)注視點落在詞n上0ms或者60ms后,詞n+1上右側(cè)字消失;詞n+1消失是指在當(dāng)注視點落在詞n上0ms或者60ms后,整個詞n+1(兩個漢字)消失。以上各個消失條件中,讀者對注視詞匯進(jìn)行再注視不會導(dǎo)致消失的漢字或詞匯重新出現(xiàn),當(dāng)注視點落在其他詞匯上時消失的文字立即重現(xiàn),電腦再次執(zhí)行相應(yīng)的消失程序?qū)е缕渌~匯上漢字消失,各呈現(xiàn)條件的詳細(xì)舉例見圖1??紤]到“與呈現(xiàn)刺激電腦屏幕的涮新率有關(guān)的系統(tǒng)延遲”,相應(yīng)字、詞消失條件中的實際延遲時間約多于電腦程序中所設(shè)置時間約 15ms,因此實驗中消失文本的實際延遲時間約為15ms和75ms(下同)。

    圖1 實驗一控制條件和各消失文本條件舉例(“*”代表注視點,下同)

    實驗句子與消失方式間平衡方法為:首先,將80個實驗句子隨機劃分成4組,每組中包含20個實驗句子;然后,在 4組實驗句子中按照拉丁方排序方式分布不同呈現(xiàn)條件,這樣共生成4個實驗文件。實驗文件1中的各組句子與消失方式間的組合為:組1(1~20句)以不消失的方式呈現(xiàn),組2(21~40句)以詞n+1左側(cè)字消失方式呈現(xiàn),組3(41~60句)以詞n+1右側(cè)字消失方式呈現(xiàn),組4(61~80句)以詞n+1消失的方式呈現(xiàn)。實驗文件2中各組句子與消失方式間的組合為:組1以詞n+1消失的方式呈現(xiàn),組2以不消失的方式呈現(xiàn),組3以詞n+1左側(cè)字消失方式呈現(xiàn),組4以詞n+1右側(cè)字消失方式呈現(xiàn)。實驗文件3中各組句子與消失方式間的組合為:組1以詞n+1右側(cè)字消失方式呈現(xiàn),組2以詞n+1消失的方式呈現(xiàn),組 3以不消失的方式呈現(xiàn),組 4以詞n+1左側(cè)字消失方式呈現(xiàn);實驗文件4中各組句子與消失方式間的組合為:組1以詞n+1左側(cè)字消失方式呈現(xiàn),組2以詞n+1右側(cè)字消失方式呈現(xiàn),組3以詞n+1消失的方式呈現(xiàn),組4以不消失的方式呈現(xiàn)。由上述描述可知,每個實驗文件中包括的句子完全相同。每個被試完成其中一個文件內(nèi)的實驗,完成每個實驗文件的被試數(shù)量相等,這樣 4個實驗文件就可以在被試間平衡。每個實驗文件中的80個句子(無論以何種消失方式呈現(xiàn))都是按照隨機順序被逐個呈現(xiàn)。

    2.4 實驗儀器和實驗程序

    采用加拿大 SR公司生產(chǎn)的桌面式 Eye Link 1000型眼動儀并記錄被試的眼動。該型設(shè)備采樣頻率為 1000 Hz,注視精度 0.15°,空間分辨率小于0.01°。呈現(xiàn)材料電腦的屬性如下:刷新頻率為 60 Hz、屏幕19英寸、分辨率1024×768。被試距離呈現(xiàn)實驗材料屏幕為45cm,單個漢字視角為1.32°。被試進(jìn)入實驗室后戴好頭盔并固定頭部。呈現(xiàn)指導(dǎo)語后校準(zhǔn)眼動儀,校準(zhǔn)結(jié)束后,進(jìn)入實驗練習(xí)階段,被試熟悉實驗流程后,進(jìn)入正式實驗階段。實驗過程中,主試時刻監(jiān)視眼動儀,并在任何需要的時候重新校準(zhǔn)眼動儀。實驗持續(xù)大約25 min。

    2.5 結(jié)果

    研究通過檢查各消失條件影響詞匯加工的程度差異推測詞匯視覺編碼的依據(jù)單元。消失條件下的句子中所有字、詞都被消失文本技術(shù)所處理,而成功識別句子所有詞匯才能保障閱讀完成,因此句子總閱讀時間是衡量詞匯視覺編碼特點重要參考指標(biāo)(總閱讀時間是閱讀句子時所產(chǎn)生的所有注視和眼跳持續(xù)時間之和)。與此同時,鑒于詞匯興趣區(qū)區(qū)域的眼動指標(biāo)能反映詞匯加工過程(詞匯視覺編碼是詞匯加工過程的組成環(huán)節(jié),也是后期詞匯加工的基于依據(jù)),因而還分析 4項詞匯興趣區(qū)眼動指標(biāo):1)平均總注視時間(所有詞匯上總注視時間的均值,總注視時間是指落在特定詞匯上所有注視點持續(xù)時間之和);2)平均凝視時間(所有被注視過詞匯的凝視時間的均值,凝視時間是第一遍閱讀中在目標(biāo)詞匯興趣區(qū)內(nèi)所有注視點持續(xù)時間之和,離開目標(biāo)詞匯興趣區(qū)后再次進(jìn)入興趣區(qū)的注視點不在考慮范圍內(nèi));3)跳讀概率是指第一遍閱讀中被跳讀的詞數(shù)與句子的總詞數(shù)之間的比率;4)回視次數(shù)是由右側(cè)詞匯興趣區(qū)出發(fā)落入左側(cè)詞匯興趣區(qū)的眼跳次數(shù)。

    被試對 27個句子理解的正確率均超過 90%,且各條件間差異不顯著(

    p

    >0.05),表明被試均認(rèn)真閱讀句子。刪除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意外的數(shù)據(jù)(比如,閱讀某句子時被試咳嗽、和被試連續(xù)按鍵導(dǎo)致句子被跳過的情況),剔除數(shù)據(jù)在 3個標(biāo)準(zhǔn)差之外的數(shù)據(jù),總計有1.7%的原始數(shù)據(jù)被剔除。隨后采用lme 4包構(gòu)建線性混合模型在 R中分析各項指標(biāo)(Baayen,Davidson,&Bates,2008;Bates,Maechler,&Bolker,2011;Barr,Levy,Scheepers,&Tily,2013)。根據(jù)研究目的確定數(shù)據(jù)分析原則:首先,分別對比兩種延遲時間(0ms與60ms)下各消失文本條件與控制條件在總閱讀時間方面的差別;然后,進(jìn)一步澄清與控制條件有所差異的消失文本條件內(nèi)部數(shù)據(jù)的差異模式。

    根據(jù)眼動指標(biāo)的操作性定義與以往研究背景可知,句子總閱讀時間和詞匯平均總注視時間反映較為完整的詞匯識別過程,平均凝視時間反映第一遍閱讀中的詞匯加工過程,跳讀概率僅反映第一遍閱讀中的詞匯預(yù)視加工情況,回視次數(shù)則反映首次注視時詞匯加工的不完整性(Rayner,1998;Reichle,Rayner,&Pollatsek,2003;Reichle,Pollatsek,&Rayner,2006;Engbert,Longtin,&Kliegl,2002;Engbert,Nuthmann,Richter,&Kliegl,2005)。鑒于讀者閱讀消失文本會采用權(quán)衡注視點數(shù)量和注視持續(xù)時間的眼動策略,這種策略會導(dǎo)致平均凝視時間、跳讀概率和回視次數(shù)不能靈敏地反映研究問題(Liversedge et al.,2004;劉志方等,2011,2014),而平均總注視時間盡管能夠較少受到眼動策略的影響,其與句子總閱讀時間也有較高的相關(guān),但這項指標(biāo)中并未包括眼跳持續(xù)時間,而證據(jù)顯示眼跳過程中詞匯加工過程并未中止(Pollatsek et al.,2006),因而相對來說,句子總閱讀時間反映詞匯加工過程最為可靠。故本研究主要參照“總閱讀時間”做出推論,基于詞匯興趣區(qū)域的眼動指標(biāo)將作為輔助性證據(jù)被呈現(xiàn)。總閱讀時間結(jié)果見圖2,詞興趣區(qū)內(nèi)眼動指標(biāo)見表1。

    圖2 實驗一各消失條件下總閱讀時間的均值與標(biāo)準(zhǔn)誤

    表1 實驗一各消失條件下詞匯興趣內(nèi)眼動指標(biāo)的均值和標(biāo)準(zhǔn)誤

    對比實驗一0ms延遲時間下的各消失文本條件與不消失條件下的總閱讀時間可以發(fā)現(xiàn),所有消失條件都顯著高于不消失條件,

    b

    s

    >

    201,

    SE

    s

    <

    46,

    t

    s >4.42,

    p

    s <0.05;詞n+1上左側(cè)字消失條件與詞n+1上右側(cè)字消失條件之間的差異邊緣顯著,

    b=

    88,

    SE=

    45,

    t=

    1.94,

    p

    =0.05;詞n+1消失顯著大于詞n+1上左側(cè)字消失條件和詞n+1上右側(cè)字消失條件,

    b

    s

    >

    100,

    SE

    s

    <

    46,

    t

    s >2.25,

    p

    s <0.05。對比實驗一60ms延遲時間下的各消失文本條件與不消失條件下的總閱讀時間可以發(fā)現(xiàn),詞n+1上左側(cè)字消失條件與不消失條件之間差異不顯著,

    b=

    61,

    SE=

    46,

    t=

    1.32,

    p

    >0.05;詞n+1消失條件和詞n+1上右側(cè)字消失條件顯著多于不消失條件,

    b

    s

    >

    132,

    SE

    s

    <

    47,

    t

    s >2.85,

    p

    s <0.05;詞n+1消失條件與詞 n+1上右側(cè)字消失條件之間差異不顯著,

    b=

    21,

    SE=

    46,

    t=

    0.47,

    p

    >0.05。實驗一0ms延遲時間的各消失文本、不消失條件之間詞匯興趣區(qū)眼動指標(biāo)的對比結(jié)果如下:(1)平均總注視時間:所有消失條件都顯著高于不消失條件,

    b

    s

    >

    30,

    SE

    s

    <

    6,

    t

    s >5.39,

    p

    s <0.05;詞n+1上左側(cè)字消失條件與詞n+1上右側(cè)字消失條件間的差異不顯著,

    b=

    10,

    SE=

    6,

    t=

    1.75,

    p

    >0.05;詞n+1消失顯著大于詞 n+1上左側(cè)字消失條件和詞n+1上右側(cè)字消失條件,

    b

    s

    >

    15,

    SE

    s

    <

    6,

    t

    s >2.76,

    p

    s <0.05。(2)平均凝視時間:所有消失條件都顯著高于不消失條件,

    b

    s

    >

    25,

    SE

    s

    <

    4,

    t

    s >7.90,

    p

    s <0.05;詞n+1上左側(cè)字消失條件顯著大于詞n+1上右側(cè)字消失條件,

    b=

    9,

    SE=

    3,

    t=

    2.74,

    p

    >0.05;詞n+1消失條件顯著高于詞n+1上左側(cè)字消失條件和詞n+1上右側(cè)字消失條件,

    b

    s

    >

    14,

    SE

    s

    <

    4,

    t

    s >4.45,

    p

    s <0.05。(3)跳讀概率:詞n+1上左側(cè)字消失條件和詞n+1上右側(cè)字消失條件顯著少于不消失條件,

    b

    s

    <?

    2.54,

    SE

    s

    <

    0.6,

    t

    s p

    s <0.05;詞n+1消失條件顯著大于其他條件,

    b

    s >1.53,

    SE

    s

    <

    0.7,

    t

    s >2.31,

    p

    s <0.05;詞n+1上左側(cè)字消失條件和詞 n+1上右側(cè)字消失條件間的差異不顯著,

    b=

    1.16,

    SE=

    0.7,

    t=

    1.77,

    p >

    0.05。(4)回視次數(shù):詞n+1上左側(cè)字消失條件、詞n+1上右側(cè)字消失條件與不消失條件之間的差異都不顯著,

    b

    s

    <

    0.08,

    SE

    s

    >

    0.06,

    t

    s

    <

    1.32,

    p

    s

    >

    0.05;詞n+1消失顯著高于不消失條件,

    b=

    0.42,

    SE=

    0.06,

    t

    =6.59,

    p

    <0.05。實驗一60ms延遲時間的各消失文本、不消失條件之間詞匯興趣區(qū)眼動指標(biāo)的對比結(jié)果如下:(1)平均總注視時間:詞 n+1上右側(cè)字消失條件和詞n+1消失條件都顯著大于不消失條件,

    b

    s

    >

    22,

    SE

    s

    <

    6,

    t

    s >3.87,

    p

    s <0.05;詞n+1上左側(cè)字消失與不消失條件之間差異不顯著,

    b=

    11,

    SE=

    6,

    t=

    1.88,

    p

    >0.05;詞n+1上右側(cè)字消失條件與詞n+1消失條件之間差異不顯著,

    b=

    0.01,

    SE=

    6,

    t=

    0.003,

    p >

    0.05。(2)平均凝視時間:所有消失條件都顯著高于不消失條件,

    b

    s

    >

    17,

    SE

    s

    <

    4,

    t

    s >5.47,

    p

    s <0.05;詞n+1上左側(cè)字消失條件與詞n+1上右側(cè)字消失條件間差異不顯著,

    b=

    3,

    SE=

    3,

    t=

    0.90,

    p

    >0.05;詞n+1消失條件顯著高于詞n+1上右側(cè)字消失條件和詞n+1上左側(cè)字消失條件,

    b

    s

    >

    10,

    SE

    s

    <

    4,

    t

    s >3.31,

    p

    s <0.05。(3)跳讀概率:詞n+1上左側(cè)字消失、詞 n+1上右側(cè)字消失條件都顯著少于不消失條件,

    b

    s

    <?

    2.99,

    SE

    s

    <

    0.6,

    t

    s p

    s <0.05;詞 n+1消失條件與不消失條件差異不顯著,

    b=?

    0.6,

    SE=

    0.6,

    t

    =?0.89,

    p

    =0.37;詞n+1上左側(cè)字消失條件顯著多于詞n+1上右側(cè)字消失條件,

    b=

    1.50,

    SE=

    0.7,

    t=

    2.33,

    p<

    0.05;詞n+1消失條件顯著高于詞n+1上左側(cè)字消失條件和詞n+1上右側(cè)字消失條件,

    b

    s

    >

    2.41,

    SE

    s

    <

    0.7,

    t

    s

    >

    3.67,

    p

    s <0.05。(4)回視次數(shù):詞n+1上左側(cè)字消失條件顯著少于不消失條件,

    b=?

    0.13,

    SE=

    0.06,

    t=?

    2.04,

    p<

    0.05;詞 n+1 上的右側(cè)字消失、詞n+1消失條件與不消失條件之間差異不顯著,

    b

    s

    <

    0.06,

    SE

    s

    >

    0.06,

    t

    s

    <

    0.9,

    p

    s

    >

    0.05。

    2.6 討論

    實驗一通過考察詞n+1上不同位置、不同數(shù)量漢字消失對總閱讀時間的影響,檢驗預(yù)視階段內(nèi)針對相應(yīng)詞匯視覺信息進(jìn)行編碼的過程特點。有兩項主要發(fā)現(xiàn):

    首先,當(dāng)詞 n+1中的漢字及時消失時,不同的消失條件對總閱讀時間的影響程度完全不同,各個消失條件之間也差異顯著。具體而言,詞n+1上的左側(cè)字消失對句子閱讀時間的影響程度甚于詞n+1上的右側(cè)字消失;詞 n+1中兩個漢字同時消失(詞n+1消失)對閱讀的影響程度甚于兩個單字分別消失的條件(詞n+1上左側(cè)字消失條件和詞 n+1上右側(cè)字消失條件)。上述結(jié)果說明,在及時消失情況下,各個消失條件對句子總閱讀時間的影響受到消失漢字位置、與消失漢字?jǐn)?shù)量的調(diào)節(jié)作用。詞匯興趣區(qū)域的眼動數(shù)據(jù)則方便從細(xì)節(jié)上揭示了各消失條件在不同程度上影響總閱讀時間的具體原因。由表1可見,各消失條件對平均總注視時間、平均凝視時間的影響模式與其影響總閱讀時間的模式基本一致。整個詞n+1消失導(dǎo)致更高的跳讀概率,該條件下讀者通過增加回視次數(shù)彌補跳讀對詞匯識別的影響;詞n+1上左側(cè)字消失條件和右側(cè)字消失條件并未增加跳讀和回視,這兩個單字消失條件下平均凝視時間都顯著少于詞n+1消失條件,這種模式能夠解釋它們對總閱讀時間和平均總注視時間的影響程度低于詞n+1消失條件。綜上可知,延遲時間為 0ms的消失文本的實驗結(jié)果說明,預(yù)視階段內(nèi)的讀者以漢字為單元編碼詞n+1的視覺信息。

    其次,消失條件延遲時間為 60ms的情況下,詞n+1上左側(cè)字消失條件不再影響句子的總閱讀時間,但詞n+1消失和詞n+1上右側(cè)字消失條件都在相同程度上影響句子總閱讀時間,這個結(jié)果說明詞n+1上不同位置上漢字消失對總閱讀時間的影響程度隨延遲時間變化的趨勢不同。各消失條件對平均總注視時間的影響模式與其影響總閱讀時間的模式在大體上相同;詞n+1上左側(cè)字消失條件和右側(cè)字消失條件對平均凝視時間的影響程度都低于詞n+1消失條件,前兩者同樣都導(dǎo)致較少跳讀概率和回視次數(shù),但詞n+1右側(cè)漢字消失條件導(dǎo)致更少的跳讀概率。綜合對比各項數(shù)據(jù)可知,詞n+1上右側(cè)漢字消失相對更少的跳讀使其句子總閱讀時間和詞匯平均總注視時間高于詞n+1上左側(cè)漢字消失和控制條件,詞n+1消失條件則通過增加回視方式導(dǎo)致較高句子總閱讀時間和詞匯平均總注視時間??傊?延遲時間為 60ms的消失文本實驗結(jié)果再次證明,預(yù)視階段內(nèi)的讀者以漢字為單元編碼詞 n+1的視覺信息。

    3 實驗二:注視階段內(nèi)字詞視覺編碼特點

    實驗二操控詞n上消失漢字的位置、數(shù)量及其延遲時間,檢驗注視階段內(nèi)詞匯視覺信息編碼的依據(jù)單元。實驗假設(shè):若詞n不同位置漢字及時消失對總閱讀時間的影響程度與消失漢字位置和消失漢字?jǐn)?shù)量有關(guān),以及讀者提取詞n上不同位置上漢字視覺信息所需時間不同,都說明注視詞匯的視覺信息編碼過程主要基于漢字單元;否則則說明針對該詞匯視覺信息的編碼過程主要基于詞匯單元。

    3.1 被試

    寧波大學(xué) 80名大學(xué)本科生作為被試參加了本次實驗(40名被試閱讀延遲時間為0ms的分實驗條件,另外40名被試閱讀延遲時間為60ms的分實驗條件),其中男生25人、女生55人。所有被試的視力或矯正視力正常,他們之前均未參加過任何類似眼動實驗。實驗結(jié)束后可獲得20元報酬。

    3.2 實驗設(shè)計

    實驗設(shè)計同樣也為兩因素混合設(shè)計,延遲時間為被試間變量,消失方式為被試內(nèi)變量。變量“消失方式”包括四種:不消失、詞n上注視字消失、詞n上非注視字消失、詞 n消失)。詞 n上注視字消失條件是指在當(dāng)注視點落在詞n上0ms或者60ms后,詞 n上的正被注視的漢字消失(句子中的每個詞匯都是由兩個雙字組成),當(dāng)注視點離開正被注視的漢字后消失的漢字重現(xiàn),對消失漢字的再注視不會導(dǎo)致消失漢字重現(xiàn)。詞n上非注視字消失條件是指在當(dāng)注視點落在詞n上0ms或者60ms后,詞n上的未被注視的漢字消失,當(dāng)注視點離開正被注視的漢字后消失的漢字重現(xiàn),對注視漢字的再注視同樣也不會導(dǎo)致消失漢字重現(xiàn)。詞n消失條件是指在當(dāng)注視點落在詞n上0ms或者60ms后,構(gòu)成詞n的兩個漢字一并消失,當(dāng)注視點離開詞 n后消失的兩個漢字重現(xiàn),對詞n的再注視不會導(dǎo)致消失的兩個漢字重現(xiàn)。以上各個消失條件中,當(dāng)注視點落在其他詞匯上時,電腦再次執(zhí)行相應(yīng)的消失方式。各消失條件的詳細(xì)舉例情況見圖3。實驗材料與實驗條件間的平衡方式,以及實驗句子的呈現(xiàn)順序都與實驗一相同。

    圖3 實驗二控制條件和各消失條件舉例示意圖

    3.3 實驗材料、實驗儀器和實驗程序

    實驗材料、實驗儀器和實驗程序同實驗一。

    3.4 結(jié)果

    所有選用的因變量眼動指標(biāo)、數(shù)據(jù)剔除標(biāo)準(zhǔn)都與實驗一相同,刪除的原始數(shù)據(jù)占總數(shù)據(jù)的 1.9%,實驗二同樣參照“總閱讀時間”做出推論,詞匯興趣區(qū)域的眼動指標(biāo)(平均總注視時間、平均凝視時間、跳讀概率和回視次數(shù))也是作為輔助性證據(jù)被呈現(xiàn)??傞喿x時間結(jié)果見圖4,詞興趣區(qū)內(nèi)眼動指標(biāo)見表2。

    對比實驗二0ms延遲時間下的各消失文本條件與不消失條件下的總閱讀時間可以發(fā)現(xiàn),所有消失條件都顯著高于不消失條件,

    b

    s

    >

    167,

    SE

    s

    <

    48,

    t

    s >3.51,

    p

    s <0.05;各個消失條件之間差異都不顯著,

    b

    s

    <

    36,

    SE

    s

    >

    47,

    t

    s

    <

    0.73,

    p

    s

    >

    0.05。對比實驗二60ms延遲時間下的各消失文本條件與不消失條件下的總閱讀時間可以發(fā)現(xiàn),所有消失條件與不消失條件間差異都不顯著,|

    b

    s|

    <

    40,

    SE

    s

    >

    44,|

    t

    s|

    <

    0.51,

    p

    s >0.05。實驗二0ms延遲時間的各消失文本、不消失條件之間詞匯興趣區(qū)眼動指標(biāo)的對比結(jié)果如下:(1)平均總注視時間:所有消失條件都顯著高于不消失條件,

    b

    s

    >

    24,

    SE

    s

    <

    7,

    t

    s >4.07,

    p

    s <0.05;各個消失條件之間差異都不顯著,|

    b

    s|

    <

    10,

    SE

    s

    >

    6,|

    t

    s|

    <

    0.85,

    p

    s >0.05。(2)平均凝視時間:各個消失條件的平均凝視時間都顯著高于不消失條件,

    b

    s

    >

    14,

    SE

    s

    <

    4,

    t

    s >4.40,

    p

    s <0.05;詞n上注視字消失條件和詞n上非注視字消失條件都顯著大于詞 n消失條件,

    b

    s

    >

    7,

    SE

    s

    <

    4,

    t

    s >2.19,

    p

    s <0.05;詞n上注視字消失條件和詞n上非注視字消失條件之間差異不顯著,

    b=

    2,

    SE=

    3,

    t=

    0.72,

    p

    >0.05。(3)跳讀概率:詞n上注視字消失條件和詞n上非注視字消失條件都顯著少于不消失條件,

    b

    s

    <?

    2.24,

    SE

    s

    <

    0.7,

    t

    s p

    s <0.05;詞n消失條件與不消失條件之間差異不顯著,

    b=

    1.01,

    SE=

    0.7,

    t

    =1.46,

    p >

    0.05;詞n上注視字消失條件和詞n上非注視字消失條件之間差異不顯著,

    b=

    0.4,

    SE=

    0.6,

    t=

    0.68,

    p

    >0.05。(4)回視次數(shù):詞n上注視字消失條件、詞n上非注視字消失條件與不消失條件之間的差異不顯著,

    b

    s

    <

    0.18,

    SE

    s

    >

    0.65,

    t

    s

    <

    0.27,

    p

    s

    >

    0.05;詞n消失顯著高于不消失條件,

    b=

    0.23,

    SE=

    0.06,

    t

    =3.56,

    p

    <0.05。

    圖4 實驗二各消失條件下總閱讀時間的均值與標(biāo)準(zhǔn)誤

    表2 實驗二各消失條件下詞匯興趣內(nèi)眼動指標(biāo)的均值和標(biāo)準(zhǔn)誤

    實驗二60ms延遲時間的各消失文本、不消失條件之間詞匯興趣區(qū)眼動指標(biāo)的對比結(jié)果如下:(1)平均總注視時間:所有消失條件都與不消失條件之間差異不顯著,|

    b

    s|

    <

    4,

    SE

    s

    >

    5,|

    t

    s|

    <

    0.65,

    p

    s >0.05。(2)平均凝視時間:各個消失條件的平均凝視時間都顯著高于不消失條件,

    b

    s

    >

    9,

    SE

    s

    <

    4,

    t

    s >2.56,

    p

    s <0.05;詞n上非注視字消失條件顯著大于注視字消失條件,

    b=

    7,

    SE=

    3,

    t=

    2.10,

    p

    <0.05;詞 n上非注視字消失條件顯著大于詞 n消失條件,

    b=

    9,

    SE=

    3,

    t=

    2.97,

    p

    <0.05;注視字消失條件和詞n消失條件之間差異不顯著,

    b=

    3,

    SE=

    3,

    t=

    0.87,

    p

    >0.05。(3)跳讀概率:所有消失條件與不消失條件間差異都不顯著,|

    b

    s|

    <

    1.2,

    SE

    s

    >

    0

    .

    4,|

    t

    s|

    <

    1.77,

    p

    s >0.05。(4)回視次數(shù):注視字消失條件和詞n上非注視字消失條件顯著少于不消失條件,

    b

    s

    <?

    0.17,

    SE

    s

    <

    0.07,

    t

    s

    <?

    2.95,

    p

    s

    <

    0.05;注視字消失條件和詞n上非注視字消失條件之間差異不顯著,

    b=?

    0.11,

    SE=

    0.06,

    t

    =?1.81,

    p >

    0.05;詞 n 消失與不消失條件之間差異不顯著,

    b=?

    0.06,

    SE=

    0.06,

    t

    =?1.59,

    p >

    0.05。

    3.5 討論

    實驗二檢驗詞n上不同位置、不同數(shù)量漢字消失對總閱讀時間的影響,進(jìn)而推測注視階段內(nèi)字詞視覺編碼過程特點,有兩項主要發(fā)現(xiàn)。

    首先,詞n上的漢字及時消失(延遲時間為0ms的消失條件)都會影響句子總閱讀時間,且所有的消失條件對總閱讀時間的影響程度完全相同?;谠~匯興趣區(qū)的眼動數(shù)據(jù)揭示,讀者閱讀詞n上單字消失(詞n上注視字消失和詞n上非注視字消失)條件句子時的眼動策略不同于詞n消失條件。具體而言,讀者閱讀詞n上單字消失條件時,采用“增加詞匯凝視時間、減少跳讀”的策略;而閱讀詞n消失時則采用“有限地增加詞匯凝視時間、并與此同時增加跳讀和回視次數(shù)”的策略完成閱讀。不過在平均總注視時間上未發(fā)現(xiàn)消失條件間的差異,表明兩類不同的眼動策略最終導(dǎo)致相同的結(jié)果,也即是,詞匯興趣區(qū)內(nèi)的眼動數(shù)據(jù)輔助性地揭示了“所有的消失條件都在相同程度上影響總閱讀時間”的原因。

    其次,詞n上漢字消失的延遲時間達(dá)到60ms后,所有消失條件都不影響總閱讀時間,這個延遲時間下詞n消失不影響句子閱讀時間與以往的研究結(jié)論一致(劉志方等,2011,2014)。詞匯興趣區(qū)眼動數(shù)據(jù)同樣揭示:盡管閱讀詞n上非注視字消失條件句子時的眼動策略不同于閱讀詞n消失條件和詞n上注視字消失條件句子時的眼動策略(相對于后兩種消失條件,讀者更加傾向于采用“增加詞上凝視時間,與此同時減少跳讀和回視”的眼動策略完成詞n上非注視字消失條件的句子閱讀,見表2上的數(shù)據(jù));但各消失條件在詞匯上的平均總注視時間沒有差異。由此可見,60ms延遲時間的消失文本實驗結(jié)果并不支持“讀者提取詞 n上不同位置上漢字視覺信息所需時間不同”的假設(shè)。綜合0ms延遲時間和60ms延遲時間的消失文本實驗結(jié)果可以確定,讀者以整詞為單元編碼詞n的視覺信息。

    4 總討論

    閱讀過程中,讀者必須將文本的視覺信息轉(zhuǎn)化穩(wěn)定的編碼才能最終保證詞匯識別和閱讀理解的正常進(jìn)行(Pollatsek et al.,2006;Reichle et al.,2009)。消失文本范式是考察閱讀中視覺編碼過程的有效范式。借助該范式,研究者對英語閱讀和中文閱讀中的詞匯視覺編碼過程進(jìn)行廣泛研究,這些研究提示中文閱讀和英文閱讀中的詞匯視覺編碼存在較大差異。本研究通過兩項消失文本實驗分別考察預(yù)視和注視階段內(nèi)中文閱讀中的詞匯視覺編碼特點,以探查中文閱讀中的視覺編碼過程的語言特殊性特點。

    鑒于消失文本會改變閱讀中的眼動策略,兩項實驗通過檢查各消失條件影響總閱讀時間的差異模式探究主題。兩項證據(jù)可排除“消失文本影響句法與理解層面上信息加工而導(dǎo)致總閱讀時間變化”的可能性:1 研究采用極為簡單、通順容易理解的句子作為實驗材料,且消失條件都不能改變句子的原有句法結(jié)構(gòu),這樣就盡可能地減縮了句法、理解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2 句法與理解層面上信息加工發(fā)生較晚,若消失條件對之影響主導(dǎo)總閱讀時間的變異源,那么詞n上漢字消失條件中總閱讀時間應(yīng)該高于詞n+1上漢字消失條件,但兩項實驗結(jié)果與上述預(yù)測的趨勢相反。由此可見,消失條件主要通過影響詞匯加工,進(jìn)而延長總閱讀時間。

    4.1 中文閱讀中字詞視覺編碼的階段性特點

    實驗一檢驗讀者編碼詞n+1視覺信息的過程特點。以往的研究顯示,詞n+1延遲55ms后消失不會影響句子總閱讀時間(劉志方等,2011)。實驗一中60ms延遲時間消失文本條件的實際延遲時間達(dá)到75ms 左右,而結(jié)果卻顯示,該延遲時間下詞 n+1整體消失,與詞n+1上右側(cè)漢字消失都會影響句子總閱讀時間,詞匯興趣區(qū)內(nèi)眼動指標(biāo)結(jié)果也與上述趨勢相同。視角因素應(yīng)該是導(dǎo)致本研究與以往研究結(jié)果不一致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漢字呈現(xiàn)視角大于以往研究(劉志方等,2011),而根據(jù)以往研究可知,中文閱讀知覺廣度受到視角大小的影響,視角越大閱讀知覺廣度越小(Yan et al.,2015),與此同時,證據(jù)顯示從中央凹區(qū)域開始到副中央凹區(qū)域內(nèi)的文字加工速度逐漸降低(Schad &Engbert,2012;Schotter et al.,2014),這樣句子中漢字呈現(xiàn)視角變大同樣會導(dǎo)致詞n+1遠(yuǎn)離視覺加工速度較快的中央凹區(qū)域,因而本研究擴大單個漢字視角就為發(fā)現(xiàn),較長延遲時間下詞 n+1消失依然影響總閱讀時間,以及對詞n+1上不同位置上漢字進(jìn)行視覺編碼所需時間有所差異做好鋪墊。

    實驗一發(fā)現(xiàn):(1)阻礙詞n+1上漢字的視覺編碼消極影響總閱讀時間,及時消失的漢字距離注視點越近,消失漢字?jǐn)?shù)量越多,其對閱讀的影響就越為嚴(yán)重;(2)詞n+1上左側(cè)漢字視覺信息持續(xù)75ms將不影響閱讀中的字詞識別過程,而詞n+1上右側(cè)漢字視覺信息持續(xù)75ms仍不能保證閱讀中的字詞識別過程。對于此結(jié)果所能夠揭示問題而言,存在兩種可能。從直觀上看,盡管上述結(jié)果與假設(shè)“讀者基于漢字單元編碼詞 n+1的視覺信息”的預(yù)測一致;但如果讀者可基于單個漢字聯(lián)想或啟動出整個雙字詞匯(Devlin,Jamison,Matthews,&Gonnerman,2004),且基于詞匯上左側(cè)漢字聯(lián)想出整詞的難度低于基于右側(cè)漢字聯(lián)想出整詞的難度,那么“基于整詞編碼詞 n+1視覺信息”的假設(shè)同樣可以解釋上述結(jié)果。不過,根據(jù)以往文獻(xiàn)可知(Devlin et al.,2004),讀者對詞匯的凝視時間內(nèi)不足以導(dǎo)致聯(lián)想或啟動過程發(fā)生作用,除此之外,實驗二發(fā)現(xiàn)消失條件對總閱讀時間的影響不受消失漢字?jǐn)?shù)量的調(diào)節(jié),這些證據(jù)都可以排除“由單個漢字聯(lián)想到詞匯導(dǎo)致此結(jié)果”的可能。由此可見,實驗一表明不同位置上漢字視覺編碼在詞匯識別中所起的作用不盡相同,讀者編碼完成詞n+1內(nèi)不同漢字視覺信息的時程也不相同。

    以往研究證實,閱讀中雙字目標(biāo)詞匯的整詞特點(比如詞頻、背景對之的預(yù)測程度)對注視時間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獨立于其內(nèi)漢字特點的影響作用(Yan et al.,2006;Li,Bicknell,Liu,Wei,&Rayner,2014),這意味著至少在注視階段存在整詞單元的編碼。實驗二操控注視詞內(nèi)(詞 n)漢字的消失方式及其延遲時間,從視覺加工角度進(jìn)一步檢驗上述可能,結(jié)果發(fā)現(xiàn):(1)詞n上漢字及時消失對總閱讀時間的影響不受消失漢字?jǐn)?shù)量與消失漢字位置的調(diào)節(jié);(2)詞n上任何漢字視覺信息持續(xù)75ms都不影響閱讀中的字詞識別過程。上述結(jié)論也得到基于詞匯興趣區(qū)域內(nèi)眼動數(shù)據(jù)結(jié)果的進(jìn)一步支持,無論讀者是否能夠通過未消失的漢字聯(lián)想出整個詞匯,按照“以漢字為單元進(jìn)行編碼”假設(shè)都會預(yù)測,詞n上單個漢字消失對總閱讀時間的影響程度應(yīng)低于整個詞 n消失條件,因而實驗二提示,中文讀者以詞為單元編碼詞n的視覺信息。綜合實驗一和實驗二的結(jié)果可以確定,預(yù)視階段內(nèi)的文字視覺編碼主要是基于漢字單元,而對注視階段內(nèi)文字視覺編碼則主要是以整詞為單元。

    4.2 中文閱讀中字詞視覺編碼過程的語言特殊性

    中文讀者編碼詞n和詞n+1視覺信息所依據(jù)基本單元的差異提示中文閱讀文字編碼過程存在階段性特點。這種階段性特點與拼音文字有較大差異,拼音文字閱讀中,讀者只有將詞匯視覺信息編碼形成穩(wěn)定的表征就能保證詞匯的正常識別加工(Pollatsek et al.,2006;Reichle et al.,2009),拼音讀者基于詞匯單元識別字母、字母加工受制于其所在詞匯的加工,這意味著其基于詞匯單元編碼文本視覺信息(Schotter et al.,2014;Schad &Engbert,2012),可見拼音文字的視覺編碼過程是個單一階段的過程,而中文閱讀過程中同時存在基于漢字單元(主要針對預(yù)視范圍內(nèi)的字詞)和基于詞匯單元(主要針對正在被注視詞匯)的視覺信息編碼過程,這意味著中文閱讀中的視覺編碼過程至少是雙階段的過程,中文書面語言加工的這個特點在一定程度上與李興珊等人提出的“中文閱讀中的文字識別存在漢字層面和詞匯層面兩個加工階段”的觀點相吻合(Li et al.,2009;李興珊等,2011)。

    從編碼方式看,盡管視覺信息可被平行、自動獲取,但將文字視覺信息轉(zhuǎn)換成為穩(wěn)定編碼則必須需要注意資源參與(Pollatsek et al.,2006),以往研究發(fā)現(xiàn)英語詞n+1延遲60ms消失與其及時消失在相同程度上影響總閱讀時間,顯示注意資源以串行方式在相鄰詞匯上轉(zhuǎn)移,這意味英語讀者以串行方式編碼詞匯(Reichle et al.,2009)。然而,以往中文消失文本閱讀研究則發(fā)現(xiàn),中文詞 n+1延遲約 60ms后消失則不影響總閱讀時間(劉志方等,2011),本研究則發(fā)現(xiàn)詞n+1左側(cè)漢字延遲75ms消失后消失不影響閱讀效率,視角因素能夠解釋“為何詞n+1右側(cè)漢字延遲75ms消失后消失會影響總閱讀時間”,按照串行加工假設(shè),注意不能在注視開始的前75ms內(nèi)由詞n轉(zhuǎn)移至詞n+1,因而本結(jié)果同樣說明中文閱讀中的注意資源并行地分布在相鄰詞匯上。由此可見,對于中文文字視覺編碼方式的語言特殊性問題而言,英語讀者采用序列方式對多個詞匯進(jìn)行視覺編碼,他們在編碼詞n視覺信息時不能對詞n+1視覺信息進(jìn)行編碼(Rayner et al.,2006;Reichle et al.,2009);而中文讀者是以并行的方式編碼詞n+1上漢字的視覺信息,中文讀者在編碼詞n視覺信息的同時能夠編碼詞n+1的視覺信息,盡管這種編碼仍停留在漢字層面上,但這顯示中文書面文字編碼機制的特殊性。

    證據(jù)顯示,一旦拼音文字視覺信息轉(zhuǎn)換成為穩(wěn)定的視覺編碼,便可保證詞匯的正常識別,可見拼音文字的詞匯加工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約為 55ms)依賴于視覺信息(Pollatsek et al.,2006)。而綜合本研究的兩項實驗結(jié)果可知,中文詞匯識別對視覺信息的依賴較為嚴(yán)重。理由是,根據(jù)實驗一與以往研究結(jié)果可知,通常情況下中文讀者可在注視詞n的時間形成針對詞n+1上兩個漢字視覺信息的較為穩(wěn)定的編碼產(chǎn)品(劉志方等,2011);然而實驗二發(fā)現(xiàn),注視詞(詞 n)上的漢字及時消失仍會影響總閱讀時間,這意味預(yù)視階段內(nèi)所完成的漢字視覺編碼并不能夠支撐隨后的、注視階段內(nèi)的詞匯識別過程,中文讀者仍需要在注視階段繼續(xù)編碼相應(yīng)的視覺信息,以形成詞匯層面上的編碼,進(jìn)而保證閱讀理解正常進(jìn)行。中文閱讀中文字視覺信息的編碼過程存在先后兩個階段。這種特點也說明相對于拼音文字閱讀中詞匯識別過程,中文閱讀中的詞匯識別過程對視覺信息依賴程度較重。

    綜上可知,本文揭示中文閱讀中文字視覺信息的編碼過程存在以下特點:1中文閱讀中的字詞視覺信息編碼是個雙階段的編碼過程,2讀者能夠并行編碼漢字視覺信息但卻只能逐個獲取詞匯水平上的視覺編碼,3整個詞匯加工過程對視覺信息的依賴較重。總的來說,這些特點說明,相對于拼音文字(比如英語),中文讀者識別詞匯的加工過程較為特殊,且中文是種更加切底的視覺性文字(Zhou&Marslen-Wilson,2000;Perfetti et al.,2005;Yan et al.,2015;張學(xué)新等,2012)。當(dāng)然,本研究不能窮盡表達(dá)中文書面語言認(rèn)知的語言特殊性特點,其他方面的語言特殊性特點仍需要廣泛研究。

    4.3 中文閱讀中字詞視覺編碼過程的語言普遍性

    研究中文閱讀任務(wù)中的視覺信息編碼過程的語言特殊性,有利于最終了解其內(nèi)部機制,并反饋到認(rèn)識人類普遍的閱讀行為機制中。中文閱讀中詞匯視覺編碼過程符合語言普遍性規(guī)律也主要表現(xiàn)在漢字加工與詞匯加工兩個層面。對于中文閱讀而言,盡管大都研究將中文詞匯對應(yīng)拼音文字的詞匯,而不是將單個漢字對應(yīng)單個字母或者字母組合(馬國杰,李興珊,2012),但可以確定的是,多字詞中的單字與拼音文字中的字母都屬于“詞匯”單位的下級構(gòu)成,從這個意義上講兩者有較大的共同之處。拼音文字閱讀中所產(chǎn)生的共識是,讀者是以平行的方式加工詞匯內(nèi)部的字母(Schad &Engbert,2012;Schotter et al.,2014)。而本研究結(jié)果提示,中文閱讀中的漢字視覺編碼過程亦是遵循并行加工原則,由此可知,詞匯下級符號單元的識別加工方式問題上,中文閱讀基本符合語言普遍性規(guī)律。而本研究所揭示的詞匯識別層面上的語言普遍性特點主要是,中文與拼音文字閱讀中都存在基于詞匯單位的視覺編碼過程(Pollatsek et al.,2006)。從獲得詞匯層面上視覺編碼的方式來看,中文閱讀與英語閱讀相似,也即是兩種語言的讀者都是以序列方式獲取詞匯層面上的視覺編碼。

    理解中文閱讀中的文字識別機制問題,必須兼顧中文的語言特殊性及其普遍性特點。本文從視覺編碼角度探究上述問題,結(jié)果顯示中文讀者以并行方式編碼多個漢字的視覺信息,但詞形視覺編碼只能以序列的方式獲得。目前有假設(shè)模型認(rèn)為,中文多字詞識別中包含漢字與詞匯兩個加工階段,讀者并行地加工詞內(nèi)多個漢字,但卻以串行的方式識別詞匯(Li et al.,2009;李興珊等,2011)。視覺編碼是文字識別加工必經(jīng)的首要階段,本研究揭示的詞匯視覺編碼過程特點符合上述模型的假設(shè),這就將關(guān)于字詞加工方式的觀點推演至視覺編碼層面;本研究顯示中文文字識別加工對視覺信息的依賴性較重,這些發(fā)現(xiàn)對驗證和發(fā)展中文閱讀字詞識別模型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于詞匯方式(并行加工還是串行加工?)問題而言,一種折中的觀點認(rèn)為,詞匯加工的早期階段以并行方式進(jìn)行,而在晚期則遵循串行的方式(Engbert et al.,2005)。本研究發(fā)現(xiàn),預(yù)視階段中文讀者并行編碼詞內(nèi)漢字,注視階段才能逐個實現(xiàn)對整詞的視覺編碼,這顯然為調(diào)和串行與并行加工之爭提供了證據(jù)。當(dāng)然,對于中文閱讀中詞匯加工的語言特殊性與普遍性主題而言,仍需要大量的深入研究。

    5 結(jié)論

    中文閱讀中對特定詞匯進(jìn)行的視覺編碼可被區(qū)分成兩個階段:預(yù)視中讀者針對詞匯進(jìn)行其內(nèi)部漢字的視覺編碼,注視中讀者針對詞匯進(jìn)行整詞視覺編碼。

    Baayen,R.H.,Davidson,D.J.,&Bates,D.M.(2008).Mixed-effects modeling with crossed random effects for subjects and items.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59

    (4),390–412.Bai,X.J.,Meng,H.X.,Wang,J.X.,Tian,J.,Zang,C.L.,&Yan,G.L.(2011).The landing positions of dyslexic,age-matched and ability-matched children during reading spaced text.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43

    (8),851–862.[白學(xué)軍,孟紅霞,王敬欣,田靜,臧傳麗,閆國利.(2011).閱讀障礙兒童與其年齡和能力匹配兒童閱讀空格文本的注視位置效應(yīng).

    心理學(xué)報,43

    (8),851–862.]Bai,X.J.,Liang,F.F.,Blythe,H,I.,Zang,C.L.,Yan,G.L.,&Liversedge,S.P.(2013).Interword spacing effects on the acquisition of new vocabulary for readers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Reading,36

    (S1),S4?S17.Bai,X.J.,Yan,G.L.,Liversedge,S.P.,Zang,C.L.,&Rayner,K.(2008).Reading spaced and unspaced Chinese text: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34

    (5),1277?1287.Barr,D.J.,Levy,R.,Scheepers,C.,&Tily,H.J.(2013).Random effects structure for confirmatory hypothesis testing:Keep it maximal.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68

    (3),255–278.

    Bates,D.,Maechler,M.,&Bolker,B.(2011).LME4:Linear mixed-effects models using S4 classes.R Package Version 0.999375–39.Retrieved from http://CRAN.R-project.org/package=lme4

    Blythe,H.I.,H?iki?,T.,Bertam,R.,Liversedge,S.P.,&Hy?n?,J.(2011).Reading disappearing text:Why do children refixate words?

    Vision Research,51

    (1),84?92.Blythe,H.I.,Liang,F.F.,Zang,C.L.,Wang,J.X.,Yan,G.L.,Bai,X.J.,&Liversedge,S.P.(2012)Inserting spaces into Chinese text helps readers to learn new words:An eye movement study.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67

    (2),241–254.Blythe,H.I.,Liversedge,S.P.,Joseph,H.S.S.L.,White,S.J.,&Rayner,K.(2009).Visual information capture during fixations in reading for children and adults.

    Vision Research,49

    (12),1583–1591.Devlin,J.T.,Jamison,H.L.,Matthews,P.M.,&Gonnerman,L.M.(2004).Morphology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word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01

    (41),14984–14988.Engbert,R.,Longtin,A.,&Kliegl,R.(2002).A dynamical model of saccade generation in reading based on spatially distributed lexical processing.

    Vision Research,42

    (5),621–636.Engbert,R.,Nuthmann,A.,Richter,E.M.,&Kliegl,R.(2005).SWIFT:A dynamical model of saccade generation during reading.

    Psychological Review,112

    (4),777–813.Li,X.S.,Bicknell,K.,Liu,P.P.,Wei,W.,&Rayner,K.(2014).Reading is fundamentally similar across disparate writing systems:A systematic characterization of how words and characters influence eye movements in Chinese read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43

    (2),895?913.Li,X.S.,Gu,J.J.,Liu,P.P.,&Rayner,K.(2013).The advantage of word-based processing in Chinese reading: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39

    (3),879–889.Li,X.S.,Liu,P.P.,&Ma,G.J.(2011).Advances in cognitive mechanisms of word segmentation during Chinese reading.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9

    (4),459–470.[李興珊,劉萍萍,馬國杰.(2011).中文閱讀中詞切分的認(rèn)知機理述評.

    心理科學(xué)進(jìn)展,19

    (4),459–470.]Li,X.S.,Rayner,K.,&Cave,K.R.(2009).On the segmentation of Chinese words during reading.

    Cognitive Psychology,58

    (4),525–552.Liu,Z.F.,Wen,S.H.,&Zhang,F.(2014).Analysis of age characteristics on visual coding in Chinese reading: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30

    (4),411?419.[劉志方,翁世華,張鋒.(2014).中文閱讀中詞匯視覺編碼的年齡特征:來自眼動研究的證據(jù).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30

    (4),411?419.]Liu,Z.F.,Zhang,Z.J.,&Yang,G.F.(2015).Test the activation model of transforming characters to words in Chinese reading:Evidence from delay word-boundary effects.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8(9),1082–1092.

    [劉志方,張智君,楊桂芳.(2015).中文閱讀中的字詞激活模式:來自提示詞邊界延時效應(yīng)的證據(jù).心理學(xué)報,48(9),1082–1092.]

    Liu,Z.F.,Zhang,Z.J.,&Zhao,Y.J.(2011).The units saccade targeting based on and words procession style in Chinese reading:Evidences from disappearing text.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43

    (6),608–618.[劉志方,張智君,趙亞軍.(2011).漢語閱讀中眼跳目標(biāo)選擇單元以及詞匯加工方式:來自消失文本的實驗證據(jù).

    心理學(xué)報,43

    (6),608–618.]Liversedge,S.P.,Rayner,K.,White,S.J.,Vergilino-Perez,D.,Findlay,J.M.,&Kentridge,R.W.(2004).Eye movements when reading disappearing text:Is there a gap effect in reading?

    Vision Research,44

    (10),1013?1024.Ma,G.J.,&Li,X.S.(2012).Attention allocation during reading:Sequential or parallel.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

    (11),1755–1767.[馬國杰,李興珊.(2012).閱讀中的注意分配:序列與平行之爭.

    心理科學(xué)進(jìn)展,20

    (11),1755–1767.]Ma,G.J.,Li,X.S.,&Rayner,K.(2015).Readers extract character frequency information from nonfixated-target word at long pretarget fixations during Chinese read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41

    (5),1409–1419.Perfetti,C.A.,Liu,Y.,&Tan,L.H.(2005).The lexical constituency model:Some implications of research on Chinese for general theories of reading.

    Psychological Review,112

    (1),43–59.Pollatsek,A.,Reichle,E.D.,&Rayner,K.(2006).Tests of the E-Z Reader model:Exploring the interface between cognition and eye-movement control.

    Cognitive Psychology,52

    (1),1–56.Rayner,K.(1998).Eye movements in reading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20 years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124

    (3),372–422.Rayner,K.,Liversedge,S.P.,&White,S.J.(2006).Eye movements when reading disappearing text:The importance of the word to the right of fixation.

    Vision Research,46

    (3),310?323.Rayner,K.,Liversedge,S.P.,White,S.J.,&Vergilino-Perez,D.(2003).Reading disappearing text:Cognitive control of eye movements.

    Psychological Science,14

    (4),385?388.Rayner,K.,Yang,J.M.,Castelhano,M.S.,&Liversedge,S.P.(2010).Eye movements of older and younger readers when reading disappearing text.

    Psychology and Aging,26

    (1),214–223.Reichle,E.D.,Liversedge,S.P.,Pollatsek,A.,&Rayner,K.(2009).Encoding multiple words simultaneously in reading is implausible.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13

    (3),115?119.Reichle,E.D.,Pollatsek,A.,&Rayner,K.(2006).

    E-Z

    Reader:A cognitive-control,serial-attention model of eye-movement behavior during reading

    .Cognitive Systems Research,7

    (1),4?22.Reichle,E.D.,Rayner,K.,&Pollatsek,A.(2003).The E-Z reader model of eye-movement control in reading:Comparisons to other model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26

    (4),445?476.Reilly,R.G.,&Radach,R.(2006).Some empirical tests of an interactive activation model of eye movement control in reading.

    Cognitive System Research,7

    (1),34?55.Schad,D.J.,&Engbert,R.(2012).The zoom lens of attention:Simulating shuffled versus normal text reading using the SWIFT model.

    Visual Cognition,20

    (4-5),391–421.Schotter,E.R.,Reichle,E.D.,&Rayner,R.(2014).Rethinking parafoveal processing in reading:Serial attention models can explain semantic preview benefit and

    N

    +2 preview effects.

    Visual Cognition,22

    (3-4),309–333.Shen,D.L.,Bai,X.J.,Zang,C.L.,Yan,G.L.,Feng,B.C.,&Fang,X.H.(2010).Effect of word segmentation on beginners' reading: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42

    (2),159–172.[沈德立,白學(xué)軍,臧傳麗,閆國利,馮本才,范曉紅.(2010).詞切分對初學(xué)者句子閱讀影響的眼動研究.

    心理學(xué)報,42

    (2),159?172.]Shen,D.L.,Liversedge,S.P.,Tian,J.,Zang,C.L.,Cui,L.,Bai,X.J.,… Rayner,K.(2012).Eye movement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when reading spaced and unspaced Chinese tex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Applied,18

    (2),192–202.Shen,W.,&Li,X.S.(2012).The uniqueness of word superiority effect in Chinese read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7

    (35),3414–3420.[申薇,李興珊.(2012).中文閱讀中詞優(yōu)效應(yīng)的特異性.

    科學(xué)通報,57

    (35),3414–3420.]Su,H.,Liu,Z.F.,&Cao,L.R.(2016).The effects of word frequency and word predictability in preview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word segmentation in Chinese reading: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s.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48

    (6),625–636.[蘇衡,劉志方,曹立人.(2016).中文閱讀預(yù)視加工中的詞頻和預(yù)測性效應(yīng)及其對詞切分的啟示:基于眼動的證據(jù).

    心理學(xué)報,48

    (6),625–636.]Tan,L.H.,Spinks,J.A.,Eden,G.F.,Perfetti,C.A.,&Siok,W.T.(2005).Reading depends on writing,in Chines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02

    (24),8781–8785.Yan,G.L.,Liu,N.N.,Liang,F.F.,Liu,Z.F.,&Bai,X.J.(2015).The comparison of eye movements between Chinese children and adults when reading disappearing text.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47

    (3),300?318.[閆國利,劉妮娜,梁菲菲,劉志方,白學(xué)軍.(2015).中文讀者詞匯視覺信息獲取速度的發(fā)展——來自消失文本的證據(jù).

    心理學(xué)報,47

    (3),300?318.]Yan,G.L.,Tian,H.J.,Bai,X.J.,&Rayner,K.(2006).The effect of word and character frequency on the eye movements of Chinese reader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97

    (2),259–268.Yan,M.,Zhou,W.,Shu,H.,&Kliegl,R.(2015).Perceptual span depends on font size during the reading of Chinese sentenc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41

    (1),209–219.Yang,S.N.,&McConkie,G.W.(2004).Saccade generation during reading:Are words necessary?

    European 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logy,16

    (1-2),226?261.Zhang,X.X.,Fang,Z.,Du,Y.C.,Kong,L.Y.,Zhang,Q.,&Xing,Q.(2012).Centro-parietal N200: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component specific to Chinese visual word recognitio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7

    (13),1516?1532.[張學(xué)新,方卓,杜英春,孔令躍,張欽,邢強.(2012).頂中區(qū) N200:一個中文視覺詞匯識別特有的腦電反應(yīng).

    科學(xué)通報,57

    (5),332?347.]Zhou,X.L.,&Marslen-Wilson,W.(2000).The relative time course of semantic and phonological activation in reading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26

    (5),1245?1265.

    猜你喜歡
    詞匯實驗
    記一次有趣的實驗
    微型實驗里看“燃燒”
    本刊可直接用縮寫的常用詞匯
    一些常用詞匯可直接用縮寫
    做個怪怪長實驗
    本刊可直接用縮寫的常用詞匯
    一些常用詞匯可直接用縮寫
    NO與NO2相互轉(zhuǎn)化實驗的改進(jìn)
    實踐十號上的19項實驗
    太空探索(2016年5期)2016-07-12 15:17:55
    本刊可直接用縮寫的常用詞匯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男女边摸边吃奶| 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20202| 欧美日韩av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欧美 | 国产片内射在线| 中文字幕人妻熟女乱码| 久久免费观看电影|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宅男免费午夜|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老司机亚洲免费影院| 50天的宝宝边吃奶边哭怎么回事|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大香蕉久久成人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 免费黄频网站在线观看国产|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2区三区|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老鸭窝网址在线观看|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成年av动漫网址|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mp4|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涩受|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男女超爽视频在线观看| 考比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黄色|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999精品在线视频|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欧美中文综合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av教育| 久久性视频一级片| 男女之事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av有码第一页|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啦啦啦免费观看视频1|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午夜日韩欧美国产| 黑人猛操日本美女一级片|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久久免费观看电影|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kizo精华| 亚洲少妇的诱惑av|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午夜老司机福利片| 如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a在线网址| 亚洲情色 制服丝袜| 亚洲国产av影院在线观看|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91av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视频| videosex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 亚洲精品粉嫩美女一区| 1024香蕉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高清在线| 精品人妻在线不人妻| 91成人精品电影| 日本91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一区蜜桃| 999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国产精品影院久久| 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20202| 飞空精品影院首页| 激情视频va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亚洲三区欧美一区|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 秋霞在线观看毛片| 狂野欧美激情性bbbbbb| 一级黄色大片毛片| 精品福利观看|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mp4| 99热全是精品|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成人av| 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91福利影院|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区| 五月天丁香电影|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狂野欧美激情性bbbbbb|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9| 丝袜脚勾引网站|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一级黄色大片毛片|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二区|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9| 激情视频va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婷婷丁香在线五月|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可以免费在线观看a视频的电影网站|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在线观看www视频免费| 考比视频在线观看|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丝袜脚勾引网站|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 丰满饥渴人妻一区二区三| 丰满饥渴人妻一区二区三| 9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亚洲五月色婷婷综合| 少妇 在线观看|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色官网| 婷婷成人精品国产|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 亚洲精品国产av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午夜91福利影院| 美国免费a级毛片| 亚洲av片天天在线观看| 777米奇影视久久| 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啦啦啦中文免费视频观看日本| 久久 成人 亚洲| 亚洲中文日韩欧美视频|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搡老岳熟女国产| 啦啦啦免费观看视频1|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日韩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一区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出69影院| 亚洲,欧美精品.| 啦啦啦 在线观看视频|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永久免费av网站大全| 啪啪无遮挡十八禁网站| cao死你这个sao货| 成人手机av|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99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日本av免费视频播放| 如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熟女少妇八av免费久了|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在线av久久热|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精华液| 欧美大码av|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亚洲av片天天在线观看| 老司机在亚洲福利影院| 欧美日韩黄片免| 亚洲成人免费av在线播放| 国产真人三级小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爽|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91av网站免费观看| 最近最新免费中文字幕在线| a级片在线免费高清观看视频|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 亚洲伊人色综图|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卜| 最黄视频免费看| 中文字幕另类日韩欧美亚洲嫩草| 欧美在线黄色|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精品熟女少妇八av免费久了|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毛片微露脸 | 日韩制服丝袜自拍偷拍| 精品高清国产在线一区| av片东京热男人的天堂|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我要看黄色一级片免费的| √禁漫天堂资源中文www| 青草久久国产| 桃红色精品国产亚洲av| 大香蕉久久成人网| 极品人妻少妇av视频|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谢| 两个人看的免费小视频| 啦啦啦中文免费视频观看日本|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免费|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视频|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电影|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电影| 女人高潮潮喷娇喘18禁视频|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电影二区| 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 欧美黄色片欧美黄色片| 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久88av| 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观看| 国产麻豆69| 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捣出白浆h1v1| 丝袜美腿诱惑在线| 亚洲一码二码三码区别大吗| 桃红色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极品人妻少妇av视频| 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 av在线播放精品|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悠悠久久av| 美女中出高潮动态图| kizo精华| 亚洲性夜色夜夜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 免费在线观看黄色视频的| e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婷电影| 国产精品二区激情视频|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www.999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欧美成狂野欧美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色久视频|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费观| 精品人妻1区二区| 1024香蕉在线观看|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 国内视频|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 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欧美视频| 精品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本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制服诱惑二区|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青草综合色|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嫩草影视91久久|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国产男女超爽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日日夜夜操网爽|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久久中文字幕一级|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开放|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午夜日韩欧美国产|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欧美午夜高清在线| 久久人妻福利社区极品人妻图片|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777| 欧美中文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专区字幕在线|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mp4| 91字幕亚洲|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国产 | 欧美xxⅹ黑人| 99香蕉大伊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美女中出高潮动态图| 黑丝袜美女国产一区|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久久久久视频综合| 男男h啪啪无遮挡| 9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av视频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内射三级| 婷婷成人精品国产| a级片在线免费高清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奶|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丰满饥渴人妻一区二区三|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肉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了|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精品视频观看| 好男人电影高清在线观看|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8| 久久天躁狠狠躁夜夜2o2o|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精华液| 亚洲国产欧美网|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看| 1024香蕉在线观看| 最近最新免费中文字幕在线| 可以免费在线观看a视频的电影网站| 亚洲专区字幕在线| 少妇粗大呻吟视频|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成人免费| 91av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97色在线日韩免费| 国产1区2区3区精品|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黄色女人牲交| 岛国视频午夜一区免费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蜜臀| 哪里可以看免费的av片| 99在线人妻在线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视频| 一个人免费在线观看的高清视频| 亚洲av电影在线进入|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女| 一夜夜www| 黄片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日本撒尿小便嘘嘘汇集6|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久久99| 丁香六月欧美|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天天添夜夜摸| 可以在线观看的亚洲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999精品在线视频|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 www.www免费av| 亚洲在线自拍视频| 又粗又爽又猛毛片免费看| or卡值多少钱| 欧美3d第一页| 日本熟妇午夜|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 | 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第100页| 色在线成人网| 我要搜黄色片| 色av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 日本 欧美在线|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午夜两性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桃红色精品国产亚洲av|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av中文乱码字幕在线| 俄罗斯特黄特色一大片|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少妇熟女aⅴ在线视频| 午夜a级毛片| 黄片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人妻蜜桃| ponron亚洲| 极品教师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av一区麻豆|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影| 亚洲五月天丁香| 日本一本二区三区精品| 999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 欧美最黄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国产精品影院久久| av在线天堂中文字幕| e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亚洲精品一区av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美女被高潮喷水网站 |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精品中文| 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亚洲av电影在线进入| 精品日产1卡2卡| 午夜激情av网站|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9在线视频只有这里精品首页| 看片在线看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 国产男靠女视频免费网站| 99在线人妻在线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性生活片| 天天一区二区日本电影三级| 国产一级毛片七仙女欲春2| 亚洲激情在线av| 日韩大码丰满熟妇| 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二区|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给我免费播放毛片高清在线观看|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免费版|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吃奶|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色婷婷| 成人三级做爰电影|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88av欧美| 老司机午夜十八禁免费视频| 日韩欧美在线乱码|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 | 黄色丝袜av网址大全| 熟女电影av网| 男女床上黄色一级片免费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乱码|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午夜福利欧美成人| 欧美成狂野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日韩欧美视频| 18禁黄网站禁片免费观看直播| 久久久久国内视频| 日本 欧美在线| 国产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电影网av| 99久久久亚洲精品蜜臀av| 18禁美女被吸乳视频| 午夜久久久久精精品| 嫩草影视91久久| 亚洲一码二码三码区别大吗| 日本一本二区三区精品| 人人妻人人澡欧美一区二区| 日韩大码丰满熟妇|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一区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级在线毛片| 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一区二区|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亚洲精品粉嫩美女一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香蕉精品热| a级毛片a级免费在线| 亚洲avbb在线观看| 一进一出抽搐gif免费好疼| 制服丝袜大香蕉在线| 国内久久婷婷六月综合欲色啪|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内射|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视频| 国产又黄又爽又无遮挡在线|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黄色女人牲交| 三级毛片av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亚洲av电影在线进入|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不卡|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 欧美乱色亚洲激情| 国产精品久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涩受| 亚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 亚洲专区字幕在线| 丰满的人妻完整版| 三级毛片av免费|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88av欧美| 久久久久性生活片| 亚洲色图av天堂| 琪琪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6080| 天堂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网在线观看| 成人三级黄色视频| 色综合亚洲欧美另类图片| 好男人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欧美大码av| 动漫黄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九九香蕉| 50天的宝宝边吃奶边哭怎么回事| 国产精品久久久av美女十八| 欧美乱妇无乱码| 激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高清|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av网站|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久久99| 老司机靠b影院| 欧美在线一区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男人天堂| 亚洲自偷自拍图片 自拍| 19禁男女啪啪无遮挡网站| 婷婷丁香在线五月|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狠狠躁| 一级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专区国产一区二区| 99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精品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18禁观看日本|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香蕉av资源在线|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看吧| 淫秽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50天的宝宝边吃奶边哭怎么回事| 最好的美女福利视频网| 久久人人精品亚洲av| 日韩高清综合在线| 日韩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色综合欧美亚洲国产小说| 91字幕亚洲| 夜夜爽天天搞|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电影| 国产高清videossex| 国产精品久久久av美女十八|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天天一区二区日本电影三级|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蜜臀| 欧美一级毛片孕妇| 99国产极品粉嫩在线观看| 成人av在线播放网站| 日本黄色视频三级网站网址| 母亲3免费完整高清在线观看|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亚洲国产欧美人成| 淫妇啪啪啪对白视频| 他把我摸到了高潮在线观看| 精品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av鲁大|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专用| 亚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免费| 国产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 深夜精品福利| 国产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影| 性欧美人与动物交配| www.自偷自拍.com| 别揉我奶头~嗯~啊~动态视频| 亚洲 欧美 日韩 在线 免费| 色播亚洲综合网| 国产熟女xx| 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av麻豆狂野|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片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电影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 可以在线观看的亚洲视频|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久久久| 欧美黑人巨大hd|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国产欧美网| 亚洲中文av在线|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日韩欧美三级三区|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 亚洲自拍偷在线| 国产亚洲欧美98|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二区| x7x7x7水蜜桃|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国产成人av教育|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在线| 麻豆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麻豆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别揉我奶头~嗯~啊~动态视频|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mp4| av超薄肉色丝袜交足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东京热|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午夜高清在线| 亚洲天堂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在线观看jvid| 又爽又黄无遮挡网站| 身体一侧抽搐| 性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2|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