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亭亭
山東省新泰市汶城中學,山東 新泰 271219
淺談高中政治學科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郝亭亭*
山東省新泰市汶城中學,山東 新泰 271219
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到“核心素養(yǎng)體系”。研究指出高中生需要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高中生應具備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能力和素養(yǎng),突出強調個人道德修養(yǎng)、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fā)展、合作參與、創(chuàng)新實踐。高中政治課作為德育課程,在本學科中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起著關鍵作用。
核心素養(yǎng);高中政治
據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指出核心素養(yǎng)體系將成為課標修訂的依據。隨著時代發(fā)展,社會對人的綜合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面臨著更大挑戰(zhàn)。
自新課程改革以來,素質教育成效顯著,但“與立德樹人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
(一)重視智力培養(yǎng),忽視道德品質修養(yǎng),單純追求分數和升學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沒有引起重視;
(二)高校與中小學課程目標、內容有機銜接不夠,部分學科內容交叉重復,高中課程教材的內容陳舊;
(三)目前的高考及評價制度與新課程改革不配套,制約著教學改革的全面推進;
(四)教師育人意識和能力有待加強,還停留在教書層面,對課程資源開發(fā)利用不足。
(一)核心素養(yǎng)的界定
素養(yǎng)與素質同義,是指一個人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科學文化修養(yǎng),包括個人的道德品質、言談舉止、知識水平、實踐能力等各個方面。核心素養(yǎng)是指一般素養(yǎng)中最關鍵的道德品質、能力及精神面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信息素養(yǎng)。②思維素養(yǎng)。③人文素養(yǎng)。④專業(yè)素養(yǎng)。⑤身心素養(yǎng)。
(二)關于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界定
《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要重視高中學生在心理、智力、體能等方面的發(fā)展?jié)摿Γ槍ζ渌枷牖顒拥亩嘧冃浴⒖伤苄缘忍攸c,在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和各種生活關切的同時,恰當地采取釋疑解感、循循善誘的方式,幫助他們認同正確的價值標準、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雹偕鲜鲆鬄槲覀冊谡握n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學科素培養(yǎng)提供了依據。
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指的是高中生通過政治課的學習及自身的實踐活動,獲得相關的政治學科基礎知識和情感、觀念和道德品質的素養(yǎng)。所以,引導學生逐步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其終身發(fā)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基礎。筆者認為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以培養(yǎng)學生健康人格為宗旨,引導學生從更高的視野和境界上關注社會和人生,培養(yǎng)學生思考的興趣和品質,培養(yǎng)公民責任感,從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心理素質。
作為政治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挖掘課程資源,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核心素養(yǎng)內容
高中思想政治課教材中蘊涵著許多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高一《經濟生活》中的市場經濟道德觀念的教育;《政治生活》中的公民意識教育;高二《文化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與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包容性;《哲學與生活》中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都從不同的方面滲透著對學生的人格要求和品德教育。教師在備課與授課過程中應充分挖掘這一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如:在講“我們的中華文化”時,教育學生要包容他人,正如中華文化的包容性一樣;在講“意識的能動作用”時,教育學生要有高昂的精神,從而使我們奮發(fā)向上;在講授“事物都是一分為二”時,教育學生要一分為二的看待自我和他人,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正確對待學習中的困難和挫折;講到“量變和質變”時,教育學生要堅持到底,要有頑強的毅力,凡事要從點滴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在潛移默化中達到質的飛躍。另外,還可以從學生日常生活的考勤、考試、交作業(yè)而引起的后果等細節(jié)中,體驗誠信對于一個學生的重要性,進而達到情感的升華。
(二)從故事中引領學生的思維
在授課環(huán)節(jié),適當引入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讓其在思維碰撞和笑聲中領悟知識與人生道理。如:教授《生活與哲學》第一課“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授課中,筆者就引入寓言故事:
有一個人問上帝,他想知道到底天堂和地獄是什么樣子,于是上帝就說先帶他去看地獄,帶他來到一間房間,里面有一個長條形的桌子,桌上擺滿了各種很香的食物,桌子上面坐滿了人,每個人都面黃饑瘦,非常的饑餓,他們每人有一雙很長很長的筷子,他們把夾起的菜盡力想喂到自己的嘴里,可是由于筷子太長,沒有一個人能把菜喂到嘴里,所以這個房間所有的人都是非常痛苦的樣子,看著好吃的菜,卻吃不到!于是這個人就給上帝說:“太殘忍了吧,那帶我去天堂看看吧!”上帝說:“好啊,其實天堂就在地獄的隔壁!”于是他們來到隔壁的房間,看到的是同樣的長條桌子,同樣很好吃的菜,同樣的每人拿了一雙不可能喂到自己嘴里的筷子,不同的是他們都非常的開心!因為他們都把自己夾起的菜喂到了別人的嘴里,所以大家都吃到了美味,也非常的開心!!
學生陷入了沉思,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討論: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方式對待他人呢?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最終感悟到:人與人之間是需要多交流的,你怎樣去對待別人,別人就會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你的!
作為高中政治教師,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堅持在教學中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政治素養(yǎng),為學生和自己的終身發(fā)展奠定政治素養(yǎng)基礎。
[注 釋]
①羅燕芬.高中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實現途徑[J].教育導刊,2013(5).
[1]胡曉容.淺談小學語文如何應對核心素養(yǎng)教學[J].科學咨詢,2015(12).
[2]羅燕芬.高中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實現途徑[J].教育導刊,2013(5).
郝亭亭,碩士研究生,2011年畢業(yè)于西南大學,山東省新泰市汶城中學,高中政治教師,中學二級。
G
A
1006-0049-(2017)06-01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