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晶
河北建材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4
?
淺談泰山石文化與泰山地區(qū)石民俗文化現(xiàn)象
張翠晶*
河北建材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4
泰山是文化山,泰山石是文化石。從天子自古立泰山石行封禪大典,到鄉(xiāng)民壓泰山石乞子求福,供奉泰山石膜拜神靈,泰山的崇拜信仰與泰山奇石賞石文化自然融合,泰山地區(qū)的泰山石敢當、石人爺、小兒認石作干親、石村落石屋民居習俗等諸多石民俗文化現(xiàn)象是石崇拜的表現(xiàn)形式。
石崇拜;石敢當;石民俗;泰山石文化
在數(shù)千年的人類發(fā)展史中,石頭是人類文明的代表,是文化的載體和傳播者。社會上各種各樣的文化形態(tài)如食文化、茶文化、竹文化、石文化中,“石文化”歷史最悠久、影響最深遠、傳播最廣泛。在人類文明發(fā)展中,石頭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人類用石制工具,依賴石頭,膜拜石頭,到普遍的石頭信仰和各種民俗文化現(xiàn)象,乃至造就的奇特文化形態(tài)“賞石文化”賞石之風。泰山地區(qū)的石屋民居及石敢當信仰,拜石祭谷,結(jié)婚拜石,乞子拜石等一系列信仰民俗,全國多地信奉“泰山神”,用泰山石避禍驅(qū)邪,以及泰山奇石文化,都是石崇拜信仰的表現(xiàn)。
(一)泰山石崇拜及泰山石敢當
泰山被認為是能主生死,成萬物的神山[1]。《詩經(jīng)·魯頌》中歌道:“泰山巖巖,魯邦所瞻”?!豆騻鳌贰疤┥街?,膚寸生云,不崇朝而雨天下”,泰山石能興云致雨,以利天下。炎黃先民在泰山布靈石,焚柴草,行祭禮,是屬原始的靈石崇拜。自秦始皇登臨泰岱立石頌德,其后歷朝天子,封禪而置石者,代不乏人。千百年來,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無不把泰山石視為神物。他們立泰山石行封禪大典,壓泰山石乞子求福,供泰山石膜拜神靈,取泰山石為基作臺等。泰山石作為民族的“神石”名至實歸。歷代皇帝泰山封禪,對泰山石頂禮膜拜,以為泰山和泰山石能保佑社稷平安。不少農(nóng)婦登泰山至岱頂后,將石子壓在樹杈上,借“壓子”之名蓄意壓住子孫之“魂”可長命百歲。有的鑿塊小石塊帶回家,搗成碎粉,當藥引子,以鎮(zhèn)邪化病。
泰山被人們視為中華大地的“鎮(zhèn)宅石”,認為泰山石可鎮(zhèn)災厭殃,保佑村宅安全,這一泰山石崇拜現(xiàn)象逐漸演變?yōu)槊耖g風俗。泰山石敢當是遠古靈石崇拜的遺俗和變體[2]。在泰山地區(qū),人們將刻有“石敢當”字樣的石頭置于房屋墻壁,橋頭要沖房屋一角或村落路邊等來驅(qū)邪鎮(zhèn)宅。因為據(jù)古代中國陰陽家之言,在面對丁字路口的地方,地相兇險,乃妖魔鬼怪的彷徨游蕩之處,如立一寫有“石敢當”三字之碑,便可以免除災殃。
泰安市岱岳區(qū)道朗鎮(zhèn)西南的群山環(huán)抱中,有一個依山而建的名叫二奇樓村的古老石頭村落。該村的村標是村中央的一座全部用石頭砌成的二層石頭小樓,全部采用石頭干插壘成,沒有借助石頭以外的任何建筑材料,也沒有其他粘合劑,樓頂是采用石板遞進出拱式,能防雨不漏,在這座二層小樓的頂部豎立著一個石筍型的石頭,村民認為這是一個圖騰,即古人頂禮膜拜的石質(zhì)男性陽具“祖”圖騰?!皞髡f青年男女不能進入小樓,否則就會不孕?!贝迕穹曛卮蠊?jié)日都會在此祭拜。
(二)石神(石人老爺)對石神石像的崇拜,是歷史上石崇拜的演化
泰山岱廟天貺殿前有上下兩層寬闊的大露臺,露臺甬道中間有一玲瓏石卓然而立,名為“扶桑石”。按照民間說法,此扶桑石能納福去病,人們把這塊石頭當成幸福的象征,凡來泰山的人,都愿來摸摸扶桑石,祈求帶來福祉。泰山山頂碧霞祠內(nèi)有兩座御碑,至今流傳著用硬幣摩碰御碑以防病之俗。泰山附近村莊,仍有供奉的“石人老爺”神像?!短┌彩兄尽份d,石人老爺神像為漢代遺物。傳說因當?shù)匾归g鬼怪作亂,擾得雞犬不寧。為祈求平安,驅(qū)鬼鎮(zhèn)邪,鄉(xiāng)民立石人老爺神像。后人將石人老爺供奉為驅(qū)鬼怪、鎮(zhèn)妖邪、主功名、送子嗣、掌財富、賜福壽、醫(yī)百病、保一方平安的神靈,善男信女頂禮膜拜,香火不斷,十分興盛,成為人們祈福求安之地。泰安市岱岳區(qū)徂徠鎮(zhèn)許家莊村原先的石人老爺廟文革時遭破壞不復存在,殘留石像,后被水沖走流失,2000年又重新選址修繕石人老爺神府。附近鄉(xiāng)民深信石老爺神威,生意人逢年節(jié)來神府祭拜燒紙送錢祈求石老爺保佑財源茂盛,有病有災的鄉(xiāng)民祈求消災去禍。每年正月十六石人老爺壽辰,神府內(nèi)香火不斷,前來燒香磕頭消災祈福的鄉(xiāng)民絡繹不絕,初一、十五這一天更甚。若許愿祭拜后,病災驅(qū)除,會舉行還愿儀式為石人老爺掛袍,感謝石老爺庇佑。
(三)奉“石磨”、“石碾”為白虎神、龍虎神
泰山地區(qū),民間奉石磨、石碾(農(nóng)村打谷場上軋場院用的大石滾)為神靈。以石磨為白虎神、石碾為龍虎神,認為這些東西都很有靈氣,石質(zhì)的電線桿也不例外?;槿r,若院內(nèi)停放或者路途中遇到這類東西必包裹或張貼紅紙,以防婚娶隊伍路過時冒犯龍虎、白虎二神,免得神靈因此怪罪沖喜,使人生疾。泰安寧陽縣一帶,農(nóng)村蓋房時忌青石、白石混用,否則犯“龍虎斗”之忌,給房宅家人帶來厄運。
(四)小兒認石為干親
對石頭的信仰崇拜,在泰山地區(qū)農(nóng)村育兒習俗中也有所體現(xiàn)。泰安某些地方,若以前有子夭亡,父母會給新生孩子冠以“石頭”的乳名,期望小孩像石頭一樣長命百歲,健康茁壯。若孩子體弱多病或經(jīng)陰陽先生算命斷定命相不好,長大必克父母,破解辦法就是為其拜打谷場上修整場院用的大石滾(泰安當?shù)胤Q為“驢臼”)作干娘或干爺(俗稱“驢臼娘”或“驢臼爺”),希望神靈能給小兒轉(zhuǎn)移命相,消災驅(qū)邪,庇護孩子長命。若家中孩子認有“驢臼娘”或“驢臼爺”,在除夕夜,則攜酒菜、香火、紙錢、水餃來至谷場,在其認的“驢臼”上鋪裹紅紙,將紅線兩端栓系銅錢,搭在紅紙上,“驢臼”前擺酒菜供奉,小兒磕頭燒香口呼爺或娘,意即過年了,兒女來給娘爺送酒食、金錢。莒南縣泉子頭村有古遺存石雕半身女像,此地稱“老婆婆”,附近人家有到這里為新生兒拜干娘取石鎖的風俗:備好紅線、銅錢,以2-4枚雞蛋、一些糖果為供品,帶一男孩同行,一路來都不說話,不回頭,到石像前設供,跪拜,將紅線套在石像脖子上,將銅錢系在紅繩一端為墜頭。做成后從石像脖子上取下戴在男孩項下,回家再戴在新生兒項下,此物俗稱“石鎖子”[3]。
(五)石頭村落石屋民居
獨特的石灰?guī)r地質(zhì)構(gòu)造使得泰山地區(qū)人民靠石為生,衣食住行生活習俗均與石頭息息相關有所體現(xiàn)。上文提到泰安市道朗鎮(zhèn)有“靈石部落”之稱的二奇樓村,是一座群山之中的石頭村落,以原始狀態(tài)保存完好的古村落,石頭房、石樓、石頭墻、石頭大門、石質(zhì)水流子、石鋪巷路、石碾、石磨、石質(zhì)地下水窖,村里目之所及都是石頭所做,還有石盆、石槽、用于析出地瓜淀粉的石板、栓牛馬的石耳等石具,以及石塢山寨遺址、八卦兵營石城遺址等眾多石民俗文化遺存,村中也有狐仙山貞女石、送子石。典型魯中內(nèi)陸山區(qū)地帶的徂徠鎮(zhèn)依徂徠山的散落眾多小村落如小羅圈村,歷史遺跡、石文化遺存眾多,石屋民居多分布在山坡陡地,高低起伏,錯落有致,與周圍的青山融為一體,四季草木點綴,三季有花有果,散落在山上的民居院落多以三合院為主,布局自由,注重實用,批準為山東省級寫生攝影創(chuàng)作基地,以上兩個石村落典型,以其獨特的山區(qū)生態(tài)自然景觀和石文化遺存,正有待進一步的保護性開發(fā),帶動這一帶村落的旅游、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
泰山是文化山,泰山石是文化石。泰山石是國泰民安的象征、安邦定國的基礎,中國幾乎所有的古典文學名著,如《水滸傳》、《西游記》、《三國演義》、《聊齋志異》、《老殘游記》、《金瓶梅》等,都對泰山石有過精彩的描述,這一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名山大川中絕無僅有。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質(zhì)量的不斷提高,自2000年開始,華夏大地上對泰山石的推崇愈來愈烈,愛石、藏石、迷石、賞石、贊石者越來越多。泰山石中的“文字石”,“數(shù)字石”,“人物石”,“天文地理”“山水景觀”“花鳥魚蟲”等,或凸或凹,或動或靜,龍蛇飛舞,千變?nèi)f化,包羅萬象。泰山石產(chǎn)于泰山山脈周邊的溪流山谷,其質(zhì)地堅硬,基調(diào)沉穩(wěn)、凝重、渾厚,多以滲透、半滲透的紋理畫面而出現(xiàn),以其美麗多變的紋理而著名,泰山石以其古樸、蒼勁、凝重的格調(diào)名揚海內(nèi)外,又加上民間有泰山石能避邪、鎮(zhèn)宅等傳說,開始愈發(fā)受推崇,泰山奇石賞石收藏之風愈演愈烈。泰山奇石,以其靈性和豐富的文化底蘊,或置于庭院或道旁點綴園林景色,或美化城市環(huán)境還原大自然景觀,或被為官人士保官運亨通。
千百年來,從天子自古立泰山石行封禪大典,到鄉(xiāng)民壓泰山石乞子求福,供奉泰山石膜拜神靈,取泰山石為基作臺鎮(zhèn)宅辟邪,泰山的崇拜信仰與泰山奇石賞石文化自然融合起來。近些年伴隨著泰山石受到熱捧,隨之而來的私挖亂采現(xiàn)象愈演愈烈,泰山山體遭到破壞,泰山的自然景觀受到影響。泰山石資源的保護,泰山景觀的展現(xiàn),泰山旅游的發(fā)展與泰山旅游文化的傳承休戚相關。
[1]范正生.石來運轉(zhuǎn):泰山石的平安意識及期歷史地理考查[J].人文天下,2015,12(62):40.
[2]劉錫誠.石敢當:靈石崇拜的遺俗[J].東岳論叢,1993,04(19):89.
[3]山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山東省志民俗志[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282.
張翠晶(1981-),女,山東泰安人,管理學碩士,河北建材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旅游開發(fā)、文化旅游。
G127;B
A
1006-0049-(2017)11-01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