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淺議課堂交流展示活動的有效性
王娟
1.課堂交流展示過分追求形式,忽視深度,交流展示的內容缺少價值
交流展示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的課堂,尤其是一些公開課、示范課,很多交流展示活動的開展并不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課堂效率,而是為了追求形式,為了“交流展示”而交流展示,費時太多,收效甚微,從而嚴重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
2.課堂交流呈現(xiàn)虛假的繁榮,淡化規(guī)矩,課堂教學紀律混亂
新課程改革給教學帶來的一個最大變化是把學生激活了,課堂活躍,討論充分,合作熱鬧等等。但這種活躍的背后,隱藏著許多無效的行為,以至于教師有時感覺課越來越難上了,連課堂紀律也難以駕馭。以生為本,讓學生活躍,不是不講規(guī)矩,不是不要習慣。課堂教學的活躍必須建立在此基礎之上。在課堂交流展示時,我們要一手抓課堂“活躍”,一手抓課堂“規(guī)則”。
3.教師急功近利,缺少有效指導,沒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準備
學生交流展示要建立在課前充分預習、自學質疑的基礎上,教師要留給學生充足的自學時間,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小組的作用,讓學生先在學習小組內積極思考、大膽交流,然后在班級進行交流。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在沒有精心準備的前提下,隨便提出問題讓學生交流討論,且教師往往缺少必要的等待,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思考討論,提出問題后很快就會以暗示性的語言迅速把學生的思路、解決問題的方法“牽引”到設計好的標準化的路線上來。
4.教師顧此失彼,未能分層導學,擴大交流展示面
在交流展示活動中,教師要善于組織互動交流,促使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通過交流展示共享學習成果,最大限度地擴大交流展示的面。然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經(jīng)常看到,那些性格內向、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參與課堂活動非常少,甚至好像成為課堂的局外人。因此,教師要注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按照學生自愿組合、互幫互助、充分發(fā)揮個人特長的原則,組成學習小組,每位學生都要積極參與活動。要注意輪換小組代表,注意學生自發(fā)交流展示與教師臨時指定交流展示人員相結合。這樣才能實現(xiàn)交流展示的目的,促進每位學生不斷進步和發(fā)展。
有鑒于此,我們要摒棄毫無意義的虛華外套,指導學生有效地與教師、其他學生交流展示,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教師應讓學生明確課堂交流展示的內容和范圍
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讓學生能明確每次課堂內容交流展示的目的和內容,把課堂內容的交流展示作為一種能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發(fā)展的有效手段。交流展示的內容要有針對性,要彰顯重點、體現(xiàn)難點。教師應當在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基礎上設計課堂上要交流展示的問題,從而使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掌握重點,達到學習目標的要求。課堂交流展示的問題應當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更要教師精心設計好相應的坡度。課堂交流展示的問題的難度既要略高于小組成員的個人研究水平,如此可以使學生能自覺地形成小組的合作討論;而課堂交流展示的問題的難度又要略低于小組的整體水平,是經(jīng)過討論小組的努力能夠得到解決的這類問題。在預習中,學生已掌握的內容就不必要再進行交流展示了,交流展示的內容要緊緊圍繞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教師還要及時注意各學習小組長收集到的組員都感到疑惑的問題,以便在接下來的小組討論、師生釋疑中進行探究性學習。
2.教師要營造氛圍,參與學生活動,注意進行角色互換
在教學中,我們要努力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開展交流展示活動。教師可以把不同層次、不同風格的同學組合在一起,讓他們優(yōu)勢互補互相帶動;有時為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充分展示自我,可以讓他們自由組合。同時,在交流時,教師盡量找出其中的“亮點”進行肯定,使學生樂于交流、會交流。引導學生把收集到的抽象內容用自己的語言變得生動、鮮活,淺顯易懂。同學們一旦掌握了交流方式,就會興趣盎然,課堂氣氛會更加活躍。
課堂交流展示尊重學生的主體價值,給了學生廣闊的舞臺,對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非常有意義的。但并不是說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就只是個普通的觀眾,忽略或完全不要教師的主導作用。在課堂內容交流展示時,教師已經(jīng)不單單是組織者了,也應該是學生課堂交流展示的參與者,教師與學生在課堂內容的展示中就應當要進行一定的角色轉換。在課堂內容的展示時,教師應當盡量去巡視每個小組的精彩討論,并能夠參與進一些小組的討論中去,可以輔導小組討論,也可以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對討論的細節(jié)進行質疑,使小組的交流展示更加有效。教師要傾聽并關注同學的反應,不要頻繁打斷學生發(fā)言,要注意傾聽與歸納,使后面進行合作探究、精講點撥時能做到有的放矢。
3.教師應當合理指導每一次課堂交流展示的形式和方法
學生交流展示的方式多種多樣,有口頭交流,也有書面交流;可以個體之間進行交流,也可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交流展示活動。在交流展示過程中,教師既要尊重每一個學生,讓學生自己決定交流展示的方式,使交流活動成為學生自學質疑的真實反映,成為學生真實情感的自然流露,又要指導學生合理選擇課堂交流展示的形式和方法。教師要善于組織互動交流,促使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通過交流展示共享學習成果??上刃〗M交流展示,然后進行全班交流展示,最大限度地擴大交流展示的面。教師應指導學生在表達時注意自己能夠理解的層面,把自己所做的事簡明扼要地描述出來,把自己所收集到的資料用自己的語言進行交流。其他同學要主動質疑和補充,促進課堂互動生成。交流展示的方式要充分考慮學校、學生的條件,要符合學生當前的認知水平。對于課堂交流展示中出現(xiàn)一些比較深刻的問題,學生解答有一定的難度時,教師可以試著將它分解成若干個簡單的問題或者予以點撥提示,這樣就有利于學生有效進行討論。
實踐證明,交流展示是培養(yǎng)學生自信、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有效途徑,也是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對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我們應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摒棄虛華,提高學生交流展示活動的有效性,更好地為高中語文教學服務。
★作者單位:青海師范大學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