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
實現(xiàn)語文閱讀高效教學的策略
陳昭
自從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整個高中語文教學體系從教學理念到教學活動的開展都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新舊教學模式的碰撞為教師帶來了燦爛的教學智慧,我們欣喜地看到當前教學模式中各方面的逐漸成熟,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帶來了全新的活力。
但在實際教學中依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在今后的教學中要發(fā)掘其中的潛力,對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傳承與革新,切實采取能提高教學實效性的策略,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與閱讀能力。那么,將針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語文教師應該采取哪些策略實現(xiàn)高效教學呢?
語文本就是一門“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結合的學科,作為一門人文學科,一方面能夠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讓學生成為一個熱愛生活、善待生活的人;而語文也作為一門語言的學科,另一方面也是學生賴以生存的工具,通過有效的學習,幫助學生提高個人表達情感的能力與閱讀的技巧,以勝任生活與工作中的種種任務,促進全面的發(fā)展。所以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要兼顧這兩個重要的特性,在要求學生掌握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加強學生的精神文明建設。
將文章講解與實際練習進行有機結合就是一個行之有效的策略。在閱讀課上,教師從文章的結構、文法、情感多方面地進行剖析,讓學生全面直觀地了解一篇文章到底好在哪里,在其中又體現(xiàn)了哪些切實存在的技巧。同時,教師要致力于營造一個寬松的文化氛圍,讓學生接受人文的熏陶,感受到語文的魅力,進而激發(fā)學習的興趣,提升個人的文化素養(yǎng)。并且教師要在文章講解之后,適當?shù)亓艚o學生實際練習的機會,將在課堂上學到的技巧切實運用在閱讀中,學會用多角度的眼光來解讀一篇文章,深刻地了解其中的內涵,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遇到的問題。如,教師在對一篇文章的白描手法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先把白描手法做簡單的介紹,再帶到文章背景中做全面的講解,然后選擇另一段運用白描手法的文段,讓學生獨自進行賞析,解釋在白描手法當中的內涵與情感。這樣一來,學生學到的知識可以馬上得到實踐,幫助學生真切地掌握閱讀的技能,這樣的閱讀課堂是當之無愧的高效課堂。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只有通過一點點的閱讀積累,學到賢者的思想,轉換為自己的智慧,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真諦。在閱讀的過程中,實際上是把前人的經(jīng)驗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轉換為自己的思想。久而久之,閱讀便成為了學生增長見識,提升能力的一個渠道。自然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也要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讓學生在生活中能夠時不時地拿起一本書來閱讀,不為了提升語文成績,也不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只為感受不一樣的人生,看一看未曾去過的地方。
閱讀不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一項任務,而是學生感悟生活,發(fā)現(xiàn)美的一個窗口,往往于不經(jīng)意的閱讀中發(fā)現(xiàn)人生的真諦、生活的樂趣。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不應該把閱讀教學看做是學生必要完成的一個任務,而是將閱讀變?yōu)閷W生的一個習慣,把閱讀融入到生活中就是最高境界。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教師要注意幾個重要的原則。首先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要固定教學的模式,而將閱讀當成是一個欣賞美的過程;其次教師可以利用身邊一切可用的資源,為學生推薦可讀的讀物,讓學生在空閑之余能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閱讀一本好書;最后教師可以適當性地建立獎懲機制,利用它來監(jiān)督學生的日常閱讀,對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給予獎勵。這樣一來,學生不需要教師過多的引導,就能在閱讀的海洋里暢游了。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始終要能根據(jù)實際的情況,進行靈活的改革,不能采取野蠻教學將學生閱讀的興趣扼殺在搖籃中,而要運用科學的策略進行引導,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與習慣。以往的教學中,大部分的教師都比較注重知識的灌輸,并且在課堂上缺乏有效的互動,使教師處于課堂的主導地位,而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在這樣的氛圍下閱讀興趣是難以激發(fā)的。
教師改善課堂教學模式,把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是十分必要的。教師可以科學地運用情境教學法,營造一個與文章相似的情境,讓學生真實地走進文章,感受作者筆下的人物在哪個時刻又有怎樣的所思所感。如,教師進行《蜀道難》一文教學時,可以通過多媒體系統(tǒng)設置相似的情境,在真實的情境下,學生能有更直接的體驗,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且在直觀的情境中幫助學生感受到蜀道難于上青天的景象,達到教師的教學目標。
總而言之,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實現(xiàn)高效的閱讀教學才能實現(xiàn)高中語文的整體性進步。并且在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指出,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幫助學生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成為社會的可造之材。語文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內容,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選擇科學的教學策略,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讓學生獲得全面的進步。
★作者單位:江西贛州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