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益遠 蔡中齊 沙秀秀 滕 毅 蔡 偉
(浙江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中藥學院,浙江 寧波 315100)
基于多元教學模式的高職院校中藥鑒定技術(shù)課程探討※
羅益遠 蔡中齊 沙秀秀 滕 毅 蔡 偉
(浙江醫(yī)藥高等??茖W校中藥學院,浙江 寧波 315100)
中藥鑒定技術(shù)是高職院校中藥專業(yè)中實踐性較強的重要專業(yè)課程,本文基于多元化教學模式的特點,通過興趣培養(yǎng)、理論教學、實驗實訓教學、課外實踐教學模式,并進一步探討具體實施為一案和可操作性,以期為高等職業(yè)院校的中藥鑒定技術(shù)教學改革提供一個新視角和實例。
中藥鑒定技術(shù);高職院校;多元教學;興趣培養(yǎng);理論教學;實訓教學
中藥鑒定技術(shù)是高職院校中藥專業(yè)中實踐性較強的重要專業(yè)課程,在中藥專業(yè)知識結(jié)構(gòu)中起著重要作用。學生通過中藥鑒定技術(shù)的學習,在學習現(xiàn)代鑒定方法的同時繼承傳統(tǒng)鑒別經(jīng)驗,為將來從事中藥的真?zhèn)舞b別、質(zhì)量評價及中藥相關(guān)實驗操作等工作打下基礎(chǔ)。課程設(shè)置主要由理論課程和實驗實訓兩部分構(gòu)成,而實驗實訓又包括顯微實驗和中藥材識別。中藥鑒定技術(shù)課程知識點多、技術(shù)性強,學生學好難度較大,無法記住枯燥的理論知識。理論課程上一般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給學生講解中藥的來源、產(chǎn)地、加工、性狀、顯微、理化等知識[1],老師課堂抽查、期末進行考核。中藥顯微實驗一般與理論課程同步進行,老師先講解實驗內(nèi)容,學生自己做顯微實驗。中藥材識別實訓課主要由學生自主認藥為主,因此實驗實訓沒有明顯教學成果,無法確保學生知識點掌握的程度。同時職業(yè)院校學生普遍學習積極性的缺失、自我意識較為薄弱。因此如何保證學生達到中藥鑒定技術(shù)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是每個中藥鑒定教師思考的一個問題。多元化教學模式是在完成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的前提下,通過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結(jié)合理論實驗實訓教學,對學生進行多元化的考核評價方式,使學生從無知到充滿興趣、理論聯(lián)系實踐、走出課堂、多維立體教學進行探索。
興趣的培養(yǎng)對學生課程學習具有重要的影響。對于每年的新生入學,中藥學院對學生進行新生教育、組織學生參觀中藥標本館和百草園,以及每年組織的中藥文化藝術(shù)節(jié)、“中藥傳統(tǒng)技能大賽”小助手和中藥標本館小助理的選拔,初步讓學生感知傳統(tǒng)中藥魅力并產(chǎn)生好奇心,激發(fā)學生濃厚學習興趣。隨著專業(yè)基礎(chǔ)課藥用植物學、實用中藥與方劑的學習,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對傳統(tǒng)中藥的濃厚興趣及強烈的求知、探索欲望,對未來的學習充滿了憧憬和期盼。
根據(jù)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在一學期內(nèi)完成200余種中藥材的來源、產(chǎn)地、采收加工、性狀鑒別、顯微鑒別、理化鑒別、化學成分等的學習。目前中藥鑒定教學方式多元化,以多媒體PPT、板書、視頻為主要教授手段。課程涉及到的中藥味數(shù)多,知識點分散,倘若采取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結(jié)果往往就是老師教得辛苦、學生感覺課堂無味。因此,在教學中需對原有教學內(nèi)容進行重新梳理,重點突出,提綱挈領(lǐng),并形成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在講授理論課的同時,引導學生總結(jié)知識點,尋找規(guī)律性,把握中藥鑒定的基本理論和核心內(nèi)容。例如,在根及根莖中藥鑒別中以根入藥的品種何首烏、太子參、草烏、天冬、麥冬、百部、地黃、郁金、白蘞可以總結(jié)一句口訣“塊根何太草、二東百地金”;以根莖入藥的品種延胡索、三棱、澤瀉、半夏、天麻、天南星、白及可以總結(jié)成“兩天三瀉胡半白”;同樣,以根及根莖入藥的中藥大黃、紫菀、茜草、虎杖、龍膽、山豆根、藁本、甘草、徐長卿、羌活、威靈仙和丹參可以總結(jié)成“菀西虎杖黃龍膽,山高草長搶仙丹”。另外具有特殊特征的中藥的性狀和顯微鑒別中特殊術(shù)語的總結(jié),如何首烏的“云錦花紋”、白芷的“疙瘩丁”、黨參的 “獅子盤頭”、小茴香的“鑲嵌細胞”、海馬的“馬頭蛇尾瓦楞身”、蒼術(shù)的“起霜”及“朱砂點”、豆科藥材及黃柏的“晶鞘纖維”等[2]。加工過程中需要“發(fā)汗”、蒸、煮、刮皮、抽心的藥材總結(jié);表面藥材為白色、類白色、紅色、棕紅的、紫紅色;斷面是黑色的;或者從氣味角度總結(jié)味苦、味極苦、味澀、味麻舌;氣清香、特異;含有晶鞘纖維、方晶、簇晶、砂晶等的藥材總結(jié);含有樹脂道、油室、油管、油細胞等的藥材總結(jié)等等。通過總結(jié),讓學生認識到中藥鑒定雖然知識點龐雜,也是可以探討規(guī)律的,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中藥顯微實驗一般情況下與理論課程同步進行,要求學生使用顯微鏡對藥材 (飲片)粉末、解離組織或表面制片及含藥材粉末的制劑中藥材的組織、細胞或內(nèi)含物等特征進行鑒別。學生掌握顯微鑒別的適用范圍、顯微鏡的使用方法、粉末片的制作,熟記每味藥味的顯微特征,掌握手工繪圖的基本方法[3]。
中藥材識別通常是二百種左右常用中藥按照不同入藥部位(如根、花、果實、種子、皮等)、植物、動物或礦物藥歸類。在開展中藥飲片識別教學時,引導學生思考通過中藥的傳統(tǒng)經(jīng)驗鑒別,從眼觀、手摸、鼻聞、口嘗,甚至是水試和火試的方法鑒別所看到的中藥。觀看藥材的形態(tài)(例如長、寬、短、狹、長圓形或短圓形等)、大?。ㄋ幉牡拈L短、粗細和厚度)、顏色(藥材在自然光下的顏色及光澤度)、表面特征(藥材的表面是否光滑、粗糙、有無皺紋、皮孔、鱗片等)、藥材的質(zhì)地(藥材輕重、軟硬、堅韌、疏松、致密、黏性、粉性或者角質(zhì))、斷面(觀看藥材斷面和折斷面的特征)、氣味(藥材的特殊香氣或臭味、藥材的味感)。要求學生要善于從書本中對性狀鑒別進行總結(jié),對理論課上講的專業(yè)術(shù)語如懷中抱月、蚯蚓頭、獅子盤頭、菊花心、車輪紋、羅盤紋等進行辨認,用自己的語言將所看到的藥材進行描述,加深學生的記憶認識。然而,對有些特殊的特征,如天麻的鸚哥嘴,引導學生去觀察和思考,并告訴學生怎么看出鸚哥嘴,以加強學生印象及理解。另外對于有的特征如何首烏的云錦花紋,由于加工過程中有的切成塊狀的,因此云錦花紋不易觀察。通過中藥飲片外觀識別教學,可以使學生在觀察飲片帶著問題思考,從而有的放矢。
中藥鑒定技術(shù)課程實踐性強,識別中藥僅僅通過實訓課的24學時是不夠的,要求必需長期反復(fù)接觸所學藥材。為便于學生直觀掌握中藥具體品種的鑒定知識,培養(yǎng)學生識別中藥材及中藥飲片的能力,學校建設(shè)了現(xiàn)代化的中藥標本館。該館館藏豐富,可容納較多學生。一樓主要為常用飲片展示區(qū),內(nèi)設(shè)根及根莖類、莖木類、皮類、花葉類、果實及種子類、動物類及礦物類中藥及其飲片200多種,三樓展為主題展館,主要展示的是浸漬標本63種及蠟葉標本100余種,還有一些名貴中草藥如冬蟲夏草、牛黃、羚羊角、馬寶、豹骨、沉香、阿膠、穿山甲、靈芝、琥珀等100余種。完全滿足進行中藥鑒定學的形態(tài)教學部分。每年標本館從新生中選拔素質(zhì)較高、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作為標本館助理,舉行素質(zhì)拓展課程,由助理在中藥標本館進行授課,講解藥材的來源及藥用部位時可讓學生或者參觀人員首先觀察藥材的原植物標本,再進行藥材及飲片與其偽品、相似品種的觀察與識別,從而使學生更系統(tǒng)、更全面地掌握相關(guān)知識,且更有興趣,印象深刻。而對于某類藥材的學習,在中藥標本館的授課過程中,除了讓學生學習并觀察教學大綱要求的藥材品種之外,亦可進行其他藥材品種的拓展學習,使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chǔ)上具有不斷學習的能力。為了使學生掌握過硬的基本功,積極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進入標本館接觸中藥,識別中藥。
為了多視角評價學生的綜合成績,使學生的最終成績能較客觀地反映該同學的中藥鑒定專業(yè)水平。學生成績以期末理論考試、數(shù)碼互動顯微實驗、中藥鑒定實訓成績和課外實踐成果展示等多種方式綜合評估。同時通過多種活動“師生藥用植物園共建”“浙江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微信交流平臺”、浙江省職業(yè)院校和全國職業(yè)院校中藥傳統(tǒng)技能大賽等。適當選題,培養(yǎng)同學在中藥鑒定方面的科研能力和創(chuàng)新性,鍛造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中藥鑒定學是一門實踐性強、能力要求高的學科。在其教學過程中,只要是能夠達到提高實踐鑒別能力的方法手段都可以使用。通過興趣培養(yǎng)、理論教學、實驗實訓教學、課外實踐教學模式,學生從無知到充滿興趣、從理論到實踐、從課堂到課外的多維立體教學進行探索。學生不僅增強了學習該課程的長久興趣,更能提高對中藥材及中藥飲片的識別能力,掌握該課程的學習方法,增強實踐能力。
[1]張欽德.中藥鑒定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50-52.
[2]鐘可,周漢華,丁寧,等.《中藥鑒定學》性狀鑒別經(jīng)驗術(shù)語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J].中國中醫(yī)基礎(chǔ)醫(yī)學雜志,2016,22(8):1105-1106.
[3]杜沛霖,周雨晴,傅鵬,等.中藥鑒定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究[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7,13(6):158-159.
Research on the Course of Authent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Multi-mode Teaching Mode
LUO Yiyuan,CAI Zhongqi,SHA Xiuxiu,TENG Yi,CAI Wei
(Schoo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Zhejiang Pharmaceutical College,Zhejiang Province,Ningbo 351100,China)
The course of authent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course in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versified teaching model,through interest training,theory teaching,experimental practice teaching,extracurricular practice teaching mode,and to further explore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lan and operation,in order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or teaching re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and example.
authent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multi-mode teaching;interest cultivation;practice and teaching
10.3969/j.issn.1672-2779.2017.19.011
1672-2779(2017)-19-0027-02
浙江省教育廳優(yōu)勢專業(yè)中藥專業(yè)二級項目
2017-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