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晗
(哈爾濱市第九中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高中音樂教學對奧爾夫教學法因地制宜地使用
王 晗
(哈爾濱市第九中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產(chǎn)生已經(jīng)將近八十年的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以其哲理化的教學思想和高效率、人性化的教育模式,至今仍在世界各地風靡。在現(xiàn)階段高中音樂教學前景黯淡、低效率的背景下,高中的音樂課堂更應當積極吸取國外的優(yōu)秀理論精華,為己所用。該論文中,論述了奧爾夫教學法對高中音樂教學的積極作用,并在論文的主體段落思索了高中音樂教學將奧爾夫教學法因地制宜使用的一些措施。
音樂;高中;奧爾夫;教學法;教學;因地制宜
在當前高考競爭日趨激烈、考試節(jié)奏日益加快的形勢下,中國高中的音樂教學普遍面臨著課程數(shù)量少、教學內容空洞、教學環(huán)節(jié)單調的危機。這樣無疑會使高中學生對音樂缺乏學習興趣、覺得音樂沒有用處?,F(xiàn)在絕大多數(shù)的高中學生都缺乏主動探求的審美意識和深層次的審美能力,容易沉溺于流行的通俗文化甚至暴力美學,這些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一定程度上和我國高中音樂教育的缺位有關系。因此,社會各界都應該強化對于音樂教學的重視。對于高中的音樂教師而言,就應當以高中有限的課時為載體,優(yōu)化教學的環(huán)節(jié),革新教學的內容,以此來促進學生通過對高中音樂課程的學習,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豐富內在的生命體驗,強化外在的人生觀體現(xiàn)。我認為,音樂教育理念中的奧爾夫教學法,被運用到高中的音樂教學中極為合適,但由于中國高中教育教學和國外相比有其特殊性,所以該教學法在中國高中應該經(jīng)過教師的一番考量與調整,因地制宜地在高中的音樂教學中運用。
奧爾夫教學法由德國著名音樂家、教育家卡爾·奧爾夫(Carl Orff)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提出并完善??枴W爾夫的音樂理論立足于古希臘、古羅馬的哲學思想,他認為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是所有人生來就有的欲望和能力,而發(fā)聲器官和樂器只不過是人類表現(xiàn)自己的載體,音樂教育的首要任務,就在于不斷地啟發(fā)和提升這種本能的表現(xiàn)力。奧爾夫教學法的主要內容是重視節(jié)奏、旋律練習,并且在學習者學習音樂的時候進行動作的搭配。運用奧爾夫教學法,要遵循以下這三個原則:一切的教育教學活動都要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習者要通過親身實踐,主動學習音樂;重視對學習者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面對的學習者是整整一個班級數(shù)量眾多的學生,學生的數(shù)量如此之多,每個學生的音樂天賦又各有所長。如果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僅僅是單向地灌輸音樂理論,甚至僅僅是教學生視唱練耳或者簡單的幾首歌曲,那么雖然的確會有一部分有這方面天賦的學生會因此有所收獲,但大多數(shù)天賦不在這方面的學生會因為這樣的教學而感到學習吃力、收獲不多,嚴重的甚至會產(chǎn)生厭學、自卑的心理。而奧爾夫提出的音樂的本質是自我表現(xiàn)的理論和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原則,可以讓一個班級所有的學生都能在學習中充分發(fā)揮自己已有的音樂天賦,從而體驗到在學習活動中的存在感與成就感,教師也可以在有限的教學活動中有效增加學生在音樂領域的學習獲得。
(一)班級教學中的即興創(chuàng)作教學
由于高中生有考試和升學壓力,并且受到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程度的制約,大多數(shù)的高中都沒有為學生提供專業(yè)化的音樂學習場所,樂器也根本無法做到學生人手一個。所以只能在教室的簡單條件下進行授課,但其實教師還是可以讓學生在音樂課上進行即興創(chuàng)作與表現(xiàn)的。在教室中,學生可以通過拍擊桌面來表現(xiàn)旋律的變換,可以通過對桌面拍擊、捶擊的變換來表現(xiàn)音色的變換,可以通過嗓音來表現(xiàn)自身的情感。
例如,我在對高中二年級某班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該班級的同學僅用了一節(jié)課時間,就通過團體合作、小組分工,自編自演了一個脫胎于高中語文課文《逍遙游》的團體音樂劇。該劇中的歌詞為語文課文原文,旋律是班級同學自主創(chuàng)作的。演出的時候,同學們使用男聲與女聲或分或合的切換來表達氣氛的變化,用拍擊桌面的節(jié)奏和強度來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還有同學邊唱邊做動作,表達鯤鵬之間的切換。該演出情景交融,聲色俱美。
(二)讓學生自主感知專業(yè)的音樂
如果高中的音樂教學僅僅停留在讓學生即興創(chuàng)作的階段,那么學生只會形成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并且使自己的音樂水平得以提高。但是與此同時,教師也必須引領學生去了解、接觸音樂學科的專業(yè)知識,否則,學生就無法形成一套與世界、與學術接軌的審美方式,這很容易對他們的世界觀產(chǎn)生不良影響。
我的教學方式是針對高一學年,給學生布置下任務,自己查資料,在每節(jié)課的上課開始五分鐘,都讓一名同學在講臺上介紹隨便一種和音樂有關的物品或者和音樂有關的事情,來廣泛提升學生在音樂方面的知識水平。針對高二學年,我會每個月用一節(jié)課的前半段時間介紹一種樂器的來歷、相關故事、相關著名曲目,之后進行該樂器的展示,讓學生輪流自由地擺弄、體驗,以此來引領學生了解專業(yè)的音樂知識。
以上是我個人對高中音樂教學的一些膚淺的、微不足道的思考,有不當之處,還望各位指正。奧爾夫教學法在中國高中的音樂教學領域中還有很長的本土化、因地制宜的路要走,這需要所有音樂教師的鉆研和社會各界的鼎力配合。
[1]王璐.突出主體 即興創(chuàng)造——淺談奧爾夫教學法中即興性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新西部(下半月),2010(03):207-208.
[2]王麗新.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本土化的制約因素[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2):234-236.
[3]任華.奧爾夫兒童早期音樂教育[J].大舞臺,2011(01):172-173.
[4]王麗新.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與我國音樂新課標的契合性解讀[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4):289-291.
[5]奧爾夫.在“音樂生活”會上的演說[J].奧爾夫學院年刊, 1966(1):966.
[6]張前,王次炤.音樂美學基礎[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
[7]謝嘉幸,郁文武.音樂教育與教學法(修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王晗(1990—),男,哈爾濱市第九中學,研究方向:古埃及音樂、教育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