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凌虹
(海南師范大學 教育與心理學院,海南 海口 571158)
高等教育研究
社會文化理論視域下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
逯凌虹
(海南師范大學 教育與心理學院,海南 ???571158)
維果斯基提出的社會文化理論認為人類認知的發(fā)展是個人主體與其所處的社會文化歷史環(huán)境不斷交互的結果。社會文化理論把學習看作是一種建構過程,并關注學習的社會性、文化性。在學習理論的基礎上,社會文化理論提出的關于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教學過程等的基本教學思想,對以語言文化交流為根本目的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社會文化理論;建構;大學英語寫作;教學
社會文化理論作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一個分支,認為知識的學習除了受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外,還受到文化、歷史和風俗習慣背景等的影響。1999年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本)明確指出:“文化與語言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有助于促進語言英語能力的提高”。[1]大學英語教學需要學生在了解英語國家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習俗等社會環(huán)境的基礎上進行,才能使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英語語言的學習。另外,我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中增加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翻譯和寫作,要求學生具備用英語向外國人介紹中國文化的能力,體現(xiàn)了在英語學習中滲透國學的趨勢。寫作作為一種重要的溝通方法,在交流傳播文化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根據(jù)相關研究,結合日常英語寫作教學觀察分析,筆者認為制約學生英語寫作學習的最大障礙并不是語言形式本身,如詞匯、語法、句子結構等,而是語言文化知識的欠缺。因此,本文嘗試從社會文化理論出發(fā),分析其對英語寫作教學的啟示。我們希望能從文化交際的角度進行英語寫作教學,培養(yǎng)學生恰當?shù)厥褂谜Z言進行跨文化寫作交流的能力。
社會文化理論是關于人的認知如何發(fā)展的理論。[2]該理論認為,人的心智活動本質上是社會的,人類認知的發(fā)展是個人主體與其所處的社會文化歷史環(huán)境(或稱客體)不斷交互的結果,[3]且交互并不直接發(fā)生,連接二者并促成發(fā)展的是工具及其中介作用。[2]中介通過工具和符號來實現(xiàn),人們通過工具控制和調節(jié)外在行為,通過語言符號調節(jié)內(nèi)在意識。工具和符號都與特定文化相關,又稱文化制品。人類通過語言和符號,在人類和世界之間建立一種間接的中介關系。社會文化理論的核心思想,即人的高級心理智能是通過中介實現(xiàn)的。語言學習,屬于高級心理智能的范疇。社會互動和心理語言過程并不是彼此獨立的,社會互動和文化制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nèi)绾握{節(jié)自己的心理過程。具體而言,二語寫作習得過程,就是學習者運用工具和語言在社會互動中學習寫作的過程。
社會文化理論把學習看作是一種建構過程,其關注學習的社會性,重視知識學習與文化、歷史、風俗習慣背景的密切聯(lián)系,強調知識主要來源于不同的社會實踐活動。個體是在一定的社會交往、社會規(guī)范、社會文化等背景條件下,以自己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為基礎,通過一系列活動解決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最終達到活動的目標。[4](P183)學習應該像實際活動一樣展開,個體在為達到某種目標而進行的實踐活動中解決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從而學習某種知識。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對問題的提出和解決都處于主動地位,而且可以獲得一定的外部支持,有利于把“最近發(fā)展區(qū)”水平轉化為現(xiàn)實水平,推動知識和學習向更高層次發(fā)展。
社會文化理論在其認知學習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關于教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這有助于將其理論應用于教育教學實際。
教學目標是教學理論與實踐中的一個根本性問題,社會文化認知理論把社會和文化適應作為教學目標之一,把理解的認識過程和有用的“意義建構”作為教學的核心目標。[4](P212)作為一個認識者,學生在生存和感知過程中所做的就是建構有用的概念。教學過程中該教師應盡可能激勵和支持這種有用的意義建構過程,創(chuàng)設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環(huán)境和真實任務,讓學生面對復雜的學習情況,解決一些真實具體的問題,建構靈活有用的知識。另外,建構主義把理解掌握專業(yè)知識也作為教學的目標,只不過學科知識不被理解為絕對正確的和沒有矛盾的真理,而是理解為由科學家個人描述的、認識一致所形成的一種結論。
對于教學活動,社會文化理論認為好的教學活動應該具有以下特點:
1.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
2.創(chuàng)設的教學環(huán)境豐富、真實。強調在真實情境中進行教學,應開發(fā)圍繞現(xiàn)實問題的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能夠表征知識結構、促進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社會化的真實情境,將學生嵌入復雜的現(xiàn)實世界。[5](P351)
3.互動協(xié)作學習。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構對于事物的理解,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標準理解,但可以通過學生的合作使理解更加豐富和全面。
4.提供充分的學習資源。要為學生建構知識的意義提供各種信息條件,如豐富的學習環(huán)境,包括更多的表現(xiàn)場所、建構工具等。
社會文化理論強調教學過程是建構和理解的過程,是在教師促進下學生積極主動地建構自己理解的過程。[4](P221)學習是通過學生已有知識、態(tài)度和興趣與新經(jīng)驗進行相互作用而發(fā)生,是學生從其內(nèi)部建構自己的理解過程。教學必須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態(tài)度和興趣出發(fā),精密設計能夠給學生提供經(jīng)驗的情境,使學生便于建構自己的理解,然后在教師的促進下,由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
作為一種交際工具,英語知識和應用能力需要在交往中得到應用,在實踐中得到提高。英語寫作作為英語應用能力之一,是英語語言知識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其能力提高與知識的建構、拓展、應用密不可分。大學英語教師多零散講解寫作技巧和策略,內(nèi)容多與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掛鉤,多結構講解,少內(nèi)涵講解。大學生多不喜歡寫作、寫作訓練少、寫作內(nèi)容空泛、缺乏真情實感。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課堂寫作教學情境對學生英語寫作具有決定性的影響,[6]社會文化理論所強調的情境教學、文化教學對學生英語寫作學習有很大啟示。
只有對中西方社會文化有比較全面深入的了解,中國學習者才能做好英語的學習。語言是一個國家文化的載體,承載著一個國家的經(jīng)濟、政治、歷史,國民的態(tài)度、價值觀等。在中國與西方國家交流頻率深度增加的國際背景下,學生學習英語不僅需要了解西方文化,更需要深入掌握中國文化,能夠用英語來介紹中國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增強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寫作必須建立在自己的思想之上。學生需要在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搜集背景資料,構建新的認識。大多數(shù)學生存在對傳統(tǒng)文化、社會熱點等了解不足且關注不夠的問題。寫作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相關的寫作素材,廣泛搜集與作文主題相關的各種網(wǎng)絡、期刊雜志信息,并以文本或語音形式呈現(xiàn)。學生在搜集材料過程中可以提高閱讀能力、聽力水平,讀聽寫相結合,實現(xiàn)知識的綜合建構,提高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同時,在資料搜集過程中可以實現(xiàn)自己對相關主題的綜合認識,提高寫作交流的內(nèi)容深度,避免內(nèi)容空洞、泛泛而談。
創(chuàng)設與寫作主題相關,盡可能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和思想感情,能引發(fā)學生思考、求知、表現(xiàn)的學習情境。學生在真實環(huán)境中的內(nèi)心感受和體驗比僅僅聆聽教師的講解更能促進意義建構的進行。[7]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與作文立意相同的圖片、動畫、歌曲、視頻等材料,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的事件情景和語言環(huán)境中,有情可抒、有感而發(fā)。如布置一篇“Friendship”主題的作文,可以觀看一段與“友誼”有關的英文視頻,如:“The Pursuit of Happiness”;或分享一篇與“友誼”有關的簡報;或朗誦英文詩歌,如:“On the Wings of a Butterfly”(Written by Corky Ferguson),讓學生在充分感受的基礎上進行寫作。
教師也可充分利用教學素材,引導學生對實踐文本進行縮寫、擴寫、續(xù)寫、改寫等練習。在對原文整理、加工、總結的思考過程中,在原文信息和情境的依托下,學生更容易自我?guī)?,產(chǎn)生對知識的內(nèi)在理解和體驗。在學生充分準備的前提下,教師可以進一步要求學生借助多種教學設備和資源,把作文主題通過對話、歌曲、游戲、演講、辯論、話劇等形式呈現(xiàn),將意義建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與創(chuàng)作相聯(lián)系,使學生獲得寫作靈感。
在英語寫作教學中要貫徹教師為指導、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引入合作學習機制,鼓勵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學習,采用小組討論、互評作文等活動,讓小組成員共享寫作材料、交流寫作技巧。教師要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平等、寬松的課堂氣氛,愛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鼓勵學生暢所欲言。通過小組協(xié)作學習,學生可以在獨立探索的基礎上展開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借鑒吸收他人思維的閃光點,激活豐富自己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在交互式協(xié)作中,學生共享了群體的經(jīng)驗和智慧,實現(xiàn)了知識的廣泛遷移,促進了對學習內(nèi)容廣泛深刻的理解和內(nèi)化,提高了思維活動效率。[8]同時,協(xié)作過程增進了學生之間的理解和友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平等意識和團隊觀念,使學生獲得了學習的快樂,學習過程變得主動、輕松、愉悅。
形成性評價是一種過渡性評價,其核心在于為教學提供最佳反饋信息,指導教學實踐。[9](P324)形成性評價可以反映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缺陷、不足和困難進而改進學生的學習;可以讓學生體驗點滴進步、明確發(fā)展方向進而強化學生的學習。形成性評價還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方式從被動接受式轉變?yōu)樽灾?、合作、探究式,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和責任意識。英語寫作課堂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的形成性評價方式,如: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可以采用組內(nèi)互評、組間互評。
寫作結束后,教師可要求各小組成員交換習作,相互評改。學生在評閱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同學的良言佳句、體會同學的思想精華、反思自己的不足,對認知結構進行重組和改造,進而整合和構建新的正確的意義體系。期間教師可以歸納和列舉作文中出現(xiàn)的典型問題,并加以擴展,使學生發(fā)生知識的“同化”和“順應”。組內(nèi)互評后,教師可選擇典型作文展示,讓學生進行組間討論和互評,然后教師和學生一起修正。最后教師可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反思、自評和修改。通過多種形式的評價,使學生在動態(tài)學習過程中體驗成功、取得收獲,并實現(xiàn)自我的不斷完善和提高。
大學生的英語寫作學習僅僅 靠課堂上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英語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加強學生個人知識的積累。比如,可以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供學生課外自主學習,可以加強自身課程的建設,如建設作文語料庫、英語寫作網(wǎng)絡課程等,同時還可以依靠網(wǎng)上的寫作資源,如愛課程網(wǎng)、批改網(wǎng)等,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寫作練習、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另外,寫作能力的提高與英語閱讀等其它能力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學生要多方面涉獵信息,尤其是與社會文化有關的信息,提高自己的英語綜合能力。
[1]張蓮,孫有中.基于社會文化理論視角的英語專業(yè)寫作課程改革實踐[J].外語界,2014,(5).
[2]Vygotsky,L.S.Mind in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M].Cambrige,MA: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78.
[3]Wertsch,J.V.Vygotskyand theSocialFormation ofMind[M].Cambri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
[4]王有智.學習心理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5]莫雷,張衛(wèi)(等).學習心理研究[M].佛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
[6]趙劍鋒.社會文化理論視角下的大學生英語寫作策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4.
[7]鄭太年.學校學習的反思與重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8]韋儲學.建構主義理論及其對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啟示[J].高教論壇,2008,(3).
[9]張景煥.教育心理學[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
Vygotsky's Sociocultural Theory regard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ognition as the result of continuous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 subject and its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ociocultural Theory regards learning as a constructive process,and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s of society and culture.On the basis of learning theory,Sociocultural Theory puts forward the basic teaching ideas about teaching objectives,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eaching process.These teaching ideas have important enlightening effect on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with the purpose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exchange.
Sociocultural Theory;construction;college English writing;teaching
H319.1
A
(2017)04-0031-03
2017-03-12
逯凌虹(1984-),女,山東淄博人,淄博師范高等??茖W校外語教育系講師,海南師范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在讀碩士,主要從事小學教育、英語課程與教學論研究。
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