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句容市袁巷中心幼兒園 喻興艷
有效互動,促進游戲向更高水平發(fā)展
江蘇省句容市袁巷中心幼兒園 喻興艷
游戲,作為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是幼兒在幼兒園里的主要活動。但并不是所有的游戲都是好游戲。教師促進幼兒游戲水平提高的最好辦法,就是評估眼前游戲的質(zhì)量。通常,我們把游戲分成三種不同的水平:第一種水平,混亂失控的游戲;第二種水平,簡單重復的游戲;第三種水平,有目的的、復雜的、能夠讓兒童聚精會神的游戲。
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知道他們的目的是為幼兒提供支持和腳手架,幫助幼兒游戲達到更高水平。在促進幼兒游戲時,教師有多種選擇,若教師采取有助于提升游戲水平的方式與幼兒互動,可以使混亂失控的游戲得到改善,并使幼兒以積極的、建設性的方式繼續(xù)進行高水平的游戲。
有些時候,對于個別孩子,需要教師去引發(fā)游戲。如果看到孩子在游戲區(qū)漫無目的地閑逛或自己沒有能力加入游戲之中,我們可以走近詢問他想做什么。如果孩子沒有任何想法,教師可以提出幾個建議讓孩子參考,或者帶著他走近正在進行的游戲中,幫助他融入游戲。
玩小車游戲
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一群孩子在綠道玩著新投放的輪胎小車,車輪在路面滾動發(fā)出轟隆轟隆的聲響,和孩子們歡快的笑聲融合成了一串美妙的音符。這樣的場景里,只有桂齊林一人獨自坐在綠道邊的棗樹下,“傻傻”地看著別人,時不時還在傻笑。教師在一旁觀察許久,發(fā)現(xiàn)每人用一個小車在玩,原來桂齊林是因為沒有小車才不能加入這個游戲。這時,教師走過去問:“這里已經(jīng)沒有小車了,那邊還有其他的玩具,你可以去那邊玩。”桂齊林搖搖頭:“我不想玩別的玩具?!苯處熈私獾浇裉焖呐d趣只在小車上,又提出建議:“那我們要想一個辦法和他們一起玩才行?!焙芸?,桂齊林想到了一個新的玩法,于是教師帶著他走到推小車玩的小宇旁邊,教師說:“小宇,桂齊林有一個很不錯的想法,可以讓玩小車變得更有趣,想不想試試?”小宇好奇地問:“是什么想法?”桂齊林說:“你可以坐進輪胎小車里當乘客,讓我來做你的司機替你開車。”小宇一聽,這個主意不錯,爽快地同意了。桂齊林成功加入了這個游戲,他們的玩法還被其他幼兒效仿,原來獨自一人推車的玩法紛紛變成了兩人組合,又有幾個孩子也加入進來,綠道上孩子們的笑聲更歡快了。
如果教師看到了混亂失控和簡單重復的游戲,就需要幫助幼兒引發(fā)新的建設性的游戲。
玩小車游戲(續(xù))
綠道上的兩兩組合輪胎小車游戲很快發(fā)展成為三人和四人組合,同一輛小車上的乘客和司機變得多起來,每個組合都希望自己的小車開得更快。推車的孩子都使出了全身力氣推小車,小車被推得飛快,坐在車里的乘客更是刺激得發(fā)出刺耳的笑聲,嘴巴還大聲叫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游戲變得越來越失控,教師在一旁已經(jīng)擔心到安全問題,是馬上停止這個游戲還是引發(fā)新的游戲?教師選擇了第二種——引發(fā)新的游戲。他找來了一副手套,站在綠道的中間,擺出了一個交警指揮的動作。聰明的孩子們馬上明白了教師的角色,原來飛快的小車很快減速下來。教師此刻問道:“誰愿意來做交警?”孩子紛紛舉起小手,教師又問:“交警一定知道很多的交通規(guī)則,你能說出幾條?”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紅燈停、綠燈行,不可以闖紅燈”“開車不能喝酒”“開車不能超速”……教師鼓勵孩子找來硬紙板和彩筆,制作了各種各樣的規(guī)則標志,掛在了綠道兩邊顯眼的位置,掛好后,教師脫下手套給一個孩子戴上?,F(xiàn)在,有了交警,有了規(guī)則標志的提示,游戲變得更加有趣和有序。
提高游戲水平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適時介入和退出便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一旦游戲開始,教師就要觀察幼兒在游戲時表露出來的細微線索,從而知道該何時介入,何時退出。當看到以下情形,教師就是時候該介入了:(1)幼兒一次次地重復某些行為;(2)幼兒在協(xié)商角色和職責時變得沮喪起來;(3)幼兒陸續(xù)離開當前的游戲區(qū),越來越少的幼兒留下來繼續(xù)游戲。
醫(yī)院游戲
游戲開始了,辰辰穿起了醫(yī)生的白大褂,樂樂和心怡穿上了護士服,他們在“愛心醫(yī)院”做好了準備工作,迎接病人的到來。過了5分鐘還不見一個病人。樂樂著急了,急匆匆地跑到老師的身邊,氣呼呼地說:“老師,怎么一個病人都沒有???”老師說:“再等等呢!”又過了2分鐘,樂樂有點按捺不住了,一副無奈的樣子,眼神已經(jīng)游離到了隔壁的小餐館游戲。辰辰也不耐煩了,用筆在處方上胡亂的畫著。老師見此情形,明白是時候要介入了。于是走上前去詢問:“請問醫(yī)生,今天可以體檢嗎?”樂樂見老師走進來,馬上湊上前去,主動說道:“可以可以!請問你需要檢查哪里?”老師說:“量一下身高體重?!背匠结t(yī)生馬上拿出處方開始給老師開體檢單,樂樂很默契地去準備尺和稱,當看到墻上的視力表時還主動問道:“要不要再測下視力?”老師同意了。由于老師個子太高,他們沒有辦法為老師量身高,最后,辰辰想到了辦法,讓老師躺下來量,可小床又太小躺不下,老師只能躺在地上。游戲立刻變得豐富起來,還引來了其他幼兒圍觀。
從醫(yī)院游戲中可以看出,由于教師的及時介入,中班孩子的角色游戲的主題得到擴展,情節(jié)得到了發(fā)展。
教師帶著意圖介入游戲,但如果逗留得過久沒有適時退出,就可能無意中接管了這個游戲。教師需要反思,幼兒是否是游戲的主人?幼兒是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幼兒是否是在僅僅遵循我的指導?如果是這些情況,幼兒的游戲水平就可能從高水平回落到了簡單重復游戲的水平。教師要學會看懂幼兒在游戲中透露出的線索,明白自己應何時退出。
醫(yī)院游戲(續(xù))
當教師被辰辰要求躺在地上量身高時,好幾名孩子都覺得很好玩,圍在醫(yī)院門口看著不愿離去。教師此時意識到圍觀的幾名幼兒對醫(yī)院游戲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興趣,可以參與到這個游戲中來,而自己此時可以退出游戲了?!昂伲?,還有涵涵,這個體檢不錯,要不要參加?”兩個小伙伴點著頭愿意參加,辰辰醫(yī)生見又有兩人加入,更加提高了興趣。“請稍等一下,這里馬上就好?!苯處熀芸焱瓿闪怂畜w檢項目,離開了醫(yī)院。醫(yī)生和護士又忙著去為彤彤和涵涵體檢,游戲繼續(xù)持續(xù)了20分鐘。
教師要銘記,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地讓幼兒主導游戲。當我們有意識地參與其中,想要提升幼兒的認知技能、與同伴互動的能力或是角色扮演能力時,你需要為他們的學習提供支架,幼兒才能得到最佳的發(fā)展。一旦幼兒達到了那個發(fā)展水平,教師就要退出,將主動權(quán)交給幼兒。
教師該如何在游戲中訓練和指導幼兒呢?除了在游戲方法上指導之外,對于有些幼兒還需要教師在旁邊充當伙伴、進行示范、在游戲過程中與之交流。
蛋糕店游戲
老師在瓦屋農(nóng)莊小餐廳開設了一個新的游戲——蛋糕店。蛋糕店里提供了各種制作蛋糕需要的原料、蛋糕盒、訂單等。樂樂每天都選擇進這個區(qū),但他從不參與制作蛋糕的過程,而是在旁邊看著小伙伴們制作各式蛋糕,或者不停地擺弄已經(jīng)做好的蛋糕。老師觀察了幾天,對樂樂的行為感到好奇,但并沒有干預,只是更加留意地觀察。一次,老師聽到樂樂說了一句:“寶寶的生日蛋糕做好了嗎?我要送貨去了?!笨僧斔玫降案獾臅r候又是不停地擺弄。教師這才意識到樂樂是在扮演送貨人的角色,只是他并不知道送貨人到底該做些什么。這時,教師找來一個小車,幫助樂樂把蛋糕放到車上,然后拿著訂單把裝好蛋糕的小車和樂樂一起推到娃娃家,教師提醒媽媽收下蛋糕后一定要在訂單上簽字并付錢,樂樂帶著訂單和錢回到蛋糕店,繼續(xù)給另一家送貨。
在游戲中直接指導幼兒,教師不僅要關注角色游戲,同時也要參與積木區(qū)、操作區(qū)和其他感知游戲。教師為幼兒示范如何用不同的方式使用材料,并用語言或其他表征行為描述游戲中思考的過程,將有助于游戲往更高水平發(fā)展。
手工區(qū)松球游戲
最近,手工區(qū)投放了新的游戲材料—松球,孩子們對松球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涵涵今天想要用松球做一只仙鶴。他找來了幾根樹枝,試圖用樹枝做仙鶴兩條長長的腿和長長的脖子,用松球做身體。辰辰先用海綿膠來連接樹枝和松球,但他發(fā)現(xiàn)這樣不行,嘗試了好幾次,要么一碰就掉下來,要么膠用得太多白色部分露出來很不好看。教師看到這個情景,從旁邊的超輕黏土里取出一塊,粘在松球的底部,然后把樹枝輕輕插進黏土里,這下成功了,松球和樹枝成功地連接了起來。辰辰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黏土是非常好的連接材料,他用白色的黏土連接了身體和脖子,還用黏土捏出了頭的造型。為了讓仙鶴看上去更有整體感,老師建議用白色黏土把脖子的那根樹枝包裹起來,并延伸到身體以下。在老師的引導下,辰辰做出了一只非常漂亮的仙鶴。
對于以上策略,教師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綜合運用。在不同的游戲場景中,教師要思考哪種策略最能幫助幼兒更有建設性地、更加投入地參與到持久而高水平的游戲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