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蒙
(中共常州市委黨校,江蘇常州 213016)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辦好中國的事,關鍵在黨。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一個重要論斷。歷史已經并將繼續(xù)向我們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華民族的復興必然是空想!黨的十八以來,我們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方針政策,并在“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引領下取得了一系列黨建方面的輝煌成就,向人民交上了滿意的答卷。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就要堅持以加強黨的長期執(zhí)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為著力點,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1]寥寥數言,卻向大家明確指明了新時代背景下黨的建設這個新的偉大工程的宏偉目標。與此前相比,這次提出的黨建新目標有幾處新突破,即突出強調黨的領導、黨的政治建設、強調增強本領。其中,十九大報告特別指出,在黨的建設這個整體性系統(tǒng)工作中,具有統(tǒng)領作用、擺在首位的,是黨的政治建設。黨的政治建設事關黨的政治方向、政治路線、政治決策制定和實施的根本問題,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著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
黨的政治建設是指無產階級政黨為保證其在政治上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實現既定的政治目標,而進行的政治上的一系列建設。主要內容是指執(zhí)政黨為加強自身建設而在政治方面所進行的工作,即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以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和方法,在總結經驗,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出黨在一定時期的正確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并用這樣的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教育全體黨員和干部,使他們在政治上和黨中央保持一致.在實踐斗爭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正確的前進方向,使黨的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得到有效落實。[2]黨的政治建設包括三個主要的層次:即制定和實施黨的政治綱領,制定和實施黨的政治路線,制定和實施具體的工作路線、方針和政策。[3]這三個層次相互關聯,環(huán)環(huán)相扣,構成黨的政治建設的基本內涵。
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實踐中、從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中、從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政治建設的探索中,我們可以看出:能否搞好黨的政治建設,直接關系到黨的性質。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在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的新的偉大工程的號召下,進一步總結黨的政治建設的基本經驗, 對于探索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原則要求和現實路徑,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突出黨的政治建設,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立場的集中體現
在共產黨成立之初,黨的政治建設就為無產階級革命導師所關注。1847年, 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立世界上第一個國際性的工人階級政黨時,給這個黨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共產黨。并提出鮮明的政治任務和目標,將暴力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無產階級專政、領導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作為黨不變的政治路線并為此而奮斗終生。馬克思針對“蘇黎世三人團”攻擊德國社會民主黨是“片面的工人黨”,應該吸收資產階級參加黨的叫囂,曾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是“反對黨的無產階級性質”,對他們的機會主義主張進行嚴厲斥責。二十世紀初,列寧創(chuàng)立布爾什維克黨, 進一步明確提出無產階級政黨的政治工作、“政治教育工作”。[4]列寧這里主要是指實現黨的政治綱領和戰(zhàn)略策略, 動員、教育、組織黨內外群眾工作等等。在俄國布爾什維黨創(chuàng)立初期,列寧還同俄國的“自由派”和“民主派”的“非階級政黨”思想進行了不妥協斗爭,旗幟鮮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場。雖然馬克思、列寧他們的一些作品和語言中并沒有直接用“黨的政治建設”一詞,但是他們的相關思想已經體現了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新時代突出黨的政治建設,也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立場的集中體現。
(二)突出黨的政治建設,是弘揚中國共產黨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必然要求
重視黨的政治建設,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寶貴經驗。我們黨歷來把政治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民主革命時期,黨就已經十分重視黨的政治建設。1929 年底,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即《古田會議決議》)一文中就強調要“提高黨內的政治水平,肅清單純軍事觀點”“加緊官兵的政治訓練”,提出了注重政治建設的要求。[5]抗戰(zhàn)時期,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fā)刊詞》中進一步指出,黨的建設過程“同黨的政治路線密切地聯系著”,同時還提出要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并名之為“偉大的工程”。[6]執(zhí)政時期,我們黨依然十分重視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并將其作為黨的建設的基本內容。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之后,黨曾經在1956年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上有了一個良好開端。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黨中央的第一個大動作便是召開理論工作務虛會,著力解決統(tǒng)一全黨思想的問題。鄧小平在會上指出,“我們要在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必須在思想政治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根本前提?!盵7]后來,鄧小平在黨的十三大上又進一步指出:“要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關鍵是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fā)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韭肪€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盵8]這些寶貴經驗,為我們黨的政治建設和黨建的偉大工程提供了堅實的保證。
(三)突出黨的政治建設,是進行新的偉大斗爭的現實需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針對黨內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有效的管黨治黨措施,在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下,取得了卓著的治黨成效。堅決改變了管黨治黨寬松軟的狀況,推動全黨尊崇黨章,增強“四個意識”,堅決維護了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嚴明了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層層落實了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但是勝利是過去的,挑戰(zhàn)是現在和未來的。在取得驕人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明白,黨的建設方面還存在不少薄弱環(huán)節(jié)。例如,黨內還有少數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嚴重扭曲。一是馬克思主義信仰動搖,對共產主義的政治追求不堅定;二是沒有把政治立場的“總開關”擰緊,“壓艙石”固好。在涉及原則性的政治問題面前,往往沒有明確堅定的政治態(tài)度,還缺乏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關鍵時刻不敢與破壞黨內團結統(tǒng)一、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做斗爭。三是黨內政治生態(tài)在部分地區(qū)、部分組織內部亟需凈化?!八娘L”不減、腐敗不斷,不僅暴露出經濟貪污的問題,更暴露出嚴重的政治問題。加之黨內民主和集中不夠,存在執(zhí)行黨中央決策時打折扣、講條件等現象;“家長制”“一言堂”“獨立王國”屢禁不止,嚴重破壞了黨的形象,黨中央的權威。四是漠視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這兩者涉及到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問題,關系著黨的團結統(tǒng)一。但在某些時候,部分黨員和領導干部并沒有很好地繃緊守紀律、講規(guī)矩這根弦,一定程度上存在組織渙散、紀律松散等問題。
因此,新時代推進新的偉大工程,突出黨的政治建設既是歷史的繼承,也是現實的需要,是關乎黨、關乎人民的事業(yè)。
中國共產黨要始終成為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自身就必須始終過硬,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黨的政治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統(tǒng)領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實現的,需要全體黨員的勠力同心。
(一)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
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是黨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恩格斯曾強調:“沒有權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動。”[9]一直以來,正是因為全黨始終如一地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才使得我們黨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促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興旺發(fā)達。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同黨中央保持一致不是一個空洞口號,而是一個重大政治原則?!盵10]十八屆六中全會明確了習近平同志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順利推進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尤其需要牢固樹立 “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并把“四個意識”轉化為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的實際行動。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發(fā)展形勢,要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堅定的政治立場、敏銳的政治鑒別力;更加堅定地從思想上認同核心,政治上維護核心,工作上緊跟核心;堅持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看齊,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zhí)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要做到《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提出的三個“決不允許”:決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決不在執(zhí)行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堅決防止和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
(二)尊崇黨章,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挺在前面
黨章是黨的總章程,集中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黨的重要主張是全黨必須共同遵守的根本行為規(guī)范。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11]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將黨章看做黨的根本大法,看做每一個黨員必須遵循的總規(guī)矩,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要把學習黨章同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緊密結合起來,同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密結合起來,以黨的十九大黨章修正案頒布為契機,興起學習黨章、遵守黨章的熱潮。每一位黨員都應該首先牢固樹立黨章意識,真正把黨章作為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根本標準,對黨章里的明確規(guī)定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要把黨章學習教育作為經常性工作來抓,通過日常學習、專題培訓等形式,組織黨員學習黨章,堅持“兩學一做“的常態(tài)化和制度化。要加強對遵守黨章、執(zhí)行黨章情況的督促檢查,對黨章意識不強、不按黨章規(guī)定辦事的黨員及干部要及時提醒,對嚴重違反黨章規(guī)定的行為堅決糾正,全力維護黨章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靠什么管,憑什么治?就要靠嚴明的紀律。路線是“王道”,紀律是“霸道”,這兩者缺一不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在尊崇黨章的基礎上,要嚴守黨的紀律,特別是黨的政治紀律,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挺在前面。黨的紀律是多方面的,但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重要基礎。政治紀律是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為方面必須遵守的規(guī)矩,是維護黨團結統(tǒng)一的根本保證。[12]要把嚴守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guī)矩作為立身之本。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執(zhí)行黨的基本路線,杜絕出現任何一切背離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的言論和行為,不違規(guī)、不逾矩。要嚴格執(zhí)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自覺抵制商品交換原則對黨內生活的侵蝕,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tài)。
(三)完善和落實民主集中制,尊重黨員民主權利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就要積極完善和認真落實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堅持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把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作為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教育引導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堅持集體領導制度,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既充分發(fā)揚民主,又善于集中統(tǒng)一。[13]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民主集中制,習近平指出“嚴肅黨內生活,最根本的就是認真執(zhí)行黨的民主集中制。”[14]具體而言,首先要貫徹民主集中制“四個服從”的規(guī)定。早在延安整風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提出“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局部服從全體,全黨服從中央?!弊鳛槊裰骷兄频乃膫€原則。要切實貫徹執(zhí)行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確保中央政令暢通,令行禁止,有效解決黨內存在的自由主義和分散主義等問題,自覺服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央決策部署。當然,也不忘將加強中央的權威性和發(fā)揮地方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結合起來。其次要允許并注意聽取不同意見,這是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所必須做到的。要鼓勵大家說話,不僅正面的意見要聽,反面的意見也要聽。堅決杜絕出現“尊重客觀規(guī)律,千規(guī)律,萬規(guī)律,書記說的才是鐵規(guī)律”這種違背黨內民主的錯誤行為,讓人人敢說話,人人敢說實話的民主氛圍在黨內蔚然成風。最后,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和黨的行為主體。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堅持民主集中制,必須尊重黨員主體地位,尊重黨員的民主權利,充分發(fā)揮黨員在黨內事務中的參與、管理、監(jiān)督作用。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不斷增強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正確處理個人與組織的關系,維護好和利用好自己的民主權利,從而踏踏實實地為黨的事業(yè)奮斗。
(四)將黨的政治建設與黨的政治路線緊密聯系
毛澤東曾深刻指出: “黨的建設過程,黨的布爾什維克化的過程,是這樣同黨的政治路線密切地聯系著,是這樣同黨對于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武裝斗爭問題之正確處理或不正確處理密切地聯系著?!盵15]這就意味著當黨的建設能夠密切聯系黨的政治路線而展開時,就能夠呈現出黨建的良性局面,反之,就會出現這樣和那樣的問題。如前所述,黨的政治建設的中心任務就是制定執(zhí)行正確的政治路線。由此可見,黨的政治建設與黨的政治路線緊密相關,所以,強調緊緊圍繞黨的政治路線和中心工作進行黨的建設,就要將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要位置,將其與黨的政治路線緊密聯系。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被歷史和實踐證明了的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也是黨內政治生活正常開展的根本保證。必須全面貫徹執(zhí)行黨的基本路線,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當代中國的最大國情、最大實際,堅持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不能有絲毫偏離和動搖。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就要強調黨員、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在關乎黨的政治路線的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態(tài)度曖昧,不能被錯誤言論所左右。要準確把握新常態(tài)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要求,深刻了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求,從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這一社會主要矛盾出發(fā),將黨的政治建設工作和政治路線的制定執(zhí)行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在認真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央決策部署方面,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落實主體責任,各級紀委切實履行執(zhí)紀問責責任,對管轄范圍內的黨的政治路線執(zhí)行情況進行監(jiān)督考核,使黨的基本路線得到堅定執(zhí)行,從而不斷加強黨的政治建設。
(五)加強黨性鍛煉,打造健康積極的黨內政治文化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從而對社會發(fā)展產生深刻的影響。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對于黨員的黨性鍛造和黨內政治生態(tài)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也要在打造健康積極的黨內政治文化上下功夫,用政治文化去提升黨員素質,錘煉黨員黨性修養(yǎng)。打造健康積極的黨內政治文化首先應當大力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借助身邊的黨員模范的力量,借助新興的媒體手段,在全黨全社會范圍內弘揚革命先烈、基層優(yōu)秀黨員的先進事跡,傳遞正能量。激發(fā)黨員愛崗敬業(yè)、履職盡責,服務群眾、奉獻社會,敢擔當、敢負責、敢作為的情懷,強化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的政治擔當;要利用好黨校、干校、高校等平臺,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思路加強對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的黨性教育培訓,并在組織內部自覺建立干部培訓工作機制,使黨員干部培訓、黨員培訓長效化、規(guī)范化。利用好黨員組織生活會的平臺不斷提高黨員的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要繼續(xù)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常態(tài)化制度化,鞏固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 加強“三嚴三實”的學習,不斷鍛造黨員的黨性。此外,每一位黨員要自覺加強自身學習,多讀書,讀好書,學思結合,融會貫通。特別強調從國史、黨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要自覺遠離并堅決防止和反對諸如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等惡化黨內政治風氣的文化,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氛圍。
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最大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yè)。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能夠帶領人民進行偉大的社會革命,也能夠進行偉大的自我革命。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沒有任何喘口氣、歇歇腳的機會。突出黨的政治建設,繼續(xù)推進新的偉大工程,將促使我們黨永葆蓬勃朝氣,永遠做人民公仆、時代先鋒、民族脊梁,以全黨的強大正能量在全社會凝聚起推動中國發(fā)展進步的磅礴力量。
[1]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7.10.18
[2]金釗,王政堂主編.黨支部書記不可不知的常識[M].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3:13.
[3]邸乘光.論黨的政治建設三層次[J].求實,1995,(9):37.
[4]江立成.簡論黨的政治建設[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1).
[5]毛澤東選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 87.
[6]毛澤東選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 602.
[7]鄧小平文選(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3:164.
[8]鄧小平文選(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370-371.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中文1版)[M].人民出版社,1972:413.
[10]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14:132.
[11]認真學習黨章 嚴格遵守黨章守黨章[N].人民日報,2012-11-16.
[12]嚴明政治紀律,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tǒng)一(2013年1月22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131-132.
[13]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7.10.18.
[14]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文章選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74.
[15]毛澤東選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