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延昭
(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中醫(yī)醫(yī)院,山東 濱州 256600)
探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療方法的研究
邱延昭
(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中醫(yī)醫(yī)院,山東 濱州 256600)
在臨床當中,新生血管性的青光眼病癥屬于破壞性極強、失明率極高的眼部病變。大量纖維血管組織于眼房角處不斷增生,逐漸令小梁網出現阻塞現象,周邊的虹膜前也會出現明顯的粘連等,嚴重的會導致患者眼壓出現明顯升高的現象,而這種現象想要控制是比較困難的,患者最終極易失明,所以,新生血管性的青光眼患者治療比較困難,而且治療的效果也不甚理想。當前人們的日常生活水平不斷地提升,高血壓病以及糖尿病的患者越來越多,青光眼發(fā)病的概率也在提升,但是治療起來依然比較困難,是非常頑固的一種眼部病變,而且是治療效果始終不甚理想的一種,被人們重視的程度越來越高,盡早發(fā)現是非常好的治療前提,同時也是保證治療效果的有效措施。
新生血管性;治療效果;青光眼
NVG(即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通常會在其他的眼部疾病以及全身性的血管疾病后繼發(fā),是一種比較難治的青光眼,對患者的眼部功能會形成比較嚴重的影響。發(fā)作青光眼最顯著的原因就是在人體視網膜的中央靜脈出現了阻塞,還有一些其他的疾病也有可能會導致發(fā)作。最近這些年以來,我國的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加之糖尿病和高血壓癥狀都在不斷地提升,在臨床當中的發(fā)病概率都在不斷地提升[1]。本文將就目前在國內、國外對于青光眼進行手術治療的情況以及在未來可能會有的發(fā)展前景展開系統(tǒng)探究和分析,并進行適當的概括,如下。
由不同的原發(fā)病癥所造成的青光眼患者在臨床當中的表現有一定的一致性,在本文的研究當中可以將其歸納成這樣的幾點:
1.1 兩種發(fā)病類型:第一,這種疾病與急性、閉角型的青光眼有比較明顯的類似之處,甚至有一部分患者會出現非常明顯的眼部壓力升高,導致癥狀非常嚴重;第二,一部分患者呈現出漸進性的發(fā)病,患者不會出現比較明顯的眼結膜充血的病癥,其角膜出現明顯的水腫,相對癥狀并不明顯,伴有比較輕微的眼部房水閃光現象,眼壓高達40~50 mm H g。
1.2 很多患者視力完全喪失,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甚至沒有光感。
1.3 患者的虹膜出現明顯紅變:這種情況大多是因為虹膜表面出現新生的血管所形成的,虹膜發(fā)紅不代表一定會發(fā)作青光眼癥狀,而是患者的房角出現廣泛新生血管或者是房角出現粘連的現象的時候才會出現眼壓升高的癥狀。
1.4 患者的瞳孔緣色素出現外翻現象,這種情況大多都是因虹膜表面的纖維血管出現收縮而導致的。
對于這種疾病進行治療是在臨床當中比較難解決的問題之一,使用藥物治療的效果往往不甚理想,而且奏效也比較緩慢,需要使用綜合性的治療方式才可以實現降低痛苦并保護剩余的微弱視力的作用。
在治療的過程當中,需要堅持以下治療原則:由于NVG病因相對比較復雜,其具體的發(fā)病機制也尚且不是非常明確,導致治療的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最近這些年,出現了很多治療的方式,其具體療效的報道并不一致。當前,很多眼科醫(yī)師更加傾向使用含有治療視網膜缺血成分的藥物來進行治療。
2.1 如何治療視網膜缺血病變:當前,針對部分出現視網膜缺血癥狀的患者,早期治療病變能夠起到比較好的預防效果以及控制效果。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患者患上NVG的前期階段,保證可以及時地接受眼底缺血癥狀的治療,能夠在短時間內組織或者降低血管當中的細胞生長因子過度地釋放,有一部分患者病因消除之后它的新生血管就會慢慢地消退,治療效果相對比較理想。
2.2 對眼壓進行控制:患有NVG的患者,是否能夠控制眼壓能夠對治療的最終效果形成比較明顯的影響,比較常見的是在手術前后行以適當藥物來進行輔助性干預,其主要的手術方式包括這樣幾個類型:
2.2.1 濾過性手術:借助抗代謝藥,來展開濾過性手術從根本上說是比較常用的,比較常見藥物干預的藥物類型基本上5-是氟尿嘧啶這種藥物(5-Fu或者是絲裂霉素C(MMC)。它們針對成纖維細胞存在非常顯著的抑制效果,能夠顯著組織在接受手術之后出現再生血管,讓濾過床纖維細胞出現的增生和形成瘢痕等都能夠獲得相對理想的控制作用。Yamamoto等將MMC與5-Fu進行了對比,主要觀察的是在培養(yǎng)環(huán)境下兔結膜中成纖維細胞出現所帶來的影響,經過總結可以發(fā)現,MMC所具備的抗增生作用與5-Fu相比,前者是后者的100倍甚至更多,這主要是因為,5-Fu僅僅會對在S期當中以及在CJ2期當中的增生細胞起到一定的作用,沒有處在這兩個階段當中的細胞可以繼續(xù)成長;相對的,MMC卻可以在細胞的各個生長期當中都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暴露在MMC的環(huán)境之后,全部細胞合成的過程被抑制,暴露徹底結束之后,各個細胞不會出現明顯的增生情況。
2.2.2 借助手術破壞睫狀體:對睫狀體進行破壞,最主要的手術目的是緩解患者眼部疼痛的癥狀,保留患者眼球。這種手術方式最主要的目的是對睫狀突上皮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破壞,這種手術效果無法進行預測,而且可能會導致患者眼球嚴重萎縮,因此,這種干預的方式大多使用在患有晚期NVG患者的臨床治療當中,患者往往已經使用了大量的其他治療方式,均以失敗告終,或者視力已經完全損失,并且患者的眼部有明顯的疼痛,耐受極差。
2.3 適當地加以綜合性治療干預:當前很多眼科的醫(yī)師都會傾向于使用治療視網膜缺血進行治療的方式,與此同時適當的控制眼壓,適當地對并發(fā)癥進行輔助性的治療和控制等比較科學的綜合性治療。
2.3.1 行以睫狀體冷凍同小梁切除術進行聯合治療干預:行以睫狀體冷凍術同小梁切除術聯合治療,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手術的過程非常安全,而且對手術醫(yī)師的操作技術也沒有過高的要求,在手術之中以及手術之后出現并發(fā)癥的概率也比較低,花費的費用也較少;但是相對的,這種方式所具備的缺點是在手術之后會出現眼壓明顯升高以及炎癥等不良反應,需要適當地行以藥物進行輔助治療。
使用睫狀體冷凍術同小梁切除術共同治療NVG,尤其是患者的青光眼癥狀已經到達中期或者晚期,不僅可以防止由于單純過量的冷凍而導致眼球出現萎縮癥狀,同時,借助這種手術方式還可以起到比較好的控制眼壓、減輕疼痛的最終效果,能夠達到對患者的眼球進行功能保護的作用[2]。
2.3.2 青光眼閥植入同全視網膜光凝術:借助這種治療手段,能夠起到短期內降低患者眼壓的作用,同時還可以很好地緩解患者的臨床反應,此時進行視網膜光凝術,從根本上入手進行視網膜缺血的治療,減小血管形成因子,避免新生的血管出現,而且復發(fā)概率較低。
2.3.3 多重手術共同聯合的治療干預方式,針對患有NVG的患者來說,行以常規(guī)性的濾過手術,擁有極高的失敗概率,不過在這一過程當中,適當地使用到了絲裂霉素C棉片敷貼以及其他的多種手術方式,聯合手術之前以及手術之后的全視網膜光凝手術治療干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手術成功概率。
在臨床當中青光眼很容易導致眼盲,伴隨著如今不斷發(fā)展的醫(yī)學技術以及顯微外科技術,行以濾過手術的成功概率也不斷地上升,能夠達到70%以上。眼部的病變通常都比較復雜,因此建立濾過通道也比較困難,這種青光眼便被稱作難治性的青光眼[3]。
總的來說,對于NVG來說,選擇比較靈活的手術方式可以提升手術的成功概率,同時還可以幫助患者保存視力。
[1] 葉舒,黃賢,羅文玲,等.甲基丙烯酸甲酯支架治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臨床觀察[J].廣西醫(yī)學,2009,31(7):1052-1053.
[2] 劉國軍,仇宜解,于湛,等.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分期綜合治療的效果[J].眼科,2012,21(4):268-272.
[3] 梁勇,趙明威,潘中婷,等.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療策略的初步探討[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1,29(3):231-235.
R775
A
1671-8194(2017)08-02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