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湘梅
(重慶市渝北區(qū)人民醫(yī)院,重慶 401120)
多次法根管治療與一次性根管治療的效果對比
趙湘梅
(重慶市渝北區(qū)人民醫(yī)院,重慶 401120)
目的 了解牙體牙髓病患者接受多次法根管治療方案與一次性根管治療方案的臨床療效差異性,為以后治療此類患者提供可靠數(shù)據(jù)參考。方法 選入本院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間收治牙體牙髓病患者80例為本次研究對象,以隨機數(shù)字表方式將其分為A組與B組,每組各有患者40例。A組患者接受多次法根管治療,B組患者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療。對比2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結果 完成治療后評估2組患者臨床療效,A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82.5%,B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5.0%,二者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治療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及平均住院時間均顯著優(yōu)于A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多次法根管治療和一次性根管治療對牙體牙髓病患者均能夠取得一定臨床效果,相對于多次法根管治療方案,一次性根管治療療效更為顯著,且安全性高,患者恢復時間短,值得臨床普及推廣。
多次法根管;一次性根管;牙體牙髓
牙體牙髓病是牙科臨床常相對常見的疾病,患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慢性炎癥、急性炎癥、牙洞、斷牙以及牙體的劇烈疼痛,如無得到有效干預控制,隨著病情發(fā)展會誘發(fā)牙齒出血、牙周潰爛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而部分對口齒美觀有要求的也會因此出現(xiàn)消極情緒。有研究[1]結果提出對牙體牙髓病目前最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牙洞填充、拔牙等,但從長遠來看這些治療方案療效普通,難以完全根治患者牙體牙髓病。對牙體牙髓病患者在制定治療方案時,需同時考慮到安全、高效以及快速等情況,盡量保留患牙牙體,隨著口腔技術發(fā)展以及對牙體牙髓病了解逐漸深入,根管治療逐漸成為對牙體牙髓病治療的主要方式。為深入了解牙體牙髓病患者接受多次法根管治療方案與一次性根管治療方案的臨床療效差異性,為以后治療此類患者提供可靠數(shù)據(jù)參考,對本院近年來收治此類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F(xiàn)歸納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入本院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牙體牙髓病患者80例為本次研究對象,以隨機數(shù)字表方式將其分為A組與B組,每組各有患者40例。A組患者接受多次法根管治療,B組患者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療。所有患者臨床相關表現(xiàn)癥狀均與WHO關于牙體牙髓病相關診斷內容符合,接受本院相關輔助檢查手段,確診為牙體牙髓病。A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范圍在20~65歲,平均年齡為(43.2±3.1)歲;其具體牙體牙髓疾病類型如下:15為急性牙髓炎、12例患者為牙外傷冠折露髓、13例患者為慢性牙髓炎。B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范圍在22~63歲,平均年齡為(41.2 ±3.5)歲。患者疾病具體如下:17例患者為急性牙髓炎、9例患者為牙外傷冠折露髓、14例患者為慢性牙髓炎?;颊呔鶎Ρ敬窝芯績热葜?,在自愿條件下簽署同意書。對2組患者各項一般資料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顯示其性別、年齡、病情程度等對比無統(tǒng)計學價值(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術前準備:所有患者術前均進行X線檢查以確定患者牙根粗細、走向、疾病狀況等,治療期間嚴格遵循無菌操作避免出現(xiàn)交叉感染情況。如患者存在炎癥情況,需先進行常規(guī)消炎治療,確認患者病癥符合手術指征,再進行治療。術前做好牙體準備,處理壞死部位齲齒,對隱裂牙做結扎處理,修復牙冠。除髓之后揭開全隨室頂以確保器械可以直線形式進入根管,最大程度降低對牙體和周圍組織的損害程度。沖洗牙根管,使用無壓力沖洗方式,每結束一個環(huán)節(jié)操作都需要潤滑和沖洗。
1.2.2 治療方法:A組患者應用多次發(fā)根管治療,做好準備工作后用15號根管銼做根管定位,了解根管長度后對管口使用甲醛甲酚棉暫時封住,囑咐患者每周需接受2次復診,確認患者根管填充條件已經成熟后再治療。B組患者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療,準備工作完成后用15號根管銼做根管定位,了解根管長度并等根管干燥,使用牙膠聯(lián)合氧化劑丁香油碘仿糊劑做根管填充處理,另使用測壓法做固定處理。術后X線檢查確認患者牙根管是否填充良好,對效果不佳患者再進行重新治療操作。治療期間患者均應用甲硝唑進行抗感染治療,術后患者存在劇痛可適當給予止痛藥。
1.3 療效判斷:對患者療效判斷依據(jù)以文獻相關內容[1]為準,即:完成治療后患者病原消失,根尖距離范圍在0.5~2 mm,判定為顯效;完成治療后患者病原有明顯改善,根尖距離有縮小,但未達到0.5 mm,判定為有效;完成治療后患者病原無發(fā)生變化,根尖距離無縮小甚至惡化,判定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 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本次研究中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5.0對納入研究對象臨床資料進行分析,以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形式對計量資料進行統(tǒng)計,使用t檢驗計量資料,使用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兩組之間是否存在統(tǒng)計學價值使用χ2檢驗,如P值<0.05表示存在統(tǒng)計學價值。
A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82.5%,B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5.0%,二者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治療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及平均住院時間均顯著優(yōu)于A組患者,A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為20.0%,平均住院時間為(11.6±3.3)d,B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為5.0%,平均住院時間為(3.1±1.0)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當前對牙體牙髓病最佳選擇方案為根管治療,清除患者牙髓腔內部的病原刺激物以及感染,消毒后做根管填充治療。多次根管治療雖然療效令人滿意,但需要多次治療且對部分患者經濟造成較大負擔。一次性根管治療所需時間明顯縮短,去除根管封藥消毒步驟,但在根管預備完成后大部分細菌已經清楚且藥物還能持續(xù)發(fā)揮一段殺毒時間,加快根尖周病愈合[2]。
牙齒周圍有豐富的血運,能夠積極修復傷后組織,但治療操作如果不仔細合理就有可能引發(fā)感染并發(fā)癥,對患者術后恢復和正常生活造成影響,因此在選擇治療方式時除了注重改善疼痛外,美觀和咀嚼功能也在考慮范圍內。以往對牙體牙髓病患者治療時容易出現(xiàn)以下并發(fā)癥:術后感染、殘髓炎和牙體填充物不密等[3]。
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進步使得牙體牙髓病的療效和安全性也有明顯提高。目前對牙體牙髓病主要采取根管方式治療,通過機械和化學方法結合,去除牙根管中的感染后再做根管填充、牙冠封閉等治療操作,進而收到治愈、預防牙根尖周圍病變的效果。多次發(fā)根管治療是通過多次操作完成消毒、拔髓、封藥還有根管預備、填充操作,一次性根管治療是指一次性完成完成消毒、拔髓、封藥還有根管預備、填充操作,縮短治療時間。一次性根管治療和多次性根管治療方案對比,一次性根管治療極大程度縮短患者牙體牙髓病治療所需時間,而多次性根管治療需要接受多次治療操作才能順利完成療程,在治療期間患者需要多次就診,也對其治療依從性和對治療滿意度有消極影響。
在本次研究中,回顧性分析近年收治牙體牙髓病患者臨床資料,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療的患者,臨床療效、安全性和康復時間相對于接受多次法根管治療的患者有顯著優(yōu)越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該結果提示多次法根管治療和一次性根管治療對牙體牙髓病患者均能夠取得一定臨床效果,相對于多次法根管治療方案,一次性根管治療療效更為顯著,且安全性高,患者恢復時間短,而一次性根管治療能夠在短時間內有效的完成牙體牙髓病患者治療所需進行的所有步驟,盡可能做到完成根管填充后立即完成封閉措施,縮短根管和外界接觸所需時間,另一方面由于無需多次操作,可避免因而引發(fā)的牙周炎并發(fā)癥,降低發(fā)生二次感染事件的情況。
綜上所述,對牙體牙髓病患者應用一次性根管方案治療可取得切實有效的臨床治療效果,減少患者到醫(yī)院就診的次數(shù),防止發(fā)生感染事件的概率,更好保障患者口腔健康和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普及推廣。
[1] 徐華.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對牙體牙髓患者治療的影響分析[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4,29(1):159.
[2] 張衛(wèi)國.多次根管療法與一次性根管治療牙體牙髓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4,35(13):2883-2884.
[3] 程娟.多次法根管治療與一次性根管治療牙體牙髓病的療效比較[J].心理醫(yī)生月刊,2015,21(4):158-159.
R781.05
B
1671-8194(2017)01-00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