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相勇 蘇 靖 高珊珊
(1 丹東市第三醫(yī)院精神科,遼寧 丹東 118000;2 華北石油管理局總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一病區(qū),河北 任丘 062552)
利培酮對精神分裂癥首次發(fā)病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研究
楊相勇1蘇 靖2高珊珊2
(1 丹東市第三醫(yī)院精神科,遼寧 丹東 118000;2 華北石油管理局總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一病區(qū),河北 任丘 062552)
目的探討利培酮對精神分裂癥首次發(fā)病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3例精神分裂癥首次發(fā)作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利培酮治療,治療周期為10周,治療前幾治療后分別采用陰性癥狀及陽性癥狀量表(PANSS)評估患者的精神癥狀,采用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成套測驗(中文版,MCCB)評估患者的認知功能。結(jié)果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MCCB中情緒管理、視覺記憶、迷宮、數(shù)字序列、空間廣度、符號編碼、連線分數(shù)、MCCB總分等均明顯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患者的PANSS各因子得分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在精神分裂癥首次發(fā)作患者中采用利培酮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癥狀,并有有效提高患者的認知功能,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認知功能;首次發(fā)作;精神分裂癥;利培酮
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執(zhí)行功能、視空覺能力、運動操作、言語記憶、非言語記憶等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認知功能障礙是精神分裂癥的一個獨立表現(xiàn),以往的研究表明,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均能在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但改善的程度各異[1]。本研究中采用MCCB多維度探討利培酮對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的影響,現(xiàn)將結(jié)果匯報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3例精神分裂癥首次發(fā)作患者,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DSM)關于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②病程≤60個月;③年齡18~40歲;④以往未使用過抗精神病藥物;⑤PANSS總分≥60分。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嚴重的基礎疾病患者;②哺乳期、妊娠期女性患者;③對利培酮過敏的患者。本研究共納入53例患者,其中男29例,女24例;年齡(29.33±2.28)歲;病程(35.16±3.30)個月。
1.2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利培酮治療,治療周期為10周,利培酮的服用劑量主要依據(jù)患者的臨床癥狀調(diào)整,一般使用劑量為4~6 mg/d。研究期間禁止使用抗抑郁癥藥物、精神活性藥、情感穩(wěn)定劑等。若患者出現(xiàn)睡眠障礙表現(xiàn),可予以苯二氮 類藥物治療,但苯二氮類藥物的使用時間要控制在2周以內(nèi)。
1.3 觀察指標:治療前幾治療后分別采用陰性癥狀及陽性癥狀量表(PANSS)評估患者的精神癥狀,采用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成套測驗(中文版,MCCB)評估患者的認知功能。MCCB包括以下7個維度:①社會認知:情緒管理測驗;②推理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迷宮測驗;③視覺學習與記憶:視覺記憶測驗;④言語學習與記憶:言語記憶測驗;⑤工作記憶:空間廣度及數(shù)字序列測驗;⑥警覺/注意:持續(xù)操作測驗;⑦處理速度:語義流暢性、符號編碼、連線測驗。為減少測驗的學習效應,本研究中對迷宮、視覺記憶、言語記憶3個測驗制定了A版本及B版本,治療前使用A版本,治療后使用B版本。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本研究中所有數(shù)據(jù)錄入均采用Epidata3.0輸入,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20.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治療前及治療后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MCCB中情緒管理、視覺記憶、迷宮、數(shù)字序列、空間廣度、符號編碼、連線分數(shù)、MCCB總分等均明顯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患者的PANSS各因子得分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認知功能障礙是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一個獨立臨床表現(xiàn),也是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持續(xù)癥狀及核心癥狀。存在認知功能缺損的患者,其執(zhí)行功能、工作記憶、注意力等均會受到影響,導致社會功能也會受到影響,認知功能及社會功能障礙是影響精神分類中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2]。以往的研究表明,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當前還未有統(tǒng)一的評價患者認知功能的心理測驗工具,本研究所采用的MCCB涉及的范圍及維度均較廣,包括了會認知、推理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視覺學習與記憶、言語學習與記憶、工作記憶、警覺/注意、處理速度7個維度,且在研究中對迷宮、視覺記憶、言語記憶3個測驗制定了A版本及B版本,分別在治療前后使用,有效減少了測驗的學習效應,從而保證了測驗的準確性[3]。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采用利培酮治療6周后,患者的緒管理、視覺記憶、迷宮、數(shù)字序列、空間廣度、符號編碼、連線分數(shù)、MCCB總分等均明顯高于治療前,P<0.05。結(jié)果表明,采用利培酮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可能與前額葉多巴胺功能的降低以及中樞5-羥色胺的表達過高有關。使用利培酮治療,能對5-羥色胺2A受體產(chǎn)生拮抗作用,并能解除5-羥色胺2A對多巴胺的抑制作用,同時將前額葉的多巴胺水平提高,從而使認知功能得以有效改善。
綜上所述,在精神分裂癥首次發(fā)作患者中采用利培酮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癥狀,并有有效提高患者的認知功能,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1] 陳大春,聶鷹,王寧,等.利培酮對精神分裂癥首次發(fā)病患者認知功能及生活技能的影響[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16,26(2):115-117.
[2] 劉美玲,劉曉軍,繆興芳,等.帕利哌酮緩釋片和利培酮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新藥雜志,2012,21(4):419-422.
[3] 常余善,尤加永,孫凱,等.利培酮和齊拉西酮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12):1769-1771.
R74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7)30-01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