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詠梅
(沈陽市第七人民醫(yī)院檢驗科,遼寧 沈陽 110003)
生化檢驗在肝硬化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倪詠梅
(沈陽市第七人民醫(yī)院檢驗科,遼寧 沈陽 110003)
目的 分析生化檢驗在肝硬化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9例設為實驗組,選取健康體檢人員49例設為對照組,對比分析兩組人員的生化檢驗指標情況。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丙氨酸轉氨酶(56.2±11.4)U/L、堿性磷酸酶(181.6±21.3)U/L、天冬氨酸轉氨酶(95.8±12.7)U/L、總膽紅素(85.7±9.2)μmol/L、直接膽紅素(38.4±9.4)μmol/L、γ谷氨酰轉肽酶(175.9±21.3)U/L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人員;實驗組患者的總蛋白(58.7±7.8)μmol/L、白蛋白(21.1±2.4)g/L、膽堿酯酶(2378±785.9)U/L明顯低于對照組人員,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生化檢驗項目可以有效診斷肝硬化,可以保證患者盡早治療,值得臨床廣泛推廣和應用。
生化檢驗;肝硬化;價值
近些年,我國肝硬化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其嚴重影響我國居民的身心健康。肝硬化的致病原因是肝細胞受到多種因素的長期干擾而受到損害,造成肝細胞壞死,進而出現(xiàn)帶有結節(jié)狀的再生,改變肝小葉的血液循環(huán),致使肝臟出現(xiàn)變形或變硬[1]。肝硬化在發(fā)病早期沒有典型的臨床癥狀,但是其病情發(fā)展迅速,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往往處于肝硬化晚期。臨床上通過常規(guī)的血、尿檢查或免疫學檢驗等均可以在早期診斷肝硬化,對于患者能在早期進行針對性的治療意義重大。為探討生化檢驗在肝硬化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通過與健康體檢患者的檢驗指標對比,,取得不錯的研究成果,報道如下。
1.1 基本資料: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9例設為實驗組,選取健康體檢人員49例設為對照組,實驗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5例;年齡23~73歲,平均年齡(51.2±3.8)歲;病程3個月~6年,平均病程(3.1±1.2)年;其中酒精性肝硬化16例,病毒性肝硬化15例,其他18例。對照組人員中,男性23例,女性26例;年齡21~71歲,平均年齡(50.7±4.2)歲;兩組人員在性別、年齡等資料上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人員均在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采用真空管采血5 mL,進行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功能以及免疫功能等檢查。若患者同時伴有門脈高壓,需要配合X線、纖維內鏡等檢查。若患者伴有肝腹水,需要配合穿刺腹水等檢查。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標本檢驗,離心轉速3000 r/min,時長3 min,進行血清分離,獲取生化檢驗指標值。
1.3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人員的包括總蛋白、總膽紅素、丙氨酸轉氨酶、堿性磷酸酶、天冬氨酸轉氨酶、直接膽紅素、γ谷氨酰轉肽酶、白蛋白、膽堿酯酶等指標。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通過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SPSS18.0 for windows對兩組數(shù)據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表示,計量數(shù)據資料以()表示,組間差距采用t檢驗,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丙氨酸轉氨酶(56.2±11.4)U/L、堿性磷酸酶(181.6 ±21.3)U/L、天冬氨酸轉氨酶(95.8±12.7)U/L、總膽紅素(85.7 ±9.2)μmol/L、直接膽紅素(38.4±9.4)μmol/L、γ谷氨酰轉肽酶(175.9±21.3)U/L、總蛋白(58.7±7.8)μmol/L、白蛋白(21.1 ±2.4)g/L、膽堿酯酶(2378±785.9)U/L;對照組人員丙氨酸轉氨酶(14.9±2.8)U/L、堿性磷酸酶(74.6±8.9)U/L、天冬氨酸轉氨酶(15.7±2.3)U/L、總膽紅素(11.2±4.7)μmol/L、直接膽紅素(3.2±1.1)μmol/L、γ谷氨酰轉肽酶(19.3±6.2)U/L、總蛋白(73.9±9.4)μmol/L、白蛋白(43.6±5.7)g/L、膽堿酯酶(7242.3 ±217.8),實驗組患者的丙氨酸轉氨酶、堿性磷酸酶、天冬氨酸轉氨酶、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γ谷氨酰轉肽酶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人員,實驗組患者的總蛋白、白蛋白、膽堿酯酶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人員,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肝臟是人體代謝氨基酸的主要器官,其對于人體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肝硬化是肝細胞長期受到損害而引起的肝臟變形和硬化,其嚴重影響肝臟的正常代謝,對人體的危害較大。而肝硬化發(fā)病早期難以發(fā)現(xiàn),及時的診斷和治療對于肝硬化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如果肝臟細胞長期受到損傷,人體的氨基酸代謝就會出現(xiàn)異常情況,導致氨基酸比例失調。肝細胞中含有大量的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一旦肝細胞受到損害,其就會逐漸釋放到人體的血液中,使血清中的含量增加[2]。肝細胞損傷或壞死程度越高,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的含量就越高。膽堿酯酶會催化乙酰膽堿,使其分解大量的乙酸和膽堿,肝細胞壞死程度越高,其膽堿酯酶含量越低??偰懠t素可以反映肝細胞的損傷和硬化程度,其與肝細胞損傷程度呈正比[3]??偟鞍缀桶椎鞍卓梢源龠M肝臟合成蛋白,若肝臟受損嚴重,就會降低其合成蛋白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丙氨酸轉氨酶、堿性磷酸酶、天冬氨酸轉氨酶、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γ谷氨酰轉肽酶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人員,總蛋白、白蛋白、膽堿酯酶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人員,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生化檢驗項目可以有效診斷肝硬化,可以保證患者盡早治療,值得臨床廣泛推廣和應用。
[1] 潘誠志,楊國宗,侯麗華,等.肝硬化疾病診斷中生化檢驗項目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4,12(24):159-160.
[2] 張育超.生化檢驗項目在肝硬化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4(5):53-54.
[3] 馬媛,沈玉萍,魏華,等.生化檢驗項目在肝硬化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4,12(5):86-87.
R446.1;R657.3+1
B
1671-8194(2017)10-00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