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秋霞
(山東省日照市畜牧站276800)
羊傳染性胸膜肺炎診斷及治療
潘秋霞
(山東省日照市畜牧站276800)
首先,根據胸膜肺炎的癥狀以及特點對羊進行檢查,若是羊表現(xiàn)有纖維素性肺炎、體溫過高以及漿液性肺炎等病癥發(fā)生,則可以初步確診為羊傳染性胸膜肺炎。除此之外,還必須要對已經死亡的山羊進行解剖檢查,若是病死羊的身體內存在有大量的胸腔積液且積液的顏色表現(xiàn)為淡黃色,并存在雙側、單側壞死性肺炎,則就可以初步確定其屬于羊傳染性胸膜肺炎,但為了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仍需要進行實驗室診斷再次檢驗[1]。
在對病亡山羊的某些部位的滲出物進行涂片檢測的時候,如胸膜、肺臟、肺組織等,可以采取瑞氏染色法疾病的進行檢測。結果顯示為這些部位的滲出物有格蘭陰性細菌的產生,利用細菌培養(yǎng)法對其進行培養(yǎng)時,有水滴狀的小菌落。上訴條件均可確診為羊傳染性胸膜肺炎。
在診斷支原體疾病時,可利用血清學來進行對其進行檢驗,這是由于抗原結構中支原體株具有的差異性。如今,利用血清學診斷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方法有許多種,如間接血凝試驗、表面熒光抗體試驗、代謝抑制試驗以及生長抑制試驗等。盡管檢驗手段繁多,但其具有的特異性仍然比較低且支原體間會發(fā)生交叉反應[2]。在近幾年來,對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進行診斷最常用的檢測手段為間接血凝試驗,檢測原理為可溶性抗原會附著于小顆粒表面,在良好的電解質環(huán)境下,小顆粒會與對應抗體產生凝聚反應,但這種檢測手段雖具有操作簡單、使用時間短的優(yōu)點,但靈敏性比較低。
當前,國際上對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進行檢測最常使用到的方法為分子生物學的方式,這種檢測手段能夠為明確病源提供了理論性資料,并且利用PCR技術可以對病原中存在有的少數(shù)保守序列實施檢測進而明確病原的來源。有相關研究報道,利用序列分析法探析病原支原體的分子結構特點可將其病原列入Mccp。除此之外,由于臨床診斷難度比較高,有專家研發(fā)出了雙重PCR方法,該方法可同時對Mo、Mmc的特異性進行檢測,從而大大地提升了診斷的效率,繼而為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治療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羊病情發(fā)生的早期階,對其使用四環(huán)素、土霉素,同時掌控好藥物的量,可以獲取很好的治療療效,并且添加硫酸雙氫鏈霉素、咳喘金方進行交替治療,既能夠進一步強化治療效果,又能夠防止耐藥性出現(xiàn)??却鸱降挠梅槊刻?次,每次的劑量可設定為0.1ml/kg,使用方式為肌肉注射,治療時間為1個療程 (5d)。硫酸雙氫鏈霉素的用法為1d早晚各1次,每次的劑量可設定為0.1ml/kg,使用方式為肌肉注射,治療時間為1個療程(5d)。
目前,醫(yī)治肺炎支原體藥效最高有羅紅霉素、支原凈、阿奇霉素等3種藥物。將支原凈用于治療綿羊肺炎支原體疾病能夠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而鏈霉素、青霉素因并不能顯著抑制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其治療效果比較差。乳糖酸鹽紅霉素每次的劑量可設定為6mg/kg,使用方式為肌肉注射;支原凈每次的劑量可設定為10mg/kg,使用方式為肌肉注射;泰樂菌素每次的劑量可設定為6mg/kg,使用方式為肌肉,這些藥物均具有極高的治療效果[3]。
紅霉素、泰妙菌素這兩種藥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羊傳染性胸膜肺炎具有良好的預防以及治療效果,而四環(huán)素、環(huán)丙沙星的預防、治療效果相對比較差。氧氟沙星的用法為1d早晚各1次,每次的劑量可設定為2.5mg/kg,使用方式為肌肉注射,治療時間為1個療程 (5d)。
將地塞米松+多種維生素,或者是泰樂菌素類藥物+氟苯尼考藥物+磺胺類藥物;這兩種聯(lián)合用藥的方法對發(fā)病山羊 (治療時間為8d)以及未發(fā)病山羊 (治療時間為4d)進行治療能夠取得極大的治療效果,相較于單劑量給藥,聯(lián)合用藥效果更為理想。
[1]閔灶剛.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診斷與防治[J].獸醫(yī)導刊,2016(16):155.
[2]鄭志芳,肖偉.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診斷及治療分析[J].獸醫(yī)導刊,2015(24):176.
[3]孫廣林,雷振宏,劉鵬.一例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診斷及治療[J].當代畜禽養(yǎng)殖業(yè),2016(2):35-36.
潘秋霞 (1975.10-),女,本科,助理獸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