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和李曰慶裴曉華秦國政**
1.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男科分會(昆明 650021);2.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外科分會
·專家共識·
基于腎虛瘀阻論治良性前列腺增生癥專家共識*
張春和1,2李曰慶2裴曉華2秦國政1,2**
1.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男科分會(昆明 650021);2.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外科分會
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是一種常見于中老年男性、可造成排尿障礙的良性疾病。BPH在組織學上主要表現(xiàn)為前列腺間質及腺體成分的增生,在解剖學上主要表現(xiàn)為前列腺增大(Benign Prostatic Enlargement,BPE),因BPH而致的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可對尿動力造成影響,臨床癥狀則以下尿路癥狀(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為主[1]。當今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使得醫(yī)療水平迅速提高,人類壽命也相應地得以延長,年齡的增長是BPH發(fā)生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目前,罹患BPH的男性患者正日益增多。BPH所致的BOO影響了男性患者泌尿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其可引起膀胱高壓并出現(xiàn)相關排尿期癥狀。同時,膀胱壓力的增高可逐漸損傷膀胱逼尿肌功能,繼而引起相關儲尿期癥狀。持續(xù)的梗阻若未得以妥善的處理,膀胱逼尿肌則會失代償。此外,一些上尿路改變亦可繼發(fā)于BPH,如腎積水、腎功能損傷等。以上所述均嚴重影響中老年男性的生活質量,中老年男性BPH的發(fā)病將是一個全球性健康問題,BPH已成為泌尿男科疾病中的研究熱點之一。
從癥狀來看,BPH可以歸屬于中醫(yī)的“癃閉”;就醫(yī)生觸診(肛門指檢)感覺而言,BPH應歸屬于“癥瘕”和“積聚”的范疇。若結合有關前列腺的解剖知識,依據前列腺分泌前列腺液的生理功能,則可將前列腺和精囊腺納入“精室”范疇,故精室之病變所致癃閉,現(xiàn)謂之為“精癃”[2]。目前,中藥治療BPH相關實驗研究表明,中藥不僅可以有效抑制前列腺增大,亦可影響α受體等以改善BPH臨床癥狀,此外,中藥還具有調節(jié)神經、內分泌等作用,上述在一定程度上為中醫(yī)藥治療BPH的安全性、有效性等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論依據[3]。
良性前列腺增生癥(即“精癃”)之病位在精室、膀胱,且精癃發(fā)病與腎的關系最為密切,與肝、脾、肺等亦有相關性。精癃往往因患者年老腎虛、膀胱氣化功能下降,再加瘀血、敗精、痰濕等病理產物瘀滯于下焦所致。
1.“年老腎虛”為發(fā)病之本 組織學上BPH的發(fā)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最初通常發(fā)生在40歲以后,到60歲時大于50%,80歲時高達83%[1]。《素問?上古天真論篇》中記載:男子“五八”之時,即腎氣漸衰;至“八八”之時,即腎精衰竭。這與臨床中BPH患者發(fā)病年齡是較為吻合的,同時也說明本病中醫(yī)病機的特點之一即是“年老腎虛”乃BPH發(fā)病之本。有相關研究也表明年老—腎虛—天癸竭與男性生殖系統(tǒng)諸多病理生理改變具有強關聯(lián)?,F(xiàn)代醫(yī)學認為,年齡的增長是BPH發(fā)生的重要條件之一,而據《黃帝內經》所言,年齡增長必然伴隨著腎氣(精)的衰退,可見,從中醫(yī)角度而言,腎虛是精癃發(fā)生的基本條件之一。并且,腎虛與BPH臨床癥狀間也具有密切的關系:腎氣虛甚或腎陽虛,均可致膀胱氣化無力,進而造成排尿無力、小便不暢甚則不通;又或因下焦虛寒固攝失常,以致尿頻、夜尿頻多甚則小便失禁;而腎陰虧虛、津液耗傷,亦可致小便不爽、尿有余瀝等。
2.“瘀血水阻”為發(fā)病之標 通過對BPH患者進行直腸指檢,醫(yī)生往往能觸及變大的前列腺腺體,其質地較正常而言稍硬,中央溝可變淺甚或消失,以上病象可謂“有形可征”。增生的腺體可以導致后尿道延長、變形、狹窄,繼而出現(xiàn)尿路梗阻,對于這樣的病理解剖改變,中醫(yī)將其描述為“瘀阻水道”?!夺t(yī)林改錯》記載:“結塊者必有形之血”,認為“瘀血”與“積聚的形成”具有緊密的聯(lián)系,而增生的腺體,其形即猶如癥瘕積聚。有學者認為衰老不能單獨從腎虛論,進而提出“腎虛血瘀衰老觀”??梢姡粌H“年老腎虛”,“瘀阻水道”與BPH的發(fā)生發(fā)展亦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并且,血瘀作為病理產物可以加重BPH臨床癥狀,如排尿不暢、淋漓難盡、尿細如線,甚者可見尿液潴留、小腹痛脹等。
臨床中不難發(fā)現(xiàn),年齡的增長與血瘀證的發(fā)生往往呈正相關。實際上,腎氣的逐漸衰弱正是導致血瘀發(fā)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其又可不斷加重血瘀。有學者對BPH患者中醫(yī)證型與尿動力學相關性進行研究后發(fā)現(xiàn),腎陽虛弱型和瘀阻水道型BPH患者發(fā)生膀胱出口梗阻比率高且較為嚴重,同時膀胱功能受損[4]。BPH患者中醫(yī)證候分布規(guī)律研究亦顯示,腎虛瘀阻乃BPH的基本證型[5]。臨床試驗表明,基于辨證運用補腎祛瘀法治療BPH的療效是顯著的[6]。此外,動物實驗研究顯示,補腎祛瘀方劑可降低丙酸睪丸酮誘導的BPH大鼠的前列腺濕質量及前列腺指數,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前列腺組織增生[7],并對大鼠膀胱逼尿肌有明顯的興奮作用,可增加其收縮時間、最大收縮張力及膀胱活動力[8]。綜上,從中醫(yī)角度而言,“年老腎虛”、“瘀阻水道”及“腎虛加重血瘀”構成了BPH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元素。
3.“臟腑兼夾致病”是本病誘發(fā)或并發(fā)因素 不乏有學者從其他臟腑(肺、肝、脾等)論治BPH,而實際上無論其他哪個臟腑致病,都是基于“腎虛瘀阻”這個中醫(yī)發(fā)病機制[9],簡言之,它們僅僅是該病的誘發(fā)或者并發(fā)因素。
總之,根據BPH的發(fā)病特點(隨年齡增大發(fā)病率逐漸增高)、臨床表現(xiàn)特征(以排尿困難、尿頻、老年退行性癥狀為主)和病理特征(前列腺腺體病理性增生),結合中醫(yī)理論,如《黃帝內經》的“腎虛衰老”學說,張景岳的“腎虛氣化不利”學說,唐容川的“血瘀水道不利”學說,王清任的“血瘀致癥”學說等,認為BPH的基本病機為“腎虛瘀阻”。
1. 臨床表現(xiàn)(中醫(yī)證候) (1)主癥:小便頻數不暢,尿無力,尿線變細,余瀝不盡,時斷時續(xù),甚者尿閉不通;(2)次癥:小腹墜脹、隱痛,尿道澀痛,偶有血尿,耳鳴耳聾,腰膝酸軟,失眠多夢,五心煩熱或精神萎靡,面色 白,畏寒肢冷;(3)舌脈:舌質淡潤,苔薄白,脈沉遲或細弱;或舌紅少津,苔少或稍黃,脈細數;或舌質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脈細澀。
2. 直腸指檢(Digital Rectum Examination,
DRE) DRE是診斷BPH簡便而重要的方法,需在膀胱排空后進行。DRE可以了解前列腺的大小、形態(tài)、質地、有無結節(jié)及壓痛、中央溝是否變淺或消失以及肛門括約肌張力情況[1]。
3. 輔助檢查 推薦檢測尿常規(guī)、血清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前列腺超聲檢查和尿流率檢查??蛇x擇記錄排尿日記、檢測血肌酐、靜脈尿路造影、尿道造影、尿動力學檢查、尿道膀胱鏡和上尿路超聲檢查。此外,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是目前國際公認的判斷BPH患者癥狀嚴重程度的最佳手段[1]。
1. 治則 針對前列腺增生癥“腎虛瘀阻”的基本病因病機,應以扶元補虛治其本,化瘀通竅治其標。治本應以補腎為主,使腎之陰陽平衡,開合有度;治標應根據“腑以通為用”的原則,著重于“通法”[10]的運用,宜散瘀結、清濕熱、利氣機以通水道。當然,診療中務必審因論治,四診合參、辨證論治等中醫(yī)思想必須貫穿于治療全過程,不可拘泥一法而陷于機械。
2. 治法 益氣補腎、祛瘀通竅。
3. 方藥 補腎通竅湯加減。該方主要由黃芪、水蛭、菟絲子、肉桂、烏藥、益智仁、懷牛膝組成,方中以黃芪、水蛭為君藥,黃芪味甘性微,一可補中氣、肺氣,從而亦可改善氣虛所致之血瘀;二可補腎,《神農本草經》言黃芪可“補虛”,《本草綱目》則直言可“主虛喘,腎衰耳聾”,又如《珍珠囊》言其可“益元氣”,《湯液本草》、《本草逢原》言其可“補腎臟元氣”。可見,黃芪對肺、脾、腎三臟均有調節(jié)作用,而人體水液代謝與肺、脾、腎三臟密切相關,因此,黃芪在改善BPH患者排尿癥狀中起到重要作用?!渡褶r本草經》記載:“水蛭主逐惡血,瘀血,月閉,破血瘕積聚,無子,利水道?!逼淦蒲痧鲋э@著,擅長通瘀而利小便?!夺t(yī)學衷中參西錄》云:“凡破血之藥,多傷氣分,惟水蛭味咸專入血分,于氣分絲毫無損。且服后腹不疼,并不覺開破,而瘀血默消于無形,真良藥也?!币暂私z子、肉桂為臣藥,菟絲子功可補腎縮尿,《名醫(yī)別錄》云其“主溺有余瀝”;肉桂辛熱,直入下焦,其辛可通水道,其熱可溫下元,助膀胱氣化以利小便。以烏藥、益智仁為佐藥,《婦人良方》中縮泉丸即由此二味組成,并用山藥成糊和成丸劑,其功可溫腎袪寒以縮尿止遺。以牛膝為使藥,牛膝既可活血祛瘀,又可補腎通淋,還可引諸藥下行,直達病所。李中梓謂牛膝“性主下行,且能滑竅?!币陨现T藥相合,共奏益氣補腎、祛瘀通竅之功效。
加減:腎陽不足較甚者加制附片;腎陰虧虛者加墨旱蓮、女貞子;血瘀重者加丹參、桃仁;濕熱下注甚者加知母、黃柏,梔子,車前子;口干口渴,舌紅少津,加沙參、石斛;心煩失眠,溲赤,舌尖紅赤者,加黃連、淡竹葉;伴尿血者可酌情加梔子、藕節(jié)、蒲黃炭、三七粉、小薊;脘痞納呆者,加白術、茯苓、蒼術;查前列腺體較硬者,加王不留行、桃仁、穿山甲。
推薦中成藥:靈澤片。
1. 防止受涼,避免過勞,不宜飲酒,節(jié)制房事。
2. 注意不要憋尿,保持大便通暢。
3. 調攝情志,適當鍛煉。
4. 留置導尿管的患者應定期更換,以防感染。
制定本共識的核心專家:張春和、李曰慶、裴曉華、秦國政、李海松、崔 云、陳德寧、畢煥洲、孫自學,袁少英、金保方、賓 彬、喻文球、唐乾利、宋愛莉、陽旭升。
整理:趙凡(云南中醫(yī)學院2016屆碩士研究生,現(xiàn)為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在讀博士研究生),李焱風(云南省中醫(yī)醫(yī)院/云南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前列腺增生; 癃閉; 腎虛瘀阻; 補腎通竅; 專家共識
1 那彥群, 葉章群, 孫穎浩, 等. 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2014版).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3: 245
2 張春和. 對中醫(yī)“癃閉”病名的再認識. 云南中醫(yī)學院學報 2011; 34(3): 53-55
3 張春和, 李曰慶. 中醫(yī)藥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實驗研究進展. 中華男科學雜志 2004; 10(12): 949-951
4 張春和, 陳天波, 秦國政, 等. 良性前列腺增生中醫(yī)證型與尿動力學參數相關性研究. 中華男科學雜志 2007; 13(2): 185-188
5 張春和, 李焱風, 秦國政, 等. 5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患者中醫(yī)證候分布規(guī)律研究. 中醫(yī)雜志 2012; 53(1): 45-47
6 張春和, 李焱風, 秦國政, 等. 前列通竅膠囊治療腎虛瘀阻型前列腺增生癥87例臨床研究.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6; 31(10): 4299-4302
7 張春和, 李焱風, 趙凡, 等. 前列通竅膠囊對前列腺增生大鼠模型的影響. 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 2015; 36(9): 58-60
8 張春和, 陳天波, 李焱風, 等. 前列沖劑對雄性大鼠離體膀胱逼尿肌作用的研究. 中國男科學雜志 2007; 21(5): 19-21
9 趙凡, 張春和, 李焱風. 中醫(yī)藥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臨床研究近況.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6; 18(6): 64-67
10 張春和, 楊會志. 中醫(yī)古籍對癃閉證候學規(guī)律的認識與探討. 云南中醫(yī)學院學報 2011; 34(4): 55-57
(2017-01-08收稿)
10.3969/j.issn.1008-0848.2017.01.015
R 697.32
資助: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中醫(yī)治療常見病”研究(2007BAI20B04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1160443),云南省應用基礎研究計劃項目(2011FB145)**
, E-mail: ynzyh@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