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閱讀下列[甲]、[乙]兩個文段,然后完成第1~4題。(12分)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日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選自《出師表》)
[乙]高祖①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②、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④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⑤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zhàn)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备咦嬖唬骸肮湟?,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⑥;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⑦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p>
(選自《史記·高祖本紀》)
[注]①高祖:指漢高祖劉邦。②高起:高祖臣子。③略:攻占。④降:投降。⑤天下:這里指劉邦的部屬。
⑥子房:西漢謀士張良。⑦連:率領。
1.下列加點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先帝稱之曰能 吾能用之
B.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公輸盤為我為云梯
C.此所以失天下也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D.所降下者因以予之 收而攻蘄。蘄下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________
(2)戰(zhàn)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________
3.選出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有誤的一項( )(3分)
A.[甲]文中諸葛亮向劉禪舉薦賢臣分別管理“宮中”“營中”之事,兩個“必能”突出了人才的重要作用。
B.[乙]文中高祖與功臣論得天下,“吾能用之”中的“能用”二字,揭示了高祖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甲]文中諸葛亮兩次提到“先帝”,是要求劉禪謹記先帝遺志,謹遵先帝安排,顯得義正辭嚴。
D.[乙]文中將項羽失敗和高祖取勝做了對比,突出高祖愛護人才、重用人才。
4.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處?(3分)
[推薦理由]
湖南邵陽市試題最大的特色,在于選用了一段古文和一首古詩,在同一話題下用不同體裁的作品組合成閱讀材料,來考查考生的古詩文閱讀能力。第4、5、7題從多個角度,考查考生對古詩文內容、寫作手法的理解和賞析情況,試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湖北孝感市試題突出了對兩篇選文文意的考查。第3題要求考生立足人物的言行分析文意。第4題要求考生在全面把握文本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