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宇,穆 玉,張明威
(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 結直腸肛門外科,吉林 長春130041)
以右下腹痛為表現(xiàn)的腸系膜上動脈閉塞1例報告
王欣宇,穆 玉,張明威*
(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 結直腸肛門外科,吉林 長春130041)
患者,男63歲,以“右下腹痛2天”收入院,冠心病病史7年,6年前于我院行介入治療。高血壓病史5年,規(guī)律口服硝苯地平片治療。血壓控制尚可,腦梗病史1年,間斷口服阿司匹林治療。房顫病史4個月,未系統(tǒng)治療。既往糖尿病病史5年,自行胰島素治療,既往多次出現(xiàn)右下腹疼痛,于當?shù)亟o予抗生素治療后好轉(zhuǎn)。
查體:右下腹壓痛(+),伴反跳痛,肌緊張。腸鳴音弱2次/min輔助檢查:心電圖示:心率170次/min,快速性房顫,血常規(guī):白細胞總數(shù)20.41×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80.6%,D-二聚體2.28 μg/ml,右下腹彩超示:右下腹闌尾區(qū)探及長約4.8 cm,寬約2.3 cm腸管樣回聲,其內(nèi)見片狀無回聲區(qū),周邊未見明確液性暗區(qū),心臟彩超示:雙房增大,二、三尖瓣輕度返流,左室心功能減低術中探查:腹腔少量淡黃色漿液性滲出,腸管顏色正常,闌尾略腫脹,內(nèi)可觸及小糞石。行闌尾切除術。
術后處置:考慮患者闌尾情況與血常規(guī)結果不相符以及患者既往病史,行主動脈CTA,結果回報:腸系膜上動脈中遠段管腔可見低密度充盈缺損,部分管腔閉塞。給予溶栓及抗凝治療,術后病理回報為:慢性闌尾炎,術后第4天出現(xiàn)切口滲血,停用尿激酶,繼續(xù)抗凝治療,現(xiàn)患者已出院,繼續(xù)口服華法林。
急性腸系膜上動脈閉塞(ASMAO)是一種起病急、進展快、病情兇險的急腹癥,臨床較為少見,主要由腸系膜上動脈(SMA)栓子栓塞或血栓形成所致,發(fā)病率約為8.6/10萬[1]。誤診率高達90%-95%[2],死亡率可達60%-80%[3]。早期診斷及治療是改善預后的關鍵因素。
急性腸系膜上動脈閉塞根據(jù)發(fā)病原因可分為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和急性腸系膜上動脈血栓形成。最常見的表現(xiàn)是以癥狀重而體征輕為特點的上腹和臍周劇烈疼痛,但本例患者癥狀體征均較重,出現(xiàn)腹膜炎,有手術指征,但剖腹探查時未見明顯缺血壞死及穿孔改變,較為特殊。一般認為50%-80%以上的SMA狹窄程度才會出現(xiàn)相應臨床癥狀及體征[4]。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是ASMAO的最常見原因,多數(shù)栓子來源于心臟,高危因素有風濕性心臟病、心房纖顛、急性心肌梗死后、瓣膜置換術后等。徐昌盛[5]發(fā)現(xiàn)心房顫動是導致ASMAO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房顫在心房形成渦流,常在左心房或心耳部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脫落,因為腸系膜上動脈從腹主動脈分出的角度很小,幾乎與主動脈平行,管腔較粗栓子易于進入,病情的嚴重程度及預后主要取決于栓子堵塞的部位及時間,栓子堵塞距主干越遠,腸管累及范圍越小。缺血腸管呈節(jié)段性暗紅色,腸壁因淤血、水腫和出血呈明顯增厚,隨之腸壁壞死,質(zhì)脆易破裂,腸漿膜面可有纖維素性膿性滲出物被覆。實驗顯示缺血10分鐘后腸管粘膜層柱狀上皮即可發(fā)生病理改變[6],4-8小時即可出現(xiàn)上述改變,最后出現(xiàn)絞窄性腸梗一系列改變。
該病人有明確的糖尿病、高血壓、腦梗、房顫,介入治療病史,該病人術前行心臟彩超未見附壁血栓,但筆者認為對該種具有高危因素的病人術前行心臟彩超能夠?qū)Ρ静√峁┰\斷線索,減少誤診的發(fā)生。
ASMAO的早期診斷是確保良好預后重要前提,Bergan曾提出ASMAO的三聯(lián)征,在早期診斷中有重要作用。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計數(shù)多在20×109/L以上同時D-二聚體體的升高也認為對血栓性疾病的診斷有積極的意義,但敏感性及特異性較差。此患者腹膜刺激征明顯,我組對患者進行剖腹探查,未見腸管缺血改變,未見梗阻、穿孔癥像以及腹腔明確感染灶,排除了相關腹部疾病,術后及早行主動脈的CTA使患者明確了診斷,使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得到及時的治療,避免了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對該類疾病應有充分的認識,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治療的關鍵,對于老年急性劇烈腹痛患者要考慮到腸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可能,尤其是伴有心血管疾病及既往有過血栓病史的老年患者,應及時性腹部增強CT檢查,如病情不允許但手術指征明顯的情況下,應與家屬充分溝通,積極行剖腹探查,極力減少誤診誤治的發(fā)生。
[1]方恩國,章 琎.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的診治[J].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6,26(6):414.
[2]王 彬.超聲檢查在腸系膜上動脈栓塞性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6,26(6):409.
[3]張 強.急性腸系膜靜脈血栓的診斷與治療[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3,23(4):200.
[4]汪政武,張偉飛,孫 承,等.急 性SMAT的螺旋CT診斷[J].放射學實踐,2008,2(23):172.
[5]徐昌盛,劉文革,葉 偉.腸系膜動脈栓塞和血栓形成薈萃分析[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7,11(3):527.
[6]張 華,陳聰?shù)?兔腸缺血再灌注損傷的超微結抅改變及紅花的保護作用[J].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2009,25(4):472.
1007-4287(2017)01-0074-02
2015-09-16)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