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暢
國慶節(jié),爸爸媽媽帶我去了福建永定姑姑家,那兒四面環(huán)山,溫泉遍布,但最吸引我的還是初溪土樓群。
這天,姑姑、姑爺決定帶我們一家去參觀初溪土樓群,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從姑姑家所在的下洋鎮(zhèn)到初溪,山路崎嶇,車子顛簸了約半個小時,終于到達了目的地。
一下車,我便看到一座座好似蘑菇的圓柱形建筑,乍一看又好像是天外飛碟。姑姑笑著說:“這就是聞名世界的初溪土樓群,當年美國軍方還誤認為這是中國的導(dǎo)彈發(fā)射基地,后來才知道是傳說中的‘土樓?!蔽乙宦?,便迫不及待地催著大家去樓內(nèi)看個究竟。
我們首先參觀的是集慶樓。集慶樓是客家土樓中年代最久遠的圓土樓之一,距今已有600年的歷史。集慶樓共四層,設(shè)有9個瞭望臺,72道樓梯,206個房間。如今,這座土樓已被開發(fā)改造成博物館,設(shè)置了30個陳列室,擺放著許多展現(xiàn)客家生活文化的文物,如老式的紡車、殘舊的簸箕、古樸的木床,等等,讓人不由得聯(lián)想起客家人和諧溫馨的生活場景。
讀了展廳里的介紹,我對土樓有了更深的了解:由于永定縣地處偏遠山區(qū),為了防范盜匪的騷擾,便建造了營壘式住宅。人們在土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作黏合劑,以竹片、木條做筋骨,夯筑起墻厚1米、高15米的土樓,既能聚族而居,又能防盜防賊。土樓還是原生態(tài)的綠色建筑,樓內(nèi)全是木制結(jié)構(gòu),不用一枚鐵釘,可謂是隱藏在深山里的建筑奇跡。
參觀完集慶樓,姑爺便領(lǐng)著我們登上了對面山頂上的觀景臺。站在觀景臺上,整個初溪土樓群盡收眼底。三座圓形土樓和一座方形土樓依傍著小溪一字排開,十分壯觀,被游客們戲稱為“三菜一湯”。 其他大大小小的土樓則錯落有致地往山坡上延伸,土樓與土樓之間有層層疊疊的梯田,儼然是一幅流動的山水畫。
從觀景臺上下來,我們便要與土樓告別了。“圓圓的土樓,圓圓的家,圓圓的山村,圓圓的畫?!敝袊蠲赖耐翗侨?,再見啦!
(247200)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至德小學(xué)
指導(dǎo)老師 范金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