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惠芬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語文教學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提倡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包括能動性、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等多個方面。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是新課標背景下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關鍵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將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探索提高學生主體意識的方法,引導學生合理處理書本知識與外在世界之間的關系,并結合教學實踐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開展探索性教學
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主體意識,首要任務是提高其學習的自覺性,明確學習目的。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上,教師的講解占用了絕大部分時間,學生的思路完全跟著教師走,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也很難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而且在這種教學方式中,教師講課費勁,學生接受知識能力有限,學起來也困難。教師應該轉化教學方式,可以通過提問題等形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帶領學生一起思考,并引導學生自己找出答案。
如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的《蜀道難》,作者以一聲長嘆開頭,道出蜀道的險峻,后面筆鋒一轉開始敘述家國之事,通過敘述蜀道的陡峭、去蜀道路途難走,抒發(fā)一位守關人的思鄉(xiāng)情懷,最后再次回到了眼前蜀道的描述,以一句“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結尾。在學習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提問:“通過李白的哪一句描寫最能感受到蜀道的險峻,找出其中能體現(xiàn)作者心情的句子,并說出理由?!笨梢援斕锰釂?,避免學生不自行思考而借助參考書,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時間允許也可以在學生間展開討論。通過提出問題、解答問題等形式,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對課文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課文中難懂的詞句,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學習。
二、給學生思考時間
雖然課堂時間有限,但要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就應該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F(xiàn)在高中課堂時間一般為四十五分鐘,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將這四十五分鐘時間完全用于知識的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幾乎沒有思考時間,不能有效將課堂內容轉化成自己的知識,不利于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如果教師能夠在保證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適當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就能夠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沁園春·雪》是一首展現(xiàn)一代偉人寬闊胸襟的詞,由上下兩部分組成。前半部分主要是對祖國壯麗山河的描寫,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對歷代英雄的感嘆。教師在教學時如果占用全部課堂時間講解詞的大意、思想,學生不能真正體會到毛澤東的偉大情懷。教師在課堂開始時,可以讓學生自己誦讀全文,然后由教師帶領學生了解寫作背景,并進行大意的講解。此后布置任務,并給予學生五分鐘思考時間,讓學生分析討論歷代英雄“略遜”在哪,又為何“稍遜”,與前面壯麗山河的描寫有何關聯(lián)。這樣學生就會帶著問題去學習這首詞,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與自主性,充分感受作者的情感與語句的美好,有利于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
三、創(chuàng)設學生主體氛圍
在單一的教學環(huán)境下,課堂教學死板、拘謹,教師主動講課、學生被動聽課,師生間互動交流較少,距離自然也較遠。在這樣嚴肅的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主動性等很難釋放出來。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通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等方法改善課堂壓抑的氛圍是提高學生主體意識的有效方法。
此外,在輕松的氛圍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加,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并給予恰當?shù)墓膭?,利于學生身心成長。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的優(yōu)點得以有效發(fā)揮,不足也能得到改正,這種良性循環(huán)的學習氛圍對于學習效率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時,由于文章人物眾多、關系復雜,語言較為生澀,所以僅僅進行課文的講解比較枯燥,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趣味性。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紅樓夢》視頻片段,讓課文內容以生動的畫面和語音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生就能對人物、故事情節(jié)、背景等有所了解,再進行課文學習,看到語言文字就能回憶起形象化的故事情節(jié),提高了學習興趣,降低了理解課文的難度。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注重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主動學習,學會自己提出問題,自己找到答案,提高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教師可以通過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索性教學、給予學生課堂思考時間、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等方法科學組織教學,通過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來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蔣王中學(2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