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吉諒
現(xiàn)代人雖然很少寫書法,很多人可能一輩子也沒真正練過書法,但幾乎每個人對書法都會有一點自己的看法。
這是非常有趣的現(xiàn)象,原因或許是漢字是華人每天使用的字體,大家對字體的好壞高低都有一點基本的認識,所以都可以提出一點自己的看法。然而事情的確如此嗎?
我常常說,書法雖然是白紙寫黑字,但其中的技術、境界,卻不見得可以一目了然,甚至欣賞書法也要下一點功夫去學習。不是寫了書法就一定能了解書法,如果沒有開闊的胸襟,一樣會視而不見。很多人學了書法,卻與書法之美愈離愈遠,因為學了書法之后,反而對書法有了偏見與執(zhí)著。
古人說“善書者不鑒”,意思是,會寫字的人,不會鑒定書法。起初無法理解,后來才慢慢領悟,原來寫字的人很容易對他熟悉之外的風格存有偏見。
學顏真卿的人會覺得趙孟頫的風格太柔媚,仿佛天地之間只能容納顏真卿那種雄渾磅礴的書風。而擅長晉人風流筆法的人,卻覺得顏真卿的字太過拙劣,不堪入目。明末清初的“天下第一寫家”傅山對趙孟頫深惡痛絕,北宋的書法家們極度崇拜顏真卿,而米芾卻痛斥顏真卿的楷書為“后世丑怪惡札之祖”,書法之難懂,由此可見一斑。
唐朝大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中說,人們對書法的認識是“聞疑稱疑,得末行末,古今阻絕,無所質問;設有所會,緘秘已深;遂令學人茫然,莫知領要,徒見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或乃就分布于累年,向規(guī)矩而猶遠,圖真不悟,習草將迷”??梢姽湃藢ㄖ赖睦斫?,一樣未必能夠掌握。
三十余年來,我每天臨習書法,無時不刻都在思考書法的諸多精微幽妙的道理,還是常常覺得書法之美有如“云深不知處”,其深奧幽遠,真可以說是讓人探索不盡,妙趣無窮。